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0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11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12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26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97篇
预防医学   8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29篇
  1篇
中国医学   330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116篇
  2022年   81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8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混合式教学是一种线上和线下教学的结合,突破了传统课堂的时间和空间限制,其价值在于从单向知识技能教学向线上自主学习与线下实践相结合的一体化教学转变。基于混合式教学特点,此文以病理生理学在线开放课程为例,从构建线上、线下课程以及考核体系等方面探讨混合式教学在病理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为病理生理学教学改革提供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22.
夜间高血压作为高血压病靶器官损害和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逐渐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高血压病的发病机制并不明确,自主神经系统功能异常、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活性改变及盐敏感和盐摄入量过高等是老年夜间高血压重要发病机制。相对而言,中医学具有明确的病因病机特点,中医独特的理论体系、辨证论治的特点,造就了老年夜间高血压中医病机相对明确的特性,经探究,发现情志因素、饮食劳逸、体质禀赋等是其主要病理机制。  相似文献   
123.
目的 使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中医药治疗乳腺癌进行分析,探索20年来中医药在乳腺癌治疗领域的发展动态,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用文献计量学和可视化方法对近20年相关文献的发文量、地区、关键词等进行统计分析,采用VOSviewer 1.6.13软件进行共现分析,以全显示方式构建共现图。结果 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15 415篇,发文量总体呈现增长的趋势;发文量最多的国家是中国,发表13 198篇文献。结论 研究热点以新型肿瘤分子标志物,临床上对于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风险因素及影响患者生存率的危险因素,抗乳腺癌单体药物或者复方药物的机制研究,新型抗乳腺癌药物的研发,抑癌/癌基因和长链非编码RNA的研究,NF-κB等信号通路、表观遗传学等在乳腺癌发病和治疗中的作用,细胞和动物层面的药效学为主。  相似文献   
124.
放射治疗作为临床治疗恶性肿瘤的手段之一,其电离辐射造成的不良反应限制了肿瘤靶区照射剂量。中药作为肿瘤治疗中的替代和补充药物,其与放射治疗联合可显著增加放射敏感性。同时中药可有效控制放射治疗后的医源性并发症。文章探讨中医药治疗作为一种合理有效的个体化治疗选择,在肿瘤放射治疗人群中的应用现状,并尝试分析中医药协同放射治疗存在的问题及挑战,为中医药协同放射治疗研究实现临床转化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25.
目的分析师生交流情况与留学生的中医药"知信行"状况(即对中医药认知、认同与信念、应用及传播状况)之间的关系, 为增强留学生对中医药文化的认同与传播提供参考。方法 2021年6月, 以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中药学、针灸推拿学等专业304名留学生为研究对象, 调查其师生交流情况、对中医药的"知信行"状况, 使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师生交流与留学生的中医药"知信行"之间的关系。结果留学生对师生交流的评分为(14.69±3.17)分(总分20分), 对中医药认知、认同与信念、应用及传播状况的评分分别为(13.40±4.78)分(总分20分), (11.88±2.08)分(总分15分), (15.70±3.63)分(总分20分)。师生交流可通过留学生的中医药认知、认同与信念间接影响留学生对中医药的日常应用与传播状况(b=0.349, P=0.008), 也可仅通过中医药认同与信念间接影响留学生对中医药的日常应用与传播状况(b=0.918, P=0.001)。结论师生交流、留学生的中医药"知信行"状况有待改善。师生交流能影响留学生的中医药"知信行"状况, 应切实改善中医药专业留学生的师生交流质量, 优...  相似文献   
126.
阿霉素诱导的心脏毒性是临床常见的严重并发症。近年研究发现,中药针对改善线粒体功能以防治阿霉素诱导的心脏毒性方面不断取得新进展。目前国内外相关研究报道主要集中在动物实验方面,基于线粒体功能障碍与阿霉素心脏毒性的病理机制、干预措施仍是研究热点。中药及其有效成分主要通过减少活性氧产生和释放、调控氧化酶活性、介导信号因子表达以抑制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发生发展;促进心肌组织中的底物利用、激发ATP酶活性、改善脂质代谢和糖酵解紊乱以提高线粒体能量供给;推动钙离子流动转出、减少载体蛋白单向摄入、稳定膜电位转移、提高线粒体膜通透性以缓解细胞内钙负荷;介导线粒体动力学相关蛋白、转录因子、生长因子、信号通路等定位表达以增加线粒体融合与减少过度裂变,调节Bcl-2、Bax、半胱氨酸蛋白酶-3等基因和蛋白的表达以平衡细胞凋亡与自噬。线粒体内部各个生物过程交叉相连,共同维持心脏细胞的正常运转。中药成分丰富,靶点众多,中西医结合治疗为恢复线粒体功能、减轻阿霉素心脏毒性提供了关键方向。  相似文献   
127.
于真苹  刘卉  李雪 《环球中医药》2023,(7):1381-1385
面部望诊是中医的特色诊法。“子处”在女性指子宫,可代表女性生殖系统。“子处”的面部望诊理论最早起源于《黄帝内经》“面王以下者,膀胱、子处也”,但是其准确位置存在争议。文章通过分析《黄帝内经》原文,结合经络学说,参考从《中华医典》和中国知网中检索的古今文献来讨论“子处(子宫)”的面部望诊部位,提出:(1)“面王以下”的文字含义是鼻端下方;(2)古代医家对“子处(子宫)”的面部望诊位置共有4种观点,分别是人中、人中一侧、承浆和鼻端,其中认同“人中”观点的古代文献最多;(3)现代医家认为可以通过观察人中、人中右侧或唇上区域诊断妇产科疾病,其中人中望诊的应用最多;(4)根据《黄帝内经》面部望诊的左右阴阳理论,“人中右侧”的含义是“子处(子宫)”位置可能在鼻端之下的右侧,或“子处(子宫)”病色先见于鼻下右侧;(5)根据经络学说,唇周、人中及承浆穴等部位与“子处(子宫)”有关;(6)针刺人中、承浆穴对妇产科疾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28.
目系是中医眼科的重要解剖结构之一,《内经》中已有记载,但在往后日臻完善的各种眼科辨证理论体系中,未见系统论及目系;目系的脏腑归属也一直没有形成学说。通过探讨目系的解剖结构,目系的生理功能、病理特点,目系与肝的生理联系、病理影响以及目系疾病的临床征象,来论证目系与肝的关系,提出目系属肝的理论,以期完善目前的藏象学说。  相似文献   
129.
银屑病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其病因复杂多样,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中医认为银屑病发病有内外因之分,外因如外感风、寒、湿、热、虫等邪气,导致气血阻滞,皮肤失养而发病;内外因如风湿毒气袭表,血分热燥,血燥难荣或素体血虚,外感风燥之邪,合而致病。近现代医家多从血分认识,有血热、血虚、血瘀、血燥之分。现代医学则认为与遗传、免疫、感染等因素相关,其机制研究也紧紧围绕基因遗传易感、免疫系统紊乱、病菌感染等方面。目前临床上疗法多样,主要有系统治疗、局部外用药物等。而中医药治疗银屑病常采用中药内服或外用、传统疗法等,作用以调控体内免疫系统、基因靶点及抗氧化等为主,安全性较高、不良反应少。目前,中医药治疗银屑病的研究机制虽已经逐渐深化,但关于中医药防治银屑病作用机制的详尽整理尚少。该文基于银屑病发病的中西医研究,对中医药防治银屑病的机制进行综述,提供较为全面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认识,为进一步深入探讨银屑病的发病、治疗及相应的机制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0.
目的探讨中风病急性期采用阴阳辨证方法的证候学基础。方法对1150例次缺血中风急性期病人分别按照阴阳辨证标准及中风病辨证诊断分级标准进行临床证候采集,并得出阴阳分类和证候辨证诊断的证候分级。用Logistic分析法分析中风病六类证候分级对急性期阴阳两类别之间的意义。结果风证、瘀血证是缺血中风病急性期共有的证候群,火热证、阴虚阳亢证及痰证是诊断为阳类证的重要证候因素,即对阳类证诊断有意义的重要证候指标(P<0.05);气虚证是诊断阴类证的重要证候因素,即对阴类证诊断起作用的证候指标(P<0.05)。结论阴阳辨证方法在缺血中风急性期应用有较可靠的中医证候学基础,能够为临床辨证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