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4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8篇
耳鼻咽喉   1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2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37篇
内科学   26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24篇
综合类   68篇
预防医学   28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60篇
中国医学   24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41.
Li H  Du H  Gao M  Chen C  Lin Y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11,29(5):481-484
目的 以电化学方法比较3种整铸支架活动义齿常用金属试件的耐腐蚀性.方法 将钴铬合金、含钛镍铬合金、纯钛3种试件置于pH为6.8的人工唾液中,通过电化学线性扫描技术获得Tafel曲线,比较腐蚀电位、腐蚀电流;通过X射线衍射(XRD)仪观测腐蚀前后试件的表面物相结构;以场发射扫描电镜观察金属表面形貌的改变和差异.结果 含钛...  相似文献   
142.
目的探讨食管空肠单层排线吻合法预防术后吻合口漏的疗效。方法分析1987年10月至2012年5月连续119例进展期胃癌全胃切除食管空肠单层排线吻合法的临床结果。结果手术死亡率为1.68%(2/119)。存活的117例中,术后均未发生吻合口漏和吻合口狭窄。有3例(2.52%)术后发生轻度返流性食管炎。结论食管空肠单层排线吻合法可减少进展期胃癌全胃切除术后吻合口并发症,简单、易学、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3.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及医学影像设备的发展,寰、枢椎不稳定性疾病的诊治越来越受到关注。通过置入内固定物治疗寰、枢椎不稳定性疾病,可得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及预后,但寰、枢椎位置较高且结构特殊,有效的内固定治疗开展相对较晚,给相关疾病的诊治带来较大困难,为此国内、外的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本文对寰、枢椎的解剖及毗邻、生物力学、临床应用方面进行了介绍。作为颈椎外科中最后一个"碉堡",随着对寰、枢椎结构形态学的更深入研究,对寰、枢椎不稳定性疾病的内固定治疗技术将更加成熟,给疾病的治疗带来极大的益处。  相似文献   
144.
腺样体肥大治疗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采用随机对照方法研究药物治疗及手术干预在腺样体肥大治疗中的效果和作用,以期为腺样体肥大规范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将门诊符合研究入组原则和标准的儿童腺样体肥大患者83例(病史>12周)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单纯药物治疗组或者手术干预治疗组,治疗3月后,通过对腺样体大小改变、免疫球蛋白水平的改变、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评价、儿童慢性鼻窦炎的疗效评价、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疗效评价,采用单样本t检验及两组独立样本t检验、有序分类资料的秩和检验等统计学方法,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的腺样体大小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两组腺样体大小有统计学差异(P=0.038),两组患儿治疗后的腺样体大小分别同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00。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3月血清中IgA、IgG、IgM变化经t检验统计学比较均无差异(P>0.05)。两组分泌性中耳炎、儿童慢性鼻窦炎、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疗效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值分别为0.822、0.773、0.559)。【结论】腺样体肥大通过规范的单纯药物治疗能够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治疗后3个月的疗效观察发现手术干预措施并不会增加此类患儿的治疗效果,因此,腺样体肥大患儿的治疗应首选规范的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的指征应更加严格。  相似文献   
145.
重建粗隆及股骨矩关节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粗隆间骨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人工关节置换的治疗效果。方法 2004年3月至2009年12月对38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行股骨粗隆、股骨矩修复重建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年龄78~91岁,平均83.6岁,按Evans-Jensen分型均为不稳定型骨折,所有病例都合并有内科疾病及骨质疏松。术后早期康复训练。结果住院期间无一例死亡,37例于术后2周内下床负重,均获得3~36个月随访,无骨不愈合、关节感染、关节脱位、假体松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3例于术后5~13个月死于其他疾病。术后6个月按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髋关节功能优良者31例。结论股骨粗隆、股骨矩重建人工关节置换治疗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卧床时间短、可早期负重、髋关节功能恢复快、术后并发症低的优点,对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一种较合理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6.
目的 探讨经伤椎置钉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治疗下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1年11月至2009年8月对26例下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行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男19例,女7例;年龄21~56岁,平均37.6岁.所有患者均于伤椎及其上、下相邻椎置入椎弓根螺钉并行后外侧植骨融合.比较术前、术后及未次随访时伤椎椎体的前缘高度比值、腰椎前凸角.结果 本组26例患者术后获12~48个月(平均26.3个月)随访,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比值由术前47.35%±6.42%恢复至术后95.35%±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为94.91%±6.73%,与术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腰椎前凸角由术前30.16°±7.12°恢复至术后39.32°±8.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为39.18°±9.72°,与术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末发生内固定松动、断裂等并发症.末次随访时下腰痛视觉模拟(VAS)评分由术前平均(8.9±1.6)分降至(1.2±0.3)分.术前合并神经损伤的12例患者除2例D级患者无改变外,其余患者美国脊髓损伤学会(ASIA)分级均提高1~2级.结论 经伤椎置钉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治疗下腰椎爆裂性骨折能有效地维持伤椎复位后的高度及腰椎前凸角,手术创伤小、操作相对简单,是一种治疗下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7.
目的 探讨高龄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的治疗原则和特点.方法 自2003年1月~2008年6月,对186例髋部骨折的高龄患者(年龄75岁以上)的合并症、术前准备、手术适应证与内固定的选择、以及术后处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后随访178例,本组病人除2例由于并发多种疾病死亡,其余病人均恢复生活自理能力,根据患者骨折愈合、关节活动、主观感觉与生活能力恢复等因素评定疗效,优良率为83.3%.结论 针对不同的病人,可靠准确的术前全身状况评估、积极充分的术前准备、内固定器械和术式的选择、术后的合理用药和功能锻炼是高龄患者髋部骨折围手术期处理的重要内容,是减少手术并发症、提高手术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8.
目的对大鼠行扩大肝部分切除术后利用右肾动脉行入肝门静脉动脉化加门腔分流术,研究该术式对大鼠门静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Sprague-Dawley大鼠130只,分为A组(动脉化组)47只,行70%扩大肝部分切除术后,用右肾动脉行门静脉动脉化加门腔分流术;B组(肝切组)43只,行70%扩大肝部分切除及右肾切除,阻断门静脉10min;C组(对照组)40只,仅行右肾切除及门静脉主干游离。分别于术后第2、7、14、28天检测门静脉压力、内径和血流量。结果 A组及B组手术成功率分别为85.1%和9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组手术成功率100%。术后各时间点A组与B、C组比较,入肝门静脉压力、门静脉内径、血流速度和入肝血流量变化均较后两组更明显(P0.01);A组入肝门静脉压力随时间推移有下降趋势,于术后第14天(12.7±0.7)cmH2O达到稳态,与术后第28天(12.4±0.6)cmH2O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A组门静脉内径、血流速度和入肝血流量在术后各时间点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术后门静脉血流速度均较C组增快(P0.05),门静脉血流量在术后14~28d较C组增加(P0.05)。结论大鼠扩大肝部分切除术后行入肝门静脉动脉化模型稳定可靠,手术成功率理想,动脉化术后门静脉压力明显升高,门静脉内径出现扩张以适应压力变化,入肝血流量明显增加。门静脉血流动力学指标在术后早期即发生改变并取得稳态。  相似文献   
149.
目的建立高表达微小RNA145前列腺癌骨转移细胞系,为研究其在骨转移中的作用机制提供依据。方法构建pMSCV-miR-145质粒,制备逆转录病毒pMSCV-vector和pMSCV-miR-145并感染前列腺癌骨转移细胞株PC-3,筛选并鉴定稳定细胞株PC-3/pMSCV-vector与PC-3/pMSCV-miR-145。结果转染pMSCV-miR-145实验组和pMSCV-vector对照组的质粒转染率均为80%~90%。荧光实时定量RT-PCR显示实验组细胞miR-145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达2000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筛选出的稳定细胞株中,miR-145的表达水平升高。结论高表达微小RNA145前列腺癌细胞系的成功建立,为探索miR-145在前列腺癌骨转移中的作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0.
李超容  严勤  张红燕 《河北医学》2012,18(10):1387-1389
目的:探讨测二点血糖用于妊娠期糖尿病诊断的可行性。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江门市第二人民医院和珠海市香洲区人民医院产检时自愿参加血糖筛查的健康孕妇6000例,在妊娠24至28周,常规做50ɡ葡萄糖负荷试验筛查(GCT),对结果异常者行75ɡ葡萄糖负荷试验(OGTT)。对比测二点血糖与测四点血糖的OGTT诊断标准诊断妊娠期糖尿病(GDM)的异同点。结果:二点血糖与四点血糖诊断妊娠期糖尿病(GDM)的发生率、敏感度、特异性、两组母儿并发症和预后均无显著差异,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点血糖诊断妊娠期糖尿病是可行的,可减少抽血次数,节省时间,使孕妇易于接受和合作,便于临床操作及减少不必要的医疗资源浪费,有利于GDM筛查工作的开展,提高GDM的检出率,从而促进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