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017篇 |
免费 | 121篇 |
国内免费 | 55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3篇 |
儿科学 | 33篇 |
妇产科学 | 24篇 |
基础医学 | 225篇 |
口腔科学 | 4篇 |
临床医学 | 195篇 |
内科学 | 1340篇 |
皮肤病学 | 5篇 |
神经病学 | 21篇 |
特种医学 | 22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2篇 |
外科学 | 34篇 |
综合类 | 812篇 |
预防医学 | 305篇 |
眼科学 | 14篇 |
药学 | 118篇 |
1篇 | |
中国医学 | 30篇 |
肿瘤学 | 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29篇 |
2022年 | 26篇 |
2021年 | 36篇 |
2020年 | 30篇 |
2019年 | 35篇 |
2018年 | 32篇 |
2017年 | 24篇 |
2016年 | 36篇 |
2015年 | 63篇 |
2014年 | 82篇 |
2013年 | 97篇 |
2012年 | 121篇 |
2011年 | 137篇 |
2010年 | 136篇 |
2009年 | 147篇 |
2008年 | 177篇 |
2007年 | 142篇 |
2006年 | 165篇 |
2005年 | 221篇 |
2004年 | 199篇 |
2003年 | 183篇 |
2002年 | 183篇 |
2001年 | 172篇 |
2000年 | 164篇 |
1999年 | 126篇 |
1998年 | 86篇 |
1997年 | 90篇 |
1996年 | 77篇 |
1995年 | 49篇 |
1994年 | 50篇 |
1993年 | 16篇 |
1992年 | 11篇 |
1991年 | 16篇 |
1990年 | 24篇 |
1989年 | 5篇 |
1988年 | 2篇 |
198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1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弓形虫寄生于组织细胞中,猫科动物为其终宿主,哺乳动物(包括人类)是主要的中间宿主。因此弓形虫病是人畜共患疾病,严重危害人、畜健康。弓形虫病通常经过胎盘或输血等血源性传播、摄食未煮熟肉类或受弓形虫卵囊污染的水源及食物而感染人类。临床上可导致胎儿畸形、儿童智力发育障碍;还可造成脑炎,心肌炎,肾炎,肝炎等。此外弓形虫病常使猪、牛等家畜大量发病死亡,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及社会负担。1972年我市永定县湖坑镇曾从家兔中分离到弓形虫,表明本地区家畜中存在该病原体的感染。为了探索我市此病流行情况,为今后防治提供依据,我们于2005年对我市范围内的部份人畜作了血清学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2.
深圳地区献血人群弓形虫感染的血清学调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了解深圳地区献血人群中弓形虫感染和分布情况。为医疗安全用血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酶联法(ELISA)检测标本血清中弓形虫的IgG、IgM,初筛检测阳性,复查仍为阳性,判断为阳性。结果对随机抽取的680例无偿献血者进行检测,检出IgG阳性为49例,IgG阳性率为7.21%;IgM阳性2例,IgM阳性率为0.29%。其中18~30岁、31.40岁、41.55岁IgG阳性率分剐为5.91%、7.04%和9.26%;在校大学生、外来打工人员、家庭妇女、公务员及企业职员阳性率分别为6.57%、6.98%、11.2%和6.12%;男性、女性IgG阳性率分别为7.6%、6.62%o结论献血者人群中弓形虫感染率随着年龄的增长有增高的趋势;家庭妇女组的阳性率高于其他3组人群;男女人群的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对于感染弓形虫的献血者存在潜在的输血传播该病的可能性应起重视。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讨致敏上皮内淋巴细胞(IEL)过继免疫抗弓形虫感染的作用。方法:将72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供体和受体鼠各36只。将36只供体鼠再分为6组,每组6只。第1~5组的小鼠均灌服5×104个弓形虫速殖子,于感染后第7、9、11、13、15天,分离致敏的小肠IEL;第6组小鼠,不进行任何处理(为对照组,直接分离肠IEL)。36只受体小鼠也分为6组,1~5组经尾静脉分别注入灌服弓形虫速殖子,感染后第7、9、11、13、15天分离致敏IEL;第6组经尾静脉注入未感染的供体小鼠的IEL。各组小鼠过继转移IEL后第4天,均用5×104个弓形虫速殖子灌胃攻击,于攻击后第13天,分离纯化脑、肺、脾组织中的弓形虫速殖子并计数。结果:与第6组相比较,1~5组受体小鼠的脑、肺、脾组织内,弓形虫速殖子数均减少,其中第4组(接受感染第13天分离的致敏IEL)的小鼠组织内,速殖子数减少最为显著(P<0.01),其脑、肺和脾组织内弓形虫速殖子的数比对照组分别减少81.13%、58.43%和70.97%。结论:弓形虫速殖子致敏的IEL具有明确的抗感染作用,但IEL抗弓形虫感染的作用与分离致敏IEL的时间有关,感染后第13天分离的致敏IEL,对抗弓形虫感染的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84.
目的 构建弓形虫可遗传及可诱导的RNAi载体系统,为弓形虫基因功能研究提供工具.方法 通过PCR和酶切连接,首先构建弓形虫主要表面抗原1(SAG1)基因启动子驱动的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载体pBSK-SAG1/5UTR-eGFP-SAG1/3UTR(pBSK-SAG1/GFP),然后构建以弓形虫热休克蛋白HSP70基因启动子驱动的反向重复序列RNAi载体pBSK-HSP70/5UTR-IntronC-HSP70/3UTR,将载体pBSK-SAG1/GFP中的SAG1/5UTR-eGFP-SAG1/3UTR片段克隆到载体pBSK-HSP70/5UTR-IntronC-HSP70/3UTR中形成载体pBSK-GFP-Hairpin,再将该载体中的GFP-Hairpin片段克隆到载体pHANA-0.5中形成弓形虫可遗传及可诱导的RNAi载体系统pHANA-hairpin.通过PCR分别扩增SAG1和缓殖子蛋白1(BAG1)基因的正向和反向序列,通过酶切连接.将正向和反向序列克隆到载体pHANA-hairpin中.分别构建靶向SAG1和BAG1基因的RNAi载体pHANA-hairpin/SAG1和pHANA-hairpin/BAG1.结果 酶切鉴定和测序结果表明成功构建载体pHANA-hairpin、pHANA-hairpin/SAG1和pHANA-hairpin/BAG1.结论 弓形虫可遗传及可诱导的RNAi载体系统成功构建,为下一步基因功能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5.
弓形虫感染与生儿肝炎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52例新生儿肝炎综合征间接血细胞凝集(IHA)试验、间接荧光抗体(IFA)试验、核酸杂交和聚酶链反应(PCR)分别检测其弓形虫血清抗体和弓体虫DNA。结果显示IHA阳性5.8%,IFA阳性9.6%,核酸杂交阳性5.8%;其中2例母婴配对核酸杂交检测都为阳性一;PCR检则阳性13.5%,IFA阳性2%,核酸杂交和PCR检测均为0,上炎综合征组比较,差异有显意义,说明弓形虫感染是新生儿肝炎综合征的 相似文献
86.
青篙为传统的清热解毒中药,其提取物青篙素的抗疟作用已经证实。本文对青篙及其提取物抑制刚地弓形虫、杜氏利什曼原虫、冈比锥形虫、枯氏锥形虫、阴道毛滴虫、兰氏贾弟鞭毛虫和溶组织阿米巴的作用进行研究。发现对刚地弓形虫有明显的抗虫作用,对其他的原虫有部分抑制作用,并对其抗虫机制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87.
先天性弓形虫病的PCR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弓形虫作为TORCH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之一,已成为生物学致畸的重要因素,并已成为围产期医学的一种重要寄生虫病。孕期感染弓形虫绝大多数表现为亚临床型,但不论隐性还是显必感染均可垂直传播导致胎儿宫内感染。因此,先天性弓形虫病的早期诊断对于早期施行宫内治疗,特别是对于优生优育,提高人口素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就近年来聚合酶链反应(PCR)应用于先天性弓形虫病产前诊断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88.
寄生虫的粘膜免疫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粘膜免疫是机体抗感染的第一道免疫屏障,寄生虫的粘膜免疫,对于寄生虫病发病机制的了解及免疫预防方法的优选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着重对弓形虫、隐孢子虫、血吸虫的粘膜免疫及粘膜疫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0.
弓形虫伴发巨细胞病毒感染32例孕妇妊娠结局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弓形虫伴发巨细胞病毒感染对胎儿的严重危害,我们对孕妇进行了血清学ELISA方法筛选检测了上述两种病原体的血清抗体及弓形虫的循环抗原(CAg),发现两种检测方法呈阳性反应的32例孕妇均引起妊娠不良结局。因此,对引产胎儿进行了剖尸病理检查,32例中就有21例找到弓形虫,并发现绝大多数胎儿有脑积水,无脑畸形、胸水、腹水及其他先天性畸形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