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2篇
  免费   76篇
  国内免费   14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31篇
内科学   7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38篇
综合类   171篇
预防医学   21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87篇
肿瘤学   25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天然抗氧化剂由于高效、低毒已成为抗氧化药物研究开发的热点,其具有很好的抗肿瘤作用,在肿瘤防治中显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就天然抗氧化物的抗肿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2.
慢性肾脏病(CKD)及其引起的终末期肾病(ESRD)在全球范围内的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一种重要疾病.研究表明,日益加剧的环境污染,是引起CKD的重要因素之一.根据国内外文献报道,环境污染物质包括镉、铅、汞、氟、硅等金属毒素,长期暴露的烟雾、微生物毒素及某些有害化合物等,这些环境污染物质不仅可造成大气及饮用水污染,甚至进一步造成土壤污染及农作物污染.环境污染物质通过多种途径进入人体后,最终经肾脏排出或在肾脏蓄积,造成肾脏损伤.本文拟对近年来环境污染与慢性肾脏病关系的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3.
胃癌是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其病程较长且早期无特异性症状,大多数患者被发现时已至中晚期,预后不良,因此探索非侵袭性、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的胃癌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生物标志物是胃癌诊疗技术研究的关键问题。近年来,随着代谢组学技术的出现及迅猛发展,在代谢层面寻找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的胃癌诊断与预后判断生物标志物,已成为该研究领域的热点方向。本文从检测技术、样本数量、数据处理方法以及获得的差异代谢物及其调节的代谢通路等方面对近10年来代谢组学技术用于胃癌早期诊断与预后判断的研究与临床应用进行综述,旨在为代谢组学技术应用于胃癌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4.
肾-天癸-冲任-骨轴影响女性在各个年龄段的骨骼生长发育状况。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由于患病率有逐渐上升的倾向而受到关注。中医理论在改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方面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并且中医药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具有独特的优势。肾藏精,精生髓,髓居于骨腔中,以滋养骨,肾为天癸之源、冲任之本,天癸是“肾主生殖”的精微物质,冲任二脉的通盛以肾气盛为前提,而骨骼的强弱与肾气的盛衰密切相关。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作为常见的代谢性骨骼疾病,受肾-天癸-冲任-骨轴的调节。肾气、天癸、冲任生理功能正常,骨才能发挥其支撑身体、保护内脏的作用。笔者通过对肾-天癸-冲任-骨轴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关系进行初步探讨,从而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辨证论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5.
目的基于文献数据挖掘的方式,收集近20年文献中治疗支气管扩张伴感染的中药复方,探讨支气管扩张伴感染的中医用药规律。方法 将收集所得83个处方,运用频数分析、聚类分析、关联规则进行数据挖掘,探讨其潜在的用药规律。结果 频数分析显示共涉及药物140味,使用频次≥10次的中药有29味;聚类分析反映了清肺祛痰消痈、祛瘀止血、益气养阴的治疗方法;关联规则体现清热补虚为本病的基本方法,重视消痈排脓。结论 支气管扩张的基本病机为本虚标实,在清热祛痰排脓的同时,要兼顾益气养阴、活血化瘀。  相似文献   
46.
甲状腺未分化癌(ATC)是一种恶性程度高、侵袭性强的甲状腺恶性肿瘤,发病迅速,预后差,目前尚缺乏有效治疗手段。分子靶向治疗为ATC治疗提供了一种新思路。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乐伐替尼在治疗ATC患者临床试验中疗效良好;鼠类肉瘤病毒癌基因同源物B1(BRAF)基因抑制剂达拉非尼联合曲美替尼治疗BRAFV600E阳性ATC患者的有效性已在临床试验中得到证实,2021年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甲状腺癌临床实践指南中提出达拉非尼联合曲美替尼可作为治疗BRAFV600E阳性ATC患者治疗的首选方式;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帕博利珠单抗应用于高肿瘤突变负荷甲状腺癌治疗,可作为程序性死亡蛋白1高表达ATC患者的首选方式;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通路抑制剂、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激动剂、靶向内皮生长因子受体的单克隆抗体西妥昔单抗及新型血管阻断剂康布瑞汀磷酸二钠仍处于临床研究阶段。本文综述了目前ATC靶向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7.
目的 探讨苦参碱对非小细胞肺癌的影响及其对肿瘤生长、转移和侵袭的作用机制。方法 使用1.0mg/ml浓度的苦参碱体外处理A549和H1650,MTT法检测细胞活力,Annexin V/PI染色用于细胞凋亡的检测,Transwell侵袭实验和划痕实验检测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构建非小细胞肺癌小鼠皮下移植瘤模型,连续用苦参碱处理一段时间后,测量肿块直径和重量并观察形态;蛋白免疫印迹技术检测凋亡相关蛋白、EMT相关蛋白和PTEN/PI3K/Akt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苦参碱处理后,人肺癌细胞活性显著降低,细胞凋亡被促进,并且其作用效果呈浓度依赖性;同时,苦参碱减弱了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EMT相关蛋白E-cadherin表达显著上调,vimentin、N-cadherin和Snail表达下调,EMT过程被抑制。PTEN/PI3K/Akt通路中,相关蛋白PTEN表达增多,p-Akt表达下调。在体内实验研究中,肿瘤变小,说明苦参碱能够抑制体内肿瘤生长,并且通过影响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过程影响肿瘤转移。结论 苦参碱不仅能够影响肿瘤细胞生长,而且能够调控非小细胞肺癌EMT过程,进而影响细胞迁移和侵袭,这种调控作用依赖于PTEN/PI3K/Akt通路。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总结鲁盈教授祛风除湿法治疗狼疮性肾炎(lupus nephritis,LN)的临床经验。[方法]通过跟师临诊,收集风湿内扰证LN患者的医案,并查阅LN的病因病机以及风湿内扰证在LN中的理论渊源和辨证依据,阐述鲁盈教授以祛风除湿法治疗LN的学术观点和临床应用,并附医案一则。[结果]鲁盈教授认为,外感风湿热毒和机体正气不足、气血阴阳失调均可发为LN,其中风湿扰肾是LN发病的重要病因病机,贯穿疾病的始终。实验室指标和肾脏病理活检均提示,LN风湿扰肾证的实质为急性免疫炎症性病变,故在临床中应准确辨识LN风湿扰肾证候,予以祛风除湿治疗,同时适当兼顾补虚、活血与清热。所举医案中,患者起病已久,以气阴两虚为本,此次因风湿内扰于肾,导致LN复发,故治以祛风除湿、益气养阴,兼顾补虚、活血与清热,疗效显著。[结论]鲁盈教授以祛风除湿法治疗LN,结合古今学术研究,理论依据充分,在临床应用中,有效改善了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指标,疗效显著,值得借鉴学习。  相似文献   
49.
50.
目的 探讨放疗在早期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化疗后达CR患者中的地位。方法 回顾分析2004—2012年本院治疗的376例Ⅰ、Ⅱ期DLBCL患者资料,均接受至少3个周期CHOP和利妥昔单抗+CHOP方案化疗(R-CHOP)后达CR者。R-CHOP组92例,R-CHOP+放疗组79例,CHOP+放疗组98例,CHOP组107例。放疗为累及野照射30~56 Gy。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并Logrank法检验,Cox回归模型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 5年样本量为188例。全组5年DFS、OS分别为80.7%、87.6%,R-CHOP+放疗组和R-CHOP组的分别为94.9%和88.1%(P=0.030)、97.9%和86.0%(P=0.026),CHOP+放疗组和CHOP组的分别为74.2%和71.4%(P=0.623)、87.0%和82.1%(P=0.420)。多因素分析显示吸烟指数<500、IPI<2、加用利妥昔单抗是预后有利因素(P=0.034~0.000)。结论 放疗对早期DLBCL可以提高R-CHOP化疗后CR者的DFS和OS。建议DLBCL使用含利妥昔单抗的化疗,R-CHOP化疗后应接受放疗。希望开展随机对照研究进一步证明该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