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15篇
  免费   472篇
  国内免费   132篇
耳鼻咽喉   39篇
儿科学   34篇
妇产科学   27篇
基础医学   503篇
口腔科学   631篇
临床医学   810篇
内科学   227篇
皮肤病学   59篇
神经病学   53篇
特种医学   210篇
外科学   311篇
综合类   1732篇
预防医学   500篇
眼科学   40篇
药学   420篇
  10篇
中国医学   648篇
肿瘤学   165篇
  2024年   90篇
  2023年   293篇
  2022年   145篇
  2021年   69篇
  2020年   89篇
  2019年   90篇
  2018年   92篇
  2017年   240篇
  2016年   194篇
  2015年   188篇
  2014年   281篇
  2013年   264篇
  2012年   432篇
  2011年   454篇
  2010年   446篇
  2009年   503篇
  2008年   445篇
  2007年   487篇
  2006年   308篇
  2005年   250篇
  2004年   239篇
  2003年   238篇
  2002年   222篇
  2001年   101篇
  2000年   155篇
  1999年   79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探寻防治药流后阴道不规则出血的有效、低毒新药,为进一步推广此法扫清障碍。方法:将符合诊断和入选标准的药流后阴道不规则出血、并自愿参予本课题临床试验的178例受试者分为3组,即:清宫止血颗粒治疗组(66例)、益母草对照组(59例)和空白对照组(53例),在严密观察和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进行试验。前2组在接受药流后分别服用清宫止血颗粒、益母草冲剂治疗,空白对照组则不服用任何药物,观察其自然恢复过程。结果:清宫颗粒组受试者其出血时间短于其余2组(P<0.0l或P<0.05);其出血量少于其余2组(P<0.0l或P<0.05);其完全流产率高于其余2组(P<0.0l或P<0.05);其月经恢复时间短于其余2组(P<0.0l或P<0.05)。结论:清宫止血颗粒对药流后不规则阴道出血有良好的防治作用,其疗效优于益母草冲剂。  相似文献   
22.
小鼠牙髓干细胞培养及诱导分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陆群  吴补领  周学东  林媛  王冀姝  韩骅 《医学争鸣》2003,24(18):1643-1646
目的 :分离、培养小鼠牙髓干细胞并诱导分化 .方法 :采用酶消化培养法获得小鼠的单个牙髓细胞悬液 ,细胞密度调整为 1× 10 4/孔细胞 ,用 2 0 0mL·L -1胎牛血清的α MEM培养液培养 14d ,挑出细胞克隆消化传代 ,TGF β、BMP2 、bFGF细胞因子诱导 ,PCR检测DSPP的mRNA的表达 .结果 :小鼠牙髓细胞呈集落状生长 ,克隆形成率为 1.6 -2 .5个 / 10 4细胞 ,所形成的集落细胞结合紧密 ,细胞体积小、胞核大 ,经细胞因子刺激后的细胞表达DSPP的mRNA .结论 :培养的小鼠牙髓集落状生长的细胞具有干细胞增殖快等特性 ,细胞因子可诱导小鼠牙髓干细胞定向分化  相似文献   
23.
目的评价烤瓷贴面的修复效果。方法选择20例患者制作烤瓷贴面92个。复诊时对烤瓷贴面的边缘适合性,边缘着色及颜色进行评价;同时采用牙龈出血指数和菌斑指数评价治疗前后的牙周状况。观察时间为12~18个月。结果5颗牙烤瓷贴面失败,成功率为95.7%;烤瓷贴面治疗前后牙龈出血指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菌斑指数降低(P<0.01)。结论烤瓷贴面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4.
变形链球菌F-ATP酶亚基基因uncA遗传多态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变形链球菌临床分离株耐酸因子F—ATP酶亚基α的结构基因uncA的遗传多态性,并探讨基因多态性与细菌耐酸力及龋病发生的关系。方法分别从高龋、无龋个体中分离变形链球菌34和30株,其中包括18株高耐酸株、20株低耐酸株。从细菌组DNA扩增uncA,行限制性内切酶长度多态性分析(RFLP)及核酸测序比较。结果不同限制性内切酶RFLP产生不同的基因型,测序证实了导致多态出现的基因变异;内切酶Hph Ⅰ产生的A、B基因型在不同患龋个体分离菌株的分布不同(P〈0.05),A型uncA在高龋分离株的检出率高于无龋分离株;内切酶MboⅡ产生的C、D基因型在不同耐酸力菌株中的分布不同(P〈0.05),C型uncA在高耐酸力菌株的检出率高于低耐酸力菌株。结论变形链球菌F—ATP酶的α亚基基因uncA具有明显遗传多态性,酸性环境下生存力强的菌株可能出现基因的适应性变异,不同基因型uncA分布与菌株的耐酸力及致龋力相关。  相似文献   
25.
组织工程颅骨缺损修复过程中超微结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用组织工程骨修复SD大鼠颅骨极量骨缺损,并在透射电镜下观察骨修复过程中成骨细胞、血管内皮细胞与陶瓷支架的关系。方法 1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7只。取左侧腔、股骨骨髓,体外诱导培养骨髓基质细胞。实验组将已分化的成骨细胞与含孔磷酸钙陶瓷复合用于修复大鼠自体颅骨极量骨缺损;对照组颅骨缺损处仅置入无细胞的陶瓷材料。分别于术后4、8、12、16、20、24及28周每组各处死1只动物取材,制成脱钙超薄切片,透射电镜下观察成骨细胞、血管内皮细胞与陶瓷残余支架的关系。结果 实验组动物颅骨修复12周前成骨细胞或成骨细胞样细胞毗邻新生小血管、血管内皮细胞存在,16周后成骨细胞转变为骨细胞,并围绕血管被包埋于骨基质及胶原纤维中;陶瓷残余与新生骨间有一条明显的钙化沉积带,大量胶原纤维已伸入到陶瓷支架的纳米级结构中。对照组陶瓷中央部位有大量小血管及血管内皮细胞增生,其周围多为幼稚成纤维细胞,无成骨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的依附关系。结论 新型含孔磷酸钙陶瓷作为组织工程细胞支架,其间的纳米级结构有利于骨的再生和血管形成;未见来源于植骨床血管的内皮细胞衍变为成骨细胞。  相似文献   
26.
目的 了解变形链球菌表面蛋白和葡糖基转移酶基因疫苗单独及联合免疫对定菌鼠唾液变链菌和牙面菌斑的影响。方法  2 8d龄 Wistar大鼠 3 6只 ,随机分为 pc DNA3 - pac组、pc DNA3 - gtf B组、pc DNA3 - pac联合pc DNA 3 - gtf B组、变形链球菌灭活全菌组、pc DNA3空载体组和 PBS液组 ,进行三次双侧颌下腺腺周注射免疫 ,建立定菌鼠模型 ,作诱龋实验 3个月。唾液变链菌计数和菌斑计分。结果 唾液变链菌菌落计数和牙面菌斑计分在 pc D-NA3与 PBS组最高 ,其次为单基因疫苗免疫组 ,联合基因疫苗和灭活全菌细胞免疫组最低 ,各组间有显著性差异 ( P<0 .0 5 )。结论  pc DNA3 - gtf B和 pc DNA3 - pac具有明显的免疫抑菌作用 ,联合基因疫苗免疫优于单基因疫苗  相似文献   
27.
庄静文  李炜如 《四川医学》2003,24(3):230-230
婴儿痉挛症又称Mest综合征 ,是婴儿时期所特有的一种严重的肌阵挛发作。患儿常同时合并有智力障碍 ,且多为重度。病因分为原发性和症状性两种。原发性者预后比症状性者为佳 ,其中症状性者多有早期发育障碍。故应争取尽早明确诊断 ,及时治疗。本文总结了我院 1997~ 2 0 0 1年间收治的 3月龄以下发病的婴儿痉挛症共 2 3例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997~ 2 0 0 1年我院共收治婴儿痉挛症患儿 95例 ,其中 3月龄以下发病者共 2 3例 ,男性 17例 ,女性 6例。 8例有异常分娩史。最早发病时间为生后 11h。临床表现 :2 3例中 11例…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神经导航在神经外科显微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对101例颅内肿瘤患者均采用神经导航辅助的显微神经外科治疗。结果101例病变显微镜下全切89例(88.1%),次全切9例(8.9%),大部分切除3例(3.0%);注册误差1.2~3.2mm,平均为(2.3±0.48)mm。术后症状改变或无变化92例(91.1%),9例(8.9%)出现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未出现术中及术后死亡。结论神经导航提供了实时、准确、可靠的定位,有助于提高手术疗效,降低术后神经功能损伤,缩短手术时间,使手术更微侵袭化。  相似文献   
29.
对于末段(距肛缘4.0~5.0cm)直肠癌仍几乎无法保留肛门或同时达到保肛及根治两个目标。内括约肌切除(ISR)保肛手术用于部分符合要求的末段直肠癌患者,既可达到保留肛门功能的目的,又同时能达到根治的目的,有希望成为末段直肠癌优先选择的手术方式,然而尚有部分问题没有明确。笔者仅就ISR技术的解剖、病理生理学基础,ISR在直肠癌治疗中的适应证、禁忌证、手术技术以及患者术后的生存率、局部复发率、病死率、并发症等诸方面作一文献综述。  相似文献   
30.
彝族医药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医药是我国传统医药的一朵奇葩,而彝族医药同其他藏医药、蒙医药等一样,是我国少数民族医药中一个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就彝族医药的发展历史,现状做一简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