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2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2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56篇
内科学   28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34篇
综合类   84篇
预防医学   17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54篇
  1篇
中国医学   222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40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1 毫秒
31.
目的:了解南京市中医院2007年-2009年阿片类药品使用情况。方法:搜集数据,统计分析南京市中医院2007年-2009年中心药房阿片类药品使用数量、金额、药品DDD s(限定日剂量)及排序。结果:强阿片类药物销售金额和数量逐年增加。以羟考酮、芬太尼透皮贴剂增长较多,弱阿片类药物可待因使用呈下降趋势。本院医务处、药剂科、中西医结合癌痛镇痛中心三家联合经常开展毒麻药管理培训,贯彻WHO三阶梯镇痛的使用原则及NCCN成人癌痛临床实践指南。在肿瘤患者的疼痛治疗中,90%临床医师能正确掌握WHO癌症"三阶梯"镇痛用药方案及NCCN成人癌痛临床实践指南的原则。结合毒麻药管理规定,我院对弱阿片类镇痛药实行了人性化管理,由特殊管制药品转为按处方药品管理,并加强监控.避免了滥用。结论:我院阿片类药物的使用正逐步规范化,合理化。临床医师的阿片类药物合理应用知识有明显提高,检查与培训相结合的方式更有利于从根源上规范临床阿片类药物的使用。  相似文献   
3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9):3541-3542
目的探讨PCT和CRP检测在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早期临床诊断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9月收治的447例新生儿肺炎患儿组成病例组,选取同期住院健康新生儿50例形成对照组。病例组按照发病原因可分为吸入性肺炎组162例和感染性肺炎组285例;感染性肺炎患儿按照病原体类型进一步分为细菌性肺炎组148例、病毒性肺炎组87例和非典型性肺炎50例。采用酶联荧光分析法测定并比较不同的分组模式下,各亚组研究对象血清PCT、CRP、WBC水平,通过ROC分析评价PCT和CRP的灵敏度、特异度以及诊断效能。结果新生儿吸入性肺炎多发生于早期新生儿(89.51%),感染性肺炎多发生于晚期新生儿(88.42%);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组PCT、CRP水平均高于吸入性肺炎组新生儿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WBC在两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性肺炎患儿按病原体分组比较细胞因子水平,结果显示不同病原体组与对照组患儿PCT与CR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性肺炎患儿WBC水平偏高(P0.05),其他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分析结果显示,CRP检测灵敏度较高(84.56%),检验效能较好,AUC达到0.87。结论血清CRP和PCT检测技术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与特异度,其中CRP检验效能更佳,对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早期诊断及病原体区分有着很好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33.
王康  杨春 《肿瘤防治研究》2021,48(10):952-957
目的 探讨T1期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肿瘤出芽的临床病理意义。方法 在T1期食管鳞状细胞癌(SCC)切除组织中查找肿瘤出芽,并分析肿瘤出芽与内镜分型和各种病理参数之间的相关性,以验证肿瘤出芽是否可作为衡量浅表浸润性食管癌侵袭性的一项有用指标。结果 经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标记后肿瘤出芽检出率有明显提高(P<0.05)。肿瘤出芽检出率在T1b期食管SCC患者显著高于T1a期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淋巴结转移的病例肿瘤出芽检出率显著高于无转移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B期者肿瘤出芽检出率显著高于ⅠB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肿瘤出芽在T1期食管SCC中检出率较高;EGFR免疫组织化学标记可提高食管SCC中肿瘤出芽的检出率;当T1期食管SCC出现肿瘤出芽时提示其更具侵袭性。  相似文献   
34.
高位复杂性肛瘘的治疗难点是如何处理肛门功能保护与彻底治愈之间的矛盾。丁氏挂线疗法是丁老在继承传统中医挂线疗法的基础上,根据高位复杂性肛瘘瘘管走行、位置深度、空腔范围、有无内口、肛直环纤维化程度等,从切口设计、挂线管理、紧线时机等方面着手,制定不同的挂线治疗方法,包括中位挂线法、虚挂线法和切开旷置法等,做到既注重彻底清除病灶又重视保护肛门精细功能。同时,丁老研发的中药外用制剂也广泛应用于肛瘘急性期及肛瘘术后创面的处理。丁氏挂线疗法与外用自制制剂联合,共同运用于高位复杂性肛瘘的治疗中,获得很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5.
目的:验证颈源性头痛针刺治疗优选方案的疗效。方法:将300例颈源性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150例,分别予针刺治疗优选方案(脑空透风池、脑户透风府,排针法,针刺深1寸,留针6h)、颈2横突注射治疗,以VAS加权值为指标,分别观察并比较近期及远期疗效。结果:治疗组、对照组对改善VAS加权值方面的近期及远期疗效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颈源性头痛针刺治疗优选方案与颈2横突注射法疗效相当。  相似文献   
36.
目的:观察内关穴位埋线治疗心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心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参松养心胶囊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另加内关穴位埋线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HRV变化情况及证候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6.67%,对照组为73.3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RV指标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关穴穴位埋线可改善心悸患者症状及促进HRV修复。  相似文献   
37.
白塞氏病,刘永年教授认为湿热酿毒是本病发生的重要机制,络脉瘀阻是病机演变的关键环节,湿、热、毒、瘀相互胶着是本病缠绵难愈的重要原因,因此确立清热化湿、解毒活血通络的治疗大法。急性期以湿热蕴毒夹瘀阻络为主,治宜清热化湿,解毒通络。缓解期以湿热羁留、耗伤气阴为主,治宜益气养阴为主,解毒化瘀为辅。用药时,强调重用清热解毒药以祛除病邪,灵活使用活血药以流畅血脉,祛除瘀滞,适当使用免疫调节药以扶助正气,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38.
目的评价新研制的食物图谱辅助提高24h回顾法膳食调查准确性的效力。方法选取我院40名普食住院病人,分别用称重法、无图谱辅助的24 h膳食回顾法和有图谱辅助的24 h膳食回顾法对其进行一日膳食调查。将两种24 h膳食回顾法获得的食物消费量和营养素摄入量,与称重法获得的相应数据进行比较,计算与称重法的差值及其比例,比较两种24 h膳食回顾法所获数据与称重法的接近程度,探讨新研制的食物图谱在24 h膳食回顾中的作用。结果与称重法相比,无图谱辅助的24 h回顾法除鸡蛋和牛肉外,其余食物及所有营养素都是低估的,除脂肪、总维生素E、钠、钙和膳食纤维摄入量数据与称重法呈一定程度的正相关,其他营养素和各种食物摄入量则未见相关性。有图谱辅助的24 h膳食回顾所获食物和营养素摄入量与称重法无差别,且两组数据高度相关。结论新研制的食物图谱能有效提高24 h膳食回顾的准确性,携带方便,应用简便,是一种很好的现场调查工具,值得推广应用。[营养学报,2012,34(6):558-562]  相似文献   
39.
高位复杂性肛瘘因瘘管穿越外括约肌深层且多有支管道,是肛肠科疑难病之一,因此又被称为难治性肛瘘。迄今为止,手术仍为治愈肛瘘的最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0.
目的观察金胆片治疗慢性胆囊炎肝胆湿热证的疗效。方法将66例慢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4例,予口服金胆片;对照组32例,予口服消炎利胆片,4周为1个疗程。观察患者症状体征积分、临床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右上腹疼痛积分、右上腹压痛积分及总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金胆片治疗慢性胆囊炎肝胆湿热证有较好疗效,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