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84篇
  免费   863篇
  国内免费   560篇
耳鼻咽喉   147篇
儿科学   132篇
妇产科学   98篇
基础医学   670篇
口腔科学   52篇
临床医学   767篇
内科学   659篇
皮肤病学   62篇
神经病学   137篇
特种医学   182篇
外国民族医学   5篇
外科学   518篇
综合类   1760篇
预防医学   298篇
眼科学   30篇
药学   767篇
  32篇
中国医学   105篇
肿瘤学   1886篇
  2024年   193篇
  2023年   639篇
  2022年   576篇
  2021年   524篇
  2020年   350篇
  2019年   321篇
  2018年   165篇
  2017年   233篇
  2016年   244篇
  2015年   221篇
  2014年   305篇
  2013年   290篇
  2012年   363篇
  2011年   387篇
  2010年   343篇
  2009年   320篇
  2008年   326篇
  2007年   315篇
  2006年   297篇
  2005年   285篇
  2004年   258篇
  2003年   294篇
  2002年   256篇
  2001年   252篇
  2000年   144篇
  1999年   94篇
  1998年   59篇
  1997年   54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57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 :研究肿瘤抗原多肽致敏的白细胞介素 18(IL 18)基因修饰的树突状细胞体内诱导的抗肿瘤免疫反应。方法 :①以Lewis 3LL肺癌细胞特异性抗原肽mut1冲击致敏IL 18基因修饰的骨髓来源的树突状细胞 (DC IL 18 mut1) ,每次用其 1× 10 5 只皮下免疫小鼠 2次 ,然后测定脾细胞的NK活性及CTL杀伤活性 ;②以DC IL 18 mut1每次 2× 10 5 只皮下免疫 1次 ,然后再以 5× 10 53LL细胞攻击 ,在诱导及效应阶段分别以单抗阻断不同免疫成份 ,观察肿瘤的生长。结果 :以DC IL 18 mut1皮下免疫后可诱导出比DC mut1等免疫组更高水平的 3LL肺癌细胞特异性CTL ,并使NK活性明显增加 ;单抗体内阻断实验提示在DC IL 18 mut1免疫诱导阶段 ,CD4 + T细胞和抗原共刺激分子、IFN γ均起到重要作用 ,而效应阶段CD8+ T、IFN γ、NK起作用 ,而CD4 + T则是非必需的。结论 :DC IL 18 mut1皮下免疫后可诱导高水平的抗肿瘤免疫活性 ,其机理与抗原有效提呈、特异性CTL诱导、NK活性增加以及CD4 + 、CD8+ T、NK细胞、IFN γ参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2.
同种LAK细胞制备的条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志刚  明雨 《现代免疫学》1994,14(6):353-354,375
以健康人外周血为来源,采用简便易行的体外大规模分离和培养LAK细胞工艺,加入LAK细胞活性增强因子,可明显地提高同种异体外周血中LAK前体细胞的体外扩增能力和抗肿瘤活性。结果表明,由此工艺扩增培养的LAK细胞具有较强的抗肿瘤效应。  相似文献   
73.
Alzheimer's disease(AD) is the most common cause of dementia. Based on the amyloid cascade hypothesis, vaccine therapy for AD was developed as a curative treatmant. Although the clinical trials of active vaccination for AD patients were halted due to the development of meningoencephalitis in some patients, analy-sis of the clinical and pathological findings of treated patients, shaved that vaccine therapy was effective. To a-void the possible meningoencephalitis resulting from Aβ vaccination, various strategies have been attempted in-cluding developing shorter immunogens, using new adjuvant, modifying adminiatin ways, developing non-viral DNA vaccine, and using catalytic antibodies to Aβ. Experimental studies in transgenic mouse models of AD have demonstrated that the strategies mentioned above are safe and effective for the treatment of AD.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讨药物(含氮二膦酸盐联合IL-2,N-BP/IL-2)诱导实体肿瘤患者外周血γδT细胞增殖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103例肿瘤患者和43例健康人外周血总T细胞绝对值、御细胞绝对值和相对值,测定患者外周血经药物体外刺激后御细胞增殖指数和用药前后患者外周血总T细胞、γδT细胞绝对值和相对值。结果肿瘤患者和健康人外周血总T细胞绝对值、御细胞绝对值和御细胞相对值的中位数,分别为1306细胞/μl和1522细胞/μlP=0.003),64细胞/μl和162细胞/μl(P〈0.001),5%和11%(P〈0.001)。24例经药物体外扩增试验阳性的肿瘤患者治疗前后体内外周血总T细胞绝对值、γδT细胞绝对值和御细胞相对值的中位数,分别为1283细胞/μl和1552细胞/μl(P=0.001),54细胞/μl和107细胞/μl(P〈0.001),6%和8%(P=0.008)。全部肿瘤患者中外周血γδT细胞对药物体外诱导增殖反应阳性患者的百分率为68.9%。结论肿瘤患者外周血γδT细胞计数显著低于健康人。不同肿瘤患者外周血γδT细胞对药物刺激增殖的反应性不同。N-PB/IL-2在体内有显著增加御细胞数量的药理作用。体外增殖试验可作为N-PB/IL-2治疗患者的参考。  相似文献   
75.
目的:为研究临床注射用IFN-α GM-CSF诱导慢性髓性白血病(CML)患者的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向树突细胞(DC)的分化及其免疫效应。方法:将取8例CML慢性期患者的BMMNC,接种于用含100 mL/L人AB血清的RMPI1640培养液中,加入不同细胞因子的组合(A组:GM-SCF IL-4;B组:临床注射用IFN-α GM-CSF)后进行培养。培养8 d后,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DC的形态,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上的表面标记。采用异基因混合淋巴细胞反应(allo-MLR)检测DC刺激健康供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的功能,用MTT比色法检测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特异性杀伤白血病细胞的活性。结果:在不同细胞因子组合诱导下分别培养诱导8 d后的DC,其特征性表面标记(CD80、CD86、HLA-DR、CD83、CD1a)的表达率均高于培养前的DC(P<0.05);但培养8 d的两组DC表面标记的表达率无明显差异。allo-MLR在DC与淋巴细胞之比为1∶10时,B组的刺激指数高于A组(P<0.05)。DC能够刺激异体T淋巴细胞产生特异性的CTL。结论:CML患者的BMMNC在GM-CSF IFN-α诱导下培养后分化的DC可较强地刺激淋巴细胞增殖并可杀伤患者的白血病细胞,有望用于CML的免疫治疗。  相似文献   
76.
^131I-chTNT放射免疫治疗晚期肺癌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靶向治疗、治疗性抗体、放射免疫治疗等新的治疗手段的应用,使肿瘤综合治疗的疗效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针对恶性肿瘤变性坏死细胞的[^131I]-肿瘤细胞核人鼠嵌合单克隆抗体(^131I-ch TNT)已开始在临床应用.这是全球首个肺癌放射免疫治疗药物。^131I-chTNT对于放射治疗、化学药物治疗失败的晚期肺癌患者具有明显的疗效.并且其适用于所有的晚期实体瘤患者,疗效不受肿瘤的生长部位和病理类型的限制。  相似文献   
77.
目的 研制抗肿瘤免疫治疗的新疫苗.方法 用蛋白转化法将B7-1锚定在肿瘤细胞膜上,免疫C57BL-6小鼠后,一组小鼠取脾细胞进行T细胞扩增和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功能检测,另一组小鼠进行肿瘤细胞接种试验.结果 用GPI-B7-1修饰的肿瘤细胞膜免疫小鼠后诱发了肿瘤特异性T细胞扩增和CTL.且该疫苗有一定的保护小鼠免受肿瘤细胞侵袭的作用.结论 GPI蛋白转化法为人类抗肿瘤免疫治疗提供了新的、有效的修饰肿瘤细胞膜的方法.  相似文献   
78.
目的:利用原核表达系统,构建异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融合蛋白疫苗,研究该融合蛋白疫苗对小鼠Lewis肺癌肿瘤模型的抗血管生成主动免疫治疗效果.方法:将鸡VEGF基因克隆入pGEX-4T-2原核表达载体,经IPTG诱导融合蛋白表达,Ni-NTA纯化,透析复性,构建GST-cVEGF融合蛋白疫苗.将C57BL16J小鼠随机分为3组,GST-cVEGF疫苗组10只、cVEGF疫苗组10只、生理盐水组(NS) 10只.将各组样品与等体积弗氏佐剂混合,各组小鼠每只分别0、2、3周免疫100 μg GST-cVEGF融合蛋白疫苗、单纯cVEGF蛋白疫苗、生理盐水.接种Lewis肺癌细胞,观察肿瘤的生长情况和小鼠状态.接种肿瘤18 d后,处死小鼠,剥离肿瘤称重.检测小鼠血清中特异性抗VEGF抗体滴度.结果:GST-cVEGF疫苗组、cVEGF组、生理盐水组肿瘤均重分别为(1.55±0.534) g、(1.93±0.607) g、(2.87±0.642) g.GST-cVEGF疫苗组肿瘤重量明显小于生理盐水组(P<0.01).疫苗组血清产生抗VEGF抗体滴度为1:2000.结论:异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重组融合蛋白疫苗可干扰机体对自身VEGF的免疫耐受,可产生较高水平的特异性抗VEGF抗体,并具有抑制小鼠Lewis肿瘤生长的效应.  相似文献   
79.
过继免疫联合化疗治疗肺癌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癌症的生物治疗在20世纪80年代兴起,近年来已成为传统肿瘤治疗模式(手术、化疗和放疗)之外的第4种模式。我们采用脾、胸腺淋巴细胞作为前体细胞,体外用重组淋巴因子(rIL-2)诱导产生LAK细胞,并联合化疗治疗肺癌,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80.
桂万羊  陈复兴  马勇 《国际病毒学杂志》2007,14(5):157-160,F0003
γδT细胞是指在T细胞受体上表达γ和δ链的一类T细胞亚群,已发现其具有抗肿瘤、抗感染、免疫调节等多种生物学活性。在对病毒感染的免疫中发挥重要的免疫监视作用。本文主要从病毒感染后机体内γδT细胞变化,γδT细胞抗病毒的机制,基于γδT细胞免疫的研究和临床应用等几个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