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0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49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84篇
口腔科学   15篇
临床医学   101篇
内科学   44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29篇
综合类   100篇
预防医学   5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26篇
肿瘤学   1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黏膜在人体内分布十分广泛,在呼吸道、肠道及泌尿生殖道都有分布。黏膜免疫是免疫系统中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不同的黏膜部位可通过淋巴细胞归巢发生关联,产生共同的免疫效应。淋巴细胞归巢是一个多步骤的过程,涉及一系列的整合素、选择素、趋化因子及其受体家族等。不同部位不同淋巴细胞的归巢可能由不同的归巢受体所介导。  相似文献   
82.
粘附分子(Adhesion Molecules,AM)是介导细胞与细胞间或细胞与基质间相互接触和结合的一类分子的统称。CD54抗原,即细胞间粘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和CD106抗原,即脉管细胞粘附分子-1(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VCAM-1)是目前研究较多的两种粘附分子,本文就其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归巢中作用机制进行一系列探讨。  相似文献   
83.
远处转侈尤其是肝转移是大肠癌患者死亡的最主要原因,阐明大肠癌肝转移的分子机制,早期发现和防治肝转移,是提高大肠癌长期生存率的关键。研究表明,肿瘤细胞的远处转移有明显的器官特异性,VEGFR1阳性造血祖细胞(VEGFR1~+ Hematopoietic progenitor cell,VEGFR1~+ HPC)在其中可能起决定性的调节作用。本文就VEGFR1~+HPC在大肠癌定向肝转移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4.
背景:目前对于辐射剂量超过8 Gy的急性放射病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案,间充质干细胞可以分泌多种造血因子、重建造血,在放射损伤救治中具有重要意义。 目的:探讨非黏附骨髓源干细胞在8.5 Gy X射线照射所致急性骨髓型放射损伤救治中的作用及作用机制。 方法:取胎儿四肢长骨的非黏附骨髓源干细胞,分析其麦面抗原,细胞周期,成骨和成脂分化潜能,以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Annexin A2表达。BALB/C小鼠受8.5 Gy一次性全身均匀X射线照射后随机分成骨髓源干细胞组和对照组,骨髓源干细胞组小鼠在X射线照射2 h内经尾静脉输注含3×106 CFDA-SE标记的人非黏附骨髓源干细胞的细胞悬液0.3 mL,对照组小鼠在X射线照射2 h内输注0.3 mL生理盐水。观察骨髓源干细胞的分布情况、小鼠的存活率、白细胞变化、骨髓病理变化及骨髓中新生血管形成情况。 结果与结论:X射线照射后移植的非黏附间充质干细胞可以向损伤部位归巢;骨髓源干细胞组小鼠存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骨髓源干细胞组小鼠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下降慢且恢复迅速,X射线照射后14 d左右达最低,30 d基本恢复至正常水平。X射线照射后21 d,骨髓源干细胞组骨髓增生活跃,骨髓腔内新生造血灶显著多于对照,血管密度亦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人胎儿非黏附骨髓源干细胞促进急性放射损伤小鼠骨髓内新生血管形成,改善并加快受损小鼠造血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85.
背景:很多研究表明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心肌梗死具有极大的潜力。 目的:综述目前增强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心肌梗死的移植策略及其移植后疗效评估方法。 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知网、维普及康健数据库中1995年1月至2012年3月关于增强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疗效的文章,在标题和摘要中以“间充质干细胞;心功、血管新生或存活”或“Mesenchymal stem cell;Fuction、Angiogenesis or Survival”为检索词进行检索。选择文章内容与运用不同的移植策略来提高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后心功恢复、心肌血管新生及移植细胞存活率这几方面有关,同一领域文献则选择近期发表在权威杂志文章。初检得到220篇文献,根据纳入标准选择20篇文章进行综述。 结果与结论:通过间充质干细胞体外扩增后诱导分化并移植是心肌梗死后重建做功心肌的具有潜力的新途径,但因其移植后心肌归巢、分化率及存活率低而应用受限。此外,采取合理方法精确评估移植疗效对后期移植策略选择也至关重要,且心脏结构功能重建、心肌纤维化减轻和毛细血管新生程度3个方面成为主要的评价标准。从心脏整体功能考虑到局部功能评估和由选择合适单成像方式成像到采取“非侵入性融合显像”是目前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疗效评价的新进步。通过采用合适的移植策略及疗效评价方法以增强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心肌梗死疗效,值得并需要更进一步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86.
目的:观察人脐带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HUMSC)向HepG2肝癌细胞原位移植瘤的归巢及分化.方法:二步法体外诱导HUMSC向肝细胞分化,通过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不同时间点HUMSC中肝细胞特异性基因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及白蛋白(albumin,ALB)mRNA和蛋白水平的变化;Transwell实验观察HUMSC在HepG2肝癌细胞条件培养基作用下的趋化现象;采用皮下-原位移植的方法建立BALB/c裸鼠的HepG2肝癌细胞原位移植瘤模型,利用慢病毒感染的方法将HUMSC标记CMV或AFP启动子驱动的fLuc,制备成MSC.CMVLuc或MSC.AFPLuc,并将其注射入荷瘤肝组织,IVIS成像系统观察MSC.CMVLuc向肿瘤部位的迁移归巢及MSC.AF-PLuc在肝癌微环境中向肝细胞分化.结果:HUMSC在体外诱导培养过程中出现细胞形态学变化证明其向肝细胞分化,同时诱导培养后AFP、ALB mRNA和蛋白的表达明显升高(均P<0.05);HUMSC向HepG2肝癌细胞的趋化呈瘤细胞密度依赖性(P <0.01);MSC.CMVLuc注射后2d迁移并聚集于肝脏,注射后5d肝脏内发光信号进一步增强;MSC.AFPLuc肝内注射后24h已向肝细胞分化,注射第7天AFP启动子活性最强,注射第9天活性消失.结论:在小鼠体内外证明了HUMSC具有向肝脏归巢及分化的能力,为今后MSC应用于肝癌基因靶向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策略.  相似文献   
87.
目前,根管治疗术在临床上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成功的保存了患牙,但其仍有许多术后并发症。随着组织工程技术在口腔领域的应用,构建一种组织工程化牙髓进行牙髓-牙本质复合体的再生治疗成为可能。近年来国内外已有很多关于牙髓再生的研究,并且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本文将对目前国内外牙髓再生的研究进展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8.
目的 研究化疗造成的肿瘤细胞损伤促进间充质干细胞迁移的能力及机制。方法 CCK-8法检测常用化疗药在HepG2和MCF-7细胞中的IC50值,IC20和IC50浓度的药物短暂处理细胞后用Transwell检测肿瘤细胞培养上清对间充质干细胞的趋化作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方法验证相关趋化因子受体的表达水平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研究间充质干细胞在肿瘤部位的分布情况。结果 CCK-8法检测ADR与5-Fu对不同来源的肿瘤细胞有明显杀伤作用。Transwell检测显示仅IC20浓度的5-Fu或ADR处理肿瘤细胞后可促进HUMSCs的迁移。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体外化疗处理后HepG2细胞表面CCR6分子和MCF-7细胞表面CXCR4分子的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免疫组织化学结果证明体内化疗后间充质干细胞向受损部位迁移明显增多。结论 化疗造成的肿瘤细胞损伤能提高肿瘤细胞表面趋化因子受体CCR6、CXCR4的表达,促进间充质干细胞向肿瘤部位归巢。  相似文献   
89.
银屑病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以表皮过度增殖和真皮慢性炎症反应为特征,为遗传与环境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多基因遗传病,其发生机制是一种免疫介导性疾病。目前关于本病的免疫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多数学者认为,银屑病是由活化T细胞引起的表皮细胞增殖性疾病。T细胞介  相似文献   
90.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MSC)在体内或体外特定的诱导条件下,可分化为脂肪、骨、软骨、肌肉、肌腱、韧带、神经、肝脏、心肌、内皮等多种组织细胞,连续传代培养和冷冻保存后仍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可作为理想的种子细胞用于衰老和病变引起的组织器官损伤修复。MSC用于再生治疗已数十年,在心血管疾病治疗方面也初见成效。心血管疾病的动物模型和临床试验中,干细胞已经成为一种新型的治疗模式。不同来源的MSC可以转化为心肌细胞以及血管细胞。虽然MSC在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中已取得一定成效,但是干细胞技术能否广泛应用于临床,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