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1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13篇
耳鼻咽喉   3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7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32篇
内科学   5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29篇
综合类   90篇
预防医学   42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33篇
  2篇
中国医学   78篇
肿瘤学   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78 毫秒
51.
目的:观察人性化护理在非手术胸膜固定治疗反复发作性气胸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73例自发性气胸的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出院前给患者发放问卷调查表,出院后进行回访,分析人性化护理对治疗反复发作自发性气胸的应用效果。结果:患者对人性化护理的总体评价满意率为94.5%,对护理工作的分项评价满意率分别为:工作责任94.5%、工作态度95.9%、心理护理87.7%、护患沟通89.0%、关心病人91.8%、业务水平93.2%、解决问题91.8%、健康教育90.4%。结论:人性化护理能提高非手术胸膜固定治疗反复发作性气胸患者满意率。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小针刀治疗慢性扁桃体炎疗效。方法:将86例慢性扁桃体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3例,治疗组采用小针刀进行治疗,对照组以淡盐水漱口,含碘片,口服维生素C,冰硼散外敷。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35%,对照组总有效率76.7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相似文献   
53.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联合中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及副作用。方法:将临床确诊为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348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穴位埋线联合中药加常规西药治疗,对照组单纯应用常规西药治疗。2组进行临床症状,心电图疗效及副作用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后在胸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及硝酸甘油耗量治疗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治疗后心电图总ST段,总T波压低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埋线联合中药加常规西药治疗不稳型心绞痛疗效满意,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54.
《:人体解剖学》课程是医学专科院校各专业必修的医学基础课之一。在医学教育改革背景影响下,本文就《人体解剖学》课程如何适应临床实际需要,实现人才目标,从课程目的、教材建设、教学内容及知识结构建立、实验教学和考核评价等方面进行研究与实践。  相似文献   
55.
目的运用MDCT联合气钡双对比造影对胃食管连接部(GEJ)癌进行术前分型及TNM分期,评价二者对GEJ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西门子64排CT进行胸腹联合扫描并重建,确定肿瘤中心位置,根据siewert分型标准进行分型,并将影像结果与手术记录、术后病理结果对照。同时结合MDCT图像和气钡造影进行术前TNM分期,并将影像结果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本试验38例患者均经手术证实,其中Ⅰ型4例、Ⅱ型17例、Ⅲ型17例。MDCT对Ⅰ、Ⅱ、Ⅲ型诊断的敏感性分别为80%、88.9%和88.2%,特异性分别为97.1%、86.4%和95.6%。病理证实T1-2例,T3期6例,T4期30例,MDCT对T1-2、T3和T4分期诊断的敏感性分别为75%,66.7%和86.0%,特异性分别为94.4%,88.2%和90.0%。结论 MDCT联合气钡双对比造影检查可以为GEJ癌的分型、TNM分期提供客观、有效的评判标准,有助于判断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从而明确病人归属,判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56.
介绍了在线信息素养教育的概念和特点,结合Web2.0的相关技术特点,论述了Web2.0在高校图书馆信息素质教育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7.
<正>笔者依据《内经》"短刺"、"输刺"和"燔针"等理论,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将毫针的"短刺""输刺"称为刺骨法,将火针的"焠刺""燔针劫刺"相结合称为火针刺骨法,临床主要用于治疗骨关节疾病。笔者临床操作时以痛为腧,取阿是穴,将火针针尖部加热至通红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乳突根治术后不干耳原因,提高疗效,提出防治措施,减少复发并发症。方法对2000年~2012年25例患者再次乳突根治术总结分析。结果本组25例患者中,脂瘤残留13例;面神经嵴过高5例;外耳道口狭窄6例;换药不当1例,术后坚持换药1.5个月后干耳。24例再次乳突根治术达到术腔完全上皮化,干耳时间平均在术后1~3个月。结论病灶清除不彻底、术腔引流不畅、术后换药不当等是乳突根治术常见不干耳原因,根据不同原因采取相应措施是预防再次流脓的关键,术后随访3~6个月无再流脓病例发生。  相似文献   
59.
目的评价支气管动脉(BA)联合非支气管体动脉(NBSA)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下栓塞治疗大咯血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对130例接受经导管动脉栓塞(TAE)治疗的大咯血患者行系统的支气管动脉、肋间动脉、锁骨下动脉和膈下动脉造影,分别对出血及异常责任血管进行末梢及主干完全栓塞。随访观察临床疗效和并发症。随访时间6个月至5年。结果患者原发病为:肺结核64例,单纯性支气管扩张41例(1例有肺叶切除术史),支气管肺癌8例,隐原性咯血12例,尘肺3例,支气管囊肿1例,慢性肺栓塞1例。130例大咯血患者累计栓塞异常及出血动脉324支,其中BA210支(64.8%),NBSA114支(35.2%),114支中包括肋间后动脉64支、胸廓内动脉32支、甲状颈干11支、膈下动脉6支、食管固有动脉1支。本组患者TAE后,即刻止血129例,有效率达99.2%。术后随访复发3例,复发时间分别为3d、8月和1年,其中1例为胸廓内动脉再次出血,1例为肋间动脉再通出血,1例未发现异常血管,经支气管动脉注入立止血3U、手术结束3d后再次咯血。本组病例术后胸闷11例;胸痛5例;术后第2天前胸壁轻度红肿1例,系栓塞右侧内乳动脉;1例术后第2天下床活动时感觉右下肢轻度无力,2周后症状消失;其余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大咯血患者具有多支动脉供血情况并非少见,有必要栓塞前全面探查病灶供血动脉。针对病灶的多支供血动脉栓塞是治疗大咯血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0.
目的 探讨赤霉素(GA3)和6-苄氨基腺嘌呤(6-BA)促进祖师麻原植物黄瑞香种子萌发的最佳浓度与时间,为黄瑞香人工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黄瑞香种子为试材,在不同质量浓度的GA3(0,100,200,300,400,500 mg/L)与不同浸种时间(8,16,24 h)和不同质量浓度的6-BA(0,25,50,75,100,125 mg/L)与不同浸种时间(8,16,24 h)下,测定黄瑞香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结果 200 mg/L的GA3溶液浸种16h时,黄瑞香种子发芽率最高,为7.33%,比对照增加了5.33%,和其他处理组合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25 mg/L的6-BA溶液浸种16h时,黄瑞香种子发芽率最高,为6.33%,比对照增加了4.66%,和其他处理组合间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结论 200 mg/L的GA3溶液浸种16 h或25 mg/L的6-BA溶液浸种16 h时,黄瑞香种子发芽率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