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6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6篇
耳鼻咽喉   66篇
儿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39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36篇
皮肤病学   34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8篇
预防医学   35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2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5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4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幼儿变应性鼻炎临床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1~3岁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患儿的特应性分布状态及其临床特征.方法 采集2009年8月至2010年11月96例1~3岁具有AR症状患儿病史资料,包括就诊年龄、性别、出现症状年龄、病史月数、个人过敏史、父母过敏史.采用敏筛定量过敏原检测系统( Allergy Screen)筛查共计19类吸入组和食物组变应原特异性lgE( specific IgE,sIgE)及血清总IgE水平.归纳该组患儿吸人性变应原和食物变应原致敏的分布状态,按月龄(A组,≥12月龄;B组,≥24月龄;C组,≥36月龄,但不满48月龄)、变应原类别及湿疹或哮喘任一阳性分组分析各临床特征因子的影响作用,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各临床特征与变应原致敏的相互关系.结果 变应原筛查总阳性率为81.3%;吸入组变应原、食物组变应原阳性率分别为62.5%、53.1%;混合真菌阳性率最高(50.0%),其次为牛奶(34.4%)、羊肉(31.3%)、牛肉(26.0%)、屋尘螨(21.0%)、小麦(18.8%)、艾蒿(12.5%)、鸡蛋白或鸡蛋黄(11.5%).62.5%可确诊为AR,其余可暂视为非变应性鼻炎.按月龄分组进行临床特征的单因素分析提示:吸入组变应原(x2=13.699,P=0.001)、父亲患AR(x2=14.060,P=0.001)和父亲或母亲患AR(x2=7.396,P=0.025)在3个月龄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个人湿疹史(P=0.034,OR =3.143)可增加变应原致敏的可能性;个人湿疹史(P=0.015,OR=3.125)和总IgE >200 IU/ml(P=0.030,OR =3.119)则增加吸入组变应原致敏的可能性;未筛选出对食物组变应原致敏有统计学意义的临床特征;食物组和吸人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吸入组变应原阳性(P=0.046,OR=3.594)、有蚊虫叮咬性皮炎(P=0.002,OR=11.941)为出现湿疹或哮喘任一阳性的危险因素.结论 1~3岁具有AR症状的幼儿中,吸入组和食物组变应原均可致敏,且吸入组阳性率略高;湿疹史是患儿变应原筛查阳性的危险因素之一,血清总IgE水平升高与吸人性变应原筛查阳性率升高有关;吸入组变应原阳性、有蚊虫叮咬性皮炎和父亲患AR与出现湿疹或哮喘病史有关.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评价以粉尘螨滴剂变应原疫苗对变应性鼻炎( allergic rhinits,AR)患者进行舌下免疫治疗( sublingual immunotherapy,SLIT)的长期疗效.方法 206例年龄4~60岁AR患者,123例患者完成1年以上治疗,其中完成1、1.5、2年疗程的患者分别为61、41、21例.对3组患者治疗前后的鼻炎症状评分和用药评分进行分析比较.并且对用药1年和2年组患者停药1年后的症状进行比较分析,以SAS 6.12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SLIT治疗1、1.5、2年后患者较治疗前出现明显症状改善,症状总分平均((x)±s,下同)由治疗前的(6.00±2.27)、(7.39±1.99)、(6.29±2.14)分降低为(2.95±1.82)、(3.28±2.58)、(2.48 ±1.9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8.19、10.29、5.97,P值均<0.01).治疗后1、1.5、2年3个组无需用药患者的比例分别为68.9%、73.2%、80.9%,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50.391、43.619、27.776,P值均<0.01).SLIT治疗1、1.5、2年3组患者喷嚏、流涕、鼻塞、鼻痒症状改善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200、1.276、2.333,P值均>0.05).2年组在SLIT结束后的1年观察中,无需用药患者百分比(76.2%)高于SLIT 1年组(61.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263,P>0.05).结论粉尘螨滴剂SLIT治疗1年即可较好地缓解AR症状,2年的疗程对于巩固疗效特别是降低对症药物的使用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03.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安庆地区变态反应性疾病患者的过敏原种类。方法采用美国生产的IVT过敏原检测试剂检测患者血清总lgE抗体和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的水平。其中吸入性过敏原特异性lgE抗体6项,食入性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7项。结果在731例检测标本中,总IgE阳性患者占70.73%;对于特异性的IgE,吸入组中以屋尘(17.51%)的阳性率最高;食入组中鸡蛋(8.21%)的阳性率最高。结论吸入组中屋尘和食入组中鸡蛋是安庆地区引起变态反应性疾病的主要过敏原。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探讨变应原检测对儿童哮喘诊断及防治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印迹方法定量检测253例哮喘患儿和249例健康儿童血清变应原特异性IgE及总IgE抗体。结果:哮喘组患儿不同变应原特异性IgE及总IgE抗体的阳性率与健康组儿童对照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0.05),其中哮喘组患儿以户尘螨粉、尘螨阳性率最高(67.59%)。结论:儿童哮喘变应原以吸入性为主,尘螨是其中最重要的变应原,检测并避免接触变应原是儿童哮喘诊断及防治的重要环节,也是针对相应变应原进行脱敏疗法的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讨过敏性皮肤病患者的变应原。方法:对550例过敏性皮肤病患者进行"瑞敏"标准变应原系列斑贴试验检测。结果:550例患者斑贴试验总阳性率83.12%。变应原阳性率位居前5位的分别是:硫酸镍(43.98%)、芳香混合物(17.94%)、重铬酸钾(10.94%)、氯化钴(8.31%)、环氧树脂(4.81%)。结论:斑贴试验对过敏性皮肤病患者查找接触性变应原及其防治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检测上海市杨浦区变应性鼻炎患者的血清过敏原分布情况.方法 运用敏筛过敏原检测仪专用试剂盒(免疫印迹法)对2018年1-12月就诊于我科门诊的1504例临床诊断变应性鼻炎的上海市杨浦区常驻居民患者血清中过敏原特异性IgE(sIgE)和总IgE进行半定量检测.比较不同性别(男性和女性)、不同过敏原来源(单纯食入性、单...  相似文献   
107.
青浦地区变应性鼻炎患者吸入变应原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青浦地区变应性鼻炎患者吸入变应原分布情况,为青浦地区变应性鼻炎的流行病学研究和防治提供重要依据。方法回顾分析583例变应性鼻炎患者对14种吸入变应原进行皮肤点刺试验的临床资料,并比较两组年龄段及吸入变应原阳性率在分布上的差异。结果在青浦地区变应性鼻炎患者中,最主要的吸入变应原是屋尘螨(72.6%)、粉尘螨(68.8%)、热带螨(41.3%),其次是狗毛(12.7%),并且阳性率随年龄的增长有明显下降趋势。结论屋尘螨、粉尘螨是青浦地区变应性鼻炎最常见的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Skin Prick Test,SPT)有助于发现变应原,为免疫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08.
李双庚  周珍萍  赵翠玲 《中外医疗》2012,31(29):17+19-17,19
目的对皮肤病患者的常见致敏原以及相关特点展开临床分析与探讨。方法随机抽取该院在2011年8月—2012年5月间收治的过敏性皮肤病患者病例68例以及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其进行血清吸入性或食入性过敏原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统计得出皮肤病组68例患者的血清总IgE抗体的阳性率为92.65%,明显较对照组高,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过敏原同过敏性皮肤病之间存在明显的关系,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应予以注意。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调查天津地区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患者主要变应原的分布情况,为临床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采应用20种变应原对本地1164 例疑似AR患者进行血清特异性IgE检测,分析主要变应原在年龄和季节方面的分布特点。结果 天津地区居于前三位的变应原为螨虫组合(屋尘螨/粉尘螨)、艾蒿和蟑螂,其中螨虫组合(屋尘螨/粉尘螨)变应原阳性率随年龄增长逐渐下降,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35.40,P <0.05),螨虫组合变应原阳性率在春、夏季节明显低于秋、冬季节(χ 2=28.52,P <0.05)。艾蒿在秋季变应原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3个季节,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33.00,P <0.05)。蟑螂在5~17岁组和≥60岁组变应原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余两组,其变应原阳性率在不同季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59.02,P <0.05),秋季最高。结论 天津地区位于前 三位的变应原为螨虫组合(屋尘螨/粉尘螨)、艾蒿和蟑螂,均为吸入性变应原,并且年龄较小者变应原阳性率较高,秋季是天津地区AR的高发季节。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探讨标准化尘螨变应原疫苗进行集群免疫治疗过程中的免疫学机制。方法将60例螨过敏变应性鼻炎(AR)患者分为集群免疫治疗组(n=30)和药物治疗组(n=30)。检测基线和治疗1年后受试者血清中总IgE、螨特异性IgE、特异性IgG4水平,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单核细胞中Th1、Th2、天然调节性T细胞(CD4^+CD25^+Foxp3^+ T细胞)和I型调节性T细胞(Tr1细胞,CD4^+IL-10^+IL-4^-T细胞)在CD4^+T细胞中百分比。结果经过1年治疗后,总IgE和螨特异性IgE水平未见明显改变,但免疫治疗组患者血清中螨特异性IgG4水平明显升高(P〈0.0001)。Th1、Th2型细胞和天然调节性T细胞(CD4^+CD25^+Foxp3^+T细胞)占CD4^+T细胞的百分比在治疗前后均无明显变化(P=ns),而Tr1细胞在免疫治疗1年后明显增高(P〈0.001)。结论特异性IgG4和Tr1细胞增高可作为产生免疫耐受的免疫学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