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6207篇 |
免费 | 5776篇 |
国内免费 | 3969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2083篇 |
儿科学 | 292篇 |
妇产科学 | 2399篇 |
基础医学 | 4233篇 |
口腔科学 | 529篇 |
临床医学 | 8327篇 |
内科学 | 5691篇 |
皮肤病学 | 348篇 |
神经病学 | 1328篇 |
特种医学 | 4916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52篇 |
外科学 | 15187篇 |
综合类 | 13254篇 |
现状与发展 | 3篇 |
预防医学 | 1921篇 |
眼科学 | 239篇 |
药学 | 3441篇 |
8篇 | |
中国医学 | 165篇 |
肿瘤学 | 2153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19篇 |
2023年 | 744篇 |
2022年 | 1614篇 |
2021年 | 2004篇 |
2020年 | 2029篇 |
2019年 | 1691篇 |
2018年 | 1501篇 |
2017年 | 1868篇 |
2016年 | 2456篇 |
2015年 | 2178篇 |
2014年 | 4227篇 |
2013年 | 3705篇 |
2012年 | 4865篇 |
2011年 | 5419篇 |
2010年 | 4775篇 |
2009年 | 4641篇 |
2008年 | 4587篇 |
2007年 | 5066篇 |
2006年 | 4779篇 |
2005年 | 4650篇 |
2004年 | 3611篇 |
2003年 | 3181篇 |
2002年 | 2724篇 |
2001年 | 2635篇 |
2000年 | 2130篇 |
1999年 | 1642篇 |
1998年 | 1382篇 |
1997年 | 1242篇 |
1996年 | 740篇 |
1995年 | 636篇 |
1994年 | 547篇 |
1993年 | 326篇 |
1992年 | 287篇 |
1991年 | 233篇 |
1990年 | 215篇 |
1989年 | 200篇 |
1988年 | 206篇 |
1987年 | 171篇 |
1986年 | 155篇 |
1985年 | 121篇 |
1984年 | 74篇 |
1983年 | 54篇 |
1982年 | 69篇 |
1981年 | 64篇 |
1980年 | 55篇 |
1979年 | 32篇 |
1978年 | 28篇 |
1977年 | 20篇 |
1976年 | 24篇 |
1975年 | 8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凋亡抑制基因存活素在膀胱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膀胱癌组织中凋亡抑制基因存活素 (survivin)表达在膀胱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 (SP)法 ,对 6 0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标本中存活素的表达进行检测。男 4 8例 ,女 12例。平均年龄 5 9岁。病理分级Ⅰ级 16例 ,Ⅱ级 2 4例 ,Ⅲ级 2 0例。临床分期T113例 ,T2 15例 ,T3 2 1例 ,T411例。复发性膀胱癌 2 1例。 10例非肿瘤膀胱组织作对照。 结果 6 0例膀胱癌组织中存活素阳性表达 36例 (6 0 .0 % ) ,10例非肿瘤膀胱组织存活素表达均为阴性。Ⅰ、Ⅱ、Ⅲ级膀胱癌组织存活素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37.5 % (6 / 16 )、6 6 .7% (16 / 2 4 )、70 .0 % (14 / 2 0 ) ,Ⅰ级与Ⅱ、Ⅲ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T1、T2 、T3 、T4期膀胱癌组织存活素阳性率分别为 5 3.8% (7/ 13)、6 0 .0 % (9/ 15 )、6 1.9% (13/ 2 1)、6 3.6 % (7/ 11) ,呈逐渐增高趋势 ,但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 .0 5 )。复发性膀胱癌存活素阳性率为 80 .9% (17/ 2 1)。 结论 存活素与膀胱癌发生发展有关 ,检测膀胱癌组织中存活素表达可能对判断膀胱癌预后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972.
目的 提高对膀胱小细胞癌的认识。 方法 回顾性分析 6例膀胱小细胞癌患者的病理及临床资料。男 4例 ,女 2例 ,平均年龄 5 1岁。其中 2例膀胱小细胞癌含有移行细胞癌和 (或 )腺癌成分。行膀胱部分切除术 2例 ,行膀胱全切术 4例。 5例患者接受 2~ 6疗程化疗。 结果 6例患者随访 12~ 6 0个月 ,均因肿瘤复发死亡。平均生存时间 2 8个月。 结论 膀胱小细胞癌占原发膀胱恶性肿瘤的 0 .4 4 % ,恶性程度高 ,易发生淋巴结、肝、骨等转移 ,预后差 ,根治性膀胱全切加联合化疗可获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973.
目的 研究胃癌根治术病人围手术期异体输血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s)白细胞分化抗原40配体(CD40L)表达的变化。方法 胃癌根治术病人3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10例。A组围术期不输血,B组围术期输入去白细胞的全血,C组围术期输入异体全血。另选1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分别在手术前、术后2、5、10 d采外周静脉血5 ml,用Ficoll分离液梯度离心法分离出PBMCs和血浆,将PBMCs置于自身血浆环境中,并在植物血凝素(PHA,20 mg/L)的刺激下进行培养,48 h后收获细胞,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40L表达。结果 健康人外周血未受PHA刺激时检测不到CD40L的表达,经PHA刺激后CD40L 细胞占CD4 T细胞的百分数为1.7%±0.4%,与三组胃癌病人术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术前比较,B组术后2 d PBMCs CD40L表达升高(P<0.05),C组术后各时点升高(P<0.05);与A组比较,B组术后2 d升高(P<0.05),C组术后各时点升高(P<0.05);与B组比较,C组术后各时点升高(P<0.05)。结论 围手术期异体输血可造成免疫抑制,输异体血后CD40L表达增加,且输全血比输去白细胞的全血更明显。围手术期成分输血优于输注全血。 相似文献
974.
目的 :探讨腹腔镜结直肠癌切除术的可行性与适应证。方法 :回顾分析腹腔镜下 16例结直肠癌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按Dukes分期 :A期 3例 ,B期 9例 ,C期 4例 ;管状腺癌 9例 (中分化 5例、低分化 4例 ) ,粘液腺癌 7例 (中分化 1例、低分化 6例 )。成功 15例 ,其中腹腔镜辅助下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Miles) 8例 ,1例中转剖腹行Miles术 ;全腹腔镜下直肠前切除术 (Dixon) 7例。手术时间 2 5~ 4 5h ,平均3 2h。全组无手术死亡病例 ,未发生脏器损伤。随访 5个月~ 2 5年 ,死亡 2例。结论 :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可行 ,具有视野清 ,患者创伤小、康复快等优点 ,对全直肠系膜切除 (TME)和保肛手术更为有利 ,但应掌握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975.
125I粒子和125I+吉西他滨在治疗局部进展期胰腺癌中的比较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比较放射性125I粒子和125I+吉西他滨(gemcitabine,GEM)在治疗局部进展期胰腺癌中的作用.方法:2000年4月~2003年1月,38例局部进展期胰腺癌(locally advanced pancreatic cancer,LAPC)患者随机分成2组:A组18例(125I粒子组),B组20例(125I+GEM).所有患者均于手术中施行了125I粒子植入术.采用改良Dimension-averaging法来计算相关剂量.33例行胆肠和/或胃肠吻合术.结果:38例患者中,可评价客观疗效者(objective tumor response,OTR)34例,可评价临床受益反应(clinical benefit response,CBR)者36例,可行毒性反应评价者36例.CR+PR率A组为37.6%,B组为44.5%(P>0.05),PR缓解期A、B组各为6.7个月和4.8个月.CBR率A组为11.7%,B组为42.1%(P<0.05).两组毒性反应率和并发症率基本没有差异.12和24个月生存率A组为29.8%、14.4%,B组为67.1%、38.7%(P=0.04).总的Ⅱ期12、24个月生存率为71.9%、31.3%,总的Ⅲ期12、24个月生存率为31.5%、7.9%(P=0.02).结论:125I和125I+GEM在治疗LAPC有一定的客观有效率,但是,125I+GEM比125I能更好地改善LAPC的生存质量,提高LAPC生存率,并且Ⅱ期患者生存率优于Ⅲ期. 相似文献
976.
胰十二指肠联合血管切除和重建治疗胰头部恶性肿瘤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联合血管重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适应证和方法。方法回顾 1994年4月~ 2 0 0 1年 3月多家协作医院 4 4例联合血管重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资料。本组 4 4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 ,全组均联合肠系膜上静脉 门静脉切除 ,其中合并肠系膜上动脉和肝动脉切除重建者分别为 4例和 2例。 1例胰头癌因与下腔静脉前壁粘紧不能分开则合并下腔静脉前壁部分切除修复。结果本组围手术期死亡 3例 (7% )。无胆、胰瘘及人工血管感染发生。病理检查结果 :胰腺神经内分泌恶性肿瘤 1例 ,其余均为腺癌。切除血管内膜和胰腺边缘均无肿瘤侵润。本组失访 2例。随访时间 3~ 87个月 ,7例死于术后 7个月至 3年 ,其中 6例为合并肠系膜上动脉和肝动脉切除重建者。存活超过 3年者 2 1例 ,超过 5年者 6例 ,其余病例尚在随访中。结论在选择适宜的病例中施行联合切除血管的胰头癌根治术可提高其切除率 ,延长存活时间 ,手术安全。 相似文献
977.
大肠重复癌MMR、p53、Bax、PCNA表达及微卫星不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微卫星不稳定性 (MSI)在大肠重复癌与单发癌中的变化规律 ,及MMR、p5 3、Bax、PCNA表达与MSI的关系。 方法采用免疫组化、PCR SSLP法对 38例大肠重复癌患者的 5 1处癌灶及 35例单发大肠癌分别进行MMR、p5 3、Bax、PCNA表达的检测和 5个微卫星位点MSI检测。结果重复癌组复制错误阳性率为 5 3% (2 7/ 5 1) ,单发癌组为 17% (6 / 35 )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χ2 =11 2 5 ,P <0 0 1)。重复癌组中 ,RER 与MMR表达缺失有密切的相关性 ;RER 与 p5 3表达呈负相关 ;RER 组PCNA标记指数显著低于RER-组 ;RER 与低分化、近端大肠癌密切相关。结论MSI在大肠重复癌的发生上起着重要作用 ,MSI可作为预测大肠重复癌发生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978.
肝癌门静脉癌栓分型的影像学意义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肝癌门静脉癌栓分型的影像学意义。方法以肝癌门静脉癌栓生长特征为基础 ,建立Ⅰ0 ~Ⅳ共 5型 8亚型癌栓分型标准 ,比较 130例肝癌门静脉癌栓的影像学诊断符合率。结果临床就诊者门静脉癌栓影像学显示 85 %属Ⅱ~Ⅲ型 (110 / 130 )。影像学Ⅰ、Ⅱ、Ⅲ、Ⅳ型癌栓病人获手术切除率分别为 6 2 % (5 / 8)、16 % (10 / 6 2 )、10 % (5 / 4 8)和 0 (0 / 12 ) ,接受化疗栓塞 (TACE)治疗分别为 38% (3/ 8)、4 0 % (2 5 / 6 2 )、2 7% (13/ 4 8)和 16 % (2 / 12 )。结论影像学门静脉癌栓分型有助于肝癌诊治并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979.
直肠癌系膜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直肠癌系膜淋巴结转移的规律。方法 2 6例患者取淋巴结 4 4 3枚 ,应用淋巴结显示液处理全直肠系膜切除的直肠癌标本 ,对切取的淋巴结进行病理检测。结果 2 3例(88 5 % )患者的 1 2 8枚 (2 8 9% )淋巴结发现肿瘤转移 ,淋巴结直径≤ 0 5cm者 76枚 (5 9% )。转移病例中 ,后壁直肠癌 1 4例 ,71枚淋巴结有肿瘤转移 ,6 8枚分布于直肠上动脉旁。侧壁直肠癌 9例 ,5 7枚淋巴结有肿瘤转移 ,其中同侧直肠上动脉分支旁转移 2 9枚 ,对侧 7枚 ,同侧直肠中动脉旁转移4枚、对侧无转移。结论后壁直肠癌转移主要为上行扩散 ,侧壁直肠癌可伴有侧方淋巴结受累 ,并以肿瘤同侧淋巴结转移为主 相似文献
980.
29例复发性腹膜后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复发性腹膜后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 2 0 0 2年收治的 2 9例复发性腹膜后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临床与病理资料。结果 12例(4 1 4 % )患者在首次复发时完整切除肿瘤 ;有 7例患者分别在首次 (2例 )、2次 (3例 )和 3次 (2例 )复发时进行联合脏器切除。对 2 5例患者进行 6个月至 8年的随访 ,1、3年及 5年以上生存率分别为73 2 %、4 6 7%和 19 8%。结论外科手术切除肿瘤是提高复发性腹膜后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生存率最重要的手段 ,联合脏器切除能提高肿瘤完整切除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