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8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18篇
耳鼻咽喉   11篇
儿科学   11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36篇
临床医学   139篇
内科学   28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28篇
特种医学   39篇
外科学   23篇
综合类   295篇
预防医学   123篇
眼科学   831篇
药学   133篇
中国医学   36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102篇
  2011年   94篇
  2010年   103篇
  2009年   98篇
  2008年   114篇
  2007年   143篇
  2006年   143篇
  2005年   156篇
  2004年   97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目的 通过明视条件不同遮眼法下的单眼视力值和双视视力值比较,探讨毛玻璃透光遮眼法测定单眼视力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来眼科体检的人员随机收集247人,用不透明和毛玻璃两种遮眼板检查的单眼视力值,与受试者本人的双眼视力值三者之间比较,同时测量不同检查条件下的瞳孔直径,与视力值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1)用不透明完全遮盖条件下所测单眼视力值低于另两种视力值,毛玻璃透光遮盖条件下的单眼视力与双眼视力均值差别无统计学意义(q =2.05 P>0.05)。(2)不同遮盖法的瞳孔变化和视力差异相关。结论 毛玻璃透光遮眼法所测单眼视力值更真实自然,更稳定,并接近双眼视力值。  相似文献   
42.
目的 观察儿童间歇性外斜视手术后双眼视功能的恢复情况.方法 选取168例间歇性外斜视患儿,行斜视矫正手术.手术前后应用同视机检测Ⅰ级视功能和Ⅱ级视功能,用Titmus立体视觉检查图观察Ⅲ级视功能,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68例患儿中,术前Ⅰ级视功能82例,术后增加到130例,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Ⅱ级视功能54例,术后增加至13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itmus立体视觉检查图发现,术前远立体视19例,术后增加至71例,82例患者术前有不同程度的近立体视,术后增加至136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手术治疗有助于间歇性外斜视患儿双眼视功能的重建.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双眼同时同供体角膜移植术及双眼不同供体先后角膜移植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50例双眼角膜移植病例的术式选择、手术时间、移植片大小、角膜植片透明率、角膜排斥反应发生率。结果双眼同时同供体手术组较双眼不同供体先后手术组角膜植片透明率高、角膜排斥反应发生率低、排斥反应治愈率高。结论双眼同时同供体手术组取得了较好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44.
单眼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单侧眼发病的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14例确诊为单侧眼发病的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双眼的视力、眼压、前房深度、房角形态、屈光状况及眼球轴长等多种参数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 双眼前房深度:发病眼前房轴深,最浅眼为1.4mm,最深眼为2.04mm,平均为1.89mm;周边前房深度均小于1/4CT或完全消失。未发病眼前房轴深,最浅眼为2.45mm,最深眼为3.62mm,平均为2.73mm;周边前房深度均大于1/3CT。双眼房角状态:发病眼全部为窄Ⅳ房角,并且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粘连闭合。未发病眼均为窄Ⅰ至宽房角,无粘连闭合。双眼屈光状态:发病眼14只全部为远视,远视度数为 200至 450度;未发病眼中正视3眼,近视11眼,其近视度数为-320至-850度。双眼眼球轴长:发病眼眼轴最短的为20.8mm,最长的为22.5mm,平均为21.3mm;未发病眼眼轴最短的为23.4mm,最长31mm,平均为27.1mm。结论 前房浅、房角窄是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病的解剖基础。并非所有的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都一定双眼发病,一只眼发生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另一只眼若不存在前房浅、房角窄这一发病的解剖基础,则不会发生同样性质的青光眼。  相似文献   
45.
苏丽萍  严宏  张婕  王珏 《国际眼科杂志》2022,22(10):1749-1752
目的:探讨单眼弱视患者每日部分或全天遮盖优势眼后首次复诊的疗效,评估不同遮盖量所产生的最大效能。方法:回顾性临床研究。连续收集我院2020-01/2021-12本院门诊治愈的单眼弱视患者135例。根据遮盖时间分为2h/d遮盖组、6h/d遮盖组和全天遮盖组,配合弱视眼精细目力训练,记录首剂效应(基线视力-首次复查视力)、治愈视力、首次复诊时立体视觉以及弱视眼治愈时间。并分析影响单眼弱视患者首剂效应的因素。结果:所有患者基线视力为0.4(0.22, 0.52),首次复诊视力为0.22(0.15, 0.3),首剂效应为0.1(0.08, 0.18),弱视达治愈时视力为0(-0.08, 0.05)。2h/d遮盖组患者首剂效应为0.08(0.07, 0.12),6h/d遮盖组为0.18(0.08, 0.3),全天遮盖组为0.10(0.08, 0.18),6h/d遮盖组首剂效应最显著(P<0.05);不同影响因素分析显示3~6岁组、7~12岁组、女性组、斜视性弱视组、轻中度弱视组的6h/d遮盖首剂效应值最高(P<0.05);同时,6h/d遮盖首剂效应与弱视眼治愈时间呈正相关(r  相似文献   
46.
罗晓燕  何炯  杜娟 《国际眼科杂志》2022,22(12):2095-2098
目的:研究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儿童基本型外斜视与术后侧转非共同性发生及矫正效果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研究。选取2018-06/2020-12于我院眼科接受治疗的180例基本型外斜视患儿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单眼一退一截术组(R&R组)104例和双眼外直肌后徙术组(BLR-rec组) 76例。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手术矫正效果,以及随访期间手术斜视度数、侧转非共同性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3d, 1、6mo视近、视远斜视度比较均无差异(均P>0.05)。R&R组术后不同时间点正位率高于BLR-rec组(P<0.05)。R&R组较BLR-rec组发生侧转非共同性的风险更低(OR=0.524, Wald χ2=4.260,P=0.039)。两组患者术后6mo主要表现在水平直肌手术眼外展方向注视,但两组患儿视远和视近侧转非共同性发生率均无差异(均P>0.05)。结论:R&R对于儿童基本型外斜视的矫正效果优于BLR-rec术式,可降低侧转非共同性发生情况。  相似文献   
47.
患者男性,50岁。因双眼相继视力下降1.5个月于2012年11月5日入院。8个月前检查血液乙肝五项未见异常。半个月前曾行双眼周边视网膜光凝术。曾患肺结核,已治愈。糖尿病史3年,目前血糖控制好。半年前多次冶游史。1.5个月前突然右眼视力下降,无伴随症状,0.5个月后左眼也急性视力下降。  相似文献   
48.
目的:了解视网膜母细胞瘤患RBl基因的突变特点。方法:应用PCR-SSCP技术筛奄RB患白细胞基因组DNA,测序分析确定突变。结果:在RB患10例中,确定双眼RB患1例第8外显子37位核苷酸A-T突变,引起12位谷氨酸变为天门冬酰氨酸(G12A)。其母亲同样为第8外显子36位核苷酸A-T突变,引起12位谷氨酸变为天门冬酰氨酸(G12A)。结论:本组双眼RB患1例为遗传性,其RB1基因突变为微小突变,其母亲为突变基因携带,本研究为遗传咨询提供一些有价值的资料。  相似文献   
49.
双眼形觉剥夺对大鼠视皮层神经元γ-氨基丁酸电流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双眼形觉剥夺对大鼠视觉发育可塑性关键期内视皮层神经元γ氨基丁酸电流的影响。方法采用脑片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技术,记录出生后14、21和28d正常、双眼形觉剥夺和去除剥夺大鼠视皮层神经元兴奋性突触后电流。然后在人工脑脊液中同时加入D,L2氨基5磷酸基戊酸50μmol/L和氰基7硝基喹啉2,3二酮20μmol/L,分离出γ氨基丁酸受体介导的成分电流,分析其电学特性。结果随着周龄增加,正常组大鼠视皮层神经元的抑制性突触后电流的下降时间和峰值显著变长和增大(P<005);而双眼形觉剥夺组内无明显变化(P>005);去除剥夺后1周,大鼠视皮层神经元抑制性突触后电流的下降时间和峰值增大(与双眼形觉剥夺组生后4周比较,P<005)。各组内,上升时间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随着视觉发育,正常大鼠视皮层神经元的γ氨基丁酸受体介导的抑制性突触传递增强,双眼形觉剥夺抑制这一变化,恢复视觉输入后可以逆转。(中华眼科杂志,2005,413740)  相似文献   
50.
目的:弱视是一种视觉异常,表现为没有明显眼部器质性病变的空间视力低下。弱视存在多种视功能障碍,并且不同类型弱视的视功能损害还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差异。本文从视力、光栅视力、游标视力、对比敏感度、双眼视觉、视知觉以及色觉等方面对弱视的视功能损害特点进行探讨,以期有助于弱视的评估和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