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457篇 |
免费 | 472篇 |
国内免费 | 91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25篇 |
儿科学 | 5篇 |
妇产科学 | 8篇 |
基础医学 | 47篇 |
口腔科学 | 8篇 |
临床医学 | 662篇 |
内科学 | 99篇 |
皮肤病学 | 32篇 |
神经病学 | 3篇 |
特种医学 | 28篇 |
外科学 | 409篇 |
综合类 | 1335篇 |
预防医学 | 323篇 |
眼科学 | 8篇 |
药学 | 303篇 |
2篇 | |
中国医学 | 1678篇 |
肿瘤学 | 4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27篇 |
2023年 | 274篇 |
2022年 | 297篇 |
2021年 | 161篇 |
2020年 | 144篇 |
2019年 | 126篇 |
2018年 | 234篇 |
2017年 | 81篇 |
2016年 | 134篇 |
2015年 | 161篇 |
2014年 | 261篇 |
2013年 | 218篇 |
2012年 | 238篇 |
2011年 | 228篇 |
2010年 | 218篇 |
2009年 | 184篇 |
2008年 | 211篇 |
2007年 | 237篇 |
2006年 | 204篇 |
2005年 | 188篇 |
2004年 | 167篇 |
2003年 | 107篇 |
2002年 | 113篇 |
2001年 | 125篇 |
2000年 | 107篇 |
1999年 | 104篇 |
1998年 | 69篇 |
1997年 | 54篇 |
1996年 | 53篇 |
1995年 | 40篇 |
1994年 | 31篇 |
1993年 | 14篇 |
1992年 | 12篇 |
1991年 | 18篇 |
1990年 | 14篇 |
1989年 | 9篇 |
1988年 | 10篇 |
1987年 | 14篇 |
1986年 | 5篇 |
1985年 | 7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6篇 |
1982年 | 4篇 |
1979年 | 3篇 |
1977年 | 2篇 |
1972年 | 2篇 |
197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0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目的 分析普罗威登斯菌属的临床分布特点及耐药现状,为临床预防和合理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分析2015年7月-2021年6月杭州市中医院临床分离的普罗威登斯菌属的来源及耐药性,比较不同来源分离菌株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结果 共分离出普罗威登斯菌属88株,雷氏普罗威登斯菌占84.1%,斯氏普罗威登斯菌占15.9%;科室分布以重症监护室为主,占28.4%,其次是急诊内科、老年病科和神经内科;临床标本以尿液和痰液为主,分别占51.1%和36.4%。普罗威登斯菌属对阿米卡星、氨曲南和头孢吡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曲松和厄他培南的敏感性较高,而对氨苄西林/舒巴坦、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庆大霉素和妥布霉素的耐药率较高。尿液标本分离菌株对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高于其他标本分离株(P<0.05),而对庆大霉素、妥布霉素、甲氧苄啶/磺胺甲恶唑的耐药率低于其他标本分离株(P<0.05)。结论 对普罗威登斯菌属所致感染应引起重视,并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早期治疗,临床治疗可优先考虑头孢吡肟、氨曲南和阿米卡星,还需结合不同感染部位选用不同抗菌药物,以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82.
目的探讨葡萄糖对内皮细胞SVAREC膜转运蛋白P-糖蛋白的底物转运和表达的影响。方法 1.用含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液将SVAREC细胞传入24孔板,等细胞贴壁后将细胞分成4组,分别换以下条件刺激,A组:低葡萄糖(5.5mmoL/L);B组:高葡萄糖(25mmol/L);c组:低葡萄糖(5.5mmol/L)+Verapamil(10~(-4)Mol);D组:高葡萄糖(25mmol/L)+Verapamil(10~(-4)/Mol);每组都同时用不同浓度的秋水仙碱(0;12.5;25;50ug/ml)刺激72小时,以MTT法测定细胞的耐受性。2.按上述方法将细胞传入培养皿中,待细胞贴壁后,分别换葡萄糖浓度为5.5mmol/L,25mmol/L和50mmol/L的DMEM培养液继续培养72小时,提取细胞膜蛋白,Westem-blot检测P-糖蛋白的蛋白表达。结果高糖处理的细胞对秋水仙碱(P-糖蛋白的转运底物)细胞毒的耐受性明显低于低糖处理的细胞,在秋水仙碱浓度为25ug/ml时,差异最为显著(P<0.01),Verapamil(P-糖蛋白转运的特异抑制剂)共处理的低糖组细胞对秋水仙碱的耐受性显著降低(秋水仙碱浓度为25ug/L时,P<0.01),而Verapamil处理后的高糖和低糖组细胞对秋水仙碱的耐受性无显著性差异。Westem-blot结果显示5.5mmol/L葡萄糖刺激的细胞P-糖蛋白蛋白表达明显高于25mmoL/L和50mmoL/L葡萄糖刺激的细胞,而25mmol/L和50mmol/L之间没有显著差异。结论高糖能够降低内皮细胞P-糖蛋白对其底物的转运和表达,增加其底物秋水仙碱在细胞中的积累,使细胞的耐受性下降。 相似文献
983.
近年我院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对维持性血透病人干体重状态作一评价,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患者47例,均为2002年2月~2003年2月在我院行血液透析者.其中男20例,女27例,平均年龄56.2岁.原发病为慢性肾小球肾炎29例,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5例,系统性红斑狼疮2例,多发性骨髓瘤1例,糖尿病肾病4例,间质性肾炎2例,多囊肾1例,痛风3例.临床判断为干体重高估23例(A组),干体重低估或适当24例(B组). 相似文献
984.
非颅脑手术后早期出现意识障碍临床上时有发生.病因主要是脑血管病变,其次为原有颅脑占位病变,术后脑水肿增加或占位效应增大而出现临床症状,处理不及时可危及生命.回顾分析1990年10月~2002年10月共27例非颅脑手术后早期出现意识障碍的临床特点,分析原因,总结治疗经验,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85.
黄芪注射液联合强的松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 1 3 1例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2组 ,治疗组 (黄芪注射液十强的松 )和对照组 (强的松 ) ,观察 2组患者治疗前后尿蛋白、血清总蛋白及白蛋白、血脂、血液流变学和症状、体征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均见尿蛋白减少 ,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升高 ,总胆固醇下降及红细胞聚集指数下降 (P <0 .0 1 ) ;且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 (P <0 .0 1 ) ;治疗组在改善水肿、腹胀等症状方面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 (P <0 .0 5 )。结论黄芪注射液能减少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的尿蛋白排泄 ,提高血清总蛋白及白蛋白 ,降低总胆固醇 ,改善血液粘稠状态及相关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986.
987.
在临床中,传统使用一次性注射器进行股静脉采血。但由于婴幼儿好动、不配合、易哭吵,常常导致无法一次性采血成功。针对这一特点,本院儿科从2002年6月至2004年12月进行了经一次性采血针行股静脉采血的尝试,从而提高了采血的成功率,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88.
989.
目的 探讨脑循环治疗仪治疗脑梗死的疗效评价及护理影响。方法 应用CVFT - 0 10M脑循环治疗仪治疗脑梗死患者 ,在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变化及脑循环动力学 (CVA)参数变化。结果 在 14 0例脑梗死患者在护理治疗后较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改善 (t =6 .14 ,P <0 .0 1)。治疗前后测定CVA示患侧脑血管阻力降低 ,脑血流明显改善 (P <0 .0 1)。结论 用脑循环治疗仪对脑梗死患者护理治疗有效 ,可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990.
目的 探讨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心电图改变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6年1月-2001年12月收住的64例SAH患者的心电图、治疗及预后等临床资料,其中初次心电图正常15例,异常49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入院时血压均无明显差异。住院期间复查心电图,观察心电图有无改善或恶化,并与病情变化作比较。结果 15例初次心电图正常者,14例痊愈出院(93.3%),1例死亡(6.7%)。49例初次心电图异常者,35例痊愈出院(71.4%),5例恶化(10.2%),9例死亡(18.4%),两组患者的预后有明显的差异(P<0.05)。49例心电图异常患者中有43例(87.8%)进行一次或一次以上心电图复查,其中心电图复查明显好转或恢复正常的29例,死亡1例;而心电图趋于恶化或无改善的14例中,恶化5例,死亡8例,余1例痊愈出院。结论 心电图的变化可作为判断SAH预后的参考指标。在治疗上要注意保护SAH患者的心功能,同时应把心电图作为常规检查。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