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916篇 |
免费 | 163篇 |
国内免费 | 128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2篇 |
儿科学 | 3篇 |
妇产科学 | 10篇 |
基础医学 | 117篇 |
口腔科学 | 19篇 |
临床医学 | 88篇 |
内科学 | 98篇 |
皮肤病学 | 23篇 |
神经病学 | 34篇 |
特种医学 | 40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3篇 |
外科学 | 60篇 |
综合类 | 313篇 |
预防医学 | 51篇 |
眼科学 | 41篇 |
药学 | 969篇 |
1篇 | |
中国医学 | 178篇 |
肿瘤学 | 14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篇 |
2023年 | 24篇 |
2022年 | 34篇 |
2021年 | 39篇 |
2020年 | 35篇 |
2019年 | 38篇 |
2018年 | 43篇 |
2017年 | 55篇 |
2016年 | 59篇 |
2015年 | 61篇 |
2014年 | 74篇 |
2013年 | 214篇 |
2012年 | 118篇 |
2011年 | 139篇 |
2010年 | 115篇 |
2009年 | 108篇 |
2008年 | 124篇 |
2007年 | 114篇 |
2006年 | 107篇 |
2005年 | 103篇 |
2004年 | 88篇 |
2003年 | 62篇 |
2002年 | 63篇 |
2001年 | 40篇 |
2000年 | 41篇 |
1999年 | 36篇 |
1998年 | 44篇 |
1997年 | 34篇 |
1996年 | 26篇 |
1995年 | 21篇 |
1994年 | 22篇 |
1993年 | 19篇 |
1992年 | 15篇 |
1991年 | 20篇 |
1990年 | 9篇 |
1989年 | 10篇 |
1988年 | 15篇 |
1987年 | 7篇 |
1986年 | 8篇 |
1985年 | 4篇 |
1984年 | 8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1974年 | 1篇 |
197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2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 将银杏内酯B(ginkgolide B,GB)制备成脂质体,增加GB在水中的分散性和稳定性。方法 采用超滤离心法分离脂质体与游离药物,HPLC测定脂质体中GB的含量与包封率,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GB脂质体;通过单因素与正交试验分析药脂比、胆固醇用量、装载量、水化温度和水化时间等因素对包封率的影响,以外观、包封率、粒径为评价指标确定GB脂质体的最佳处方和制备工艺。结果 GB脂质体的最佳处方为10 mg GB、160 mg蛋黄卵磷脂、40 mg胆固醇、8 mg维生素E、58 mg DSPE-PEG2000、5 mL PBS缓冲液;优化后的工艺条件为GB与脂质辅料溶于无水乙醇中,33℃水浴条件下减压旋转蒸发除乙醇,pH 6.5 PBS缓冲液水化脂质薄膜,水化温度35℃,时间120 min,粗脂质体混悬液冰水浴超声6 min,超声功率120 W。制备的GB脂质体混悬液微泛蓝色乳光、可透光,粒径为(126±4) nm,包封率>87%,放置24 h无聚集、无沉降。结论 采用薄膜法在实验室阶段成功制备了稳定的GB脂质体,确定了最优制备处方和制备工艺,为GB制剂的剂型研究做出探索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2.
RMP-7对两性霉素B脂质体跨血脑屏障能力的药效学研究RMP-7对两性霉素B脂质体跨血脑屏障能力的药效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两性霉素B脑靶向脂质体对小鼠脑膜炎的治疗作用。方法用薄膜超声法制备两性霉素B脂质体和两性霉素B脑靶向脂质体,测定其包封率和浓度;建立小鼠的脑膜炎模型,研究了两性霉素B脂质体的疗效。结果两性霉素B脂质体的包封率为(93.3±1.8)%;脑内注射白色念珠球菌2 h使小鼠形成脑膜炎模型;将两性霉素B制成脑靶向脂质体,能显著延长脑膜炎小鼠的生存期。结论与普通两性霉素B脂质体相比,两性霉素B脑靶向脂质体能显著提高对小鼠脑膜炎的治疗作用,使小鼠的存活期延长一倍。 相似文献
93.
两性霉素B脂质体粒度测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两性霉素B脂质体粒度检测方法,通过测定一组性质不同的样品,找出最佳测定方法。方法:用计算机的图像一数字处理技术结合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和激光光散射粒度测定仪分别测定两性霉素B脂质体的粒度。结果:电镜法测定两性霉素B脂质体的粒度为20—100nln,平均粒径为55—75nm;激光光散射法测定两性霉素B脂质体的粒度为30—200nm,平均粒径为50—180nm。结论:激光光散射法能较好反映两性霉素B脂质体在使用时的真实粒度,且方法快速、简便,是一种较好的两性霉素B脂质体粒度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94.
95.
甘草次酸修饰的长循环阳离子脂质体DNA复合物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合成甘草次酸-聚乙二醇-胆固醇偶合物,并运用该材料制备具有肝细胞靶向作用的阳离子脂质体DNA复合物。方法 丁二酰化甘草次酸和丁二酰化胆固醇与聚乙二醇通过酯键偶联,合成甘草次酸-聚乙二醇-胆固醇偶合物,并通过芘荧光探针法测定其临界胶束浓度;采用前、后聚乙二醇化法制备阳离子脂质体DNA复合物,以粒径为指标优选制备工艺。结果 甘草次酸-聚乙二醇-胆固醇偶合物是一种具有低临界胶束浓度的载体材料,临界胶束质量浓度为5.9×10-4~3×10-3g·L-1;前、后聚乙二醇化法制备的阳离子脂质体DNA复合物粒径分别为(297.9±8.16,(178.7±5.4nm,Zeta电位分别为(28.34±1.23,(26.72±0.52mV。结论 具有低临界胶束浓度的甘草次酸-聚乙二醇-胆固醇偶合物合成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宜用于聚乙二醇化法制备具有潜在肝细胞靶向的阳离子脂质体DNA复合物。 相似文献
96.
目的:建立猕猴桃根多糖脂质体包封率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阴离子交换树脂法分离脂质体和游离APPS,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游离APPS含量,计算脂质体包封率。结果:以纤维素DE-52阴离子交换树脂为填料,采用1.0mol·L-1NaCl溶液洗脱,游离APPS的回收率99.21%,空白脂质体的回收率0.07%;线性范围11.66~58.29 mg·L-1(r=0.999 4),日内和日间精密度均符合要求(RSD均小于2%),方法平均回收率99.28%,RSD 0.66%;APSP脂质体的平均包封率70.16%。结论:此法简便、可行,可用于猕猴桃根多糖脂质体包封率的测定。 相似文献
97.
目的建立一套有效可靠的检测方法,以测定阴离子脂质体介导的腺病毒和化疗药卡莫司汀共转运载体系统中腺病毒和卡莫司汀的含量。方法以钙离子融合法制备共转运载体复合物;根据腺病毒(Ad5)的hexon基因序列设计用于Taqman探针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的引物和探针序列,优化反应体系,从而准确测定腺病毒含量;优化色谱条件,建立针对共转运载体复合物检测卡莫司汀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结果以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测得共转运载体复合物中腺病毒载药量为(23.2±1.8)%;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得卡莫司汀在共转运载体复合物中的载药量为(55±2.8)%。结论本实验成功建立了分别用于测定共转运载体系统中腺病毒和卡莫司汀含量的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和高效液相色谱法;这两种检测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可靠,具有一定的普遍适用性。 相似文献
98.
目的 建立聚(2-乙基-2-NFDE6唑啉)[poly(2-ethyl-2-oxazoline),PEOZ]修饰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模拟物脂质体的活性测定方法。方法 以薄膜分散法制备聚(2-乙基-2-NFDE6唑啉)化超氧化物歧化酶模拟物脂质体,利用氮蓝四唑(NBT)光照法对超氧化物歧化酶模拟物及聚(2-乙基-2-NFDE6唑啉)化超氧化物歧化酶模拟物脂质体的活性进行测定。结果 超氧化物歧化酶模拟物的抑制率曲线方程为IR%=33.421lnρ+49.715(r2=0.999 2),IC50为1.008 6×10-3 μmol·L-1;聚(2-乙基-2-NFDE6唑啉)化超氧化物歧化酶模拟物脂质体的抑制率曲线方程IR%=33.521lnρ+49.671(r2=0.999 1),IC50为1.009 9×10-3 μmol·L-1。结论 氮蓝四唑光照法操作简单、稳定可靠、经济实用,可用于超氧化物歧化酶模拟物聚(2-乙基-2-NFDE6唑啉)脂质体的活性测定;经脂质体包裹后超氧化物歧化酶模拟物的活性未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99.
目的制备pH敏感释药的As2O3脂质体,并进行体外评价。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含钙离子脂质体,然后用离子沉淀法孵育制备钙砷复合物脂质体(CaAs-LP)。测定CaAs-LP的粒径、Zeta电位及多分散系数(PDI);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脂质体的形态;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测定纳米药物的载药量与包封率;透析袋法考察其体外释药特性。噻唑蓝(MTT)法考察未载药脂质体及CaAs-LP对人源性乳腺癌MCF-7细胞、人源性脑胶质瘤U87细胞和人源性肝癌HepG2细胞的毒性;共聚焦显微镜考察U87细胞对CaAs-LP的摄取效率。结果制备的CaAs-LP呈规整类球型,粒径约为(117.16±1.94)nm,包封率和载药量分别为(74.31±2.11)%、(8.31±0.13)%。体外释放研究表明,CaAs-LP具有明显的缓释以及pH响应释药特征。未载药的脂质体在MCF-7、U87、HepG2和L02细胞中的生物相容性良好;CaAs-LP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作用较原药有所上升,半数抑制浓度(IC50)值分别为11.91、4.90、19....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优化线粒体靶向金丝桃苷脂质体(DLD/Hyp-Lip)制备的最佳处方,并研究研究其在胎牛血清中的稳定性及体外释放行为,考察其线粒体靶向性。方法 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DLD/Hyp-Lip,以包封率和载药量为考察指标进行单因素实验,考察磷脂总量与金丝桃苷(hyperoside,Hyp)用量比、二硬脂酰磷脂酰乙醇胺-聚乙二醇(DSPE-PEG)与DLD用量比等条件对DLD/Hyp-Lip的影响,结合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DLD/Hyp-Lip处方。使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粒径仪观察测定脂质体粒子外观、平均粒径和Zeta电位,采用血清稳定性实验和体外释药、线粒体靶向性对该载药系统进行评价。结果 DLD/Hyp-Lip最佳处方为磷脂总量和金丝桃苷用量比为12.50:1,磷脂总量与胆固醇用量比为6.00:1,DSPE-PEG与DLD用量比为3:5;测得金丝桃苷包封率为(95.57±0.56)%,载药量为(8.55±0.57)%。所制备的DLD/Hyp-Lip外观良好,平均粒径为(124.9±3.4)nm,Zeta电位为(-6.2±1.9)mV;在胎牛血清中性状稳定,在体外释放介质中24 h累积释放量达到40%。线粒体靶向实验表明DLD/Hyp-Lip可以促进药物聚集在线粒体部位。结论 采用此方法能够精准有效的优化DLD/Hyp-Lip的制备工艺,该方法操作简单方便,可以用于DLD/Hyp-Lip制备与处方的优化,制备的DLD/Hyp-Lip包封率高,粒径小,分布均匀,且具有良好的缓释作用,为DLD/Hyp-Lip的进一步体内研究奠定了基础。载金丝桃苷的DLD/Hyp-Lip具有良好的肝癌细胞线粒体靶向性,是一种潜在高效的肝癌细胞线粒体靶向给药系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