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5篇
  免费   96篇
  国内免费   6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12篇
临床医学   28篇
内科学   24篇
皮肤病学   10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214篇
预防医学   10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33篇
中国医学   547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75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79篇
  2009年   72篇
  2008年   78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目的以提取物中浙贝母总生物碱含量达到50%以上为目标,优选浙贝母总生物碱的提取分离工艺。方法采用酸水提、醇提及大孔树脂初步富集等方法提取分离浙贝母总生物碱,确定最优提取分离工艺。结果浙贝母总生物碱的提取分离工艺为6倍量2%盐酸溶液提取2次,每次1h,10%NaOH调pH值至9.0,用等体积二氯甲烷萃取4次。优选的提取分离工艺可使浙贝母总生物碱含量达到50%以上。结论该工艺能明显提高浙贝母总生物碱的纯度,且稳定可行,可为浙贝母总生物碱工业化大生产及新药研发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2.
目的研究冠心病痰瘀证候与临床四诊信息的相互关系,为其分类及规范化诊断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匹配矩阵、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法,对200例冠心病患者痰证、瘀证、痰瘀互阻证及非痰非瘀证46项临床症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冠心病不同痰瘀证候舌、脉象与非痰非瘀证之间存在明显差异;中医病机脏腑定位于心和肾,以心气虚为主,兼肾气虚,痰证患者尚多伴脾气虚;在46项临床症状中,仅15项症状在痰证、瘀证和痰瘀互阻证中相伴出现频率较高。除共有的本虚证外,痰证的主要临床症状为白腻苔和滑脉,尚见胸脘痞满和腹胀等;瘀证则以紫舌、舌生瘀斑为主,尚见痛有定处;痰瘀互阻证则兼上述两种证候的主要症状。结论综合应用匹配矩阵、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法,可以获得有关冠心病不同痰瘀证候主要临床特征及脏腑定位的信息,对冠心病不同痰瘀证候辨证及其分类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3.
目的:测试并分析脾胃虚寒型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 CAG)患者胃经穴位的电阻值,总结疾病状态下胃经的虚实状况,用以指导针灸临床治疗。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3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6医院中医科83例脾胃虚寒型CAG患者,应用体表电阻测量法测定双侧胃经厉兑、内庭、陷谷、冲阳、解溪、丰隆、足三里、梁丘穴电阻,以穴位向外侧旁开1 cm处作为非穴区电阻对照点。采用朱氏耳廓全息检测仪,在每个穴位测量点(约0.5 cm2)自动检测20个点的电阻,以平均电阻值作为该穴的电阻值。结果冲阳穴左侧电阻值为(9.64±2.03)k?,右侧电阻值为(9.68±2.02)k?,显著低于同侧其他穴位(P<0.01);梁丘穴左侧电阻值为(13.44±2.11)k?,右侧电阻值为(13.68±2.12)k?,显著高于同侧其他穴位(P<0.01)。结论脾胃虚寒型CAG患者胃经穴位电阻值不同,体现了胃经诸穴的不同虚实状况和本病脾胃虚弱为本、气滞血瘀为标的基本病机。  相似文献   
144.
目的:对子宫腺肌病中医证候分布规律进行探索。方法:对206例子宫腺肌病患者进行问卷式调查,建立子宫腺肌病患者一般情况和症状的数据库,运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等对子宫腺肌病中医证候的分布规律进行研究。结果:经统计分析将本研究调查的206例子宫腺肌病患者分为临床常见的3类证型,其中以肾阳不足为主要表现者79例,占38.35%;以脾肾气虚为主要表现者78例,占37.86%;以肝郁气滞为主要表现者49例,占23.79%。  相似文献   
145.
证候研究是癫痫中医诊断和治疗的基础问题,亦是癫痫中医诊治标准化的核心与难点问题.本文借鉴和分析目前证候研究已经取得的成果、研究方法、技术手段,试图从中探析、摸索适合癫痫这一疾病特点的证候研究方法,并就癫痫中医证候规范化和辨证体系研究的内容作了探讨,提出了研究的思路与设想证候的现代组学研究是癫痫证候研究的新思路,病证结合、方证相应是癫痫证候研究的重要途径,现代数理统计方法与非线性分析信息处理技术是癫痫证候研究可行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46.
目的探讨醒脾解郁方对抑郁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行为和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舍曲林组、中药组,采用21天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建立大鼠抑郁模型,以Morris水迷宫实验评价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比较血清、海马炎性因子水平的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糖水偏爱率明显下降,水迷宫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血清、海马IL-1β、IL-6、TNF-d含量显著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在改善空间学习记忆方面,舍曲林组未见明显作用(P〉0.05),中药组则表现出显著的改善作用(P〈0.05);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对血清及海马IL-1β、IL-6、TNF—α均有显著逆转作用(P〈0.05),舍曲林组对血清、海马IL-6、TNF—α和海马IL.1B有显著改善作用(P〈0.05),而对血清IL-1p无明显降低作用(P〉0.05)。结论醒脾解郁方对改善抑郁大鼠学习记忆的作用优于舍曲林,可能与其降低抑郁模型大鼠血清、海马IL-1β、IL-6、TNF-仅炎性因子的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47.
65例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患者症状分析及中医辨证论治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在观察65例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也称SARS)患者症状基础上,对该病的病因病机进行了探讨分析。将非典型肺炎(SARS)命名为肺系瘟疫,其病情演变与心包、脾胃密切相关。肺热、湿浊、瘀阻为标实,气阴亏虚为本虚,高热期以邪热炽盛为突出,喘憋期以湿浊阻肺为突出,后期以气阴亏虚为突出,标本虚实中各有侧重。由于该病西医治疗使用大量激素,即使在该病的恢复期,许多患者也表现出热盛湿阻的证候,故治疗强调在固护气阴的基础上注意清热宣肺、化湿浊、活血通肺络。  相似文献   
148.
肺气是推动和调控肺的呼吸出入和水液输布等生理功能的一类细微物质,肺气分为肺阴和肺阳两部分.肺阴主凉润、沉降;肺阳是肺气中具有温煦、宣发、推动、兴奋等作用的部分,为肺主行水提供了动力源泉.  相似文献   
149.
目的:采用WOMAC评分和VAS评分,评估中药外敷疗法治疗轻中度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72例轻中度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中药外敷组(n=36)与口服西药组(n=36)。中药外敷组,选取阿是穴,每次外敷48 h,隔1 d或2 d再次换药,治疗2次/周;口服西药组给予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2粒/次,3次/d。2组患者均治疗4周。治疗前、治疗后2周、治疗后1个月采用WOMAIC评分表及VAS疼痛量表评价疗效。治疗后3个月测量VAS疼痛量表以评价远期疗效。结果:中药外敷组脱落2例,予以剔除。口服药物组无脱落。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2周、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3个月VAS评分进行比较,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2周、治疗后1个月WOMAC评分进行比较,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两周后,中药外敷组VAS评分与口服西药组进行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中药外敷组WOMAC评分与口服西药组进行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1个月后,中药外敷组VAS评分、WOMAC评分与口服西药组进行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期间,中药外敷组出现了1例轻度过敏患者,不良反应率占3%;口服西药组出现了3例胃肠道反应患者,不良反应率占8%。结论:中药外敷疗法短期止痛效果好,是一种安全性高,有一定远期疗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0.
目的:对电针12h对颅脑损伤大鼠脑组织[Ca2+]i和NE含量的影响进行实验研究。方法: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的动态扫描功能和荧光分子探针技术,从针灸血清学和细胞学角度,对针刺通过颅脑损伤大鼠血清影响SY5Y细胞[Ca2+]i进行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电针对颅脑损伤大鼠脑组织NE含量的影响。结果:各组血清孕育12h后SY5Y细胞[Ca2+]i相比较显示,模型对照组的荧光强度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针刺治疗组的荧光强度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各组大鼠脑组织NE含量相比较,模型对照组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针刺治疗组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12h可减慢颅脑损伤大鼠脑组织[Ca2+]i和NE含量的上升趋势,提示电针可能是通过抑制脑皮质内大量NE聚集,降低皮质神经元的兴奋性,从而抑制细胞内Ca2+滞留和超载,减轻脑水肿,对脑组织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