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40篇
  免费   210篇
  国内免费   195篇
耳鼻咽喉   148篇
儿科学   207篇
妇产科学   80篇
基础医学   922篇
口腔科学   46篇
临床医学   314篇
内科学   796篇
皮肤病学   183篇
神经病学   332篇
特种医学   72篇
外科学   230篇
综合类   503篇
预防医学   234篇
眼科学   88篇
药学   162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520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80篇
  2021年   110篇
  2020年   102篇
  2019年   90篇
  2018年   99篇
  2017年   101篇
  2016年   125篇
  2015年   126篇
  2014年   273篇
  2013年   276篇
  2012年   260篇
  2011年   316篇
  2010年   287篇
  2009年   270篇
  2008年   299篇
  2007年   291篇
  2006年   287篇
  2005年   275篇
  2004年   168篇
  2003年   155篇
  2002年   119篇
  2001年   114篇
  2000年   114篇
  1999年   104篇
  1998年   74篇
  1997年   61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43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1年   1篇
  1968年   1篇
  1967年   2篇
  19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大肠癌患者骨髓微转移的基因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Li S  Luo C  Yu B  Yuan S  Liang Z 《中华外科杂志》2000,38(3):196-197
目的 探讨大肠癌患者骨髓中微转移基因检测的意义。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PCR-SSCP)/银染技术,检测51例大肠癌患者手术前、后不同时间骨髓中p53和K-ras基因的突变状况。结果 51例患者术前骨髓中基因突变阳性者19例,阳性率37.25%。阳性检出与Duke’s分期、淋巴转移显著相关。术后经2~3个疗程的化疗后,19例基因突变阳性的患者中11例转阴。结论 大肠癌患者骨  相似文献   
42.
p16基因突变与子宫内膜癌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 p16基因的突变在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方法 应用PCR SSCP及DNA测序对 4 0例子宫内膜癌中 p16基因第二外显子缺失及序列改变进行研究。 结果  4 0例子宫内膜癌中 12例存在 p16基因的第二外显子 5 2 2bp的纯合缺失 ,10例存在点突变 (突变位点相同 ) ,突变位点之一为第 12 6密码子硷基GTC→AAT(错义突变 ) ,另一突变位点为第 12 7密码子GCA→GCG(同义突变 ) ,缺失及突变共占 5 5 %。结论 p16基因的突变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有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43.
The WT1 tumor suppressor gene was examined for mutations in a panel of 44 patients with 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 (MDS) including acute myelogenous leukemias (AML) secondary to MDS, using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single-strand conformation polymorphism (PCR-SSCP) analysis and sequencing analysis. A WT1 mutation was detected in one out of 17 cases of AML secondary to MDS. This mutation exists upstream of the zinc finger region and is predicted to produce a truncated WT1 protein lacking the zinc finger region. No mutations were detected in 27 MDS patients who had not progressed to AML. This is the first report of analysis for WT1 mutations in a large number of MDS patients, suggesting that WT1 mutations are uncommon in MDS. Abnormalities in this gene may, however, contribute to a small proportion of cases showing progression from MDS into AML.  相似文献   
44.
男性绝育药输精管粘堵剂、男性避孕材料水凝胶、医用组织复合膜、胶原膜、复合缝线、铬制复合型可吸收缝线、药物载体聚乳酸、固定材料聚酯醚等8种医用高分子材料,经Ames试验的标准菌株TA97、TA98、TA100、TA102测试,均未诱发回复突变菌落数增加,对Ames试验菌株无诱发突变作用。用这种方法测试不同类型的医用高分子材料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5.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快捷的微小病变和微量细胞基因变异的检测分析方法。方法HE染色病理诊断后,在立体显微镜或生物显微镜下对病理诊断组织细胞进行显微解剖,直接回收组织细胞,进行DNA模板抽提,以目的基因为引物,进行PCR-SSCP分析。结果1例胆石症病例,显微解剖结合PCR-SSCP法成功获得了K-ras和P53基因产物,并且检测到在过度增生胆囊上皮细胞有K-ras基因变异。结论显微解剖结合PCR-SSCP法取材少、病变部位确定,省时、省力,是分子病理研究的可靠手段。  相似文献   
46.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BV)X蛋白截断变异对HBeAg含量和HBV DNA定量的影响。方法通过DNA扩增、基因序列分析检测75例慢性乙肝和14例慢性重型乙肝和34例肝硬化病人血清的HBV X基因和前C基因序列,通过微粒子发光法定量检测血清中HBeAg的含量,以及通过荧光定量PCR技术定量检测血清中的HBVDNA。结果(1)9例检出X蛋白截断变异。(2)同无变异组比较,X蛋白截断变异组、CP双变异(nt 1762A→T,1764G→A)组和前C基因终止变异(nt 1896G→A)组的HBeAg含量均显著下降,其中前C终止变异组HBeAg血清转换最为明显。(3)同无变异组比较,X蛋白截断变异组的HBV DNA含量无明显差异。结论X蛋白截断变异影响HBeAg表达,但影响程度不及前C基因终止变异;X蛋白截断变异对HBV DNA定量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7.
目的比较研究2种起源于人类的tk^ /-杂合子细胞TK6和WTK1细胞对化合物——甲基磺酸甲酯(MMS)诱发tk位点突变的敏感性,为tk位点突变敏感细胞株的筛选提供实验依据。方法用标准诱变剂MMS处理TK6和WTK1细胞,对培养物进一步作tk位点突变测试,以及细胞p53基因蛋白表达水平的检测。结果MMS可诱导TK6和WTK1细胞tk位点的突变,其诱发突变分别是自发突变的2—7倍和3~10倍。WTK1细胞对MMS的细胞毒作用具有较大的抗性。MMS的作用下,WTK1细胞的突变频率分别是TK6细胞的15.7、19.0和20.4倍。在tk位点诱发了2种不同表型的突变集落,但以慢生长突变体为主。无论是自发突变还是MMS的诱发突变,WTK1细胞的突变频率均显著地高于TK6细胞。经MMS处理后,TK6细胞p53蛋白的表达水平增高更为明显。结论WTK1细胞是更为敏感的tk基因突变试验检测细胞株。MMS诱发的突变有染色体畸变和基因突变,但以染色体畸变为主。  相似文献   
48.
自然流产与绒毛中维甲酸X受体α基因突变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人类自然流产与绒毛中维甲酸X受体α(RXRα)基因突变的关系。方法 :用PCR SSCP 银染法和DNA测序法检测了自然流产 5 0例和正常早孕要求人工流产4 0例的胚胎绒毛组织中RXRα基因的外显子 2~ 10的突变。结果 :4 9例患者和正常对照组绒毛组织中RXRα基因的各个外显子在PCR SSCP 银染检测中均未显示异常。 1例患者SSCP 银染中显示异常的第 9外显子序列经DNA测序后未发现突变。结论 :目前尚不能认为人类自然流产与绒毛中RXRα基因突变有关  相似文献   
49.
目的 了解中国B’和B’/C亚型HIV/AIDS患者tat第一外显子的基因序列及其二级结构的特征和变异特点,探讨其与HIV-1感染疾病进展之间的关系。方法 从辽宁、吉林和云南省HIV-1感染者中选取病情呈缓慢进展的B’亚型感染者8例和B’/C亚型感染者5例,选择年龄、性别感染时间与前二者匹配的病情呈典型进展的B’亚型感染者26例和B’/C亚型感染者9例。采集外周静脉血,提取前病毒DNA,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扩增HIV-1的tat基因,纯化后直接进行基因序列测定,序列编辑后翻译成氨基酸序列,进行氨基酸变异情况分析和二级结构预测。结果 B’和B’/C亚型缓慢进展者、典型进展者Tat第一外显子中发现多种氨基酸替换,但除A58T外均未显示出与病毒载量以及疾病进展的明确相关性。23N、31S、32Y、46F变异均显示出亚型特异性;Tat蛋白的二级结构未发现规律性变化。结论 中国HIV/AIDs患者tat第一外显子某些位点的基因变异,如A58T可能与病毒载量以及疾病进展有关,Tat蛋白的二级结构可能与HIV感染后的疾病进展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50.
突变型p53与胃癌细胞多药耐药性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胃癌细胞中突变型p53和MDR-1基因的表达及其与不同化疗药物敏感性的关系。方法:将突变型p53、sv40Tag(封闭p53)导入胃癌细胞株SGC-7901中,研究胃癌细胞中MDR-1基因表达的变化;用MTT法比较各组细胞对化疗药的敏感性。结果:导入突变型p53细胞株的MDR-1基因mRNA表达比导入突变型p53+sv40Tag细胞株、对照组MDR-1基因mRNA表达强;导入突变型P53细胞株对5-氟脲嘧啶(5-Fu)耐药性与导入突变型P53+sv40Tag细胞株和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后两者之间耐药性差异无显著性(P〉0.05);导入突变型p53细胞株和导入突变型p53+sv40Tag细胞株对阿霉素(ADM)耐药性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前两者之间对ADM的耐药性差异无显著性(P〉0.05)。导入突变型p53细胞株、导入突变型p53+sv40Tag细胞株及对照组细胞株对顺铂(CDDP)耐药性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突变型p53能促进MDR-1 mRNA表达,与肿瘤细胞发生多药耐药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