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68篇
  免费   207篇
  国内免费   89篇
耳鼻咽喉   41篇
儿科学   18篇
妇产科学   21篇
基础医学   113篇
口腔科学   32篇
临床医学   287篇
内科学   289篇
皮肤病学   83篇
神经病学   81篇
特种医学   55篇
外科学   260篇
综合类   891篇
预防医学   102篇
眼科学   16篇
药学   166篇
  1篇
中国医学   535篇
肿瘤学   73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167篇
  2013年   111篇
  2012年   187篇
  2011年   237篇
  2010年   229篇
  2009年   216篇
  2008年   285篇
  2007年   239篇
  2006年   202篇
  2005年   183篇
  2004年   151篇
  2003年   154篇
  2002年   176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观察雷公藤多甙对于大鼠胶原免疫性关节炎黏膜免疫的影响.方法:Ⅱ型胶原与完全弗氏佐剂免疫大鼠,以雷公藤多甙治疗,观察大鼠黏膜免疫各项指标.结果:雷公藤多甙可以改善CIA大鼠病理改变,降低肠道PP结中CD4/CD8比值,对脾中T细胞亚群有调节作用,并可降低关节中致炎细胞因子的表达.结论:雷公藤多甙对CIA模型大鼠有抗炎和免疫抑制的作用.  相似文献   
52.
樱桃花青素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自由基和炎症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樱桃花青素对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自由基和抗氧化功能以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5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5组即正常组、模型组、樱桃花青素高、中、低剂量组.对足爪肿胀进行测量,在光镜下观察各组组织形态学变化,用比色法检测了动物外周全血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血清超氧化物酶(SOD)活性、血清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用ELISA检测血清中TNF-α含量,用放射免疫法检测了足爪PGE2含量.结果:模型组和正常组相比GSH-PX,SOD活性和T-AOC能力下降,血清MDA含量升高,血清中TNF-α和足爪PGE2含量升高.樱桃花青素组能升高GSH-PX,SOD和T-AOC活力,降低血清MDA,TNF-α以及足爪PGE2含量.光镜下组织形态观察表明樱桃花青素各组能不同程度减轻滑膜增生,减少炎细胞浸润.结论:樱桃花青素能增强AA抗氧化能力,并能降低炎症细胞因子PGE2和TNF-α,从而减轻AA模型的关节炎损伤.  相似文献   
53.
清开灵软胶囊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清开灵软胶囊对急性发热的疗效,及其证效关系。方法:清开灵软胶囊采用每日4次,每次1.6 g的剂量口服,并以双黄连口服液做对照,观察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热患者129例,疗程3 d。结果:清开灵软胶囊愈显率73.34%,双黄连口服液愈显率43.59%,前者疗效优于后者(P<0.05)。清开灵软胶囊对风热型的疗效优于风寒型(P<0.05)。清开灵软胶囊降低体温和减少数脉、增加缓脉的作用较双黄连口服液显著(P<0.05)。清开灵软胶囊服用中,少数出现轻度胃肠道反应。结论:清开灵软胶囊是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热疗效显著且副作用小的药品。  相似文献   
54.
免疫组织化学法在鼻窦真菌球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鼻窦真菌球的主要致病菌种 ,探索组织切片中快速鉴定主要条件致病真菌的组织病理学方法。方法  2 5例鼻窦真菌球患者接受鼻窦病变清除术 ,对其组织病理标本分别进行了碘酸雪夫染色 (paraaminosalicylic ,PAS)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并比较两种方法的敏感性。 结果鼻窦真菌球以上颌窦发病率最高 ,其次是蝶窦。致病真菌检测 :曲霉菌感染 2 3例 (92 % ) ,白色念珠菌感染2例 (8% )。鼠抗曲霉单克隆抗体、兔抗白色念珠菌多克隆抗体可以分别鉴定组织中的曲霉菌和白色念珠菌。免疫组化和PAS染色的敏感性差异无显著性 (χ2 =0 2 72 ,P >0 0 5 )。结论鼻窦真菌球感染以曲霉菌属多见 ,免疫组化技术具有抗原特异性强、诊断快速的特点 ,为确定鼻窦组织的真菌感染以及鉴定真菌菌属提供了新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CT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在胸部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材料和方法:2002年3月~2005年12月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栝检39例。依据手术病理和临床追随结果对活检病变作出最后诊断。结果:39例胸部病变均有最终临床诊断结果,穿刺活检诊断的正确率为94.8%(37/39),井发症包括气胸2例,肺实质少量出血2例。结论: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是一种安全、准确,有效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56.
患者男性,32岁。腰痛2月余,阴囊肿大月余。查体:右阴囊皮肤无明显红肿,睾丸附睾界限欠清,胀大约100×100×20mm,局部病灶粘连固定,表面不平整;左侧睾丸未见明显异常。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 8.9×103/L,ESR81mm。抗酸杆菌涂片及染色(-)。影像学检查:胸部X线平片和双肾CT平扫未见异常。彩超示:左侧睾丸大小正常,回声尚匀;附睾回声不匀,附睾头部可见3.8mm的无回声。CDFI(-),阴囊内见无回声,最大厚度12.4mm。右侧睾丸轮廓不清,大小为49×34×48mm,内为不均匀的强回声。CDFI:血流较对侧增多。附睾轮廓不清,呈不均匀的低无回声。CDFI:血…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首次丙种球蛋白静脉注射(IVIG)无反应性川崎病(KD)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及其再治疗方法的选择。 方法总结2000—2004年北京45家医院KD患儿的临床资料,IVIG无反应性定义为首次IVIG治疗36h后体温仍超过38.5℃。 结果1107例患儿纳入研究对象,1092例有急性期治疗资料,1052例(96.3%)接受IVIG治疗,135例对首次IVIG治疗无反应,发生率12.8%(135/1052)。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血沉、GPT、WBC、发病至用IVIG的时间、血浆白蛋白及IVIG治疗剂量,是IVIG无反应性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对IVIG无反应者8例给第2剂2g/kg IVIG,5例热退;114例给1g/kg剂量IVIG治疗,35例(30.7%)热退;11例给400~600mg/kg IVIG,1例(9.1%)热退;2例给糖皮质激素,2例均热退。4种再治疗方法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第2剂2g/kg IVIG治疗较其它再治疗所需进一步IVIG或激素治疗次数少,体温恢复快。 结论约12.8%KD患儿对初次IVIG治疗无反应。血沉、WBC和GPT、血浆白蛋白、IVIG使用方法及起病至用IVIG的时间,是IVIG无反应的独立危险因素。对初次IVIG无反应患儿推荐使用第2剂2g/kgIVIG,对2次2g/kg IVIG治疗仍无效者可以选用糖皮质激素治疗。  相似文献   
58.
福松对慢传输型便秘结肠传输功能的影响及疗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福松对慢传输型功能性便秘患者的疗效及对结肠传输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4例慢传输型功能性便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福松组)和对照组(乳果糖组),治疗4周后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其中16例福松治疗患者行结肠通过时间检查,并与治疗前比较。结果福松和乳果糖治疗后两组大便次数和性状均改善,但治疗组大便性状恢复率高于乳果糖组(P〈0.05),两组治疗4周后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福松治疗前后慢传型功能性便秘患者全结肠及各节段结肠通过时间明显缩短(P〈0.05)。结论福松是治疗慢传型便秘安全有效的药物,能有效缩短结肠通过时间。  相似文献   
59.
1966年国外学即提出了放射性肺炎的概念,由于这种炎症反应属于非感染性的,所以近年来逐渐改称之为放射性肺病(Radiation pneumonopathy),是指肺组织受放射线照射后出现的一系列病理变化,常出现在放射治疗胸部恶性肿瘤及骨髓移植预处理后,照射初期以渗出性炎症为主,6~12周后出现间质性肺炎,后逐渐发展为慢性炎症并可持续数月,部分患最终形成肺纤维化.放射性肺病的发生对临床常见及进展迅速的胸部恶性肿瘤的治疗造成很大障碍,严重影响了患的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放射性肺病的发生率国内外报道不一,约在8.25%~58%左右.本就放射性肺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治疗及预防等问题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0.
目的: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及束臂试验证实椎动脉收缩期切迹可提示早期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SSS).方法:通过对椎动脉收缩期切迹组与无切迹组做束臂试验,比较束臂前后收缩期血流速度下降幅度及流速自下降至恢复的时间.结果:两组束臂前后椎动脉收缩期流速下降幅度及持续时间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椎动脉收缩期切迹是诊断早期SSS的敏感且可靠方法,能使更多的临床患者得到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