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41篇
内科学   18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38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37篇
肿瘤学   3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前瞻性研究小儿病毒性脑炎血清、脑脊液中S100B蛋白与可溶性血管细胞间粘附分子-1(sVCAM-1)含量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择51例脑炎患儿,其中病毒性脑炎组30例,根据临床症状分为轻症组18例,重症组12例,对照组为细菌性脑膜炎21例。所有受试者入院24 h内采集静脉血2 ml,3天内采集脑脊液2 ml,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双抗体夹心法检测血清、脑脊液中S100B蛋白与sVCAM-1的含量,并进行动态观察。结果:病毒性脑炎血清、脑脊液中S100B蛋白与sVCAM-1含量随病情而变化。急性期显著高于恢复期,重症组显著高于轻症组。血清、脑脊液S100B蛋白与sVCAM-1含量呈正相关。病毒性脑炎组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血清、脑脊液S100B蛋白与sVCAM-1在小儿病毒性脑炎的含量与病情严重程度和病程有关,血清和脑脊液水平有相关性,检测S100B与sVCAM-1的水平可以帮助鉴别诊断和判断病情。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扶正为主辨证论治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设计研究方法。选取晚期NSCLC一线治疗后疾病无进展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9例,治疗组以扶正为主辨证论治进行巩固治疗,对照组不进行中药抗肿瘤治疗。每月随访1次,治疗直至疾病进展或患者拒绝治疗为止。观察扶正为主辨证论治对晚期NSCLC一线化疗后疾病控制患者巩固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指标包括疾病进展时间(Time to Progression,TTP)、中医症状改善情况、体重变化、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QOL)。结果:(1)治疗组中位TTP为89d,对照组中位TTP为7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明显改善,总有效率86.21%较对照组的17.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组体重稳定率79.31%较对照组的44.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扶正为主辨证论治能明显改善晚期NSCLC患者的生活质量,EORTCQLQ—LC43中的躯体、角色、情绪、社会功能领域,总健康状况,疲倦、恶心呕吐、气促、失眠、食欲丧失、便秘、咳嗽、口腔渍疡、脱发的症状领域方面较对照组都有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中医巩固治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一线化疗疾病控制后患者能延长疾病进展时间;(2)中医巩固治疗能明显改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一线化疗后中医症状和稳定体重;(3)中医巩固治疗能提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一线化疗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经皮椎间盘切吸术联合臭氧(O3)治疗颈、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62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选择前路在C臂机透视下,仰卧位,经前方入路引入直径4.0 mm工作套管;而对6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选择后路在C臂机透视下,俯卧位,经侧后方入路引入直径5.6 mm工作套管,均行髓核切除,后于盘内各注入5~10ml、浓度为60μg/ml的臭氧.结果 126例患者穿刺及技术操作均成功,随访3个月以上,显效66例,有效48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90%以上.结论 切吸联合臭氧治疗颈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具有创伤小、操作安全、手术时间短、疗效快等优点的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用活化血浆凝固时间( APCT)评价血小板输注疗效的价值进行研究。方法:在2011年1月至12月于我院住院治疗的血小板计数(PLT)均<50×10^9L^-1的血液病患者中,出血的患者34例为观察组,不出血34例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静脉采血测PLT、APCT;再对观察组和对照组中PLT <10×109L-1的患者给予血小板输注,抗凝后测其APCT、PLT,并计算校正血小板增高指数(CCI)和实际血小板回收率(PPR),比较对血小板输注疗效的评价。结果:有3例未出血患者要进行输注,出血组患者PLT≤20×10^9L^-1和PLT≤10×10^9L^-1的APCT两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进行血小板输注前APCT和 PLT 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 P<0.05);与血小板输注前相比,输注后APCT明显缩短,差异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 P<0.01);观察组中29名患者输注有效,且24h后APCT都小于80s ,有2名患者的CCI和5名患者的PPR符合血小板输注无效标准,另外5名患者的输注无效,24h后的APCT都大于80s,而CCI、PPR只有2名符合血小板输注无效标准。结论:APCT 可以较好的折射血小板数量和质量的变化,也可以较全面的评较血小板的输注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循证护理在高血压脑出血功能锻炼中的效果。方法:将9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对功能锻炼的认识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观察组患者对功能锻炼的认识及日常生活能力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循证护理能提高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功能锻炼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分析同一组受试者运用多种方法检测获得的肱-踝动脉段脉搏波传导速度(brachial ankle pulse wave velocity,baPWV),探讨将超声技术引入脉搏波传导速度检测的可行性及准确性。方法:纳入30例正常人,分别行日本Colin动脉硬化仪检测、联合多普勒超声及脉搏波传感器同步检测、仅多普勒超声检测baPWV,并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动脉硬化仪检测得到的baPWV为(1 118.20±176.42)cm/s;将脉搏波传感器放置于肱动脉、多普勒探头放置于胫后动脉同步检测的baPWV为(1 135.74±246.26)cm/s;仅用多普勒超声分2次分别将探头放置于肱动脉及胫后动脉时测得的baPWV为(1 048.96±117.24)cm/s。多普勒超声及脉搏波传感器联合应用与动脉硬化仪检测得到的baPWV呈显著正相关(r=0.549,P0.01)。多普勒超声与动脉硬化仪检测得到的baPWV无相关性(r=0.277,P0.05)。结论:联合运用超声多普勒与脉搏波传感器为PWV的检测提供了新途径,测量数据准确度较高;仅运用多普勒超声分2次检测PWV的方法误差较大。  相似文献   
17.
目的系统评价针灸治疗干眼的疗效。方法运用计算机检索和手工检索相结合的方法,检索中文文献选用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外文文献选用PubMed数据库。收集国内外2004年1月~2012年12月间公开发表的有关针灸疗法治疗干眼的临床研究文献。由2名评价者独立选择试验、提取资料和评估方法学质量后,采用RevMan5.1版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按照筛选标准.共有12篇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文献694例干眼患者纳入分析。其Meta分析结果显示,针灸治疗组较对照组更能改善眼部症状积分,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差值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MD针灸治疗=-0.63,95%CI[-0.91,-0.35],P〈0.00001);针灸治疗组较对照组更能增加泪液分泌量,两组治疗前后泪液分泌量的差值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SMD针灸治疗=1.27,95%CI[0.79,1.76],P〈0.00001);针灸治疗组较对照组更能延长泪膜破裂时间,两组治疗前后泪膜破裂的差值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SMD针灸镕疗=0.87,95%CI[0.51,1.231,P〈0.00001);在改善荧光素角膜染色积分方面,两组之间没有明显差别(SMD针灸治疗=0.01,95%CI[-0.24,0.261,P=0.96);在总有效率方面针刺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MD针灸治疗=-0.63,95%C1[-0.91,-0.35],P〈0.00001)。结论针灸治疗干眼的疗效优于人工泪液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濡润神珠针刺法治疗干眼”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0例干眼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30例)和药物对照组(30例),分别予以“濡润神珠针刺法”和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疗程为1个月.在治疗前、治疗2周后、治疗1个月时比较2组患者临床症状积分和眼部安全性指标的变化。并进行症状疗效对比。结果针刺组和药物组在治疗2周后与治疗前组内坞较,临床症状积分均减少(P〈O.01),治疗1个月后临床症状改善优于治疗2周后(P〈0.01),针刺组好于同期药物对照组(P〈0.01)。针刺组和药物对照组在治疗1个月后眼部耐受性均明显改善,针刺组疗效优于药物组(P〈0.01)。针刺组患者无一例发生裸眼视力下降及出现不良反应。2组的症状疗效比较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濡润神珠针刺法”对干眼患者治疗有效.能显著改善干眼患者的临床症状,增加患者眼部的耐受性,且无任何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初步探讨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与血瘀证的关系,为临床早期防治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提供依据。方法对纳入的459例糖尿病患者进行基本信息和中医临床信息的采集及下肢动脉病变临床诊查。辨证分型为兼血瘀证组和无血瘀证组。对其中147例患者进行下肢动脉病变相关指标检测。观察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与血瘀证之间的关系。结果近75%的糖尿病患者合并有血瘀证。兼血瘀证组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DLEAD)的患病率明显高于无血瘀证组(P〈0.01)。血瘀对DLEAD危险度估计的OR值为4.737。兼血瘀证组外周动脉疾病的患病率明显高于无血瘀证组(P〈0.01)。结论大多数糖尿病患者都合并有血瘀。血瘀是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重要致病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抗菌药物配合中药治疗社区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病例22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12例,对照组114例,治疗组给予抗菌药物+中药治疗,对照组给予抗菌素和对症处理,一周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提高(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社区老年慢性支气管炎临床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