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7篇
  免费   82篇
  国内免费   54篇
耳鼻咽喉   257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5篇
临床医学   128篇
内科学   39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78篇
特种医学   36篇
外科学   18篇
综合类   291篇
预防医学   135篇
眼科学   22篇
药学   91篇
  2篇
中国医学   102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71篇
  2021年   64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68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96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78篇
  2005年   73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探讨嗅觉联合味觉刺激干预及常规喂养护理对早产儿喂养进程、喂养耐受性及体重的影响。方法:2019年9月至2021年8月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收治的130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早产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5例。对照组采取NICU早产儿常规喂养及护理,观察组在常规喂养和护理的基础上,联合实施嗅觉和味觉刺激。比较两组喂养进程相关指标(胃管拔除时间、喂养过渡时间、胃肠道转运时间及住院时间)、喂养表现(喂养效率及吮吸效率)、喂养不耐受情况及早产儿体重变化。结果:观察组胃管拔除时间、喂养过渡时间、胃肠道转运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完全经口喂养效率及吮吸效率均高于开始经口喂养时(P<0.05),且观察组更高(P<0.05)。观察组喂养不耐受发生率为13.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1.67%(P<0.05)。两组体重均随着时间推移而增加(P<0.05),且观察组增加更明显(P<0.05)。结论:实施嗅觉、味觉刺激干预联合常规喂养护理...  相似文献   
42.
43.
2019年末,我国湖北省武汉市暴发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并在短时间内迅速波及全国。COVID-19患者病情变化迅速,常累及多个器官,需要多学科协作进行综合性诊疗。虽然患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发热、乏力及干咳,但临床数据分析显示有部分患者可以鼻塞、咽痛、嗅觉障碍等耳鼻咽喉科相关症状就诊。同时在标准诊疗方案中也涉及到耳鼻咽喉科的相关内容,故充分认识耳鼻咽喉科与COVID-19诊治的相关性,有助于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与掌握。本文从耳鼻咽喉科角度出发,对二者之间的相关性作一综述,为COVID-19诊断及治疗过程中的耳鼻咽喉科相关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4.
目的观察嗅觉训练对3-甲基吲哚(3-methylindole,3-MI)诱导的嗅觉障碍小鼠嗅觉功能的影响。方法31只雄性BALB/c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A组)10只,嗅觉障碍组(B组)10只,嗅觉障碍+嗅觉训练组(C组)11只。B组及C组小鼠腹腔注射150 mg/kg的3-MI以诱导嗅觉障碍模型,A组注射同体积玉米油。造模后第1天起C组小鼠使用4种嗅素进行经鼻雾化吸入,B组小鼠使用4组蒸馏水进行雾化吸入,均2次/d,30 min/次/种嗅素,连续训练28 d。A组不予处理。于造模前及造模后第7、14、21、28天行觅食实验,以觅食时间评估小鼠嗅觉功能的变化。造模后第28天处死小鼠取嗅黏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嗅黏膜上嗅觉标记蛋白(OMP)阳性的数量及嗅上皮厚度,评估嗅觉训练干预效果。采用SPSS 23.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处理。结果造模前各组小鼠均无嗅觉障碍;造模后第7、14、21、28天,C组小鼠觅食实验时间均短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75.88±100.50)s比(266.73±46.83)s,(132.00±84.62)s比(264.10±48.50)s,(103.57±77.43)s比(197.43±69.78)s,(67.79±32.54)s比(176.63±61.06)s,P值均<0.05],但B、C两组小鼠觅食时间均长于A组[A组造模后第7、14、21、28天觅食时间分别为(27.13±5.36)s、(25.83±7.28)s、(23.13±2.72)s、(26.63±7.60)s,P值均<0.05]。造模后第28天,B及C组小鼠OMP阳性细胞数较A组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8.00±28.19)个/高倍视野比(288.22±84.06)个/高倍视野,(199.33±58.55)个/高倍视野比(288.22±84.06)个/高倍视野,P值均<0.05]。而C组小鼠嗅黏膜OMP的阳性细胞数高于B组(P<0.05)。OMP阳性细胞数量与觅食时间呈负相关关系(r=-0.886,P<0.01)。嗅上皮厚度方面,B组小鼠嗅上皮厚度较A组及C组变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9.57±31.27)μm比(114.55±40.70)μm比(90.54±37.72)μm,P值均<0.05]。结论嗅觉训练可促进恢复3-MI诱导的嗅觉障碍小鼠的嗅觉功能。  相似文献   
45.
目的 验证嗅三针治疗老年性痴呆患者嗅觉功能障碍的效果.方法 50例老年性痴呆患者均伴有嗅觉功能障碍接受了嗅三针治疗,同时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嗅觉功能检查和长谷川痴呆修改量表评分.结果 治疗前,50例患者均为嗅觉缺失;经嗅三针治疗后,12例患者嗅觉恢复,28例患者嗅觉改善、有效率为80.00%.结论 嗅三针能够有效改善老年性痴呆患者的嗅觉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46.
嗅觉是人体重要的感觉功能之一。嗅觉功能的改变会影响相应的神经结构体积变化,通过MRI对相关结构体积的定量测量,可以准确、客观地评估及检测嗅觉功能。本文对嗅觉相关结构体积的变化、嗅觉功能评分的改变及其相关性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7.
  目的  观察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 AR)对嗅觉功能的影响及倍他米松对AR嗅觉障碍的干预效果。  方法  应用卵清蛋白致敏并激发BALB/C小鼠, 建立AR小鼠模型。应用埋藏小球实验(buried food test, BFT)评估AR小鼠嗅觉功能, HE染色及免疫组化方法观察AR小鼠嗅黏膜组织形态学变化及嗅觉标记蛋白(olfactory marker protein, OMP)表达的变化。腹腔内注射复方倍他米松, 分别在干预后第7及14天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AR小鼠嗅黏膜OMP表达的变化。  结果  对成功建模的AR小鼠进行嗅觉功能评估, 74.55%的AR小鼠伴有嗅觉障碍。AR小鼠嗅黏膜上皮层较对照组明显变薄, 嗅感受神经元(olfactory receptor neurons, ORNs)层数减少、排列紊乱。AR小鼠嗅黏膜OMP表达亦较对照组减少, 其中AR伴嗅觉障碍组嗅上皮OMP染色阳性细胞数为39.77±2.012, 与对照组66.38±1.517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但AR不伴嗅觉障碍组嗅上皮OMP染色阳性细胞数为59.50±0.558,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复方倍他米松干预1组小鼠嗅黏膜OMP表达增加, 已接近对照组水平, 为62.04±1.227, 与不用药组47.34±1.80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复方倍他米松干预2组OMP表达与复方倍他米松干预1组相似, 两组OMP染色阳性细胞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AR引起嗅觉障碍的作用机制除鼻腔气道阻塞原因外, 嗅黏膜本身因炎症发生变化也是重要原因。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可对嗅黏膜产生影响, 是治疗AR引发嗅觉障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8.
帕金森病是临床常见的神经变性病,根据临床症状可以分为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嗅觉障碍作为帕金森病最常见的非运动症状越来越受到重视。既往研究显示,尼古丁可能降低帕金森病发病风险,而有吸烟史的帕金森病患者嗅觉障碍轻微,因此吸烟可能通过嗅觉系统对帕金森病产生保护作用。吸烟对帕金森病患者嗅觉功能的影响可能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了解帕金森病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ild Cognitive I mpairment,MCI)患者的海马、内嗅皮层体积与嗅觉功能变化及其相关性。方法从体检者中入选MCI组21例,认知功能正常(NC)组18人,进行一般情况评定、实验室检查和神经心理量表评测。MRI测量海马体积和内嗅皮层体积,"五味嗅觉测试液"进行嗅觉功能的评测并进行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分析。结果MCI组与NC组相比内嗅皮层体积[MCI组(2.661±0.173)cm3,NC组(3.033±0.122)cm3,P0.01]与海马体积[MCI组(6.186±0.740)cm3,NC组(6.802±0.796)cm3,P0.05]均有明显萎缩。MCI组的嗅觉识别阈值(2.429±0.263)分明显高于NC组(2.089±0.308)分(P0.01)。海马体积与内嗅皮层体积、临床记忆量表总分及嗅觉识别阈值显著相关(P0.01);内嗅皮层体积与临床记忆量表总分呈正相关,与嗅觉识别阈值呈负相关(P0.01);临床记忆量表总分与嗅觉识别阈值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MCI患者存在海马、内嗅皮层萎缩及嗅觉识别或能的下降,MRI测量海马、内嗅皮层体积及嗅觉功能评定对诊断MCI及早期进行阿尔茨海默病防治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0.
管明  汪承恺  朱瑾 《浙江医学》2013,(24):2209-2210,2216
萎缩性鼻炎是一种发展缓慢的鼻腔慢性炎性疾病,在耳鼻咽喉科疾病中约占0.70%~3.99%,其特点是鼻黏膜干燥、萎缩,鼻腔增大,嗅觉障碍,鼻腔内有大量黄绿色脓痂形成,带臭味者称为臭鼻症[1]。2010年我科收治1例鼻外伤相关继发性萎缩性鼻炎患者,现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