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80篇
  免费   1218篇
  国内免费   546篇
耳鼻咽喉   25篇
儿科学   411篇
妇产科学   221篇
基础医学   494篇
口腔科学   31篇
临床医学   1858篇
内科学   2618篇
皮肤病学   42篇
神经病学   109篇
特种医学   388篇
外国民族医学   68篇
外科学   799篇
综合类   5341篇
预防医学   5507篇
眼科学   14篇
药学   2000篇
  51篇
中国医学   2155篇
肿瘤学   112篇
  2024年   250篇
  2023年   775篇
  2022年   911篇
  2021年   1045篇
  2020年   697篇
  2019年   631篇
  2018年   331篇
  2017年   522篇
  2016年   574篇
  2015年   662篇
  2014年   1054篇
  2013年   1138篇
  2012年   1290篇
  2011年   1383篇
  2010年   1268篇
  2009年   1083篇
  2008年   1385篇
  2007年   1134篇
  2006年   970篇
  2005年   929篇
  2004年   992篇
  2003年   869篇
  2002年   573篇
  2001年   467篇
  2000年   301篇
  1999年   213篇
  1998年   203篇
  1997年   153篇
  1996年   108篇
  1995年   75篇
  1994年   66篇
  1993年   48篇
  1992年   46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 通过纵向队列研究探索足月小于胎龄儿(SGA)幼儿期增长速率与学龄期肥胖风险,为制定相应防控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通过2004-2011年的队列研究,对出生时入组随访至6岁的2 079名SGA儿童进行体格检查,测量身高、体重、头围等基本信息,并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标准,采用体重指数(BMI)评价儿童体格状况。结果 根据生后前4个月的体重变化的Z分数(ΔWAZ)分为4组:增长速率缓慢(ΔWAZ<-0.67),增长速率适中(ΔWAZ-0.67~0.67),增长速率快(ΔWAZ 0.67~1.28),增长速率极快(ΔWAZ>1.28),生长速率增快的同时超重肥胖的风险成倍增加,增长速率极快组以及增长速率快组超重肥胖风险分别是增长速率适中组儿童的11.91、2.34倍(OR=11.91,95%CI:9.04~15.76,P<0.001; OR=2.34,95%CI:1.80~3.03,P<0.001)。增长速率缓慢组的消瘦风险明显增高(OR=2.48,95%CI:1.81~3.39,P<0.001)。增重速率的快速增加不能降低消瘦/生长迟缓的发生(OR=0.68,95%CI:0.48~0.95,P>0.05)。结论 SGA儿童幼儿期增长速率过快将会显著增加学龄期超重肥胖风险,应重视SGA儿童体格发育情况的早期监测,及早确定SGA儿童在幼儿期是否存在增长速率过快的特征,可能会有助于制定相关的预防策略,以减少生长速率过快可能带来的远期不良代谢风险。  相似文献   
992.
了解扬州地区学龄前儿童不健康的饮食模式及饮食行为的现状,探讨其对体型的影响。方法 于2015年4-5月采用问卷调查方法收集扬州市7所托幼机构2 531名在园儿童家庭基本信息及儿童最近一周的饮食情况,包括饮食行为及饮食习惯。结果 学龄前儿童不健康的饮食模式发生率为7.8%,不健康的饮食行为中挑食的发生率最高,为25.2%(637/2 531),男童高于女童(27.5% vs. 22.5%,P<0.05),其次为进餐速度快,为18.8%(477/2 531),男童高于女童(20.9% vs.16.5%,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饮食偏咸(OR=2.05,95%CI:1.26~3.34)、偏油腻(OR=1.96,95%CI:1.22~3.16)食物是儿童肥胖的危险因素(P<0.05),进餐速度慢是保护性因素(OR=0.31,95%CI:0.23~0.42,P<0.001),不同的饮食模式对学龄前儿童体重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扬州市学龄前不健康的饮食模式及饮食行为发生率较高,且不健康的饮食行为与肥胖相关,应采取措施如改变家庭不良的饮食行为等,从而降低儿童肥胖的发生。  相似文献   
993.
利用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调查、国家食物与营养监测系统、卫生统计年鉴以及世界卫生组织等数据,分析过去几十年来中国妇幼营养与健康状况变迁及与全球的比较,以全面展示中国妇幼营养改善成果及可能的经验。结果表明中国儿童的生长发育水平持续增加,5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率由1990年的33. 1%下降到2010年的9. 9%,消瘦率从2005年起下降到2. 5%以下的低水平,微量营养素缺乏不断降低。城市儿童的平均生长水平达到了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接近西方发达国家同龄儿童的平均水平。中国妇幼人群营养改善得益于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政策的落实和干预项目的实施。  相似文献   
994.
目的分析甘肃地区18岁及以上成年人腰围水平及中心性肥胖流行情况。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于2013年9月—2014年8月在甘肃省13个监测点抽取7800名18岁及以上常住居民,问卷调查获取人口学特征、个人生活方式等信息,通过体检获取体质指数、腰围等。最终分析了7607名成年人腰围水平和中心性肥胖的流行现状,描述中心性肥胖及中心性肥胖前期在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收入及职业人群的分布特征。结果调查对象平均年龄为51.9岁,其中男性3216名(42.3%),女性4391名(57.7%)。甘肃省成年男女性腰围分别为(84.7±10.3)cm和(81.3±9.5)cm;随年龄增长,女性腰围呈增长趋势,由18~44岁组78.6 cm增至60岁以上组83.5 cm;随文化程度的提高,男性腰围逐渐升高,由文盲/半文盲组82.7 cm增至大专及以上组87.6 cm(P<0.001),女性腰围逐渐下降,由文盲/半文盲组81.9 cm降至大专及以上组77.6 cm(P<0.001);家庭人均年收入越高,男性腰围越高,由<5000元组83.0 cm增至≥18 000元组85.9 cm;职业人群中男性以企事业单位职工腰围最大(88.9 cm),女性则以企事业单位职工腰围最小(79.0 cm)。中心性肥胖率为32.6%(标化率28.8%),男女性分别为30.9%(标化率28.8%)和33.9%(标化率28.8%)。中心性肥胖前期率为18.1%(标化率17.6%),男女性分别为16.2%(标化率16.0%)和19.5%(标化率18.5%)。随年龄增长,女性中心性肥胖率呈上升趋势,由18~44岁组22.6%增至60岁以上组45.3%。随文化程度升高,男性中心性肥胖率呈上升趋势,由文盲/半文盲组23.0%上升至大专及以上组42.5%(P<0.001);女性中心性肥胖率则逐渐下降,由文盲/半文盲组36.1%降至大专及以上组20.1%(P<0.05)。随家庭人均年收入增长,男性中心性肥胖上升,由<5000元组23.8%上升至≥18 000元组的35.5%。职业人群中,企事业单位男性职工中心性肥胖率最高,为48.5%(P<0.001),女性中企事业单位职工最低,为25.8%(P<0.001)。在超重和肥胖的人群中,男性腰围分别为(88.3±7.4)cm和(98.8±8.3)cm,女性腰围分别为(84.4±6.7)cm和(94.5±8.1)cm;男性中心性肥胖率分别为43.3%,和87.7%,女性分别为47.3%和93.9%。在非超重/肥胖人群中,仍有6.0%的男性和9.8%的女性为中心性肥胖。结论甘肃地区中心性肥胖在成年人群广泛流行,男女性腰围均值已接近或超过中国中心性肥胖前期切点水平,中心性肥胖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成年人中肥胖主要是中心性肥胖。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肥胖型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患者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retinol binding protein 4,RBP-4)表达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于河北省保定市妇幼保健院正规建卡产检且孕前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25 kg/m~2,孕期体质量增加低于20 kg的40例肥胖型GDM患者为观察组,同时选择同期产检且孕前BMI为18.5~25.0 kg/m~2,孕期体质量增加低于20 kg的40例非肥胖型GDM患者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孕24~28周的糖脂生化指标,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血清RBP-4表达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 for insulin resistance,HOMA-IR)、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血清脂联素(adiponectin,APN)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holesterol,HDL-Ch)、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olesterol,LD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RBP-4、FINS、HOMA-IR、TNF-α水平高于对照组,APN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RBP-4与患者孕前BMI、FBG、TG、FINS、HOMA-IR、TNF-α呈正相关(r=0.274、0.317、0.501、0.668、0.503、0.527,P0.05),与APN呈负相关(r=-0.385,P0.05);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孕前BMI是影响GDM患者血清RBP-4的独立相关因素(r=-0.361,P0.05)。结论肥胖型GDM患者血清RBP-4明显高于非肥胖型GDM患者,其水平与肥胖程度、FINS、HOMA-IR、TNF-α呈正相关,与ANP呈负相关,提示血清RBP-4参与了GDM和肥胖的发生、发展,高水平RBP-4易引起GDM和肥胖,可作为肥胖型GDM的诊断指标应用。  相似文献   
996.
电针配合经络推拿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西梅  陈波 《四川中医》2008,26(10):102-103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经络推拿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单纯性肥胖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20例以电针配合经络推拿法治疗;对照组80例采用常规针刺疗法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8%,对照组为71.2%,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电针配合经络推拿疗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症有明显的疗效。  相似文献   
997.
李芳 《江西中医药》2008,39(11):68-68
目的:观察清解化湿法配合耳穴贴压治疗儿童单纯性肥胖的疗效。方法:以清解化湿法配合耳穴贴压治疗32例,与防风通圣丸口服30例为对照,观察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比较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治疗组均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清解化湿法配合耳穴贴压是治疗儿童单纯性肥胖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98.
目的观察肥儿调理液对营养性肥胖大鼠脂质代谢及脂肪重量、细胞形态的影响。方法取幼年大白鼠,连续喂饲高营养饲料6周制备营养性肥胖模型,并于第3周开始给药,4周后,取血测量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并取脂肪称重和镜下观察脂肪细胞的个数和直径大小变化。结果63.0g/kg肥儿调理液能明显降低营养性肥胖大鼠脂肪湿重,降低血清TC及TG含量,提高HDL-C含量。组织学观察发现,63.0g/kg肥儿调理液还能明显减小脂肪细胞的直径,对单位视野下脂肪细胞个数有增高趋势。结论肥儿调理液对营养性肥胖大鼠脂质代谢有明显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99.
目的:针对中医治疗糖尿病的临床难题--降糖疗效不佳,在全面分析肥胖2型糖尿病病因病机的基础上,提出开郁清热法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本研究旨在观察开郁清热法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的降糖疗效.方法:采用自身对照、开放研究,对248例肥胖2型糖尿患者进行降糖疗效观察,观察周期为12周,观察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结果:观察组降糖有效率为75.1%.并将248例患者按血糖水平分为3个等级,治疗前后自身对照均有显著性差异,且在入选观察范围内,降低空腹血糖最大限度范围为(5.43±2.34)mmol/L,餐后2h血糖下降最大限度范围为(6.65±2.88)mmol/L.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开郁清热法降糖疗效显著,组方用药符合肥胖2型糖尿病证治规律,肥胖2型糖尿病血糖不同水平患者均可应用.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讨肥胖、体脂率、血脂异常与糖尿病前期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健康管理中心的体检者214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糖尿病前期(观察组)108例,正常对照组106例,对研究对象进行体格检查、体脂率检测和生化指标等实验室检测。结果:观察组体质量(BW)、体质量指数(BMI)、瘦体质量(FFM)、体脂率(BF%)、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观察组超重及肥胖检出率为68.5%、高胆固醇检出率为37.0%、高三酰甘油检出率为38.9%、体脂异常检出率为38.9%,均高于对照组的37.7%、16.9%、16.9%、2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胆固醇、高三酰甘油和肥胖为糖尿病前期发病的危险因素。结论:肥胖、血脂异常与糖尿病前期相关,控制体质量、合理膳食是预防糖尿病前期发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