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0篇
  免费   214篇
  国内免费   159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12篇
基础医学   277篇
口腔科学   10篇
临床医学   288篇
内科学   159篇
皮肤病学   30篇
神经病学   42篇
特种医学   38篇
外科学   109篇
综合类   903篇
预防医学   90篇
眼科学   22篇
药学   206篇
  5篇
中国医学   102篇
肿瘤学   89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141篇
  2022年   90篇
  2021年   93篇
  2020年   92篇
  2019年   72篇
  2018年   85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58篇
  2014年   88篇
  2013年   151篇
  2012年   161篇
  2011年   213篇
  2010年   162篇
  2009年   198篇
  2008年   199篇
  2007年   186篇
  2006年   149篇
  2005年   93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通过回顾卫生技术评估在各国发展的历史,总结其中的成功经验,可以为进一步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卫生技术评估发展模式和道路提供参考.将卫生技术评估在世界的发展分为起步和成长两个阶段,在成长阶段分别从非政府支持项目与评估项目团队、政府支持项目与政府支持评估机构、政府评估机构与政府支持的第三方评估机构和国际交流与合作几个方面.梳理了卫生技术评估发展中运作模式的变化.从各国经验可得,卫生技术的评估需要政府的推动,评估的开展需要公开透明以促进质量的提升,而第三方评估机构的建立则有利于评估向更加公平独立、规范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82.
目的 观察海马去神经支配损伤后,海马放射状胶质细胞表达RUNX相关转录因子1转位1(RUNX1T1)和向神经元分化的情况。方法 取6只大鼠,采用物理切割大鼠穹隆海马伞术制备海马去神经支配损伤模型,并制备海马提取液,海马放射状胶质细胞体外培养,培养液中加入海马提取液。实验分为去神经支配组、正常组和空白对照组,共6块24孔板,每组各48孔。采用Real-time PCR、Western blotting及免疫荧光技术检测各组放射状胶质细胞表达RUNX1T1 mRNA和蛋白的变化,以及分化成微管相关蛋白 2(MAP-2)阳性神经元比例。结果 体外培养的海马放射状胶质细胞具有细而长的突起,且表达RUNX1T1,去神经支配组中RUNX1T1阳性细胞的荧光强度高于正常组和空白对照组约1.8倍,细胞突起也较后两组长。去神经支配组RUNX1T1 mRNA和蛋白表的表达量各上调2.9倍和2.4倍,且39.33%细胞表达MAP-2,与正常组和空白对照组相比,阳性细胞数比例明显增高。结论 海马去神经支配损伤后海马放射状胶质细胞上调表达RUNX1T1,并可更多地向神经元分化。  相似文献   
83.
目的 探讨骨形态发生蛋白/维甲酸诱导的神经特异性蛋白3(Brinp3)在丙戊酸钠(VPA)诱导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分化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大鼠海马神经干细胞,运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ting技术在VPA诱导神经干细胞分化后24 h和48 h检测Brinp3的表达;Real-time PCR检测Brinp3在成年大鼠各组织中以及在神经干细胞、星形胶质细胞和神经元中的表达水平;在神经干细胞中转染Brinp3小干扰RNA(siRNA)并诱导分化24 h后,运用Real-time PCR、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荧光技术检测Brinp3和神经元标志分子的表达。以上实验均包含5次生物学重复。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VPA处理组中Brinp3的mRNA和蛋白水平在24 h和48 h均显著上调(P<0.05);Brinp3在脑组织中呈优势表达;Brinp3在星形胶质细胞中表达较低,而在神经元中表达较高(P<0.001);在神经干细胞中转染Brinp3 siRNA,诱导分化24 h后,Brinp3的表达被显著抑制(P<0.001),神经元标志分子的表达均显著下调(P<0.01),第4天分化成的神经元比例减少(P<0.001)。结论 Brinp3表达的上调可能介导了VPA促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分化的功能。  相似文献   
84.
目的:观察大鼠脊髓背角Ⅱ、Ⅲ层神经元的高尔基染色特征。方法:取成年SD大鼠腰段脊髓,采用高尔 基染色试剂盒进行银染,方法参照试剂盒说明的步骤进行。结果:Ⅱ层神经元染色较Ⅲ层数量少,基本局限在本 层;可观察到岛细胞和柄细胞及朝腹背侧方向的突起;矢状切片提示这些神经元有较长的吻尾方向突起;各方向 轴突有棘突,但数量多寡不同。Ⅲ层神经元胞体较大,并有多方向投射的树突,树突上多见棘突。结论:大鼠新 鲜脊髓组织可以得到理想的高尔基染色结果,背角Ⅱ、Ⅲ层神经元具有不同形态学特征;这些形态学的不同可能 是2 层细胞功能差异的基础。  相似文献   
85.
目的:探索甲基萘醌-4 ( MK-4)在少突胶质细胞缺氧环境中的作用。方法:建立少突胶质细胞缺氧模 型,并给予MK-4,CCK-8 检测细胞活性变化;二氢乙锭染色检测细胞活性氧( ROS)释放情况;qRT-PCR 检测 炎症因子白介素-1β( IL-1β)、白介素-6( IL-6)、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及生长停滞特异性蛋白6( Gas6) mRNA表达变化。结果:MK-4可显著提高缺氧少突胶质细胞的活性,减少ROS的释放,下调IL-1β、IL-6、 TNF-α 等炎症因子的表达,促进Gas6 的表达。结论:MK-4对少突胶质细胞缺氧性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6.
目的 探讨阻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酪氨酸激酶受体B(TrkB)通路后运动训练对脊髓损伤(SCI)大鼠痉挛状态及钾-氯协同转运蛋白2(KCC2)表达的影响。 方法 将40只雌性 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SCI+磷酸盐缓冲液组(SCI/PBS组)、SCI-运动训练+PBS组(SCI-TT/PBS组)、SCI/TrkB-IgG组和SCI-TT/TrkB-IgG组。于SCI前1周对所有大鼠进行鞘内置管,置管1周后制作T10不完全SCI大鼠模型,Sham组仅暴露脊髓。于SCI制模术后第 7天,使用TrkB-IgG阻断SCI/TrkB-IgG和SCI-TT/TrkB-IgG组的BDNF-TrkB信号通路,其余三组使用PBS进行对照。SCI后第8天,SCI-TT/PBS组和 SCI-TT/TrkB-IgG组进行4周的减重平板训练。使用Asworth评定法和H反射(H-max/M-max比值)评估大鼠后肢的痉挛状态。实验结束后采用 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各组大鼠损伤远段脊髓 KCC2的表达情况。 结果 SCI后1~5周,4组SCI大鼠的Ashworth痉挛分级均较Sham组增加。SCI后3~5周,SCI-TT/PBS组Ashworth痉挛分级明显小于SCI/PBS组和SCI/TrkB-IgG组(P<0.05);SCI后第5周,SCI-TT/PBS组Ashworth痉挛分级小于SCI-TT/TrkB-IgG组(P<0.05);SCI后1~5周,Sham组H-max/M-max比值保持不变,均低于4组SCI大鼠(P<0.05)。SCI后第1周和第2周,4组SCI大鼠H-max/M-max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CI后3~5周,SCI-TT/PBS组H-max/M-max比值明显低于SCI/PBS组、SCI/TrkB-IgG组和SCI-TT/TrkB-IgG组(P<0.05)。SCI后4~5周,SCI-TT/TrkB-IgG组H-max/M-max比值明显低于SCI/TrkB-IgG组(P<0.05)。KCC2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结果显示,SCI 5周后,4组SCI大鼠的损伤远端脊髓前角KCC2的表达量较Sham组明显减少(P<0.05)。运动训练可明显增加SCI-TT/PBS组KCC2的表达量,其免疫强度和相对光密度值均高于SCI/PBS组、SCI/TrkB-IgG组和SCI-TT/TrkB-IgG组(P<0.05)。而SCI/TrkB-IgG组与SCI-TT/TrkB-IgG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减重平板训练可通过BDNF-TrkB信号通路改善 SCI大鼠的痉挛状态并促进损伤远端脊髓内KCC2的表达。  相似文献   
87.
目的:研究巨噬细胞与多疣壁虎断尾再生的关系.方法:多疣壁虎120只,断尾后随机分为野生型组(正常组)、生理盐水组(免疫正常组)、生理盐水+氢化可的松组(免疫抑制组)和生理盐水+脂多糖组(免疫增强组).免疫抑制组腹腔注射氢化可的松80μg·g-1·d-1;免疫增强组注射脂多糖10 μg·g-1·d-1;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巨噬细胞组织定位.结果:在壁虎断尾再生过程中,横断创面巨噬细胞的浸润定位层次是改变的,断尾12 h后迁移到尾巴断截面附近的巨噬细胞数量达到峰值.免疫正常组、增强组在断尾后24 h与免疫抑制组相比较,断面附近巨噬细胞的数量显著增加.结论:巨噬细胞有可能参与多疣壁虎断尾再生过程.  相似文献   
88.
89.
环氧合酶-2在慢性肝炎、肝硬化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环氧合酶(COX-2)在慢性肝炎、肝硬化组织中蛋白表达情况,并结合临床进行评价。采用免疫组化法,研究慢性肝炎33例,肝炎肝硬化17例组织中COX-2的蛋白表达。COX-2与慢性肝炎病情轻重有关,随肝脏炎症程度的加重,COX-2表达相应增加(P<0.05);COX-2在活动性肝硬化要显著高于静止性肝硬化,(P<0.05)。COX-2的过度表达,可能参与了肝脏的炎症过程。对肝纤维化、肝硬化的发生、发展无直接的始动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0.
线粒体是多细胞生命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通过裂变和融合进行形态上的变化和空间上的重新排列以适应细胞的需求,维持能量平衡。线粒体的这种控制其自身数量、大小、形状和在细胞内的分布特征被称为线粒体动力学。正常情况下,线粒体融合-裂变是平衡的,当细胞早期受到应激时,受损的线粒体首先通过裂变和融合来维持其功能的正常运行。线粒体功能异常可能与细胞的衰老和凋亡密切相关,因此,本文就线粒体动力学包括线粒体裂变和融合在常见眼科疾病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