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03篇 |
免费 | 22篇 |
国内免费 | 49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6篇 |
妇产科学 | 4篇 |
基础医学 | 85篇 |
口腔科学 | 15篇 |
临床医学 | 101篇 |
内科学 | 44篇 |
皮肤病学 | 7篇 |
神经病学 | 8篇 |
特种医学 | 12篇 |
外科学 | 29篇 |
综合类 | 100篇 |
预防医学 | 6篇 |
眼科学 | 1篇 |
药学 | 11篇 |
中国医学 | 26篇 |
肿瘤学 | 1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13篇 |
2022年 | 14篇 |
2021年 | 18篇 |
2020年 | 9篇 |
2019年 | 6篇 |
2018年 | 7篇 |
2017年 | 9篇 |
2016年 | 13篇 |
2015年 | 18篇 |
2014年 | 14篇 |
2013年 | 38篇 |
2012年 | 35篇 |
2011年 | 37篇 |
2010年 | 27篇 |
2009年 | 35篇 |
2008年 | 28篇 |
2007年 | 29篇 |
2006年 | 17篇 |
2005年 | 13篇 |
2004年 | 17篇 |
2003年 | 12篇 |
2002年 | 11篇 |
2001年 | 19篇 |
2000年 | 11篇 |
1999年 | 4篇 |
1998年 | 5篇 |
1997年 | 3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3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干细胞因子在正常及梗死心肌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检测正常心肌组织及心肌梗死后干细胞因子 (SCF)mRNA的表达水平 ,为探讨其在心肌梗死中的作用奠定基础。方法 将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结扎 6h组、结扎 1d组、结扎 3d组 (各时间点均设假结扎组以作对照 ) ,通过结扎左前降支建立心肌梗死模型 ,假结扎组只穿线不结扎。各组取心脏左室前壁同一部位 ,提取总RNA ,用RT PCR的方法 ,以GAPDH基因为内参 ,进行半定量检测正常心脏及梗死后SCF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可溶型SCF和膜型SCF在正常心肌有低水平表达。在心肌梗死后的三个不同时间点 ,结扎组心肌组织中可溶型SCF的表达分别为假结扎组的 1 6 6倍 (P <0 0 5 )、1 5 8倍和 1 30倍 (P <0 0 1) ;而膜型SCF的表达分别为假结扎组的1 80倍、1 5 3倍 (P <0 0 5 )和 1 5 7倍 (P <0 0 1)。结论 心肌梗死可以促使SCF的表达上调 ,提示其在心肌梗死后的病理过程中以及在诱导干细胞的归巢中可能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42.
43.
目的 研究不同来源CD34^+细胞归巢相关分子(HRM)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免疫磁珠法(MACS)分选不同来源的CD34^+细胞,免疫荧光标记流式细胞仪测定HRM的表达。结果骨髓(BM)、动员后的外周血(mPB)及脐血(UCB)来源的CD34^+细胞均高表达细胞黏附分子CD49d、CD49e、CD54、CD11a、CD62L、CD44、CD31。UCB来源的CD34^+细胞表面表达的细胞黏附分子中,CD49e表达显著低于BM和mPB来源的CD34^+细胞(P〈0.05),CD54表达显著低于mPB来源者(P〈0.05),CXCR4表达显著低于BM来源者(P〈0.05)。结论UCB来源的造血干/祖细胞归巢能力低可能是UCB移植造血重建延迟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4.
45.
影响干细胞疗效的2个根本问题,一是干细胞归巢数量少,二是细胞移入后分化和生存率低。恢复或增强SDF-1/CXCR4轴的功能;将干细胞与生物高分子联合注射;磁场导向均可能改善干细胞的归巢。而增强生长因子表达或联合表达多种生长因子,以增强干细胞的旁分泌能力以及与宿主心肌连接能力和分化能力。将干细胞与生物材料联合注射,或通过诱导式多能干细胞增强旁分泌作用以及药物恢复干细胞的修复和生存能力等,均可能改善干细胞的生存能力。 相似文献
46.
背景:次级淋巴组织趋化因子(SLC)是一种CC型趋化因子,主要功能为趋化各种淋巴细胞向外周淋巴组织或器官归巢。既往研究发现结肠组织SLC表达增高可能参与了溃疡性结肠炎(UC)的发病。目的:明确SLC在UC中的作用及其作为UC治疗靶点的可能性。方法:24只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DSS模型组和地塞米松(DXM)治疗组,后两组饮用5% DSS溶液7 d诱导实验性结肠炎以模拟人类UC,DXM治疗组于造模第3 d起腹腔注射DXM 0.4 mg/kg qd×5 d。实验过程中评估疾病活动指数(DAI)。第8 d处死各组小鼠,行结肠大体形态和组织学评分,以免疫组化染色和RT-PCR检测结肠组织SLC表达。结果:对照组结肠组织SLC表达微弱,DSS模型组SLC mRNA和蛋白表达均较对照组显著上调(P〈0.01),DXM治疗组SLC表达较DSS模型组显著降低(P〈0.01),伴DAI以及结肠大体形态和组织学评分改善(P〈0.01)。结论:结肠组织SLC表达增高与UC发病有关,针对SLC的靶向治疗可作为UC的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47.
丹参诱导干细胞分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干细胞能产生表现型与基因型和自己完全相同的子细胞,形成人体多种组织器官的祖细胞。既具有生理性的更新能力,又具有对损伤疾病导致的修复功能。干细胞归巢于新的组织后,在局部组织微环境的作用下定向分化为相应组织的成熟细胞,实现组织的更新和修复。丹参具有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的功效。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P选择素(P-selectin)、CD44、整合素α6β1对宫颈癌淋巴转移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比检测35例宫颈鳞状细胞癌原发灶及其淋巴转移灶中P-selectin、CD44、α6β1的表达。结果与原发灶相比,淋巴转移灶中P-selectin阳性率显著降低(P0.05),CD44阳性率无显著变化(P=1.2305),ICAM-1阳性率则显著增高(P0.01)。原发灶中P-selectin与CD44、P-selectin与ICAM-1表达水平均存在显著正相关性(r=0.8737,P0.01;r=0.7957,P0.01),而CD44与α6β1则呈明显负相关(r=-0.6583,P0.01);淋巴转移灶中P-selectin、CD44、α6β1表达水平之间均不存在相关关系;P-selectin原发灶与淋巴转移中表达水平存在明显正相关(r=0.7534,P0.01),CD44原发灶与淋巴转移中表达水平之间无明显相关,α6β1原发灶与淋巴转移中表达水平之间存在明显负相关(r=-0.5361,P0.01)。原发灶中P-selectin表达与肿瘤分化、淋巴结转移存在正相关(r=0.8420,P0.01和r=0.7689,P0.01);CD44表达与肿瘤侵犯深度、淋巴结转移之间存在正相关(r=0.6782,P0.01;r=0.8634,P0.01);α6β1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存在正相关(r=0.6548,P0.01)。结论P-selectin、CD44、α6β1都与宫颈癌淋巴转移相关,其中P-selectin、CD44在淋巴转移的始动阶段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9.
50.
目的体外探讨脐带血CD34+细胞经细胞因子刺激后的增殖、分化以及表面归巢相关分子的表达。方法磁珠分选出脐血CD34+细胞,无血清培养基培养14d。实验分组:A组:培养基对照组;B组:SCF+TPO+Flt3;C组:SCF+TPO+Flt3+IL-3;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扩增前后CD34+细胞CD33、CD41、CD71、CD62L、CD162、CLA、CD44、CD11a、CD18、CD184、CD26表达;用半固体培养基培养集落形成单位(CFU)。结果 B、C两组有核细胞、CD34+细胞和CFU都得到有效扩增,C组的有核细胞、CFU扩增倍数明显高于B组(P<0.01),但CD34+细胞扩增倍数低于B组(P<0.01);扩增后的CD34+细胞表达CD33、CD41、CD71的比例增加,其中C组的增加尤为显著;扩增后CD62L、CD162、CD44的表达减低,其中C组CD62L、CD44减低更明显;而CLA、CD11a、CD18、CD184、CD26表达均上调,C组的CLA、CD11a、CD18、CD184上调更为明显。结论脐血CD34+细胞经过细胞因子的扩增,虽然有核细胞及祖细胞的量增加了,但细胞发生分化,分化因子的作用更为明显。扩增的CD34+细胞表面部分与归巢相关的分子表达上调,有促进细胞归巢的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