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1篇
预防医学   55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应用蛋白质组学技术,建立晕船适应及不适应大鼠脑干蛋白质双向电泳图谱,鉴定差异表达蛋白。方法应用双向电泳技术,对2组40只大鼠脑干蛋白进行分离,肽指纹图谱鉴定差异蛋白质,并观察谷氨酰胺合成酶活力变化。结果获得8个晕船适应相关蛋白质,其中硫氧还蛋白过氧化物酶Ⅱ、低相对分子质量神经丝蛋白、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PGP9.5和谷氨酰胺合成酶上调;碳酸酐酶Ⅱ、磷酸丙糖异构酶Ⅰ、磷酸甘油酸变位酶B和线粒体电压依赖型阴离子通道下调。谷氨酰胺合成酶在晕船适应组大鼠活力增强。结论大鼠对晕船适应后可诱导与能量代谢、神经递质和氧化应激相关的脑干蛋白质组的改变。  相似文献   
32.
目的调查医院船医务人员在不同出海间隔时间对晕船适应及适应性消退的影响。方法根据医务人员不同出海间隔时间,将221例出海训练的医务人员分为3组,1组间隔时间<30d,2组间隔时间30~60d,3组间隔时间>60d。调查分析不同出海次数及不同出海间隔时间医务人员晕船病发生情况。结果医务人员的晕船病总发生率为60.2%,出海≤5次者晕船病发生率为72.0%,明显高于>5次者的5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组发生率为36.6%,2组发生率为55.1%,3组发生率为73.5%,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医务人员出海次数越少,出海间隔时间越长,晕船病发生率越高,应合理安排出海时间和周期,以取得较好的抗晕船训练效果。  相似文献   
33.
航海晕动病(简称晕船)是降低军事人员作战效能的重要原因之一。防治晕动病是航海医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我们对参加海上军事训练的4911名官兵进行航海晕动病病因学调查,探讨预防、治疗晕动病的有效方法。研究在陆军系统如何防治晕船。  相似文献   
34.
35.
晕车、晕船怎么办?乘坐车、船前要充分休息,选择颠动小、通风好的座位。乘车、船前进食不宜过多,也不可过于油腻,可选择食用一些清淡易消化、热量大的食品,如面包、饼干、蛋糕、瘦肉、动物肝脏、酸牛奶、绿叶蔬菜、苹果、  相似文献   
36.
目的 对系列抗晕船口服液进行安全性评价。方法 进行小鼠最大耐受量试验。结果防晕船口服液基本无毒性,抗晕船口服液小鼠最大耐受剂量为临床剂量的100倍以上。结论 按临床推荐刺量长期服用,安全有效,在体内不会产生蓄积作用。  相似文献   
37.
防晕口服液对晕船患者血清皮质醇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防晕口服液在晕船高度敏感者海上预防晕船时对血清皮质醇水平的影响。方法在登陆艇上进行双盲对照试验,40名晕船高度敏感者分为2组,分别于开船前0.5 h服用安慰剂(对照组)和以生姜+陈皮酊配制的防晕口服液(试验组),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航渡前后血清皮质醇水平,并记录受试者出现的晕船症状。结果试验组晕船症状评分为4.80±0.6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12±0.28(P<0.05),呕吐症状评分降低更为明显(P<0.05)。航渡前两组血清皮质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航渡后试验组血清皮质醇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航渡前(P<0.05)。结论防晕口服液具有明显的预防晕船作用,其抗运动病机制可能与提高血清皮质醇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船舶上不同部位对晕船病的影响,为降低晕船病的损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25名健康男性陆军学员随机分为9组,每组25名,分别处于船舶的不同部位(头左、头中、头右、体左、体中、体右、尾左、尾中、尾右),应用Graybile晕动病评价体系对出海第一天的晕船情况进行调查。对各组乘员晕船病发生率及晕船程度进行比较。结果出海第1天晕船病总发生率为53.3%。9个位置乘员晕船病发生率分别为:72%,52%,76%,44%,24%,40%,60%,48%,64%,不同位置乘员晕船病发生率及晕船评分有差异,船舶两侧的学员晕船发生率及评分高于船体中部的乘员,船舶头部与尾部的乘员晕船病发生率及评分高于船体中部的学员。结论乘员位置与晕船病发生率密切相关,当位于船体中部时晕船病发病率最低,晕船程度最轻。出海过程中乘员适当集中于船舶中部可降低晕船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39.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支链氨基酸、酪氨酸以及二者复合配方对晕船模拟刺激后大鼠脑体疲劳恢复的影响。方法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晕船组和6个干预组(高支组、低支组、高酪组、低酪组、高复组、低复组),共8组,喂养10d后,进行晕船刺激,通过旷场实验和Morris水迷宫观测大鼠晕船后的活动度和认知能力,通过负重游泳实验观测各组大鼠晕船后体能差别。结果晕船大鼠负重游泳时间短于空白对照组(P〈0.01),而高支组、低支组、低复组的游泳时间显著长于晕船组和其他3个干预组(P〈0.05);低支组、高酪组、低酪组、高复组以及低复组旷场实验得分显著高于晕船组(P〈0.01),而和空白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orris水迷宫实验中,高酪组、低酪组和低复组潜伏时间和空白对照组相当,明显低于晕船组和其他干预组(P〈0.05)。结论低剂量支链氨基酸、酪氨酸复合配方对促进晕船刺激后大鼠脑体疲劳的快速恢复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40.
抗眩晕预适应强化训练对预防晕船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抗眩晕预适应强化训练对晕船的预防作用,正确引导部队进行海上训练。方法:对512名官兵进行海训前后晕船情况调查。结果:初次航海晕船率为71.3%,经过航海适应性训练,晕船率下降到39.6%。再用药物干预,晕船率下降到14.3%。结论:抗眩晕预适应强化训练可以降低晕船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