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8篇
  免费   75篇
  国内免费   14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28篇
内科学   7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38篇
综合类   170篇
预防医学   21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86篇
肿瘤学   25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6 毫秒
41.
目的 探讨苦参碱对非小细胞肺癌的影响及其对肿瘤生长、转移和侵袭的作用机制。方法 使用1.0mg/ml浓度的苦参碱体外处理A549和H1650,MTT法检测细胞活力,Annexin V/PI染色用于细胞凋亡的检测,Transwell侵袭实验和划痕实验检测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构建非小细胞肺癌小鼠皮下移植瘤模型,连续用苦参碱处理一段时间后,测量肿块直径和重量并观察形态;蛋白免疫印迹技术检测凋亡相关蛋白、EMT相关蛋白和PTEN/PI3K/Akt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苦参碱处理后,人肺癌细胞活性显著降低,细胞凋亡被促进,并且其作用效果呈浓度依赖性;同时,苦参碱减弱了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EMT相关蛋白E-cadherin表达显著上调,vimentin、N-cadherin和Snail表达下调,EMT过程被抑制。PTEN/PI3K/Akt通路中,相关蛋白PTEN表达增多,p-Akt表达下调。在体内实验研究中,肿瘤变小,说明苦参碱能够抑制体内肿瘤生长,并且通过影响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过程影响肿瘤转移。结论 苦参碱不仅能够影响肿瘤细胞生长,而且能够调控非小细胞肺癌EMT过程,进而影响细胞迁移和侵袭,这种调控作用依赖于PTEN/PI3K/Akt通路。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总结鲁盈教授祛风除湿法治疗狼疮性肾炎(lupus nephritis,LN)的临床经验。[方法]通过跟师临诊,收集风湿内扰证LN患者的医案,并查阅LN的病因病机以及风湿内扰证在LN中的理论渊源和辨证依据,阐述鲁盈教授以祛风除湿法治疗LN的学术观点和临床应用,并附医案一则。[结果]鲁盈教授认为,外感风湿热毒和机体正气不足、气血阴阳失调均可发为LN,其中风湿扰肾是LN发病的重要病因病机,贯穿疾病的始终。实验室指标和肾脏病理活检均提示,LN风湿扰肾证的实质为急性免疫炎症性病变,故在临床中应准确辨识LN风湿扰肾证候,予以祛风除湿治疗,同时适当兼顾补虚、活血与清热。所举医案中,患者起病已久,以气阴两虚为本,此次因风湿内扰于肾,导致LN复发,故治以祛风除湿、益气养阴,兼顾补虚、活血与清热,疗效显著。[结论]鲁盈教授以祛风除湿法治疗LN,结合古今学术研究,理论依据充分,在临床应用中,有效改善了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指标,疗效显著,值得借鉴学习。  相似文献   
43.
44.
45.
目的 探讨放疗在早期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化疗后达CR患者中的地位。方法 回顾分析2004—2012年本院治疗的376例Ⅰ、Ⅱ期DLBCL患者资料,均接受至少3个周期CHOP和利妥昔单抗+CHOP方案化疗(R-CHOP)后达CR者。R-CHOP组92例,R-CHOP+放疗组79例,CHOP+放疗组98例,CHOP组107例。放疗为累及野照射30~56 Gy。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并Logrank法检验,Cox回归模型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 5年样本量为188例。全组5年DFS、OS分别为80.7%、87.6%,R-CHOP+放疗组和R-CHOP组的分别为94.9%和88.1%(P=0.030)、97.9%和86.0%(P=0.026),CHOP+放疗组和CHOP组的分别为74.2%和71.4%(P=0.623)、87.0%和82.1%(P=0.420)。多因素分析显示吸烟指数<500、IPI<2、加用利妥昔单抗是预后有利因素(P=0.034~0.000)。结论 放疗对早期DLBCL可以提高R-CHOP化疗后CR者的DFS和OS。建议DLBCL使用含利妥昔单抗的化疗,R-CHOP化疗后应接受放疗。希望开展随机对照研究进一步证明该结果。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运动疗法联合强骨饮口服在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康复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60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2例,男10例,女22例;年龄60~89岁,中位数70.5岁。对照组28例,男7例,女21例;年龄61~87岁,中位数69.5岁。治疗组采用运动疗法联合强骨饮口服综合治疗,对照组仅采用运动疗法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术后下床时间、骨折愈合、骨密度改善、髋关节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60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8个月,中位数12.5个月。治疗组术后下床时间为35~60 d,中位数47.5 d;对照组术后下床时间为50~80 d,中位数65.5 d,治疗组患者术后下床时间早于对照组(t=-8.900,P=0.000)。骨折均愈合;治疗组骨折愈合时间2~4个月,中位数3.5个月;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3~9个月,中位数6.5个月,治疗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t=-9.207,P=0.000)。治疗组切口感染1例,经换药及抗感染治疗半个月后切口愈合。对照组切口感染2例,经过换药及抗感染治疗1个月后切口愈合;肺部感染2例,经抗感染治疗后症状缓解;泌尿系感染1例,经抗感染治疗后症状缓解;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转入血管外科行手术治疗后症状缓解。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241,P=0.072)。术前2组患者骨密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59,P=0.294);术后1年,治疗组骨密度高于对照组(t=2.607,P=0.012);2组患者骨密度均较治疗前改善,且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t=13.639,P=0.000)。参照美国矫形外科研究院髋关节评价标准评定疗效,治疗组优20例,良8例,可4例;对照组优13例,良5例,可10例;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Z=-2.317,P=0.021)。结论:在转子间骨折的术后康复中应用运动疗法联合强骨饮口服,可提高骨密度,促进骨折愈合,缩短患者下地时间,有利于髋关节功能恢复,比单纯运动康复治疗疗效更显著,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47.
48.
乳腺癌在女性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中高居第一,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和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转移和预后相关。lncRNAs可与miRNA、mRNA或蛋白相互作用来调节相关基因的表达能力,从而影响乳腺癌的治疗效果及预后情况。  相似文献   
49.
腹直肌分离(DRA)是妊娠期及产后常见并发症之一,其属于中医筋病范畴.腹白线增宽、张力下降及腹肌功能失调是产后DRA的基本临床特征.DRA给产后女性带来心理及生理的双重影响.文章就近年来产后DRA的中西医研究进展进行系统综述.  相似文献   
50.
邵芳斐  杨洋  包晓燕  袁强 《医学研究杂志》2018,47(8):187-190,153
FBXW7是一种肿瘤抑制因子,控制细胞的增殖、分化、细胞周期进程、凋亡、癌变等多种细胞生物学过程。现已在广泛的人类癌症组织中发现了FBXW7的缺失和突变,这表明异常的FBXW7可能是多种人类癌症的重要特征。FBXW7基因的改变可直接调控其下游底物,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转移密切相关。本文将重点讨论FBXW7基因的下游底物与恶性肿瘤之间关系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