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68篇
  免费   207篇
  国内免费   89篇
耳鼻咽喉   41篇
儿科学   18篇
妇产科学   21篇
基础医学   113篇
口腔科学   32篇
临床医学   287篇
内科学   289篇
皮肤病学   83篇
神经病学   81篇
特种医学   55篇
外科学   260篇
综合类   891篇
预防医学   102篇
眼科学   16篇
药学   166篇
  1篇
中国医学   535篇
肿瘤学   73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167篇
  2013年   111篇
  2012年   187篇
  2011年   237篇
  2010年   229篇
  2009年   216篇
  2008年   285篇
  2007年   239篇
  2006年   202篇
  2005年   183篇
  2004年   151篇
  2003年   154篇
  2002年   176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探讨闭经患者与染色体异常的关系.方法:选择闭经患者139例(其中原发性闭经91例,继发性闭经48例),对其进行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检查.结果:原发闭经组,性染色体数目和(或)结构异常者28例,常染色体异常1例.继发闭经组,性染色体数目和(或)结构异常者4例,常染色体异常1例.结论:结合临床体征和染色体检查,不仅为闭经患者寻找病因提供理论依据,而且有利于指导闭经患者的治疗.  相似文献   
62.
患29岁,孕2产1,2006年1月30日因“孕36+4周,阴道少许流血4h”入院.患孕13周时曾因阴道少量流血1d就诊.B超示宫内妊娠,符合孕周,胎盘右侧壁,宫腔积液.卧床休息1周后出血停止.孕21+3周产前检查B超示双顶径(BPD)4.6cm,股骨长(FL)3.3cm,羊水(AF)5.2cm,胎盘前壁覆盖宫颈内口.孕32+2周无诱因再次阴道出血约400ml,无腹痛.入院保胎对症治疗,1周后出血停止出院.此后定期门诊产前检查.患6年前曾因臀位行剖宫产术1次,手术顺利,新生儿身体健康.体格检查:T36℃,P 80次/min,R 20次/min,Bp 120/80mmHg,自动体位,左枕前位(LOA),胎心147次/min.B超:BPD 8.5cm,FL 7.3cm,羊水指数(AFI)6.3cm,羊水少,脐带绕颈1周,胎盘完全覆盖宫颈内口.入院诊断:孕36+4周,孕2产1,完全性前置胎盘,瘢痕子宫,羊水过少,脐带绕颈1周.给予止血剂、能量合剂静点、地塞米松促胎儿肺成熟、吸氧、卧床休息等保胎治疗.至孕37+6周复查B超:BPD 8.7cm,FL6.8cm,AF 2.9cm,羊水少,脐带绕颈1周,胎盘完全覆盖宫颈内口.胎心外监护基线变异减少。  相似文献   
63.
过敏性紫癜的消化道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的消化道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对212例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特点和内镜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发病年龄2—87岁,62.7%为6—20岁的青少年,22%发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史;②212例中59.9%伴有消化道症状,主要为腹痛(57.1%)、消化道出血(26.4%)、呕吐(15%)和腹泻(11%);③11.3%患者以腹痛为首发症状,早于典型皮肤紫癜1—20天;④胃镜和(或)肠镜检查18例,主要表现为出血性红斑、糜烂及溃疡,病变以胃、十二指肠和回肠末端为明显;⑤有消化道症状的过敏性紫癜比无消化道症状者外周血WBC增高多见,合并肾和关节损害者多见,多需要糖皮质激素治疗。结论过敏性紫癜半数以上伴有消化道症状,内镜表现有一定特征。  相似文献   
64.
RP-HPLC测定人血浆中咪唑斯汀浓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测定人血浆中咪唑斯汀的浓度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日本HiQ silC18 V(4.6 mm×150 mm,5μm),检测波长为285nm,流动相为0.025 mol·L-1磷酸二氢钾缓冲液-乙腈-甲醇(75:25:5)(pH=2.58).流速0.5 mL·mm-1。结果回归方程Y=0.002 8X+0.0013(r=0.999 4),其线性范围为20.8~554.7 ng·mL-1,最低检测浓度为13.87 ng·mL-1(S/N>3),提取回收率在77.93%~88.84%之间(RSD为2.49%-7.45%),日内和日间RSD分别为4.58%~8.25%和2.08%~7.65% 结论该法操做简便、快速、准确、重现性好,适用于咪唑斯汀的药动学研究。  相似文献   
65.
李石良  张华  李辉  杨光 《中国针灸》2005,25(6):407-410
目的:探讨感觉神经性耳聋的有效治疗手段.方法:将经纯音测试、耳科医师确诊的34例轻中度感觉神经性耳聋患者,按中医辨证分为肝肾不足型(24例)和肝火旺盛型(10例),主穴取耳门、听宫、听会(取其一),翳风、神庭、百会、后顶、头维、聪耳1~3、聪脑1、聪脑2.配穴:肝肾不足型加肓俞、气海、关元、太溪;肝火旺盛型加中脘、天枢、阳陵泉、太冲.使用顺序连续多点脉冲刺激,每周2次,连续20周(40次)后复查纯音测听.结果:34例患者(58只病耳)治愈13例,好转21例;治疗前后各语言频率听阈纯音测听值均有明显提高,其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针刺与连续多点脉冲刺激对感觉神经性耳聋患者语言频率听力损失具有确切疗效.  相似文献   
66.
目的研究琥珀酸胆固醇酯(CHEMS)对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DPPC)脂质体的膜稳定作用以及作用机制;以CHEMS和DPPC为膜材制备柴胡皂苷-D(SSD)脂质体,考察其包封率和溶血性。方法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荧光释放实验考察CHEMS的膜稳定作用,傅立叶红外(FT-IR)研究CHEMS与DPPC膜的作用机制,沉降实验研究CHEMS与SSD相互作用,溶血实验考察了以CHEMS为膜材包裹SSD脂质体的溶血性。结果CHEMS在膜稳定性上优于胆固醇(CHOL),CHEMS与DPPC的极性端头同时有氢键和静电作用;CHEMS与SSD不会形成不溶性复合物(INCOM),用DPPC和CHEMS为膜材制备了稳定的SSD包裹的脂质体,其溶血性大大降低。结论CHEMS对DPPC膜的稳定作用大于CHOL,并可取代CHOL作为制备胆固醇依赖性的溶血性皂苷脂质体的膜稳定剂。  相似文献   
67.
IgA肾病中医辨证分型与肾脏病理损害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IgA肾病的中医辨证分型与肾脏病理损害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中医辨证,将142例IgA肾病患者分为脾肺气虚、肝肾阴虚、气阴两虚及脾肾阳虚4个证型;同时根据Katafuchi积分,对这些患者的肾脏病理损害程度进行评估.结果脾肾阳虚型IgA肾病患者的平均Katafuchi积分、肾小球积分、肾小管间质积分及血管积分在4个证型中均是最高的,经过统计学处理与其他3个证型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脾肾阳虚型IgA肾病患者的肾脏病理损害较其他3个证型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68.
目的:研究大蒜素预处理对乳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延迟保护作用及其部分信号转导机制.方法:采用细胞存活率、乳酸脱氢酶活性、丙二醛含量作为心肌细胞受损指标,观察终浓度为20μg/ml的大蒜素预处理24h后对乳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及蛋白激酶抑制剂H-7、丝裂素激活蛋白激酶抑制剂PD 98059对大蒜素预处理作用的影响;并通过免疫印迹技术(Western blot analysis)测定大蒜素预处理24h后,nPKC-ε、热休克蛋白70(HSP70)和核因子-кB(NFкB)的表达情况.结果:大蒜素预处理能显著提高缺氧复氧损伤心肌细胞存活率,减少LDH漏出和MDA生成,H-7、PD 98059可完全取消这种心肌保护作用.大蒜素预处理可明显增加nPKC-ε、HSP70的表达,H-7能抑制此作用,而PD98059仅对HSP70表达有抑制,NF-кB在各组间均无明显表达.结论:大蒜素能够模拟缺血预处理延迟保护作用,其机制涉及PKC及MAPKs信号途径,可能通过活化nPKC-ε,使下游靶蛋白MAPKs磷酸化而诱导HSP70的高度表达产生延迟预处理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9.
养阴注射液对糖尿病大鼠阴虚热盛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养阴生津法对糖尿病阴虚热盛证的可能作用环节.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STZ)制造糖尿病大鼠模型,观察养阴注射液模型体重、饮水量、进食量、血糖、血浆渗透压、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MDA含量、全血GSH-Px活性、血清和红细胞内Na 、K 、Ca2 浓度的影响.结果:养阴注射液可改善模型多饮多食的症状,降低血浆MDA的升高和全血GSH-Px活性的代偿性升高,减轻红细胞内外液离子的失衡.结论:提示减轻细胞膜脂质过氧化反应,调整细胞内外离子浓度的失衡可能是养阴注射液在高血糖高渗透压状态下保护细胞功能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70.
目的以安慰剂和吗啡为对照,观察丁丙诺啡舌下含片用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镇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120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病人随机分为4组(每组30例),当术后出现中等程度疼痛(VSA≥4分)时,分别给予安慰剂、丁丙诺啡0.2,0.4mg舌下含片或吗啡片剂10mg。给药后8h内,记录各观察点的疼痛程度差值、疼痛缓解程度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8例病人因未按计划用药被剔除,共有112例完成临床观察并进行分析。丁丙诺啡各组与吗啡组总的疼痛缓解程度均明显优于安慰剂组(P<0.05,P<0.01),各观测点的疼痛程度差值和疼痛缓解程度也优于安慰剂组(P<0.05)。丁丙诺啡与吗啡组的恶心及呕吐发生率高于安慰剂组,但仅丁丙诺啡0.4mg组与安慰剂组有显著性差别(P<0.05)。结论丁丙诺啡舌下含片用于术后镇痛的效应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吗啡接近,可作为术后镇痛的一种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