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873篇
  免费   1293篇
  国内免费   558篇
耳鼻咽喉   190篇
儿科学   225篇
妇产科学   155篇
基础医学   479篇
口腔科学   411篇
临床医学   3140篇
内科学   2398篇
皮肤病学   218篇
神经病学   514篇
特种医学   452篇
外国民族医学   17篇
外科学   1964篇
综合类   8488篇
预防医学   1429篇
眼科学   261篇
药学   4967篇
  51篇
中国医学   10617篇
肿瘤学   748篇
  2024年   124篇
  2023年   382篇
  2022年   515篇
  2021年   523篇
  2020年   419篇
  2019年   405篇
  2018年   218篇
  2017年   466篇
  2016年   503篇
  2015年   703篇
  2014年   1919篇
  2013年   1613篇
  2012年   2660篇
  2011年   2565篇
  2010年   2168篇
  2009年   2124篇
  2008年   2814篇
  2007年   2108篇
  2006年   2146篇
  2005年   2301篇
  2004年   1530篇
  2003年   3265篇
  2002年   1896篇
  2001年   801篇
  2000年   679篇
  1999年   415篇
  1998年   365篇
  1997年   309篇
  1996年   221篇
  1995年   186篇
  1994年   90篇
  1993年   47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54篇
  1990年   36篇
  1989年   44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脑梗死发病机理及检测治疗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血管疾病是目前世界上导致人类死亡的三大主要疾病之一。随着医学研究者们对脑梗死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地不断深入,更深刻地揭示了脑梗死的本质,一些传统的观念也有了新的认识,检测和治疗得以创新,效果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在粘连性肠梗阻术中,应用人体脂肪糜蛋白酶预防粘连机理。方法 在动物实验基础上随机选择42例粘连性肠梗阻与对照组手术比较。结果 应用组与对照组粘连体征明显降低 结论 人体脂肪糜蛋白酶是一种预防肠粘连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进一步评价前S1蛋白抗原测定在乙型肝炎诊断疗效和预后等方面的作用.方法通过ELISA方法对380例急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PreS1Ag测定,同时用ELISA法测定HBV病毒血清标志物和用PCR法测定HBV-DNA.结果 "大三阳"患者PreS1Ag阳性率为90.09%,"小三阳"患者PreS1Ag阳性率为50%,PreS1Ag与HBV-DNA、HBeAg相一致.PreS1Ag随着HBV的清除而消长.对23例经拉米夫定治疗的患者进行动态观察,PreS1Ag消除率达85%.结论前S1蛋白抗原测定在乙型肝炎诊疗中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是肛肠外科迅速发展的时期,对于其早期经典学说或具有争议的问题,近年来都有了新的认识和解释。即使对一些很常见疾患的认识,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长期盛行的痔静脉曲张学说,已被否定;常见的慢性便秘症状,用肛肠动力学解释, 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公认。尤其是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因其可明显降低直肠癌局部复发率,提高  相似文献   
15.
引流管尖端常规培养在初次关节成形术中无诊断价值 关节成形术术后闭式引流在许多医院已非常普遍,为研究在膝和髋关节初次置换术后引流管尖端常规培养与术后伤口表浅和深部感染诊断的相关性,澳大利亚的Weinrauch近期完成了一项临床研究,他将初次接受单侧全膝或全髋关节置换术并使用闭式引流的387名患者的引流管尖端取出并培养。研究结果显示,伤口存在感染的患者引流管尖端培养均为阴性,而引流管尖端培养为阳性的患者无一存在伤口感染。由此研究人员认为,引流管尖端常规培养对于初次全膝或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伤口感染的诊断无实际价值(ANZ,Surg,2005,75:887~888)。  相似文献   
16.
17.
迄今为止,大量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已证实,肝病时由于肝脏清除内毒素的能力下降,可出现内毒素血症(ETM)[1].这说明肝病与内毒素血症(ETM)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近年来有关慢性乙型肝炎与内毒素血症的关系的研究已获得可喜的成绩,但其中医证型客观化方面的研究虽屡见于诸多刊物,但均较零散,故现将其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海南医学》2006,17(2):I0003-I0003,F0003
海南省中医院建院于1954年5月,是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和康复为一体的省级综合性三甲等中医院,是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是广州中医药大学,贵阳中医学院和本省各医学院校的临床教学医院。  相似文献   
19.
烧伤后手指瘢痕挛缩畸形综合治疗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通过比较手术结合康复综合治疗方案与常规治疗方案对烧伤后手指瘢痕挛缩畸形的治疗效果,探讨综合治疗的优越性及经验。方法1999年6月~2004年6月,共56例烧伤后手指瘢痕挛缩畸形患者纳入试验。综合治疗组(A组)28例,男20例,女8例;年龄14~47岁,平均31岁;患手共47只129指,以手术结合系统康复治疗。常规治疗组(B组)28例,男17例,女11例;年龄18~51岁,平均30岁;患手共42只107指,采用常规手术,术后仅作简单的康复性锻炼指导,由患者在院外自己完成功能锻炼。采用Swanson法对患指运动功能进行评定,九孔柱试验法对患手整体运动功能进行评定,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手指和手整体运动功能的差异。结果A组患者术后均获随访12~19个月,B组患者均获随访13~20个月。治疗前A组患指的强直失能指数(indexofankylosis,IA)值为82%±20%,B组为78%±17%;治疗后A组为45%±13%,B组为52%±14%;治疗前后A组IA差值为37%±15%,B组为26%±1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A组九孔柱测量值28.34±5.62s,B组为27.47±5.78s;治疗后A组为20.73±4.25s,B组为21.86±4.12s;治疗前后A组九孔柱测量差值为7.61±2.27s,B组为5.61±2.94s,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烧伤后手指瘢痕挛缩畸形采用手术结合康复综合治疗的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治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应激性胃粘膜损伤(stress gastric mucosal lesion,SGML)是指机体在严重创伤、烧伤、休克、力竭运动、水浸一束缚以及内脏功能严重受损等多种危重情况下发生的以胃粘膜的出血、溃疡、糜烂为主要特征的应激性病变,是创伤后最为常见的内脏并发症之一,对患者有潜在的致命性威胁。目前认为SGML是中枢神经系统保护和胃粘膜的神经递质的平衡状态遭到破坏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与消化道的功能有密切的关系,机体抗应激的反应首先启动于中枢神经系统,严重引发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导致一系列变化是发生SGML的重要环节。多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其进行了大量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迄今其发病机制尤其中枢调控机制尚未明确。鉴于SGML在临床上的重要性,本文就其中枢调控机制予以综述,以期为防治的深入研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