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97篇
  免费   133篇
  国内免费   75篇
耳鼻咽喉   21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28篇
基础医学   56篇
口腔科学   19篇
临床医学   387篇
内科学   74篇
皮肤病学   21篇
神经病学   12篇
特种医学   67篇
外科学   104篇
综合类   987篇
预防医学   142篇
眼科学   666篇
药学   181篇
  5篇
中国医学   188篇
肿瘤学   43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79篇
  2022年   89篇
  2021年   133篇
  2020年   103篇
  2019年   174篇
  2018年   71篇
  2017年   98篇
  2016年   89篇
  2015年   77篇
  2014年   102篇
  2013年   100篇
  2012年   130篇
  2011年   131篇
  2010年   129篇
  2009年   146篇
  2008年   147篇
  2007年   127篇
  2006年   104篇
  2005年   117篇
  2004年   100篇
  2003年   124篇
  2002年   131篇
  2001年   97篇
  2000年   82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5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4篇
  1975年   5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51.

目的:观察对比强脉冲光(IPL)联合睑板腺按摩与眼睑熏蒸按摩对睑板腺功能障碍(MGD)相关干眼的治疗效果。

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选取2018-03/08在西安市第四医院干眼门诊就诊的73例146眼MGD相关干眼患者,试验组38例76眼,给予IPL联合睑板腺按摩治疗(每3wk 1次,共3次)。对照组35例70眼给予眼睑熏蒸联合睑板腺按摩治疗(每天熏蒸、清洗睑缘,连续5d,第5d进行睑板腺按摩,间隔2wk后再次重复治疗,共3次)。本研究时间共12wk,记录首次治疗前及首次治疗后1、4、7、12wk时患者的眼表疾病指数(OSDI)评估、标准干眼评估问卷(SPEED)、非侵入泪膜破裂时间(NITBUT)、非侵入泪河高度测量(NITMH)、睑板腺缺失积分(MGS)、睑板腺分泌物评估(MGYSS)等数据,评估两种治疗方法的有效性及二者的疗效对比。

结果:两组间性别、年龄无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各观察指标无差异(P>0.05); 两组治疗后各时间点除NITMH、MGS外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试验组在治疗后1wk时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 试验组在治疗后4、7、12wk时,除NITMH、MGS外均优于对照组(P<0.05)。从指标变化趋势上看,试验组于首次治疗后疗效指标持续好转,于第12wk时疗效最佳,而对照组于首次治疗后第7wk疗效最佳,之后疗效减弱。治疗后两组均未见明显并发症。

结论:强脉冲光联合睑板腺按摩及眼睑熏蒸按摩两种治疗方式均对MGD相关干眼治疗方便、安全、有效,且强脉冲光联合睑板腺按摩疗效及维持时间优于眼睑熏蒸按摩治疗。  相似文献   

52.

目的:观察1g/L玻璃酸钠滴眼液对行20G闭合式玻璃体切除手术(PPV)的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on diabetic retinopathy,PDR)患者眼表的保护作用。

方法:采用随机单盲病例对照研究。选取因PDR在西安市第四医院眼科住院并由同一术者行20G PPV手术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PDR对照组(A组)及玻璃酸钠治疗组(B组),B组在手术后第1d即加用1g/L玻璃酸钠滴眼液持续滴术眼至术后2mo,比较两组在术前、术后1wk,1、3mo OSDI、SⅠt、BUT、角膜荧光素染色(fluorescein cornea staining,FL)及角膜共焦显微镜下泪膜、角膜上皮细胞层情况。

结果:共90例90眼参与研究,其中A组45眼,B组45眼。两组术前均有干眼表现,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眼表损伤在术后进一步加重并且在观察期未能随时间延长恢复; B组术后不同观察时间部分指标较术前好转,术后A、B两组差异显著(P<0.05)。

结论:并发PDR的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20G PPV手术后联合使用1g/L玻璃酸钠滴眼液能够减轻患眼眼表不适症状,促进泪膜及角膜上皮层修复。  相似文献   

53.
目的:观察乳针平刺配合穴位点击疗法治疗乳汁淤积性乳腺炎的疗效。方法:乳针平刺及围刺乳部肿块、结节及压痛点,用泻法,穴位点击疗法点揉穴位并配合挤奶动作;结果:100例患者中痊愈94例,占94%;好转4例,占4%;无效2例,占2%,总有效率98%。结论:乳针平刺配合穴位点击疗法能直接刺激乳部肿块及结节,消肿散结,疗效确切,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54.
《陕西医学杂志》2014,(10):1340-1341
目的:观察子宫动脉栓塞术联合局部甲氨蝶呤(MTX)化疗治疗宫颈妊娠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40例宫颈妊娠患者给予子宫动脉栓塞及子宫动脉灌注MTX 50mg化疗,以30例给予局部肌注MTX 50mg的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术后1周β-HCG水平变化及以及清宫术时的出血量。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前和术后血清β-HCG水平变化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但清宫术中出血量平均为50±17m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00±70ml(P<0.05)。结论:子宫动脉局部灌注和MTX肌注对于宫颈妊娠患者血清β-HCG的影响无差异,但子宫动脉栓塞术后患者的平均阴道出血量明显小于对照组患者,故子宫动脉栓塞术对于减少术后出血量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5.
目的 :研究慢性盆腔炎患者治疗的满意度及依从性,并探讨其治疗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研的形式对门诊盆腔炎患者基本情况、症状、满意度、依从性进行调查。结果:42名患者参与问卷调研,年龄为26~45岁,绝经期妇女患病较少;症状主要为存在明显的子宫(42.9%)及附件(48.8%)增厚、压痛,阴道分泌物呈现多且黄(53.70%)等症状;患者依从性较好,达78.6%,但满意度相对较低为57.10%,阴道分泌物对患者依从性存在相关性(P<0.05),而腰部酸疼程度与患者治疗的满意度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盆腔炎患者治疗依从性较好,满意度低,阴道分泌物及腰酸疼痛对患者依从性及满意度存在相关性,加强患者认知教育干预可提高患者依从性及满意度。  相似文献   
56.
<正>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选择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接受无痛胃镜下胃息肉治疗患者450例,其中男240例,女210例,年龄最大89岁、最小17岁。山田Ⅰ型310例,山田Ⅱ型140例,直径均小于6mm。2手术方法2.1术前准备:①病情了解:尽可能详细地了解患者胃病史、药物过敏史,有无心、肺、脑等疾病及严重程度,女性患者还  相似文献   
57.
目的评价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苯巴比妥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3年7月~2014年3月接受入院的285例单纯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随机分为A、B、C 3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A组口服苯巴比妥,B组口服茵栀黄,C组茵栀黄联合苯巴比妥。入院时测血清胆红素水平,随后每日在额部两眉心间经皮测血清总胆红素,观察3组的胆红素消退情况,记录不良反应。结果胆红素日均下降水平(μmol·L-1):A组27.98±14.71,B组27.52±17.97,C组34.32±14.69;降至正常水平的时间A组6.70±1.30d,B组6.73±1.67d,C组4.83±1.60d。3组在日均水平及降至正常水平的时间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苯巴比妥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确切,黄疸消退时间较单用苯巴比妥或茵栀黄明显缩短,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8.
《陕西医学杂志》2016,(10):1428-1429
目的:探讨透析患者导管相关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指导。方法:采用培养导管周边分泌物和血液的方法,分析透析病人导管相关感染的状况。结果:110例透析患者中,发生导管相关感染26例,感染率23.64%;导管出口部分局部感染8例,全身感染引起菌血症18例。分离病原菌26株,以革兰阳性球菌为主,占73.08%(19/26)。革兰阳性球菌对青霉素、苯唑西林、红霉素、克林霉素、四环素的耐药率较高,均>60%;革兰阴性杆菌对头孢曲松的耐药率均>70%。结论:临时静脉导管在透析患者中的感染率较高,临床应积极采取措施,预防导管相关血行感染的发生。同时提高对导管相关感染标本病原菌的检出率,加强对导管相关感染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59.
《陕西医学杂志》2017,(12):1644-1646
目的:探讨婴幼儿接受全身麻醉与手术对智力和感觉统合能力发育的远期影响。方法:选取在0~3岁时全身麻醉下进行过非心脏和神经外科手术的现6~8岁儿童作为本研究的实验组(n=79),根据1∶1匹配病例对照研究,以实验组儿童的年龄,性别,教育背景,父母职业等影响智力发育的主要因素作为条件,选择在0~3岁未接受过全身麻醉与手术的儿童作为对照组(n=79),应用韦氏儿童智力量表,学龄儿童感觉统合评定量表评价两组患儿的智力和感觉统合能力。结果:在智力发育方面,两组儿童各项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智力内部结构方面,实验组的语言理解-工作记忆指数、言语理解-加工速度指数、知觉推理-加工速度指数的差值分别为26.58%、16.46%、20.2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发生率(P<0.05);实验组儿童前庭功能失调的发生率为25.32%,对照组为2.5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婴幼儿时期接受全身麻醉与手术对远期的智力和感觉统合能力无明显影响,但言语理解-工作记忆指数、言语理解-加工速度指数、知觉推理-加工速度指数的差值临床差异的发生率较高,且接受全麻手术后对前庭功能有影响。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