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3896篇 |
免费 | 2660篇 |
国内免费 | 1938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54篇 |
儿科学 | 410篇 |
妇产科学 | 249篇 |
基础医学 | 2672篇 |
口腔科学 | 293篇 |
临床医学 | 8558篇 |
内科学 | 6822篇 |
皮肤病学 | 250篇 |
神经病学 | 1081篇 |
特种医学 | 1112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25篇 |
外科学 | 1921篇 |
综合类 | 16330篇 |
预防医学 | 4272篇 |
眼科学 | 843篇 |
药学 | 8521篇 |
184篇 | |
中国医学 | 3656篇 |
肿瘤学 | 114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70篇 |
2023年 | 1413篇 |
2022年 | 1605篇 |
2021年 | 2497篇 |
2020年 | 2128篇 |
2019年 | 1831篇 |
2018年 | 807篇 |
2017年 | 1612篇 |
2016年 | 1852篇 |
2015年 | 2079篇 |
2014年 | 3194篇 |
2013年 | 3058篇 |
2012年 | 3678篇 |
2011年 | 3846篇 |
2010年 | 3401篇 |
2009年 | 3097篇 |
2008年 | 2975篇 |
2007年 | 2642篇 |
2006年 | 2356篇 |
2005年 | 2497篇 |
2004年 | 1854篇 |
2003年 | 1750篇 |
2002年 | 1340篇 |
2001年 | 1235篇 |
2000年 | 926篇 |
1999年 | 747篇 |
1998年 | 574篇 |
1997年 | 521篇 |
1996年 | 522篇 |
1995年 | 424篇 |
1994年 | 297篇 |
1993年 | 219篇 |
1992年 | 200篇 |
1991年 | 213篇 |
1990年 | 147篇 |
1989年 | 146篇 |
1988年 | 45篇 |
1987年 | 43篇 |
1986年 | 27篇 |
1985年 | 19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2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197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临床军医杂志》2015,(6)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清胱抑素C(Cys C)和尿微量白蛋白(m ALB)对门诊糖尿病患者体检时早期发现肾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门诊尿常规检测尿蛋白阴性的临床确诊的138例糖尿病患者应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Cys C和尿m ALB含量。同时,用酶法检测传统的肾功能标志物血清尿素氮(BUN)和肌酐(Cr)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在血清BUN和Cr水平均在正常范围的前提下,糖尿病组患者血清Cys C和尿m ALB含量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血清Cys C阳性检出率为23.9%,尿m ALB阳性检出率为25.4%,二者联合检测可提高其敏感度。结论血清Cys C和尿m ALB是反映糖尿病患者早期肾损伤的敏感指标,两者联合检测可明显提高早期肾损伤的检出率,对门诊糖尿病患者联合检测血清Cys C和尿m ALB可为早期发现、早期干预肾损伤提供了可靠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讨妊高症早期肾损伤检测视黄醇结合蛋白浓度水平的意义,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1年2月-2013年10月确诊为妊高症的孕妇100例设为试验组,选择同期健康孕检妊娠者100例设为对照组,分别检测视黄醇结合蛋白和胱抑素C的浓度水平,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试验组孕妇的视黄醇结合蛋白和胱抑素C浓度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且随着患者病情的加重呈现递增的趋势;试验各组患者孕妇的视黄醇结合蛋白和胱抑素C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两两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且患者的视黄醇结合蛋白阳性检出率均超过85.0%;临床确诊结果与视黄醇结合蛋白检测结果的Kappa一致性分析得出Kappa值等于0.86。结论视黄醇结合蛋白是一种同胱抑素C一样对妊高症早期肾损伤具有诊断价值的有效指标,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临床符合性。 相似文献
63.
目的对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对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RRA)患者的预测价值进行探究分析。方法选取济南军区青岛第一疗养院2012-05—2013-05收治的123例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柳氮磺吡啶(SASP)联合甲氨蝶吟(MTX)治疗。结果不同时间点RRA患者和非RRA患者的血清CRP水平与DAS28对比(P0.001);治疗16周和24周,CRP阳性诊断界点分别为13.95 mg/L和11.60 mg/L,灵敏度分别为0.807和0.723,特异度分别为0.750和0.673,约登指数分别为0.538和0.445。结论可将血清CRP水平作为预测RRA患者的重要指标,为RA的预后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64.
65.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天麻饮片中天麻素、对羟基苯甲醇、香荚兰醇、对羟基苯甲醛、香荚兰醛、巴利森苷B、巴利森苷C、巴利森苷A 8种成分的高效液相色谱-质谱(HPLC-MS)分析方法。方法采用Agilent 1220高效液相系统,Hypersil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0.5%醋酸水溶液(A)-0.5%醋酸甲醇溶液(B),梯度洗脱:0~10 min,98%A;10~60 min,98%~60%A;60~75 min,60%A;分析时间75 min;体积流量0.8 m L/min;柱温30℃;进样量20μL。采用电喷雾离子源进行负离子模式监测,多反应监测模式用于定量分析,源喷射电压为-4 500 V,离子源温度为550℃。结果测定的8种成分在线性范围内均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2);平均回收率在94.51%~102.70%,RSD3.50%。在不同产地的天麻饮片中,8种成分的量差异较大。其中,3种巴利森苷类成分的量较高,香荚兰醇和香荚兰醛的量均较低。结论建立的测定方法分离效果及重复性好,且快速、简便,可作为天麻饮片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联合尿微量蛋白(m ALB)检测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4年6月期间139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病程<10年为观察组A,病程≥10年为观察组B;并选取同期健康者75例作为对照组。对其Cys-C和m ALB、尿β2-微球蛋白(β2-M)及尿α1-微球蛋白(α1-M)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Cys-C及尿m ALB、β2-M、α1-M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B血清Cys-C及尿m ALB、β2-M、α1-M含量高于观察组A(P<0.05或0.01)。结论Cys-C联合m ALB、β2-M及尿α1-M测定可作为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指标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67.
目的 观察姜黄脑素对缺血后海马组织中细胞色素C以及caspase-3蛋白的表达情况,探讨姜黄素发挥其神经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 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正常对照组、缺血后二甲基亚砜(DMSO)干预对照组、姜黄素高剂量组(100 mg/kg)和姜黄素低剂量组(50 mg/kg)。所有治疗组于术后24 h开始以姜黄素每日腹腔注射,连续28 d。给药结束后,对各组进行Morris水迷宫试验测试大鼠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然后处死大鼠,用HE染色和尼氏染色观察海马组织的病理形态变化,Western-Blot法检测海马组织中细胞色素C和capase-3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各对照组比较,姜黄素明显增强了慢性脑缺血大鼠的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而且明显减轻了神经细胞的凋亡。Western-Blot法检测到姜黄素使海马组织中细胞色素C和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 姜黄素对慢性大脑缺血诱发脑损伤有明显的神经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细胞色素C途径抑制caspase-3蛋白的表达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68.
目的探讨声波手机和镍钛根管器械联用行根管预备治疗下颌第二磨牙C形根管慢性根尖周炎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口腔科近年来收治下颌第二磨牙C形根管慢性根尖周炎患者150例,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78个根管)和观察组(80个根管)各7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手用不锈钢锉预备根管;观察组患者则采用声波手机和镍钛根管器械联用预备根管。比较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1年治疗成功率,治疗期间疼痛程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6个月治疗成功率和治疗期间疼痛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总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声波手机和镍钛根管器械联用预备根管可有效提高下颌第二磨牙C形根管慢性根尖周炎患者近期疗效,改善填充质量,缓解治疗期间疼痛,并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效果优于手用不锈钢锉预备根管。 相似文献
69.
《中成药》2015,(8)
目的探究灯盏花素(breviscapine)持续性动脉介入对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症因子、免疫功能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将70例老年SA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局部动脉灌注治疗;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治疗组采用灯盏花素持续性动脉灌注治疗。观察症状、体征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Ⅱ)评分,在治疗前和治疗后5、10 d时,测定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D4细胞比例及CD8细胞比例,并记录并发症、中转手术及死亡情况。结果治疗组的症状、体征恢复时间均显著性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APACHEⅡ评分均下降(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的APACHEⅡ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的(P0.05);治疗组治疗后10 d的hs-CRP、IL-6、TNF-α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P0.05),CD4细胞比例及CD4/CD8比值均高于对照组的(P0.05);治疗组并发症发病率25.71%,对照组并发症发病率56.25%,组间差异显著(P0.05);两组中转手术比例均为8.57%(P0.05);治疗组2例死亡(5.71%),对照组3例死亡(8.57%),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灯盏花素持续性动脉介入治疗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疗效较好,能抑制炎症反应,改善免疫功能,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70.
《中药药理与临床》2015,(5):23-26
目的:探讨银杏内酯B对谷氨酸诱导的人神经母细胞瘤(SH-SY5Y)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用2mmol/L谷氨酸诱导SH-SY5Y细胞凋亡建立模型,以不同浓度的银杏内酯B(10、50和250μmol/L)进行保护,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存活率;Hoechst 33258染色法观察药物作用后细胞凋亡的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Fura-2/AM双波长荧光法测定细胞内钙离子浓度;Western blot检测线粒体和胞浆中Cyt C蛋白的表达。结果:2 mmol/L谷氨酸作用SH-SY5Y细胞24 h后细胞存活率为0.721±0.013,与正常组相比明显降低;细胞核固缩裂解,呈凋亡特征性改变;细胞凋亡率为(13.27±0.08)%、细胞内钙离子浓度为359±11 nmol/L,均明显升高。与凋亡组相比,银杏内酯B(10、50、250)μmol/L保护组细胞存活率分别为0.768±0.014、0.819±0.013、0.897±0.010,均明显升高;细胞核核固缩裂解减少,形态有所改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1.33±0.57、7.02±0.47、5.85±0.24;细胞内钙离子浓度为302±9 nmol/L、243±9 nmol/L、186±8 nmol/L,均明显降低;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凋亡组相比银杏内酯B保护组可以显著减少细胞线粒体以及胞浆中Cyt C蛋白的含量。结论:银杏内酯B对谷氨酸诱导的SH-SY5Y细胞凋亡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银杏内酯B降低了细胞内钙离子的浓度及阻断了Cyt C从线粒体释放入胞浆中有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