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篇
  免费   68篇
  国内免费   18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47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17篇
  2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87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临床药师参与了一例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疗过程,协助医师制定ABVD(多柔比星、博来霉素、长春碱、达卡巴嗪)标准联合化疗方案,疗效部分缓解。由于化疗过程中患者疾病进展,经多次放疗、化疗情况仍不佳,临床药师分析病情建议医生选用抗肿瘤新药Keytruda,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确定给药途径、给药剂量、给药时间、给药间隔,对患者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查找解决途径。临床药师对医患进行新药用药介绍,对患者进行全程化用药监护,提高其用药依从性和安全性。事实证明,在促进新药合理使用、制定个体化用药方案、对患者进行用药教育等方面,临床药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有助于用药的安全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212.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为泛靶点类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它的作用机制不仅包括在微观分子水平对内皮细胞表面蛋白表达及胞内信号通路的调控,还包括宏观上对肿瘤微环境的重塑,继而改善肿瘤的综合治疗疗效。研究表明抗血管生成治疗(如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与化疗、放疗、免疫治疗及其他靶向治疗等联合应用可发挥协同抗肿瘤作用。文章将对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的作用机制、应用现状及其在不同肿瘤中的研究进展进行概括综述。  相似文献   
213.
目的:观察肺保护性通气策略联合右美托咪定对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患者氧化应激反应及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行胸腔镜下右肺癌根治术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传统通气模式组(C组)、肺保护性通气策略组(P组)、右美托咪定组(D组)、肺保护性通气策略联合右美托咪定组(P?D组),每组20例。各组于麻醉诱导前(T0)、单肺通气前即刻(T1)、单肺通气30 min(T2)、单肺通气1 h(T3)、单肺通气2 h(T4)、恢复双肺通气15 min(T5)行血气分析,并计算氧合指数(oxygenation index,OI);于T0、T1、T3、T4、术后2 h(T6)、术后24 h (T7)测定血清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的含量;并记录各组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与C组比较,D组患者于T5时间点OI显著升高(P < 0.05),P?D组患者OI于T1~T5均显著升高(P < 0.05或P < 0.01);与P组比较,P?D组患者则于T1~T5 OI均显著升高(P < 0.05或 P < 0.01);与C组比较,P组患者于T4、T6、T7,D组和P?D组患者于T3、T4、T6、T7升高MDA水平显著降低(P < 0.05或 P < 0.01),P组患者于T6、T7,D组患者于T4、T6、T7,P?D组患者于T3、T4、T6、T7 SOD水平显著升高(P < 0.05或 P < 0.01);与P组比较,P?D组患者于T3、T4、T6、T7 MDA水平显著降低,SOD水平显著升高(P < 0.05或 P < 0.01)。结论:肺保护性通气策略联合右美托咪定可以进一步提高氧合,显著减轻机体氧化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214.
对晚期癌症病人安宁疗护的国内外发展现状进行综述,指出我国的安宁疗护起步较晚,但需求量很大,针对晚期癌症安宁疗护的评价量表多是引用自国外,缺乏本土化、具有良好信效度的量表,基于我国国情的晚期癌症病人的安宁疗护模式和理论还需进一步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215.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TACE)序贯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治疗原发性肝癌对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67例肝癌患者临床资料,分为TACE序贯RFA组(24例)、单纯TACE组(23例)和单纯RFA组(20例)。流式细胞仪检测治疗前和治疗后7、14、30 d时,患者外周血中CD3+、CD4+、CD8+、CD4+/CD8+细胞比值及自然杀伤 (natural killer,NK)细胞的动态变化。结果:治疗前3组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基线值无差异。治疗后7 d,单纯TACE组外周血CD8+细胞比率增加,CD4+细胞比率及CD4+/CD8+比值减少(P<0.05)。治疗后14 d,单纯TACE组外周血CD4+、NK细胞比率及CD4+/CD8+比值减少,CD8+细胞比率增加(P<0.05);单纯RFA组外周血NK细胞比率增加(P<0.05);TACE序贯RFA组及单纯RFA组CD4+和NK细胞比率及CD4+/CD8+比值均显著高于同期单纯TACE组(P<0.05),而单纯RFA组CD8+细胞比率则显著低于同期单纯TACE组(P<0.05)。治疗后30 d,TACE序贯RFA组外周血CD8+细胞比率降低,NK细胞比率和CD4+/CD8+比值增加,较治疗前有统计学差异(P<0.05);单纯TACE组CD3+及CD4+细胞比率较治疗前降低(P<0.05);单纯RFA组NK细胞比率及CD4+/CD8+比值较治疗前升高(P<0.05);TACE序贯RFA组及单纯RFA组NK细胞比率及CD4+/CD8+比值较单纯TACE组升高(P<0.05)。TACE序贯RFA组NK细胞比率较单纯RFA组升高(P<0.05)。结论:单纯TACE治疗可能造成肝癌患者一过性细胞免疫受到抑制,而TACE序贯RFA及单纯RFA治疗则能增强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216.
目的 明确鼻咽癌N0‐N1期患者Ⅱb区淋巴结预防照射剂量CTV60Gy优化至CTV50Gy的安全性以及对腮腺保护的剂量优势和临床价值,了解PET‐CT及弥散加权成像(DWI)对颈部可疑阳性淋巴结(最大横断面短径≥5 mm但<10 mm)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N0‐N1期初治非转移鼻咽癌157例,其中104例在多模态影像指导下进行上颈部Ⅱb区临床靶区优化,以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单因素、多因素回归分析颈部淋巴结复发模式,配对t检验比较剂量优化前后靶区及腮腺剂量参数差异。结果 N1期行对侧单颈Ⅱb区优化60例,行双颈Ⅱb区优化25例(仅咽后淋巴结转移者);N0期双颈Ⅱb区优化19例。共有3例患者出现颈部复发,均在高剂量区内。全组5年总生存率为93.3%,淋巴结无复发生存率、无局部复发生存率、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分别为97.1%、91.3%、88.5%和80.8%。颈淋巴结复发与鼻咽局部复发有关,与咽后淋巴结状态无关。14例患者Ⅱb区内有可疑阳性颈淋巴结,最大横截面短径平均为7.1(5~9) mm,其中11例PET‐CT阳性,平均SUVmax为2.96(2.5~3.3)。优化后肿瘤体积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腮腺的Dmean、Dmax、D50%、V26Gy显著低于常规计划(P<0.01)。结论 鼻咽癌N0‐N1患者进行Ⅱb区CTV60Gy至CTV50Gy的剂量优化是安全的,腮腺及颈部周围正常组织受照剂量明显降低,对于未达诊断标准的小淋巴结需要结合PET‐CT及DWI等多模态成像进行个体化处理。  相似文献   
217.
目的探讨FOXP3在乳腺癌组织中的生物学特点,寻找新的肿瘤标志物。方法通过UALCAN、Kaplan Meier plotter database、Tumor Immune Estimation Resource(TIMER)数据库分析FOXP3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通过免疫组化分析FOXP3在乳腺癌组织中的特点及与免疫细胞标记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FOXP3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高于癌旁组织;且在luminal型、HER2阳性型和三阴性3种不同乳腺癌的分子分型中,FOXP3在肿瘤组织的表达均高于癌旁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癌旁组织,FOXP3在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的乳腺癌组织中表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于FOXP3低表达组,FOXP3高表达组的总生存率(OS)降低(HR: 1.33, P=0.012),而不同乳腺癌亚型中,仅在HER2阳性型乳腺癌患者中FOXP3的高表达组OS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OXP3与免疫浸润相关,且FOXP3+表达水平与CD3+,CD20+,CD68+有关。FOXP3+表达与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TNM分期有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乳腺癌肿瘤大小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OXP3在乳腺癌组织中的异常高表达,与肿瘤进展和不良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218.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喉上神经阻滞联合静脉注射羟考酮在支气管镜检查手术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行支气管镜检查患者96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8例。两组均行5 mL 2%利多卡因喷喉和3 mL 2%利多卡因雾化吸入表面麻醉。A组静脉注射丙泊酚1~2 mg/kg和雷米芬太尼0.05~0.10μg/kg; B组静脉注射羟考酮0.1 mg/kg,并采用1%利多卡因3 mL行超声引导下双侧喉上神经阻滞。记录麻醉前(T0)、麻醉后(T1)和气管镜插入声门时(T2)的BP、HR和SpO2,观察术后苏醒和不良反应。结果与A组比较,B组术中基本处于清醒合作状态,血压、心率波动较小,低氧血症发生率低(0 vs.20.8%),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18.8%vs.79.2%)(P<0.05)。结论对于行支气管镜检查术患者,超声引导下行1%利多卡因喉上神经阻滞联合静脉注射羟考酮能有效减轻手术刺激,提高检查安全性,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19.
侵袭和转移是恶性肿瘤治疗的一大难点。WAVE3可以促进细胞伪足的形成,介导肌动蛋白细胞骨架细胞的重组以增加肿瘤的迁移和侵袭。现就WAVE3在肿瘤侵袭和转移中的作用机制及与肿瘤的相关性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20.
目的 探讨三阴性乳腺癌(TNBC)患者的超声表现与雄激素受体(AR)表达的关系,为TNBC的患者的临床诊疗提供更准确的影像学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127例病理组织学确诊为TNBC患者的超声声像图,根据患者病理结果分为AR阳性组与AR阴性组,并进行组间对比分析其生物学表达情况。结果 127例TNBC患者AR阳性组与阴性组比较,肿瘤的形态特征、直径大小及肿块纵横比之间无明显相关性(P>0.05),但是在肿块后方回声、边缘边界、微钙化、晕环、淋巴结肿大以及血管弹性成像等方面,31例AR阴性组中患者27例发生肿块后方回声衰减,远远多于阳性组(4/13)、7例阴性组中患者5例观察到边缘毛刺,3个阴性组患者全部可以观察到晕环(P<0.05)。超声表现中探及微钙化及丰富的血流信号时,也常提示AR的表达呈阴性(P<0.05);发生淋巴结肿大、淋巴结转移时,AR常为阴性表达(P<0.05)。结论 TNBC患者中AR的表达与超声声像图的表现具有一定的相关性,AR表达阴性的患者肿瘤侵袭性强、恶性程度高,且发生远处转移及复发的风险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