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7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8篇
耳鼻咽喉   11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7篇
口腔科学   30篇
临床医学   34篇
内科学   40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100篇
综合类   61篇
预防医学   29篇
眼科学   10篇
药学   38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区域性切除术在腮腺多形性腺瘤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目的 探讨区域性切除术在腮腺多形性腺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62例位于腮腺浅叶直径小于2 cm的多形性腺瘤行区域性切除术。在距肿瘤0.5~1.0 cm的正常腺体组织中切除肿瘤。结果 58例经2—7年的随访未见复发,患侧腮腺导管唾液分泌流畅,术区无凹陷畸形。结论 区域性切除术在治疗体积较小的多形性腺瘤中能够保证手术的安全切缘,保存腺体功能,预防面部凹陷畸形,降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2.
目的 总结蝶窦、蝶鞍穿刺在蝶窦、鞍区和侵及此两部位的中颅窝底病变的诊断和治疗作用。方法 分别采用X线荧光屏下定位穿刺、直接穿刺和、鼻内镜引导下定位穿刺三种方式,对62例蝶窦、鞍区和中颅窝底病变进行穿刺活检,并对其中4例行敏感抗生素穿刺冲洗治疗。结果 62例全部明确了病变的性质,其中25例达到治疗目的。结论 鼻内镜引导下穿刺应是目前蝶窦、鞍区和侵及此两部位的中颅窝底病变穿刺定位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83.
姜劲挺  张虎伟 《中医正骨》2010,22(9):9-10,13
目的:观察关节腔冲洗加鹿瓜多肽关节腔注射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16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Ⅰ组78例,采用关节腔冲洗加鹿瓜多肽关节腔注射治疗;Ⅱ组82例,采用关节腔冲洗治疗。治疗1个疗程后采用Shahriaree标准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评定。结果:Ⅰ组疗效优于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90,P=0.037)。结论:关节腔冲洗加鹿瓜多肽关节腔注射治疗膝骨关节炎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讨超声龈下刮治联合同步1%聚维酮碘液龈下冲洗治疗牙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1—2013年口腔科收治的164例牙周炎患者的资料,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2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全口洁治、龈下超声刮治及根面平整,观察组患者同步1%聚维酮碘液龈下冲洗治疗,对照组患者用0.9%氯化钠溶液冲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3、6个月牙周袋探诊深度(PD)、龈沟出血指数(SBI)、菌斑指数(PLI),黑色素类杆菌量和厌氧菌总数。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D、PLI、SBI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PD、PLI、SBI、黑色素类杆菌量和厌氧菌总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龈下刮治联合同步1%聚维酮碘液龈下冲洗治疗牙周炎,能较长时间控制龈下菌斑,改善牙周炎症情况,疗效满意,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5.
任芹  万燕杰 《上海医学》2007,30(9):689-691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中不同温度冲洗液对老年患者体温和血小板功能的影响。方法90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手术患者,依据冲洗液温度不同,随机分为室温冲洗液组和体温冲洗液组,观察体温、血小板计数(PL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激活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血小板聚集率(PAgt)的变化。结果室温冲洗液组术毕体温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下降值的中位数为2.2℃;术后6h APTT、PT与术前相比无明显变化(P值均>0.05),术后第1、3天APTT较体温冲洗液组明显延长(P值均<0.05);PLT在术后6 h和术后第1天较术前明显下降(P值均<0.05),至术后第3天恢复;PAgt在术后6h至第3天均较术前明显下降(P值均<0.01),也明显低于体温冲洗液组(P值均<0.01)。体温冲洗液组术毕体温较术前下降值的中位数为0.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凝血指标也无明显改变(P值均>0.05)。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中室温冲洗液可引起体温下降、血小板减少、血小板聚集功能受抑;而体温冲洗液则能较好地维持体温,对凝血功能也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讨免疫细胞化学检查在肺癌胸腔冲洗液中对脱落癌细胞鉴别诊断的价值,确定适用于胸腔冲洗液检查的最佳抗体和检查方法。方法对62例肺癌患者的胸腔冲洗液沉渣涂片行两种常规染色:HE染色、Papanicolaou染色;同时行链霉素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法染色(SP),单克隆抗体为:癌胚抗原(CEA)、上皮抗原(EA)、间皮细胞(MC)、波形蛋白(Vimentin)。将结果与细胞学诊断进行比较。结果62例肺癌患者胸腔冲洗液细胞学诊断阳性28例(阳性组),可疑6例(可疑组),阴性28例(阴性组)。确诊腺癌细胞CEA、EA、MC、Vimentin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阳性组中92.00%、92.00%、12.00%、44.00%;可疑组75.00%、100.00%、0、25.00%;阴性(细胞学诊断)组66.66%、100.00%、0、33.33%。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优于常规细胞学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P〈0.05)。结论联合应用CEA、EA、MC、Vimentin进行免疫细胞化学检查对鉴别胸腔脱落癌细胞与反应性间皮细胞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7.
肺癌胸腔冲洗液细胞学检查的临床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术前无胸腔转移表现的肺癌患者手术时胸腔冲洗液细胞学检查(pleural lavage.cytology,PLC)的阳性率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70例肺癌患者在行根治术时,分别于开胸后未作任何胸内操作前及行全肺切除或肺叶切除后冲洗胸腔,收集细胞冲洗液并做细胞学检查。结果 前、后两次PLC阳性率分别为28.2%(20/70)、11.4%(8/70)。PLC阳性率与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组织学类型、T分级、N分级和TNM分期等均无相关,与冲洗时机的不同有相关。结论 选择开胸后未作任何胸内操作前进行PLC检查更为合理。PLC检查结果可以作为肺癌的一个辅助分期和预后因素,同时也可作为一个术后辅助治疗的选择指标。  相似文献   
88.
目的:评价VSD闭式冲洗引流技术应用于脊柱后路内固定术后感染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脊柱后路内固定手术后发生感染的15例患者的治疗过程,全部病例均早期进行清创,术中安装VSD装置进行闭式冲洗引流,根据细菌培养结果给予敏感抗生素,7d后拆除VSD装置,根据伤口情况及引流液细菌培养情况,决定是否直接闭合伤口或更换VSD继续冲洗引流,直至伤口可以闭合为止。结果15例患者冲洗7-21d (平均13.5d)后二期关闭伤口,全部获得愈合,C反应蛋白、血沉降至正常水平,随访5-48个月,无感染复发病例。结论 VSD闭式冲洗引流技术是治疗脊柱后路内固定术后感染的有效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89.
90.
Histomorphometric studies were conducted in rats to determine whether bone particles would disturb new bone formation on the interface of titanium implants inserted after reaming of the marrow cavity. In eighty 10-week-old female Wistar rats, smooth-surfaced titanium alloy implants were inserted bilaterally into the marrow cavity after reaming in the distal femur. There were three experimental groups: in the irrigated femora, sterile saline was flushed through the medullary canal; in the particle femora, autologous bone particles were inserted into the intramedullary cavity; and in the reamed femora, the implant was inserted without procedures after reaming. The rats were sacrificed at one, two, four or eight weeks postoperatively, and Villanueva bone staining was applied for histomorphometric studies. The bone volume of new bone on the interface of the implant in the irrigated femora was greater than that in the particle or the reamed femora throughout the study period.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clearance of bone particles by irrigation after reaming of the marrow cavity significantly facilitates new bone formation on the interface of implants by one week. The findings also suggest the potential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total canal irrigation prior to insertion of cementless femoral components as well as cemented prosthesi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