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10篇
  免费   86篇
  国内免费   89篇
耳鼻咽喉   16篇
儿科学   10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124篇
口腔科学   67篇
临床医学   269篇
内科学   148篇
皮肤病学   23篇
神经病学   76篇
特种医学   73篇
外科学   292篇
综合类   754篇
预防医学   161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284篇
  2篇
中国医学   55篇
肿瘤学   118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129篇
  2015年   173篇
  2014年   117篇
  2013年   196篇
  2012年   358篇
  2011年   433篇
  2010年   345篇
  2009年   30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06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1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观察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c—Jun蛋白磷酸化情况以及异氟醚对其的影响。方法四动脉结扎法建立大鼠脑缺血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直接脑缺血/再灌注组、吸入2h1.5MAC异氟醚脑缺血/再灌注组和吸入纯氧2h脑缺血/再灌注组,全脑缺血15min后分别再灌注6h。再灌注6h的大鼠进行磷酸化c—Jun(P—c—Jun)的免疫印迹和免疫组化检测。结果缺血前吸入1.5MAC异氟醚组大鼠的c—Jun磷酸化水平明显低于直接脑缺血/再灌注组和吸入纯氧2h脑缺血/再灌注组(P〈0.05)。结论异氟醚抑制c—Jun蛋白的磷酸化可能是其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性脑损伤产生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探讨真核起始因子4E(eIF4E)在小鼠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炎症调节作用。方法 分别用200?ng/μl脂多糖(LPS)和20?ng/μl白细胞介素-4(IL-4)诱导RAW264.7细胞12?h后提取mRNA,24?h后提取蛋白,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eIF4E mRNA和蛋白在M1型和M2型巨噬细胞中的表达变化。复制ApoE-/-动脉粥样硬化小鼠模型,检测小鼠腹主动脉eIF4E mRNA和蛋白表达变化;组织免疫荧光检测eIF4E在主动脉根部中分别与M1型和M2型巨噬细胞中的共表达。结果 M1型巨噬细胞eIF4E mRNA和蛋白表达高于M2型巨噬细胞(P?<0.05)。在ApoE-/- 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中,ApoE-/-小鼠腹主动脉eIF4E mRNA和蛋白表达高于C57BL/6J小鼠(P?<0.05);eIF4E与CD86的共定位表达高于eIF4E与CD206的共定位表达。结论 eIF4E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过程中主要在M1型巨噬细胞中起作用,进而对动脉粥样硬化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03.
麻醉生理学是徐州医学院的特色专业,在本科生二年级时即进行授课,在麻醉生理学理论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法,有利于尽早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更好地掌握麻醉生理学知识,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04.
目的研究棕榈油(palm oil,PO)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梗死体积及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cl-2和Bax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棕榈油的脑缺血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将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4组: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IR)、PO处理组。空白对照组与假手术组每组12只大鼠,缺血再灌注组与PO处理组再分为再灌注2 h、6 h、12 h、24 h、72 h、7 d等6个亚组,每亚组12只大鼠。TTC染色观察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损伤体积;SDS聚丙烯酰胺凝胶转移电泳(westernblotting,WB)检测Bcl-2、Bax的表达水平并观察PO的保护作用。结果①TTC染色:空白对照组与假手术组未见缺血失染区域,缺血再灌注组与棕榈油处理组缺血再灌注后2h均未见明显的缺血失染区,在缺血再灌注6 h、12 h、24 h、72 h、7 d各时间点,PO处理组梗死质量百分比与对应的IR组数值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PO处理组较缺血再灌注组缺血梗死脑区质量百分比减少;②WB:缺血再灌注组及棕榈油组从再灌注6 h开始Bcl-2、Bax在半暗带区表达增强,随缺血时间延长,表达呈先升高后降低,Bcl-2于缺血12 h达高峰,Bax于缺血24 h达高峰。各时间点PO处理组与相应缺血组相比,Bcl-2的表达量显著增加(P〈0.05),Bax的表达量显著减少(P〈0.05)。结论①棕榈油可以减小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的缺血受损范围;②棕榈油能够增加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凋亡抑制基因Bcl-2表达作用,降低凋亡基因Bax表达作用,保护神经细胞。  相似文献   
105.
目的初步探讨microRNA-383(miR-383)对IL-2信号介导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Foxp3mRNA转录的影响。方法采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14例SLE患者PBMCs中SOCS3蛋白表达水平,通过相关microRNA软件预测和Westernblot鉴定靶向SOCS3的microRNA,RT—PCR方法检测miR-383转染SLE患者的PBMCs中转录因子Foxp3mRNA的转录水平。结果Westernblot结果发现,SLE患者的PBMCs中SOCS3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加,miR-383抑制SOCS3蛋白表达。SLE患者PBMCs转染miR-383后Foxp3mRNA的转录水平显著增高。结论miR-383靶向抑制SOCS3,上调IL-2信号介导的SLE患者的PBMCs中Foxp3mRNA的转录水平。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观察神经酰胺(ceramide,Cer)对人胃癌耐顺铂(cisplatin,DDP)细胞的耐药逆转作用并对其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 体外培养SGC7901/DDP细胞后给予外源性Cer及DDP干预,通过MTT、流式细胞仪观察肿瘤细胞增殖、凋亡、周期阻滞情况,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细胞Bcl-2、Bax蛋白表达的改变.结果 单独使用DDP 2.5 mg/L、Cer 2.5 μmol/L组细胞增殖、周期阻滞、细胞凋亡、蛋白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Cer 2.5 μmol/L预处理后给予DDP 2.5 mg/L可抑制细胞增殖,作用均强于单独使用Cer及DDP组;Cer 5 μmol/L联合DDP 2.5 mg/L组作用强于Cer 2.5 μmol/L联合DDP 2.5 mg/L组.Cer 2.5 μmol/L+DDP 2.5 mg/L组凋亡率为(19.898±2.003)%,与对照组[(11.930±1.973)%]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单独使用Cer及DDP组相比也有统计学差异(P〈0.05).Cer 2.5 μmol/L预处理后给予DDP 2.5 mg/L Bcl-2表达下降、Bax表达上调,Bcl-2/ Bax比值下降,与单独使用Cer及DDP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Cer 2.5 μmol/L预处理后给予DDP 2.5 mg/L出现细胞周期阻滞作用,G0/G1期细胞增多,S期细胞减少,与单独使用Cer及DDP组相比出现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Cer逆转了DDP的耐药作用,其中Cer逆转了DDP的凋亡耐药与改变Bcl-2/Bax比值有关.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建立固相萃取-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银杏叶提取物中芦丁、槲皮素、山柰酚和异鼠李素的方法。方法 采用Waters Sep-Park-C18固相萃取小柱对银杏叶提取物样品进行处理,流动相:甲醇-0.1%甲酸水溶液,线性梯度洗脱;检测波长:360 nm;柱温:40 ℃;进样量:20 μL;体积流量:1.0 mL/min。结果 芦丁、槲皮素、山柰酚、异鼠李素的定量限分别为20、6、5、5 mg/mL,芦丁、槲皮素、山柰酚、异鼠李素分别在14~198、15~205、3~40、3~41 mg/L时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回收率为93.7% ~104.7%,日内及日间精密度的RSD分别小于2%、3%。结论 方法简单、准确,为银杏叶提取物中黄酮类成分的质量控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研究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时皮质区星形胶质细胞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与神经元c-fos的表达变化。方法70只大鼠,随机分成缺血组及假手术组,缺血组再根据再灌注时间的不同,分别分为再灌注2、4、6、12、24、48、72h7个亚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单标记法、蛋白印迹法观察缺血皮质区各时间点GFAP和c-fos表达,用免疫组织化学双重染色法显示2组再灌注4、24、48hGFAP和c-fos表达的相互关系。结果大鼠脑缺血2h再灌注2h神经元c-fos的表达增加,4h达高峰,随之下降,2组间各时间点均有差异(P〈0.05);于再灌注4h星形胶质细胞被激活、GFAP表达增加,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升高,于48h达高峰,随后下降,2组间6、12、24、48、72h5个时间点具有差异(P〈0.05);且在同一部位,c-fos阳性神经元周围伴有激活的星形胶质细胞表达GFAP。结论脑缺血/再灌注时皮质区星形胶质细胞及神经元均被激活,并伴有GFAP、c-fos的不同的时程规律表达变化。  相似文献   
109.
Toll样受体4(Toll-likereceptor4,TLR4)是一类介导天然免疫的跨膜信号传递受体,在促进细胞因子的合成与释放、诱发炎性反应、抗病毒感染、调节免疫应答、介导全身免疫病理损伤等方面起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对TLR4的生物学特征、TLR4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作用、TLR4参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可能机理和TLR4作为疼痛治疗的药物靶点等方面做一综述,以阐述脊髓TLR4在神经病理性疼痛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可能为临床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治疗提供方向和思路。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制备盐酸纳洛酮鼻腔喷雾剂并考察制剂的纤毛毒性和体内药代动力学行为.方法 考察盐酸纳洛酮在不同pH溶液中的稳定性,不同吸收促进剂对盐酸纳洛酮的促渗透效果,筛选出适宜的处方;以离体蟾蜍上颚黏膜表面纤毛的相对运动百分率评价盐酸纳洛酮鼻腔喷雾剂的纤毛毒性;考察盐酸纳洛酮鼻腔喷雾剂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行为.结果盐酸纳洛酮溶液在pH3.5~5.5范围内稳定,0.2%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2Na)促渗透效果最好;盐酸纳洛酮鼻腔喷雾剂的纤毛毒性小且可恢复;盐酸纳洛酮鼻腔喷雾剂起效快,在大鼠体内的生物利用度与肌肉注射相当.结论 本文制备的鼻腔喷雾剂体外性质稳定可控,纤毛毒性小,起效快,生物利用度高,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