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68篇
  免费   207篇
  国内免费   89篇
耳鼻咽喉   41篇
儿科学   18篇
妇产科学   21篇
基础医学   113篇
口腔科学   32篇
临床医学   287篇
内科学   289篇
皮肤病学   83篇
神经病学   81篇
特种医学   55篇
外科学   260篇
综合类   891篇
预防医学   102篇
眼科学   16篇
药学   166篇
  1篇
中国医学   535篇
肿瘤学   73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167篇
  2013年   111篇
  2012年   187篇
  2011年   237篇
  2010年   229篇
  2009年   216篇
  2008年   285篇
  2007年   239篇
  2006年   202篇
  2005年   183篇
  2004年   151篇
  2003年   154篇
  2002年   176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颈部软组织状态对颈源性高血压影响的随机对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颈部软组织状态的改变对颈源性高血压的影响.方法采用分层区组随机分组方法.治疗组107例,男32例,女75例;年龄40~69岁,平均56.89岁.对照组109例,男28例,女81例;年龄44~73岁,平均56.36岁.治疗组使用温热理疗床,以温热理疗头自受试者颈根部至脊椎T2部位沿两侧颈肌进行连续的上、下滚动按摩10 min;对照组使用场效应治疗仪与无针针灸按摩仪在肾俞、风池、曲池、外关、阳陵泉等穴位进行治疗.两组均为每日治疗1次,连续7 d为1个疗程,共治疗8个疗程.结果治疗后,两组血压均无明显改变;两组颈部软组织压痛、颈部活动度及临床症状均有改善(P<0.05),且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单纯改变颈部软组织状态不足以对高血压产生直接的治疗作用,但对患者临床症状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22.
复方通络中药改善肥胖患者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障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复方通络中药对单纯性肥胖患者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障碍的干预效应,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应用高分辨血管超声检查选择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障碍[以血流介导的肱动脉扩张率(FMD)表示]肥胖患者(65例),随机分为通络中药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2例,对照组33例。治疗组给予辛香疏络2号胶囊,3g/次,每日3次;对照组给予淀粉胶囊,3g/次,每日3次。共用药12周,分别测定用药前后FMD、肱动脉内径(D0),同时检测辛香疏络2号治疗前后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FMD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TC、TG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结论复方通络中药辛香疏络2号胶囊可明显改善肥胖患者血管内皮障碍,调节血脂可能是其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3.
中低频交变磁场的生物学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体总是处于一定的磁场环境中,如宇宙磁场、地磁场和人为环境磁场,特别是近些年来工业的发展和医学的进步,人们已经越来越注意到这些环境磁场对人体的危害;同时也可利用外加磁场对一些疾病进行治疗,这也让人们看到磁场的两面性,即如何利用磁场的治疗功能并避免磁场危害已成为人类极为关心的问题。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中低频交变磁场(3000kHz以下)生物学效应研究中的一些结果进行综述,表1为近年研究结果的概况。[第一段]  相似文献   
24.
患者女性 ,32岁。孕 38+ 4 周 ,G1P0 。既往月经规律 ,末次月经 2 0 0 2年 1月 16日 ,预产期 2 0 0 2年 10月 2 3日 ,于 10月 13日入院。患者孕 6周感腰酸痛 ,诊为宫内早孕、先兆流产 ,给予黄体酮 2 0mg肌肉注射 3d。孕 4个月时感胎动。孕晚期无腹痛及阴道流血、流水 ,多次B超检查均未发现异常。 2 0 0 2年 10月 7日孕 37+ 4 周B超示双侧附件区多房状囊性肿物 ,左侧 11 5cm× 6 6cm×9 9cm ,右侧 12 5cm× 8 5cm× 6 6cm ,均呈多房状 ,囊性 ,边界清楚。右侧内部中心区呈强回声 ,其余各项化验均正常。入院当日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 ,娩出…  相似文献   
25.
磁感应肿瘤热疗术中磁介质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磁感应加温治疗恶性肿瘤是近年来发展的一种加温治疗新方法,是利用铁磁性物质能在交变磁场中升温的物理特性,将铁磁性物质作为热介质引入肿瘤组织,磁介质在外加交变磁场作用下升温并将热量传递给周围的肿瘤组织。当瘤组织温度>43℃时发生凋亡或坏死,这种加温方法增加加温治疗针  相似文献   
26.
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研究现状与未来走势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研究现状剖析 1.1西医药研究概况 1.1.1发病学、症状学特征 目前多数医家认为CVA是哮喘的一种特殊类型.近年来,遗传学研究认为,CVA亦属多基因遗传,推测存在数种哮喘遗传基因,其遗传度约为80%[1],常在特定的人群中发生,与环境污染如被动吸烟、食物过敏、感染有关,尤其是与病毒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27.
清官太医院治疗痰喘证配方,往日为帝王后宫的专宠,由于历史原因,其配方、制剂、用法方面多有玄虚,然瑕不掩瑜,这里择其应用较多具代表性者,予以分析,使古为今用.  相似文献   
28.
结合病理学改变探讨重弄肝炎的分类及时限划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从病理角度探讨我国现行的急性、亚急性重型肝炎的时限划分是否能与国际接轨,以及急性重型肝炎是否存在病理亚型。方法:对比国内外有关资料,对北京地坛医院48例亚急性重型肝炎的肝穿刺病理切片作重点观察。结果:从时间上看,我国的急性重症肝炎(<10d)与亚急性重症肝炎的急性期(10d-30d)分别相当于国外急性肝衰竭中的超急性及暴发性亚型;如将我国亚急性重症肝炎中的急性期归入急性重症肝炎,则不论时限划分还是病理变化均与国际一致。急性重型肝炎的主要病变为肝细胞的急性广泛坏死(大块、亚大块或桥接坏死),坏死>2/3者,多不能存活;如坏死≤1/2,存活肝细胞虽有变性,经及时治疗,再生迅速,多数可望修复,年轻者预后尤佳。结论:我国重型肝炎的病变规律与国际上一致,不难接轨;急性重型肝炎不存在水肿亚型,其坏死范围的大小直接影响预后。  相似文献   
29.
目的 探讨PARKIN基因与中国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早发型帕金森病(autosomal recessive early-onset Parkinson’s disease,AREP)家系的关系。方法 对3个AREP家系的6例患者和23位成员进行系统的临床检查并进行PARKIN基因PCR扩增,产物通过变性高压液相色谱(denaturing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mnatogmphy,DHPLC)进行突变检测,阳性结果标本进行基因测序。结果 所有研究对象的PARKIN基因外显子均扩增成功。DHPLC检测和基因测序发现一个家系中存在PARKIN基因杂合Gly284Arg突变,另一个家系中存在PARKIN基因Ser167Asn多态性,且患者均有环境毒物接触史。结论 PARKIN基因杂合Gly284Arg突变在环境因素的协同作用下可能导致发病。PARKIN基因Ser167Asn多态性是帕金森病的易感因素,汞中毒与其共同作用可能导致发病。  相似文献   
30.
目的研究1例17α-羟化酶/17,20-裂解酶部分性联合缺陷症患者CYP17A1基因突变特点,并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与基因突变类型初步探讨P450C17酶蛋白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方法收集1例17α-羟化酶/17,20-裂解酶部分性联合缺陷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其亲属血标本,提取基因组DNA,设计7对引物扩增CYP17A1基因的8个外显子及外显子与内含子的连接区域,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PCR产物,产物胶回收后直接做为DNA双链模板测序。DNA双链模板不一致的PCR产物经克隆后测序。测序结果在核苷酸序列数据库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患者CYP17A1基因突变检测结果为5994-5995delAT/7541C>T复合杂合子。这两种突变均未见报道。推测5994-5995delAT导致I259H,274X,突变形成的截短蛋白质缺少血红素结合区域,因此是没有功能的;而通过人类P450C17酶计算机模型分析显示7541C>T导致的A398V远离酶的活性中心,推测突变可能使酶的活性减弱,而不是完全地丧失。患者临床表现为有自发不规则月经及轻度高血压、低血钾,结合激素测定结果提示肾上腺和性腺保留部分功能。因而患者的基因型与其临床表型是一致的。结论应进行突变P450C17酶的功能学研究来进一步明确结构改变对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