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60篇
  免费   64篇
  国内免费   55篇
耳鼻咽喉   411篇
儿科学   41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404篇
口腔科学   147篇
临床医学   194篇
内科学   326篇
皮肤病学   14篇
神经病学   796篇
特种医学   128篇
外科学   217篇
综合类   240篇
预防医学   41篇
眼科学   39篇
药学   214篇
中国医学   31篇
肿瘤学   33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73篇
  2021年   79篇
  2020年   71篇
  2019年   75篇
  2018年   75篇
  2017年   75篇
  2016年   104篇
  2015年   71篇
  2014年   142篇
  2013年   166篇
  2012年   160篇
  2011年   183篇
  2010年   161篇
  2009年   177篇
  2008年   177篇
  2007年   152篇
  2006年   173篇
  2005年   125篇
  2004年   80篇
  2003年   77篇
  2002年   78篇
  2001年   63篇
  2000年   66篇
  1999年   56篇
  1998年   56篇
  1997年   50篇
  1996年   45篇
  1995年   45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25篇
  1984年   19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15篇
  1980年   17篇
  1979年   9篇
  1978年   9篇
  1977年   10篇
  1976年   11篇
  1973年   9篇
  1972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复发性鼻腔及鼻窦恶性黑色素瘤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鼻腔及鼻窦恶性黑色素瘤复发的原因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3~2003年我科收治的11例复发性鼻腔及鼻窦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临床误诊或误治引起的复发患者4例,病理明确手术治疗后复发7例,其中5例为单纯手术后复发,2例为手术加术后放疗后复发.11例复发病例中,局部复发局限于鼻腔及鼻窦7例;局部复发侵犯眼眶、颅底、软腭及硬腭1例;局部复发侵犯腮腺和皮肤1例;面部、眼眶及颅底广泛侵犯者1例;颈部淋巴结转移复发1例.首次复发时间最短为治疗后10个月.所有病例再次手术治疗后的累积生存率为:1年生存率72.7%,2年生存率18.2%,3年生存率9.1%.结论 减少误诊,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是提高复发性鼻腔及鼻窦恶性黑色素瘤治愈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改良眉弓径路联合鼻内镜技术在侵犯眶内的哑铃形筛窦囊肿手术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方法2002年8月N2012年4月我科收治的7例侵犯眼眶的哑铃形巨大筛窦囊肿患者,全麻下采用改良眉弓切口,鼻内镜辅助下沿眶壁分离并切除眶内囊肿,然后采用鼻内镜囊肿造袋术,切除囊肿。结果7例患者术中眶内及鼻窦囊肿均能充分暴露,并在直视下全部去除。术后无脑脊液鼻漏、眶筋膜损伤和眶内、颅内感染等并发症。术后随访6-18个月,均未见复发。结论采用改良眉弓径路联合鼻内镜行侵犯眶内的哑铃形筛窦囊肿手术,增加了手术的精确性和安全性,切口短,瘢痕小,切除彻底,降低复发率,减少对面部美观的影响,是治疗侵犯眶内的巨大哑铃形筛窦囊肿的有效术式之一。  相似文献   
33.
目的 探讨不同病因眼眶瘘管的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0年1月至2007年7月就诊的眼眶瘘管患者37例.结果 37例中异物引发的21例.眼眶囊肿引发的9例.眼眶感染性炎症引发的6例.嗜酸性肉芽肿1例,如瘘管可排出脓液、豆渣样物及澄清液体,分别提示感染性炎症、皮样囊肿及非感染性因素.结论 眼眶瘘管形成的常见原因是异物存留、皮样囊肿(包括表皮样囊肿)和骨髓炎.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经食管导联信号平均无创性直接地记录窦房结电位(SNP)的技术。方法对8只犬进行了系列的实验研究,直接将双极电极放置于犬的食管导联、窦房结区和右房等部位进行同步记录与信号叠加同步记录;还对窦房结区、右房、左房等部位的局部电活动进行同步记录与观察;当交界心律出现时,再记录上述电位关系的改变。结果食管导联记录的P前波与窦房结区记录的电位同步,并超前于右心房的电位。结论采用信号平均叠加方法经食管导联所记录的P前波确为窦房结电位。  相似文献   
35.
上颌窦提升术中单独应用Bio-oss骨胶原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骨胶原在上颌窦底植骨提升中的应用.方法:采用Bio-oss骨胶原对4例患者共6侧上颌窦行植骨提升术中,同期行牙种植术.结果:术后6个月X线检查发现,移植材料和移植物周围正常骨组织界线变模糊.所植入12 枚种植体无出现松动脱落.种植体均和形成的骨组织形成良好的骨组织,种植体周围未见明显骨吸收阴影,成功率100%.结论:Bio-oss骨胶原在上颌窦底提升术中单独作为植骨材料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6.
ObjectiveTo determine whether CA-125 is elevated in medically stable patients with chronic atrial fibrillation (AF) compared with patients without AF and to examine whether levels of CA-125 are associated with demographic and clinical variables in a sample of patients under study.Methods55 patients with chronic AF and 58 control patients in sinus rhythm were included into the study. Patients with acute heart failure (HF), chronic inflammatory or neoplastic disease were excluded from the study. Circulating levels of CA-125 were assessed; all patients underwent clinical examination, assessment and medical records including demographic data, history of comorbid conditions, current use of cardiac medications, and the results of cardiac tests including electrocardiograms.ResultsThe mean age of the study sample was 53.2±6.5 years and 48% were men. Patients with sinus rhythm were significantly more likely to have lower heart rates, smaller dimensions of left atrium, and to be treated with aspirin. Coumadin, coumadin and digoxin were more often prescribed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AF. The CA-125 level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AF than in patients in sinus rhythm (48.5±7.65 U/ml and 28.43±5.48 U/ml, P<0.005). An inverse relation was found between CA-125 levels and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LVEF) (r=-0.48, P<0.001). CA-125 was significantly related to the left atrium (LA) diameter, 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ameter (LVEDD), 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diameter (LVESD) and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BNP).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CA-125 and age.ConclusionIn subjects with chronic AF, CA-125 levels are increased; CA-125 was significantly related to the LA diameter, LVEDD, LVESD and BNP.  相似文献   
37.
目的:应用多层螺旋 CT和 Advantage Windows 4.6影像工作站对改良Lothrop术式额窦引流通道进行影像学分析研究。方法采用16层螺旋 CT 对100例成人的额窦引流通道行水平位薄层扫描后用 Advantage Windows 4.6影像工作站模拟改良Lothrop术式,进行冠状位、矢状位重建,观察和测量单侧额窦引流通道的左右径、前后径以及该术式术野能达到的引流通道的左右径及前后径。结果单侧额窦口前后径:两侧平均值(6.93±2.09)mm;两侧额窦贯通后术野前界达额鼻嵴皮下软组织,术野空间预期前后径:(10.26±2.38)mm;单侧额窦口左右径:两侧平均值(6.87±2.16)mm;两侧额窦贯通后的术野空间预期左右径:(21.6±2.55)mm。单侧额窦引流通道与改良的Lothrop术式引流通道前后径、左右径经配对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Lothrop术式额窦引流通道明显拓宽了单侧额窦引流通道的术野,宽大的额窦引流通道是解决额窦炎术后复发的基本保障。  相似文献   
38.
目的 探讨影像导航引导下颅内立体脑电图监测在额叶癫痫外科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3月35例定位定侧困难的额叶癫痫,采用美敦力S7导航系统融合MRI影像,根据脑网络在导航下置入电极,术后监测脑电图定位癫痫病灶,手术切除致痫灶。结果 35例均按计划成功置入深部电极,其中单侧12例,双侧23例,均监测到3~20次临床惯常发作。1例定位困难,未手术治疗;其余34例根据脑电图结果行致痫灶切除。置入电极后1例发生硬膜外血肿,量约20 ml,癫痫病灶切除时一并清除;癫痫病灶切除术后1例早期出现单瘫,1例出现运动性失语,经治疗后恢复。34例手术病人术后随访1~3年,Engel分级Ⅰ级24例(70.5%),Ⅱ级5例(14.7%),Ⅲ级4例(11.7%),Ⅳ级1例(2.9%)。结论 影像导航下立体定向脑电图定位癫痫病灶在额叶癫痫的外科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39.
脑静脉窦血栓的磁共振表现及误漏诊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总结脑静脉窦血栓(CVST)的磁共振表现,并进行误漏诊分析. 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脑静脉窦血栓的磁共振表现.全部病例均进行MRI检查,其中17例同时行磁共振静脉成像(MRV)检查,12例行增强扫描,29例行CT检查.全部病例经DSA证实. 结果 32例CVST患者中,MRI SE序列扫描确诊26例,其中亚急性期病变20例,急性期4例,慢性期2例.6例急性期病变MRI平扫漏诊,其中4例经MRV确诊,2例经DSA诊断.急性期CVST MRI信号复杂,T1WI呈低、中等或稍高信号,T2WI呈明显低信号.亚急性期T1WI和T2WI均呈高信号,表现典型;慢性期血栓信号不断地降低.MRV表现为静脉窦闭塞或静脉窦内充盈缺损.本组病例中有7例曾被误诊为肿瘤、脑梗死等其他病变. 结论 MRI和MRV是诊断CVST的良好检查方法,可提供更多可靠信息.应用适当的检查技术,以及对MR征象进行认真分析,可避免误诊及漏诊.  相似文献   
40.
目的 研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窦性停搏的发生率,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纳入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64例(心房颤动组)和健康体检者80例(对照组)均进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记录各组大于2.0秒的窦性停搏的人数、次数和最长停搏时间,比较两组的差异,根据有无发生窦性停搏将心房颤动组分为事件组和非事件组,随访半年和1年,比较两组患者晕厥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心房颤动组窦性停搏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40.63% vs 0%,P<0.01),停搏时间2.67±0.71s,最长停搏时间为5.3s,停搏次数400.46±297.42次.随访半年,事件组和无事件组晕厥发生率分别是26.92%和0%,随访1年,事件组和无事件组晕厥发生率分别是30.77%和2.6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窦性停搏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健康者,阵发性心房颤动并发窦性停搏的患者发生晕厥的危险性及晕厥发生率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