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5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0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2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81.
彩色多普勒观察输尿管喷尿对输尿管梗阻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输尿管喷尿动力学改变对诊断输尿管梗阻的价值。方法:对照分析33例输尿管梗阻和20例正常人的尿流峰值速度、平均速度、喷尿时间、喷尿间隔时间、喷尿加速时间。结果:梗阻输尿管的喷尿峰值速度、平均速度较健侧及正常人增大,喷尿间隔时间延长,喷尿时间缩短,喷尿加速时间缩短。结论:多普勒超声观察对比输尿管喷尿对输尿管梗阻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2.
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2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可行性,以及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06年6月至2008年3月期间我院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25例(观察组)及同期行腹式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23例(对照组)的临床资料,比较手术效果和术后恢复情况。结果: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阴式组患者术后平均排气时间18.3±8.9h,术后平均住院时间5.3±1.7d,术后日常生活恢复时间14.3±8.8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39.2±9.8h,7.0±2.8d,35.0±12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比腹式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手术效果好,创伤小,康复快,是值得推广应用的微创术式。  相似文献   
83.
目的 探讨结肠抗原特异性T细胞克隆回输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的作用。方法将结肠抗原特异性T细胞克隆回输至 2 0只溃疡性结肠炎大鼠 ,观察刺激指数 (SI)、CD 4、CD 8以及CD4 CD2 5 T细胞和白细胞介素 13和白细胞介素 4水平的变化 ,并对照治疗前后结肠病变情况。结果 克隆回输后结肠炎症吸收 ,症状基本消失。回输前SI平均值为 8.15± 2 .2 4,回输后为2 .0 2± 0 .87;CD 4、CD 8水平、CD 4/CD 8比值、IL 13和IL 4水平呈明显下降 ,CD4 CD2 5 调节性T细胞水平 (% )明显升高 (16.5± 3 .8Vs 45 .4± 4.9)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结肠抗原特异性T细胞克隆回输 ,成功诱导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进入特异性免疫耐受状态 ,CD4 CD2 5 调节性T细胞可能参与耐受机制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低能量同步减影(CT low-energy synchronous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CTLESDSA)脑血管成像方法及价值。方法:对拟诊脑血管疾病患者共89例,按能量随机分为A组(高能量)31例,B组(低能量)58例,全部行64层螺旋CT平扫、增强动脉期和静脉期扫描获得未减影数据,测量颈内动脉和颈内静脉密度。将动、静脉期数据减去平扫数据获得减影动脉期及减影混合动静脉期数据,静脉期数据减去动脉期数据获得减影静脉期数据。采用容积再现(VR)、薄层最大密度投影(TSMIP)重组动脉、混合动静脉及静脉图像。根据血管图像质量从好、一般到差分为Ⅰ、Ⅱ、Ⅲ级。结果:①A、B组动脉期或静脉期血管密度比较,B组动、静脉密度均较A组明显高(P0.05);组内比较,动脉期动脉较静脉密度明显高(P0.05),静脉期动、静脉密度均高且相似(P0.05);②A、B组间比较,B组血管图像质量较A组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减影图像与未减影图像相比去除了动脉、静脉相互的及颅骨的干扰,对脑血管解剖结构及病变显示清楚、直观。结论:64层螺旋CT同步减影脑血管成像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技术,以低能量组脑血管密度更高,图像质量更好、更稳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5.
目的测定同一产地不同采收期丹参药材中丹参酮ⅡA及丹酚酸B的含量。方法以丹参酮ⅡA和丹酚酸B为定量评价指标,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6批次丹参药材中丹参酮ⅡA质量分数为0.23%~0.36%,平均为0.29%;10批次丹参中丹酚酸B的质量分数为3.59%~4.48%,平均为3.97%。结论相同产地不同采收期丹参药材中丹参酮ⅡA及丹酚酸B的含量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86.
董军  黄强  兰青  周丽英  王爱东 《江苏医药》2001,27(11):813-815
目的:抗胶质瘤单克隆抗体建株初期效价为1:10^5,经长期传代培养后效价下降至低于1:10^4,为探索其分子机制并将其改造为有活性的单链抗体,为构建靶向基因转移载体奠定基础。方法:通过RT-PCR克隆该单抗可变区基因,发现轻链可变区CDR1区出现一终止密码子,为此利用PCR定点诱变技术将其突变为该亚组相应的氨基酸,进一步构建单链抗体表达载体,并在大肠杆菌表达。结果:改造后的单链抗体能高效表达,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证实能与相应的膜抗原特异结合。结论:成功地改造并构建单链抗体,可用于胶质瘤靶向基因治疗。  相似文献   
87.
目的 制备单链抗体-人肿瘤坏死因子α(hTNF-α)融合蛋白。方法 将hTNF-α的成熟肽cDNA以重组PCR技术融合于胶质瘤单链抗体基因的3′端,构建39ScFv-hTNF-α融合基因,克隆入大肠杆菌分泌型表达pET-20b( ),并诱导表达,结果 融合蛋白的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的20%,还原SDS-PAGE和Western blot显示,其相对分子质量(Mr)为44000,具有识别胶质瘤相关抗原的活发表主TNF-α的抑瘤活性。结论 完成了39ScFv-hTNF-α融合基因的构建,并于大肠杆菌中表达了双功能融合蛋白,为胶质瘤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高效免疫导向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