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68篇
  免费   207篇
  国内免费   89篇
耳鼻咽喉   41篇
儿科学   18篇
妇产科学   21篇
基础医学   113篇
口腔科学   32篇
临床医学   287篇
内科学   289篇
皮肤病学   83篇
神经病学   81篇
特种医学   55篇
外科学   260篇
综合类   891篇
预防医学   102篇
眼科学   16篇
药学   166篇
  1篇
中国医学   535篇
肿瘤学   73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167篇
  2013年   111篇
  2012年   187篇
  2011年   237篇
  2010年   229篇
  2009年   216篇
  2008年   285篇
  2007年   239篇
  2006年   202篇
  2005年   183篇
  2004年   151篇
  2003年   154篇
  2002年   176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星形胶质细胞是中枢神经系统(CNS)重要的神经细胞类型,主要发挥营养与支持作用。星形胶质细胞与神经元之间存在密切的能量与物质偶联关系,能量偶联与物质偶联两者紧密关联、交互为用。近年来大量研究显示,星形胶质细胞-神经元偶联失衡在阿尔茨海默病(AD)的发生与进展中发挥核心作用,星形胶质细胞-神经元偶联网络失衡已成为AD干预的重要靶标并受到日益关注。中医学认为,AD的主要病机是肾虚髓亏,临床常用益肾填髓中药方剂治疗AD取得较好效果。研究发现大量益肾填髓方剂对星形胶质细胞-神经元偶联失衡具有调节和保护作用,中药方剂治疗AD的益肾填髓功效可能与其调节星形胶质细胞-神经元偶联失衡有一定的内在联系。该文就星形胶质细胞-神经元偶联失衡与AD肾虚髓亏病机之间可能内在联系及益肾填精中药干预机制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42.
目的 研究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对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细胞凋亡相关B细胞淋巴瘤-2相关X蛋白(Bax)和胱天蛋白酶-12(Caspase-12)蛋白与mRNA表达的影响,以探究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用动物实验方法进行研究,将60只雄性SD大鼠通过高糖高脂饲料喂养联合链尿佐菌素(STZ)腹腔注射诱导成糖尿病大鼠动物模型,连续3 d随机血糖≥16.7 mmol·L-1者为糖尿病大鼠造模成功,将48只造模成功的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α-硫辛酸组(0.026 8 g·kg-1·d-1)、中药高、低剂量组(2.5、1.25 g·kg-1·d-1),每组各12只,并设正常组10只。监测大鼠体质量和随机血糖水平;干预16周末通过Key point肌电采集系统检测大鼠坐骨神经传导速度;分别通过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大鼠坐骨神经中Bax和Caspase-12蛋白与mRNA的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质量显著下降(P<0.01),随机血糖水平显著升高(P<0.01);干预16周,与模型组比较,中药高剂量组大鼠体质量明显升高(P<0.05),其他给药组体质量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给药组随机血糖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与正常组比较,干预16周,模型组大鼠运动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运动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明显升高(P<0.05,P<0.01)。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坐骨神经Bax和Caspase-12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坐骨神经Bax和Caspase-12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P<0.01)。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坐骨神经Bax和Caspase-12 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α-硫辛酸组、中药高剂量组大鼠坐骨神经Bax 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5,P<0.01),中药低剂量组坐骨神经Bax mRNA表达降低有下降趋势;各给药组大鼠坐骨神经Caspase-12 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1)。结论 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可能通过抑制坐骨神经细胞凋亡来改善和修复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损伤。  相似文献   
43.
扶正、祛邪是中医治疗肿瘤的两大治则。近年来免疫治疗在肿瘤领域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与中医“养正积自除”的理念有异曲同工之处。黄芪是扶正类的代表药物,有扶正祛邪、利水消肿、活血通络之效,被广泛应用于肿瘤疾病的治疗。黄芪主要通过黄芪多糖、黄芪皂苷等活性成分发挥抗肿瘤作用,其作用机制包括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干扰肿瘤细胞周期,抑制细胞增殖,抑制肿瘤细胞迁移、侵袭和血管生成,逆转肿瘤细胞耐药等。黄芪桂枝五物汤、黄芪建中汤、补中益气汤等以黄芪为主药的经方以及黄芪注射液、参芪扶正注射液、贞芪扶正胶囊、康艾注射液等中成药常被用来治疗肿瘤及其并发症。在肿瘤疾病的不同阶段、不同兼证中,黄芪的用量及配伍也常随之改变。  相似文献   
44.
目的 观察支气管哮喘不同状态时外周淋巴细胞肾上腺素能受体 (βAR)及β2 ARmRNA水平的变化。方法 用放射配基结合受体分析法 ,放射免疫法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PT PCR)及原位杂交等方法测定哮喘患者不同状态下 β2 AR密度 ,β2 ARmRNA水平 ,血浆cAMP和cGMP水平。结果 缓解期哮喘患者外周淋巴细胞 βAR的密度较正常人明显升高 ,血浆cAMP水平无显著差异 ,而发作期哮喘患者βAR及血浆cAMP水平均较正常人明显降低 ;缓解期哮喘患者外周淋巴细胞β2 ARmRNA水平与正常人无显著差异。结论 βAR数量、功能及其信使核糖核酸水平与哮喘不同发病状态有关 ,其改变仅为哮喘病程中伴随出现的变化 ,不是其发病的原发因素。  相似文献   
45.
慢性乙型肝炎病因病机的中医认识及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毒性肝炎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 ,尤其是慢性乙型肝炎 (以下简称慢乙肝 ) ,涉及人数最多 ,造成的后果最严重。据统计 ,我国的乙型肝炎 (以下简称乙肝 )病毒总感染率达 5 7 6 % ,其中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高达9 75 % ,年自然转阴率仅为 2 %以下 ,约 2 5 %发展为慢性乙肝 ,甚至肝硬化 ,少数患者演变为原发性肝细胞癌[1] 。每年因肝病死亡约 30万人 ,直接经济损失 2 2 2 46亿元[1] 。由于目前西医尚无有效治疗方法 ,故中医药治疗本病的研究已经成为世界肝病研究的热点。近年来 ,广大中医药工作者通过不断探索 ,对该病的病因病机的研究…  相似文献   
46.
随着科学的进步,疾病医学正在向健康医学转变,人们对预防保健更加重视。反映中医药优势特色的重要理论-“治未病”思想将更加深入人心,而“逆针灸”作为“治未病”的主要手段,以  相似文献   
47.
神经肽对针灸免疫调节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本文综述了阿片样肽9脑啡肽,内啡肽,强啡肽),P物质等神经肽类物质对针灸免疫调节作用的影响。神经肽在针灸免疫调节中的作用机制。提出今后应深入研究神经肽对于神经,内分泌,免疫等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48.
抑喘胶囊系临床经验方制剂(由苏子、猪胆汁、礞石等组成),笔者拟通过本实验对其临床用药的部分安全性作出初步评价.  相似文献   
49.
目的 :了解抑癌基因p5 3在人食管癌及其癌旁组织中的突变和致癌作用。方法 :采用PCR SSCP和DNA序列分析等方法对 2 4例人食管鳞状细胞癌术后标本和 2 1例移植到重度完全性免疫缺陷 (severecombinedimmunodefi cient,SCID)小鼠并用或不用N -戊基 -N -甲基亚硝基胺 (N amyl N methylnitrosamine ,AMN)处理的人食管正常组织标本 ,进行了p5 3基因外显子 4~ 8的突变研究分析。结果 :在食管癌组织及癌旁组织均检测出p5 3基因突变 ,其中食管癌组织标本中有 18个突变 ,癌旁组织标本中有 10个 ( 10 /17,5 8 8% )突变 ,主要的突变为G A转换。在 14例用AMN处理的人食管正常组织标本中出现 6个 ( 4 2 9% )突变 ;其中密码子 2 83的突变为G A转换。在人食管癌及其癌旁组织中p5 3基因的突变概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环境因素或内源性AMN可能是河南林县食管癌高发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0.
脑血管性痴呆是脑血管病后导致老年智力残疾的主要疾病,包括多发腔隙梗塞性痴呆、特殊部位梗塞所致痴呆、缺血低氧性痴呆、出血性痴呆及皮质下小血管病变所致痴呆等类型,它所造成的障碍主要表现在神经功能、精神心理等方面,具有血管性疾病和痴呆两个基本特征.本病属中医中风呆病范畴,系老年心肾水火不济,肝肾精血亏损,脾肾阳气虚衰,复加风、火、痰、瘀诸邪痹阻脑窍,致脑浊髓空,窍闭神滞而发病.随着人口的老龄化,本病的发病率逐年提高,具有很高的致残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早期的综合康复治疗显得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