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92篇
  免费   211篇
  国内免费   9篇
耳鼻咽喉   11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13篇
基础医学   62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248篇
内科学   105篇
皮肤病学   9篇
神经病学   135篇
特种医学   35篇
外科学   91篇
综合类   580篇
预防医学   212篇
眼科学   13篇
药学   432篇
  10篇
中国医学   147篇
肿瘤学   97篇
  2024年   60篇
  2023年   174篇
  2022年   142篇
  2021年   241篇
  2020年   228篇
  2019年   284篇
  2018年   139篇
  2017年   167篇
  2016年   91篇
  2015年   134篇
  2014年   254篇
  2013年   223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目的:分析超低位直肠癌Miles根治术同时行股薄肌Ⅰ期原位肛门再造临床效果。方法:50例超低位直肠癌患者Miles根治术同时行Ⅰ期原位肛门重建,重建内括约肌、直肠瓣、肛管直肠角及外括约肌。结果:50例患者手术均顺利,手术时间90~130min,平均110min,出血量120~180ml,平均150ml。手术后患者恢复排便感觉及控制排便时间为6~60d,平均33d,均无夜间静息性排便,术后3个月无大便失禁,排便功能总优良率达93.82%。直肠角静息压、内外括约肌平均压差及钡剂在直肠平均存留时间基本接近正常。结论:超低位直肠癌Miles根治术股薄肌Ⅰ期肛门重建既完成了直肠癌根治,又解决了排便问题,患者生存质量得到明显提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952.
目的通过本次的临床护理研究,探讨和分析红外光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临床护理研究主要以该院在2010年—2012年接诊的200例宫颈糜烂的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分配的原则将200例患者分配成实验组和对照组两个组别,每个组别各10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在护理方法上采取激光治疗,实验组患者在护理方法上则采取红外光治疗,通过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和对比,对红外光治疗宫颈糜烂的护理疗效进行总结。结果在本次的临床护理研究中,实验组采用红外光治疗宫颈糜烂,经一次治疗痊愈的患者有93例,占93%;而对照组采用激光治疗宫颈糜烂,经一次治疗痊愈的患者有72例,占72%。实验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个组别患者的治疗结果比对具有显著差异性(P〈0.01)。两个组别在手术过程出血现象的发生率的对比结果中,实验组发生出血现象的患者有3例,占3%,对照组发生出血现象的患者有22例,占22%,实验组的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个组别患者的术中出血率对比具有显著差异性(P〈0.01)。两个组别在术中出现腹痛以及阴道内热刺痛的结果对比中,实验组有4例患者出现腹痛以及引导内热刺痛,占4%,对照组有21例,占21%,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别结果对比具有显著差异性(P〈0.01)。结论经过此次临床研究的结果分析,总结红外光在治疗宫颈糜烂上具有显著效果,具有很高的医疗价值,值得普及和推广。  相似文献   
953.
目的探讨利用彩超诊断先天性胆管异常的可能性。方法分析20例患者的病情及诊断情况。结果彩超可以帮助诊断先天性胆管异常,且准确率较高。结论利用彩超辅助诊断先天性胆管异常,可以节省成本,早日发现疾病,尽早治疗。  相似文献   
954.
程晓丹 《现代保健》2013,(11):122-123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D-二聚体(D—dimer,DD)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经冠脉造影确诊冠心病患者90例及冠脉造影正常的对照组30例,根据Gemini积分将冠心病组分为〈30分组,30~60分组,≥60分组。检测各组患者血浆hs—CRP、DD的水平,比较各组的差异及其与Gensini积分的相关性。结果:冠心病组血浆hs—CRP、DD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随着Gensini积分增加,hs—CRP、DD的水平逐渐升高(P〈0.05),两者呈正相关。结论:血浆hs—CRP、DD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955.
目的观察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AECOPD)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02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两组均常规给予抗感染、解痉平喘、止咳化痰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热毒宁注射液2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滴,每日1次。疗程均为7~10d。结果两组治疗后WBC、PCT、CRP、IL-6、IL-8及TNF-α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另外治疗组肺功能及动脉血气分析改善亦优于对照组,且治疗组细菌清除率、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抗生素应用天数较对照组明显减少。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毒宁注射液治疗AECOPD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956.
郑永红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2):124+132-124,132
目的总结临床常见的腮腺嗜酸性粒细胞增生性淋巴肉芽肿与腮腺肿瘤的误诊案例。方法对本院近5年来腮腺嗜酸性粒细胞增生性淋巴肉芽肿与腮腺肿瘤的误诊病例进行分析及研究。结果腮腺嗜酸性粒细胞增生性淋巴肉芽肿患者血常规中可见明显的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嗜酸性粒细胞相对值大于6%以上,绝对值大于0.5×109/L以上。腮腺肿瘤患者血常规中嗜酸性粒细胞相对值小于6%,绝对值小于0.5×109/L。结论血嗜酸粒细胞比例显著增高为嗜酸性粒细胞增生性淋巴肉芽肿之主要特征,此数值虽然不能对本病作出明确诊断,但对于术前的正确诊断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57.
目的:探讨不同强度有氧运动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患者黄斑区视网膜血管密度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纳入2019-01/2021-04于我院诊断为POAG患者48例88眼。招募本院学生、职工及其他科室患者家属43例86眼为正常对照组。使用免散瞳眼底照相机行免散瞳眼底照相检查。采用黄斑血管分割法进行黄斑区血管密度测定。根据黄斑区血管密度将POAG患者分为低血管密度组和高血管密度组,各24例。指导48例POAG的患者进行跑台负荷运动,比较高强度(76%~87%HRmax)、中等强度(64%~75%HRmax)和低强度(52%~63%HRmax)运动下患者的黄斑区血管密度水平。结果:正常对照组患者的黄斑区血管密度明显高于POAG组患者;与高血管密度组患者相比,低血管密度组患者的年龄、收缩压均明显较高,体质量明显较低;低血管密度组和高血管密度组患者,在中等强度有氧运动下的黄斑区视网膜血管密度均明显高于低强度和高强度有氧运动;收缩压和有氧运动是黄斑区血管密度的影响因素;以上比较结果均有差异(P<0.05)。结论:收缩压和有氧运动是黄斑区血管密度的影响因素,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可使低血管密度组和高血管密度组患者的黄斑区血管密度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958.
目的观察贝前列素钠片联合尿毒清颗粒对慢性肾衰竭腹膜透析患者透析充分性、残余肾功能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影响。方法将我科收治的117例腹膜透析治疗的慢性肾衰竭患者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观察组59例与对照组58例,对照组给予腹膜透析基础治疗及尿毒清颗粒,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给予贝前列素钠片联合治疗。通过治疗前后计算残肾KT/V、透析KT/V参数水平评定两组患者的透析充分性指标;通过治疗前后尿量(UV)、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肾小球滤过率(eGFR)、残余肾功能(RRF)评定两组患者的残余肾功能;通过治疗前后血清和透析液中VEGF表达评定两组患者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透析KT/V、残肾KT/V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UV、eGFR、RRF指标均高于对照组,Scr、BUN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透析液中VEGF、血清中VEGF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贝前列素钠片联合尿毒清颗粒能够通过抑制肾细胞高代谢,增强患者透析充分性,保护患者残余肾功能;通过抑制血细胞变形,改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相似文献   
959.
〔摘 要〕 目的:探讨早期营养支持对提高宫颈癌患者同期放化疗耐受性和生活质量的作用。方法:选取 2020 年 1 月至 2022 年 1 月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收治的 194 例宫颈癌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97 例。 对照组予以普通饮食,观察组予以早期肠内营养(EN)+肠外营养(PN)支持。比较两组患者放化疗前后的营养状况、 心理状况、耐受情况以及生活质量变化,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放化疗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放化疗 3 周及 5 周后, 观察组患者体质量指数(BMI)、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以及前白蛋白(PA)水平与放化疗前的差异均 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且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放化疗 5 周后,两组患者焦虑 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较放化疗前均有所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 意义(P < 0.05);两组患者卡氏行为状态评分(KPS)较放化疗前均有所降低,而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 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癌症患者治疗功能评价量表(FACT–Cx)各项评分均较放化疗前均有提升,且观 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放化疗期间,观察组患者呕吐、恶心、贫血等不良反应的 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早期行 EN + PN 支持能保证宫颈癌患者在放化 疗期间的营养需求,降低放化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保证患者对同期放化疗的耐受性,缓解其负面情绪,改善 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60.
〔摘 要〕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RLU)治疗上段输尿管结石对患者疼痛介质、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方法:选取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 2019 年 1 月至 2022 年 1 月期间收治的 60 例上尿路结石患者,按随机数字表 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30 例。对照组患者予以经输尿管镜取石术(URL)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 RLU 治疗,随 访 3 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疼痛评分、疼痛介质、炎症指标、肾功能指标、生活 质量、一次性结石清除率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少,手术时间较对照组短,疼痛评分较 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观 察组患者的前列腺素 E2(PGE2)、前列腺素 F2α(PGF2α)较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 观察组患者的 C 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 –6(IL–6)、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较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 计学意义(P < 0.05)。术后观察组患者的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较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术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 6.67 %, 较对照组的 26.67 % 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的一次性结石清除率为 96.67 %(29/30), 较对照组的 73.33 %(22/30)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RLU 治疗上尿路结石效果更佳,能够减 少疼痛介质释放,减轻炎症反应及肾功能损害,一次性结石清除率高,且并发症少,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