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6903篇 |
免费 | 927篇 |
国内免费 | 1480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210篇 |
儿科学 | 299篇 |
妇产科学 | 33篇 |
基础医学 | 2543篇 |
口腔科学 | 43篇 |
临床医学 | 2415篇 |
内科学 | 1077篇 |
皮肤病学 | 7篇 |
神经病学 | 2298篇 |
特种医学 | 401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7篇 |
外科学 | 704篇 |
综合类 | 5086篇 |
预防医学 | 690篇 |
眼科学 | 226篇 |
药学 | 1836篇 |
22篇 | |
中国医学 | 1260篇 |
肿瘤学 | 15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39篇 |
2023年 | 447篇 |
2022年 | 498篇 |
2021年 | 660篇 |
2020年 | 470篇 |
2019年 | 425篇 |
2018年 | 227篇 |
2017年 | 347篇 |
2016年 | 406篇 |
2015年 | 420篇 |
2014年 | 704篇 |
2013年 | 653篇 |
2012年 | 933篇 |
2011年 | 1085篇 |
2010年 | 986篇 |
2009年 | 971篇 |
2008年 | 1216篇 |
2007年 | 965篇 |
2006年 | 1104篇 |
2005年 | 1169篇 |
2004年 | 1042篇 |
2003年 | 866篇 |
2002年 | 680篇 |
2001年 | 504篇 |
2000年 | 387篇 |
1999年 | 323篇 |
1998年 | 234篇 |
1997年 | 259篇 |
1996年 | 203篇 |
1995年 | 184篇 |
1994年 | 167篇 |
1993年 | 94篇 |
1992年 | 78篇 |
1991年 | 89篇 |
1990年 | 75篇 |
1989年 | 101篇 |
1988年 | 34篇 |
1987年 | 23篇 |
1986年 | 15篇 |
1985年 | 19篇 |
1984年 | 2篇 |
1981年 | 2篇 |
1980年 | 1篇 |
1979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观察使用高容量血液滤过(血滤)对急重型弥散性脑肿胀治疗效果的临床研究。方法34例诊断为急重型弥散性脑肿胀、GCS评分为3~6分的病人被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n=17)和对照组(n=17)。治疗组的病人入院后即给予高容量血液滤过治疗,置换液为3.0~4.0L/h,血流量为200~300m l/m in,时间为3~5d;对照组按普通常规治疗。两组病人均用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连续监测1周,GCS在治疗后1、10、20d和GOS于3个月后进行检验、评估及统计。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血清NSE和GCS分别为(12.4±2.2)μg/L、(9.6±2.6)μg/L和(26.3±2.8)μg/L、(6.3±2.3)μg/L,两组有明显差异(P<0.01)。3个月后GOS评估,治疗组优于对照组,GOS 4~5级:治疗组7例(41.1%),对照组3例(17.7%);死亡:治疗组6例(35.3%),对照组9例(52.9%)。结论早期使用高容量血液滤过对急重型弥散性脑肿胀的治疗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索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EGFR基因状态与患者临床特征的内在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安市中心医院肿瘤科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72例初诊晚期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其EGFR基因突变、性别、吸烟、病理类型、淋巴结转移、首发远处转移灶以及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211)等指标,分析EGFR基因突变情况与上述各项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72例初诊晚期NSCLC患者的EGFR基因总体突变率为44.44%。不吸烟患者的EGFR基因突变率为60.00%(21/35),高于吸烟患者的29.73%(11/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理类型肺癌中的EGFR基因突变率也不同,腺癌中EGFR基因突变率最高,腺鳞癌次之,鳞癌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淋巴结转移的NSCLC患者的EGFR基因突变率为70.83%,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3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GFR基因突变的NSCLC患者脑部转移发生率高于其他部位,EGFR基因突变与脑转移之间呈中...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讨脑挫裂伤后大鼠脑皮质神经元c-fos基因表达的意义。方法:采用Feeney’s自由落体致伤法,复制大鼠大脑皮质挫裂伤动物模型。伤后1h、2h、4h、8h、12h、24h、48h和72h杀死大鼠取脑组织,制作冰冻切片;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病灶中心区阳性细胞很少,而在挫裂伤灶周围区则阳性细胞密集。阳性细胞主要是锥体细胞和星形细胞。伤后1~2h c-fos阳性细胞密度较高;伤后48~72h阳性神经元减少或消失。结论:脑外伤可以导致皮质神经元c-fos基因表达,而且有时间依赖性。 相似文献
994.
小檗碱对大鼠海马CA_1区迟发性神经元坏死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Pulsinelli-Brierley4血管结扎致SD大鼠全脑缺血(10min)再灌流模型,分别观察了早期不同再灌流时间(12、24、48h)点上,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的超微结构以及再灌7d时光镜结构变化,同时观察了小檗碱对CA1区迟发性神经元坏死的影响。结果显示脑缺血再灌流早期,CA1区神经元超微结构发生明显改变,7d时光镜下绝大部分细胞脱失;而用药组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在相应时间点上超微结构变化相对较轻,7d时仍有绝大多数(82%)细胞存活,细胞密度为172±12.2个/mm,显著高于缺血对照组27±7.6个/mm,P<0.001。提示小檗碱对大鼠短暂脑缺血再灌流造成的海马CA1区迟发性神经元坏死具有显著的对抗作用。 相似文献
995.
目的:研究牛膝活性提取物(ABPPk)对体外培养的大鼠海马神经元生长的促进作用.方法:以体外原代培养的胎鼠海马神经元为模型,通过微管蛋白(β-tubulinⅢ)免疫荧光染色,采用Leica Qwin软件测量不同浓度ABPPk处理24 h对海马神经元突起延伸和突起分支的影响;通过突触结合蛋白(SYN)和突触后致密蛋白(PSD95)双标免疫荧光染色,采用LeicaQwin软件测量ABPPk(250 ng/ml)处理7d对海马神经元突触形成的影响;通过免疫印迹定量分析不同浓度ABPPk作用24 h对海马神经元生长相关蛋白(GAP-43)表达水平的影响,作用7d对PSD-95表达水平的影响,以及ABPPk(250 ng/ml)作用不同时间对磷酸化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水平的调节.分析ABPPk对海马神经元的作用与ERK通路的关系.结果:ABPPk可有效促进海马神经元的突起延伸和突触形成,免疫印迹结果显示,ABPPk能显著增加海马神经元GAP-43和PSD-95蛋白表达,作用5 min即能显著上调ERK磷酸化水平,作用15 min ERK磷酸化水平达到峰值,PD98059可抑制该过程.结论:ABPPk能促进体外培养的海马神经元突起生长和突触形成,上调GAP-43和PSD-95蛋白水平,其作用可能与ERK通路的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996.
目的:观察复方刺蒺藜苷对慢性应激抑郁大鼠海马神经元发生的影响,并探讨其机理。方法:采用慢性应激加孤养建立大鼠抑郁模型,通过敞箱实验等观察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学改变,BrdU/NeuN标记海马齿状回阳性细胞反映神经元发生,分化。结果:慢性应激抑郁大鼠体重增长缓慢,蔗糖溶液消耗量减少,敞箱实验中水平穿越格数、竖立次数、理毛时间减少,中央格停留时间、粪便粒数均增加,与正常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复方刺蒺藜苷和氟西汀可改善大鼠行为学变化,增加BrdU/NeuN阳性细胞数,与模型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复方刺蒺藜苷能明显改善抑郁大鼠的各项行为学指标,促进海马神经元发生,具有抗抑郁作用。 相似文献
997.
马桑内酯对神经元内游离钙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致癫痫剂马桑内酯对大脑皮质神经元内游离钙([Ca2+]i)的作用及其作用途径,以探讨马桑内酯的致癫痫机制。方法利用培养14天的大鼠大脑皮层神经元和AR-CM-MIC阳离子检测系统,观察不同浓度的马桑内酯对[Ca2+]i的作用,并分别用钙通道阻滞剂维拉帕米和2-氨基膦酸基戊酸(AP5)及钙螯合剂EGTA,观察马桑内酯作用的可能途径。结果马桑内酯使[Ca2+]i水平升高,在(25~500)×10-6mol/L范围内,呈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加入5×10-3mol/LEGTA至介质中后,马桑内酯作用消失,补充10-3mol/L氯化钙后作用又出现;预先加入5×10-6mol/L维拉帕米可明显拮抗其升钙作用,而加入10-5mol/LAP5则阻断作用不明显。结论致癫痫剂马桑内酯可使神经元内[Ca2+]i升高,其升高[Ca2+]i的作用依赖于细胞外钙,电压依赖性钙通道可能是其升高[Ca2+]i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998.
999.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s)是三级酶联反应途径,由MAPK激酶激酶(MKKK)、MAPK激酶(MKK)、MAPK组成一条连续的激活途径。其中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是MAPKs信号通路中一条经典且重要的途径[1]。在5个ERK家族成员中,ERK1与ERK2的作用较其他要更广泛,对二者的研究也更充分。ERK1/2广泛参与神经细胞凋亡的病理过程,目前,ERK1/2研究已经成为神经细胞凋亡领域中的热点,主要涉及神经变性疾病、脑缺血后神经细胞凋亡等。本文将对ERK1/2在神经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00.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oles of somatostatin(SS)positive intemeurons in the development and compensation of temporal lobe epilepsy.Methods Piloearpine-induced epilepsy rat model was established.Immunohistochemistry method was used to detect number changes and axonal sprouting of SS positive intemeurons in different domains of the hippocampus at difierent time points.Degeneration of SS positive interneurons and their neurophils were detected by the double immunofluorescence staining with SS and Fluoro-Jade B(FJB)at 7 and 60 days after status epilepticus (SE).Results In the exoerimental rat group,the number of SS positive neurons decreased in each hippocampal domain,and it reached the lowest at 7 days post-SE(There were 11.1±3.3 in hilus,2.8±0.9 in CA1region and 1.8±0.7 in CA1region,t=13.519,9.644 and 8.808,all P<0.01).In chronic phase,the number of SS neurons gradually recovered,and exceeded the control group in CA1 area at 60 days post-SE(12.8±1.5 vs 8.8±1.3,t=-4.506,P<0.01),however,the number of SS neurons in the hilus(25.5±4.6)and CA1 area(4.8±0.8)remained significantly less than normal levels(t value were 4.691 and 3.953.both P<0.01).Increased SS positive fibers were found in the lacunosum-molecular (1m)layer and outer molecular layer of dentate gyrus after 30 days post-SE,and numerous SS positive fibers were seen threnghout the layers of area CA1 at 60 days post-SE.Double immunofluuorescence revealed that a few SS positive interneurons and fibers were also labeled by FJB in area CA1 at 7 days post-SE and in CA domain/hilus at 60 days post-SE.Conclusions SS intemeurons los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temporal lobe epilepsy.The loss is partially caIlsed by the degeneration and death of neurons;SS positive neurophils increase within area CA1 in chronic phase may play a significant role in the generation and compensation of temporal lobe epilepsy.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