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6篇
耳鼻咽喉   10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9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9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18篇
综合类   53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18篇
  1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9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母牛分枝杆菌菌苗的抑癌效应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祝海洲  苟欣 《医药导报》2001,20(10):627-628
母牛分枝杆菌是抗酸分枝杆菌 ,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 ,对人和动物没有致病性。 196 4年Benlcke从牛乳腺分离出分枝杆菌后 ,母牛分枝杆菌菌苗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在治疗麻风病、肺结核、尘肺等疾病中取得较满意效果。近年来 ,国内外研究者试验将M .Vaccae菌苗 (微卡 )应用于肿瘤的治疗 ,以求寻找一种安全、可靠的免疫调节剂。1 母牛分枝杆菌的生物学特性母牛分枝杆菌作为抗酸杆菌属的一种 ,有其独特的生物学特征[1 ,2 ] 。该菌属腐生菌 ,生长温度 2 2~ 40℃ ,最适生长温度32℃。根据分枝杆菌血清学分类 ,其抗原可有四种类型 :Ⅰ…  相似文献   
52.
目的采用单纯大鼠喂药模型及原位肝移植急性排斥模型,观察卡培他滨(CAP)的免疫抑制效应。方法建立单纯大鼠喂药模型,选取18只成年清洁级雄性BN大鼠,数字随机分为CON组、CAP节拍剂量组(MET组)和CAP足量剂量组(MTD组)。于喂药前、喂药后第7 d、14 d和21 d,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CD4+和CD8+T淋巴细胞数目,ELISA检测IL-2和IFN-γ浓度。建立20对Lewis→BN大鼠原位肝移植急性排斥模型,数字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A组)、他克莫司单药组(B组)、他克莫司+节拍剂量CAP组(C组)和他克莫司+足量剂量CAP组(D组)。术后7 d处死,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CD4+和CD8+T淋巴细胞数目,ELISA检测IL-2和IFN-γ浓度,HE染色观察移植肝病理变化。结果单纯大鼠喂药模型中,与CON组相比,在14 d、21 d时,MET组和MTD组中T淋巴细胞、CD4+和CD8+T淋巴细胞数目均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L-2和IFN-γ于给药7 d、14 d和21 d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53.
抗CD4人—鼠嵌合抗体的鉴定及对PBMC增殖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已构建表达的抗 CD4人 -鼠嵌合抗体的生物学特性进行鉴定 ,比较嵌合抗体与鼠源性单抗对抗 CD3Mc Ab和 EBV转化细胞诱导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增殖反应的影响 ,以探讨抗 CD4抗体的增殖抑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竞争抑制实验比较两种抗体对 CD4抗原的相对亲和力 ,MTT法检测抗 CD4抗体的增殖抑制作用。结果转染瘤细胞具有稳定表达及分泌特异性抗 CD4人 -鼠嵌合抗体的能力 ;两种抗体对 CD4抗原的相对亲和力相同 ;对经 TCR途径刺激诱导的 PBMC增殖反应均有抑制作用 ,嵌合抗体的增殖抑制作用较鼠源性单抗强。结论抗 CD4抗体的抑制作用很大程度上直接作用于 TCR诱导的活化信号。  相似文献   
54.
目的:从胶原合成与降解角度研究地龙对兔耳增生性瘢痕的抑制效应机制。方法:选用成年日本大耳白兔,造模术后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地龙组和积雪草甙组。各组进行相应的处理50天后,取标本,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瘢痕组织中Ⅰ,Ⅲ胶原及MMP-1mRNA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地龙组和积雪草甙组瘢痕组织中Ⅰ胶原mRNA表达量明显下降,Ⅲ胶原mRNA表达量明显升高,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同时,与模型组比较,地龙组和积雪草甙组瘢痕组织中MMP-1mRNA明显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地龙能抑制瘢痕组织中胶原的合成并促进其降解,从而对增生性瘢痕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55.
siRNA对肺癌细胞株bcl-2基因表达的抑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小干扰RNA(siRNA)对bcl-2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利用Ambion公司提供的设计软件和试剂盒,设计合成以bcl-2基因为靶标的siRNA,通过脂质体将合成的siRNA转入A549和NCIH460细胞株,以未转染细胞和转染bcl2的反义药物G3139为对照,经MTT法检测siRNA对细胞生长的抑制,RTPCR检测bcl2mRNA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的改变和bcl-2蛋白表达,反应siRNA对bcl-2表达的抑制效应。结果siRNA组与对照组细胞存活率各时间点均有显著差异(P<0.05);与反义组在24、48h也有显著差异(P<0.05),而72h无差异(P>0.05)。转染12h后,siRNA组bcl-2mRNA与对照组和反义组有显著差异(P<0.05)。转染48h后,siRNA组bcl2蛋白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和反义组,siRNA组和反义组细胞阻滞于S期。结论体外转录合成的siRNA可抑制A549和NCIH46细胞bcl2基因的表达,效率可达50%以上。  相似文献   
56.
目的研究从椰子油中提取的植物源正辛酸对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的抑制效应及其机制。方法分别采用0、12.5、25、50和100μL/L的椰油正辛酸对铜绿微囊藻进行胁迫处理,测定其藻密度变化、细胞通透性改变以及藻细胞抗氧化能力的变化。结果随着椰油正辛酸浓度的增加,铜绿微囊藻生长受抑现象越明显。当椰油正辛酸浓度为100μL/L,处理时间为96 h时,其对铜绿微囊藻的抑制率达到99%。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藻液的电导率、核酸含量、蛋白质含量明显升高;椰油浓度低于25μL/L时,SOD活性随椰油正辛酸浓度的增加而增强,但超过25μL/L时,其活性明显减弱。MDA含量始终随着椰油正辛酸浓度的增加而增加。结论椰油正辛酸对铜绿微囊藻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主要与其改变了细胞膜通透性、降低了抗氧化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57.
目的 探讨血卟啉单甲醚光动力学疗法(hematoporphyrin monomethyl ether mediated photodynamic therapy,HMME-PDT)对小鼠接触性超敏反应(contact hypersensitivity,CHS)的影响.方法 雌性BALB/c小鼠按功率密度分为50和100mW/cm2两个实验组,同时设置单纯照光组、单纯光敏剂组、空白对照组以及DNFB组.PDT处理后3 d,各实验组分别以2,4-二硝基氟苯(DNFB)诱发小鼠右耳变应性接触性皮炎,以游标卡尺测量发敏前后右耳的厚度差;对于功率密度为50 mW/cm2组,进一步观察了PDT处理前4 d或PDT处理后1、3和12 d,DNFB发敏前后小鼠右耳的厚度差,并对PDT后3 d组行组织学检查,以目镜网格测微尺计算浸润炎症细胞数量.结果 处理前4d预先以DNFB致敏,PDT对CHS无抑制作用(P>0.05).反之,PDT照射后1、3或12 d再以DNFB致敏,则PDT能对CHS产生显著抑制作用(P<0.01),其抑制率分别为58%,63%,47%.且无论是以50mW/cm2还是以100mW/cm2功率密度的激光照射,这种抑制作用均存在.未经任何干预,DNFB致敏组致敏右耳浸润的单核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数量增加,而经PDT处理后,浸润的炎性细胞明显减少,二者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HMME-PDT能对正常小鼠接触性超敏反应产生明显抑制作用,并有短暂持续效应.  相似文献   
58.
59.
槲皮素对膀胱癌细胞生长抑制相关基因的去甲基化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观察槲皮素对膀胱癌细胞的增殖抑制效应及对肿瘤细胞生长相关基因高甲基化程度水平的影响,阐明槲皮素抗膀胱癌细胞的相关机制。一、材料与方法1.试剂:槲皮素及噻唑蓝(MTT)购自Sigma公司。Taq多聚酶和DNA纯化试剂盒购自Promega 公司,引物对购自Invilrogen公司。  相似文献   
60.
外源性三磷酸腺苷对人胃腺癌SGC-7901细胞的生物学效应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本文报道外源性三磷酸腺苷(ATP)对人胃腺癌SGC-7901细胞系增殖的抑制效应。在SGC-7901细胞的培养基质内加入ATP后,细胞生长明显受阻抑,4天以后,抑制率可达80%以上;癌细胞质膜上的3′,5′环腺苷酸磷酸二酯酶(cAMP-PDEase)活性明显下降,而细胞内的cAMP和纤维粘连蛋白的免疫荧光强度却明显增强。癌细胞多呈梭形,微绒毛减少,表面较光滑,呈现癌细胞向正常方向逆转的表型特征。本文还就ATP作用的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