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85篇
  免费   85篇
  国内免费   89篇
耳鼻咽喉   15篇
儿科学   8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124篇
口腔科学   65篇
临床医学   264篇
内科学   146篇
皮肤病学   22篇
神经病学   75篇
特种医学   73篇
外科学   288篇
综合类   750篇
预防医学   161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281篇
  2篇
中国医学   54篇
肿瘤学   118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129篇
  2015年   173篇
  2014年   117篇
  2013年   196篇
  2012年   358篇
  2011年   431篇
  2010年   345篇
  2009年   307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06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1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51.
目的观察氯胺酮对疼痛抑郁共病大鼠行为学及吲哚胺2,3二加氧酶(IDO)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24只,2月龄,体重200~250g,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S组)、生理盐水组(N组)和氯胺酮组(K组),每组8只。N组及K组大鼠均接受右踝关节腔内完全弗氏佐剂(CFA)50μl注射,建立疼痛抑郁共病模型;S组大鼠则注射生理盐水50μl作为对照。CFA注射后1、7、14d分别测定机械性缩足反射阈值(MWT)及不动时间。第14天行为学测试后,N组大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ml,K组则注射20 mg/kg氯胺酮1 ml。三组大鼠于腹腔注射后1h测定MWT及不动时间。随后取大鼠海马、前额皮层、扣带回组织及血浆,采用ELISA法测定IL-6浓度及IDO活性。结果与S组比较,N组及K组CFA注射后1、7、14dMWT明显降低(P0.05),CFA注射后7、14d不动时间明显延长(P0.05)。与N组比较,K组MWT明显升高(P0.05),不动时间明显缩短(P0.05),大鼠海马、前额皮层、扣带回IL-6浓度和IDO活性均明显下降(P0.05)。结论氯胺酮可有效治疗疼痛抑郁共病,这可能与其抑制大鼠不同脑区IDO信号通路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52.
糖尿病肾脏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 , DKD)是糖尿病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终末期肾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 ESRD)的主要原因。尽管对DKD的发病机制和可能的治疗方法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目前的治疗方法仍然不能有效地阻止患者进展成终末期肾病。因此,深入了解DKD的发病机制,寻找新的诊断及治疗靶点至关重要。目前miRNA成为生命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其广泛存在于生物体中,在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均起关键作用。miRNA在DKD发病机制中的调节作用也日益受到关注,本文对miRNA在DKD发病机制中的调控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3.
目的:通过文献挖掘探讨从肺论治银屑病的证治规律。方法:制定文献检索策略,根据文献纳入及排除标准,筛选出合格文献,建立数据库及数据预处理后,应用频次分析及关联规则分析等数据挖掘方法,得出银屑病从肺论治的证候及用药频次,以及证候与症状之间、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结果:纳入合格文献47篇,共40个证型,82首方剂,经证候名称规范及整理合并,得出9个证候类型。按出现频次统计,排名前4的为肺经风热证、肺燥伤阴证、肺热壅盛证、风寒袭肺证,基本方药分别为银翘散、清燥救肺汤、清瘟败毒饮、麻黄汤。结论:从肺论治银屑病有文献证据支持,有临床实用价值,可以丰富银屑病的辨证论治方法,拓宽辨治思路。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讨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相关性疼痛(zoster-associated pain, ZAP)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金陵医院疼痛科2018年6月至2022年6月接受神经阻滞治疗的ZAP病人共153例,按带状疱疹病程分为急性期组(acute herpetic neuralgia, AHN)(1~30天)、亚急性期组(subacute herpetic neuralgia, SHN)(31~90天)和慢性期组(postherpetic neuralgia, PHN)(> 90天)。所有病人均行2次神经阻滞治疗,每次间隔7天。记录病人入院时、出院时、出院后1个月和3个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分、口服药用量、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PSQI)、病人满意度评分(likert scale)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三组病人出院时各项评分均较入院时明显改善(P <0.05),1个月和3个月时AHN组和SHN组普瑞巴林用量较出院时降低(P <0.05)...  相似文献   
55.
赵军  高宝柱  郑宝森  曹君利 《天津医药》2014,42(11):1084-1087
目的观察鞘内注射吗啡、芬太尼复合小剂量纳洛酮对切口痛大鼠痛行为学及血浆胃动素(MTL)的影响。方法取鞘内置管成功的健康雄性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6组(n=12):生理盐水(NS)组,切口痛(P)组,吗啡(5μg/kg)+芬太尼(0.25μg/kg)组(MFP组),吗啡+芬太尼+纳洛酮1(0.2 ng/kg)、2(1 ng/kg)、3(5 ng/kg)组(MFPN1、2、3组)。后5组行足跖肌切口。各组取其中6只于鞘内置管前24 h(T0)、造模前24 h(T1)、术后1 h(T2)、3 h(T3)、6 h(T4)、24 h(T5)、48 h(T6)、72 h(T7)检测机械缩足阈值(PWMT)与热缩足反射潜伏期(PWTL),剩余6只于术后6h即刻断头处死,取血浆以ELISA法检测MTL浓度。结果 MFPN2组与NS组各时点PWM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与NS组相比,T2、T5时点PWTL上调(P<0.05),其余各时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组、MFPN3组与NS组比较,T2、T3、T4时点PWMT、PWTL显著下调(P<0.05)。而MFPN3组与P组比较,T6时点PWMT及T3、T4时点PWTL下调更为显著(P<0.05)。P、MFP、MFPN1、MFPN3组与NS组比较,术后6 h MTL表达下调(P<0.05)。而MFPN2与NS组MTL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鞘内注射1 ng/kg纳洛酮抑制了吗啡+芬太尼对切口痛大鼠血浆MTL表达的影响,并能上调大鼠热辐射痛阈值,增强了阿片类药物的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JAK2/STAT3信号通路是否通过调节抗增殖蛋白而在硫化氢(H2S)后处理中减轻缺氧/复氧(H/R)心肌细胞的损伤。方法体外培养的原代新生大鼠心肌细胞建立缺氧/复氧损伤模型。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Normal组)、缺氧/复氧组(H/R组)、硫化氢后处理组(NP组)、硫化氢后处理+AG490组(N+A组)、AG490组(AG组)、溶媒组(DMSO组)。分别在缺氧前、复氧2 h检测心肌细胞的存活率、培养液中LDH的释放;复氧末,采用流式细胞术观察各组心肌细胞的凋亡情况;应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tSTAT3、p-STAT3、PHB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缺氧前,组间各个指标检测值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复氧2h,与H/R组比较,NP组心肌细胞存活率明显提高了(P<0.05),LDH的释放以及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P<0.05);同时p-STAT3、PHB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AG490逆转了H2S后处理产生的心肌保护效应,使N+A组细胞活力及pSTAT3、PHB的表达水平降低(P<0.05),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P<0.05)。结论 JAK2/STAT3信号通路可能通过上调抗增殖蛋白的表达而在硫化氢(H2S)后处理中减轻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正常大鼠慢性吗啡耐受的影响及其相关的分子机制。方法♂SD大鼠48只,体质量180220 g,随机分成6组(n=8):Ⅰ组为空白对照组,Ⅱ组为吗啡耐受组,Ⅲ组为50μg·kg-1右美托咪定对照组,Ⅳ组为12.5μg·kg-1右美托咪定处理组,Ⅴ组为25μg·kg-1右美托咪定处理组,Ⅵ组为50μg·kg-1右美托咪定处理组。d1测定大鼠基础热缩足潜伏期(PWL),然后皮下注射吗啡10mg·kg-1,计算30 min时各组大鼠吗啡的MPE值。d 2,Ⅰ组注射生理盐水,Ⅱ组皮下注射吗啡10 mg·kg-1,每天2次;Ⅲ组早上皮下注射50μg·kg-1右美托咪定,下午皮下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Ⅳ、Ⅴ、Ⅵ组皮下注射吗啡10 mg·kg-1,每天2次,连续5 d,每天上午皮下注射吗啡前30 min,Ⅳ、Ⅴ、Ⅵ组分别给予相应剂量的右美托咪定皮下注射。d 7行为学检测后立即处死大鼠,留取腰5脊髓,分别采用免疫印迹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分析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磷酸化的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p-ERK)及星形胶质细胞特异性标记物GFAP的表达水平。结果 d 1,6组大鼠基础热痛阈和MPE值无明显差异。d 7,6组大鼠的基础热痛阈无明显差异,但与Ⅰ组相比,Ⅱ、Ⅳ、Ⅴ、Ⅵ组的MPE值降低(P<0.05);与Ⅱ组相比,Ⅲ、Ⅴ、Ⅵ组的MPE值增高。d 7,6组大鼠腰5脊髓内总ERK的表达无明显差异;与Ⅰ组相比,Ⅱ、Ⅳ、Ⅴ组腰5脊髓内p-ERK的表达明显增多(P<0.05);与Ⅱ组相比,Ⅲ、Ⅳ、Ⅴ、Ⅵ组腰5脊髓内p-ERK的表达均减少(P<0.05)。与Ⅰ组相比,Ⅱ,Ⅳ组腰5脊髓内GFAP的表达明显增强(P<0.05);与Ⅱ组相比,Ⅲ,Ⅴ,Ⅵ组腰5脊髓内GFAP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能够剂量依赖地预防正常大鼠吗啡耐受的形成,这可能与其能够抑制脊髓内ERK的磷酸化,减少星形胶质细胞的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触液核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5(ERK5)在吗啡依赖大鼠戒断行为中的作用。方法成年♂SD大鼠48只,体质量230270 g,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大鼠随机分为两组(n=24):吗啡-纳洛酮-DMSO组(A组)和吗啡-纳洛酮-BIX02188组(B组)。采用剂量递增法皮下注射吗啡以建立大鼠吗啡依赖模型,d 6上午经腹腔注射纳洛酮,催促戒断症状出现,即建立吗啡戒断模型。采用行为药理学方法结合免疫荧光技术,侧脑室内注射ERK5特异性抑制剂BIX02188,观察其对吗啡依赖大鼠戒断行为、戒断所致痛觉过敏及触液核p-ERK5表达的影响。结果与吗啡-纳洛酮-DMSO组相比,吗啡-纳洛酮-BIX02188组大鼠跳跃、咬牙、湿狗样抖动、腹泻及体重减轻等戒断症状明显缓解(P<0.05),而扭体、流涎无改善(P>0.05);戒断所致痛觉过敏明显减轻(P<0.05)。与吗啡-纳洛酮-DMSO组相比,吗啡-纳洛酮-BIX02188组大鼠触液核p-ERK5阳性神经元数量明显减少(P<0.05)。结论拮抗触液核ERK5可减轻吗啡依赖大鼠戒断症状,提示触液核ERK5参与吗啡依赖大鼠戒断症状的表达。  相似文献   
59.
目的:比较Mtwo镍钛器械和手用不锈钢K挫的根管预备能力。方法:选取需进行根管治疗的132例患牙,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Mtwo镍钛器械和手用不锈钢K挫,比较根管预备时间、根管预备后疼痛的反应和根管充填质量。结果:Mtwo镍钛器械工作效率高,术后疼痛少,根管充填质量高。结论:Mtwo镍钛器械优于手用不锈钢K挫,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60.
祝旺  赵玉良  李泳 《黑龙江医药》2014,(6):1363-1365
目的:研究并比较丙泊酚和右美托咪啶对于重症监护病房机械通气患者的镇静效果。方法: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收治的COPD行机械通气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丙泊酚镇静组(实验组)、右美托咪啶镇静组(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达到镇静满意的时间、停药后唤醒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心动过缓、谵妄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结果:丙泊酚组患者达到镇静满意的时间和停药后唤醒时间少于右美托咪啶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丙泊酚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与右美托咪啶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右美托咪啶组心动过缓的发生率更高,丙泊酚组呼吸抑制、注射部位疼痛的发生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PD急性加重并呼吸衰竭,使用丙泊酚和右美托咪定均能达到满意的镇静效果,丙泊酚镇静起效快,作用时间短,但是可能会发生呼吸抑制现象,右美托咪啶不影响血流动力学和呼吸抑制,但可能发生心动过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