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3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31.
目的探讨改良脾脏后外侧入路在腹腔镜巨脾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7月在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接受腹腔镜脾切除术(LS)的巨脾患者临床资料。共入组48例患者,其中男性29例,女性19例,平均年龄55.8岁。根据手术分离脾脏入路分为研究组(n=26):采用改良脾脏后外侧入路,脾蒂最后处理;对照组(n=22):经前入路,建立脾蒂后隧道,脾蒂优先处理。比较两组患者脾切除手术时间、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中出血量、中转开腹等指标和术后腹腔感染等并发症。随访预后。结果两组患者脾切除手术时间、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术中出血量(50.2±15.1)ml、中转开腹2例(7.7%)、术中输血1例(3.8%),优于对照组的(160.1±40.3)ml、7例(31.8%)、5例(22.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9例(34.6%)术后发生并发症,优于对照组的13例(5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15个月,研究组20例(76.9%)患者发生血小板增多症,7例(26.9%)门静脉血栓;对照组17例(77.3%)患者发生血小板增多症,6例(27.3%)门静脉血栓。结论改良脾脏后外侧入路分离脾脏用于腹腔镜巨脾切除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32.
器官移植是治疗终末期器官衰竭最有效的手段,公民逝世后自愿捐献器官已成为我国移植器官的唯一来源。在临床实践中,移植器官保护技术对提升移植器官质量,改善受者预后发挥重要作用。中国医师协会器官移植医师分会、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器官移植学组及中国肝移植注册中心科学委员会组织专家,基于国内外移植器官保护的基础研究与临床实践,根据牛津循证医学证据分级和GRADE推荐意见系统,针对肝脏、肾脏、胰腺、小肠、心脏、肺脏移植器官编写了《中国移植器官保护专家共识(2016版)》。近期,在国家肝脏移植注册中心、国家创伤医学中心、国家人体捐献器官获取质控中心、国家骨科与运动康复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及国家肝脏移植质控中心的支持下,结合近年来国内外器官移植及器官保护临床实践与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形成《中国移植器官保护专家共识(2022版)》。本共识重点更新了相关器官获取、保存、转运、质量评估在临床实践中的技术进展及相应循证医学研究证据。此外,还增加了包括以肢体移植为主的复合组织移植的内容,旨在促进临床器官移植工作科学、规范开展。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非小细胞肺癌的EGFR和K-ras基因突变情况及其与肺癌相关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用厦门艾德ADxARMS试剂盒进行98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肿瘤组织中EGFR(18,19,20,21外显子)基因和K-ras(12,13,61密码子)基因突变的检测。所有患者均未接受过吉非替尼的治疗。结果:98例样本中31例发生了EGFR基因突变,突变率为31.6%(31/98),其中15例为19外显子缺失,13例为21 L858R外显子点突变,3例为20外显子突变,1例为18外显子突变。其中1例既有19外显子缺失突变,又有20外显子突变。腺癌中EGFR基因突变率较鳞癌、腺鳞癌、大细胞癌高。女性患者EGFR基因突变率较男性高。不吸烟患者EGFR基因突变率较吸烟患者高。低分化腺癌患者EGFR基因突变率较中、高分化患者高。21例发生了K-ras基因突变(21.4%),其中12、13、61密码子均发现突变。突变率腺癌较鳞癌、腺鳞癌、大细胞癌高,与是否吸烟、患者性别、分化程度均无相关性。结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EGFR基因突变检出率较高,K-ras基因突变率较低,且两者不存在同时突变,EGFR基因突变与肺癌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性别等相关。K-ras基因突变与组织学类型相关。  相似文献   
34.
目的 探讨转酮醇酶基因家族在肝细胞肝癌(HCC)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检测42例HCC组织及对应癌旁组织的转酮醇酶活性;用RT PCR的方法检测转酮醇酶基因家族各成员(tkt、tktl1、tktl2)mRNA在HCC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HCC组织的转酮醇酶活性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HCC组织中tktl1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tkt和tktl2(P<0.05),tktl1在HCC中的阳性表达率及表达量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tktl1的表达同肿瘤分化程度、静脉癌栓、肝内有无卫星灶以及5年生存情况有关(P<0.05)。tktl2在HCC中的表达量高于癌旁组织(P<0.05),其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有关(P<0.05)。结论 转酮醇酶与HCC的发生发展有关,tktl1的表达在肝癌转酮醇酶活性中起主要作用,且影响肝癌的分化、转移及患者预后;tktl2可能在肝癌分化中起协同作用。它们有望成为HCC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35.
目的 探讨手机摄影辅助硬通道穿刺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3月经手机摄影辅助硬通道穿刺术治疗的12例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资料。结果 穿刺准确率为100%,术后3~5 d复查CT示血肿清除率在30%~70%,平均48.3%。术后随访3~12个月,按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疗效评定标准,生活基本可以自理5例,生活需要帮助4例,生活需要很大帮助2例,生活完全需要帮助1例。结论 手机摄影辅助硬通道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可以提高穿刺准确率,安全方便,疗效显著,适合高龄病人和基层医院使用。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高压氧配合常规综合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确诊为糖尿病足的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综合治疗组(常规组)和常规综合治疗加用高压氧治疗组(高压氧组)评价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高压氧组较常规组改善更明显。结论:高压氧配合常规综合治疗糖尿病足.对糖尿病足改善更有效。  相似文献   
37.
38.
目的:总结临床病例,探讨脾脏肿瘤的临床诊疗经验。方法:对2002年1月至2012年2月期间收治的32例脾脏肿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治疗方法和远期生存进行分析。结果:32例脾脏肿瘤均行脾切除术(包括开腹和腹腔镜手术),均经术后病理证实。良、恶性肿瘤各占50%。脾脏最多见的恶性肿瘤为淋巴瘤(25.00%)、血管肉瘤(15.63%);最多见的良性肿瘤前三位为脾囊肿(18.75%)、血管瘤(15.63%)、淋巴管瘤(12.50%)。临床表现无特异性。CT影像学特点为脾脏均匀增大,或脾实质内单发或多发结节。16例恶性肿瘤的中位生存时间为16个月(95%CI:6.28~25.72)。结论:病史和影像学检查是诊断脾脏肿瘤的重要依据。良性肿瘤手术效果佳,根治手术和综合治疗是改善脾脏恶性肿瘤预后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39.
目的:比较碘125粒子植入治疗与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肠癌术后肺转移瘤的临床疗效和耐受性,分析影响生存预后的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肠癌术后肺转移患者,依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碘125粒子植入组(A组,20例)与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组(B组,16例)。分析并比较两组的局部控制率、生存期及术后并发症。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累积生存率,采用Cox模型分析生存预后的影响因素。 结果:A组的中位生存时间为15个月,与B组的13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Rank χ2=1.131, P=0.440),两组第1、3、6、12个月的局部控制率均达到80%以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97)。A组肺转移瘤的反复治疗次数多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35±0.58)次vs.(1.69±0.48)次,t=3.729,P=0.001];治疗后随访,B组放射性肺炎和放射性肺纤维化的损伤程度较A组严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放射性肺炎分级较高为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HR=2.213,95%CI:1.013~4.834,P=0.046)。 结论:与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相比,碘125粒子植入治疗可以短时间内反复应用,肺组织的放射性反应轻微,治疗肺转移瘤安全、高效,临床应用限制较小。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成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的综合治疗策略。方法:2009年8月~2012年12月在无锡市第四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就诊的136例OSAHS患者,根据中华医学会标准,分为轻、中、重三组,其中轻度47例,中度45例,重度44例。比较各组综合治疗前后ESS评分及最低血氧饱和度(SaO2)之间的变化,同时观察各组综合治疗后的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及无效率。结果:①三组患者综合治疗后ESS评分下降,治疗前分别为(7.72±3.58,15.43±2.03,20.17±2.61)分,治疗后为(0.87±1.15,8.75±1.97,11.09±2.15)分,各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PSG检查评价显示各组患者最低SaO2在治疗前后分别为轻度组(90.23±2.29,95.66±1.16)%;中度组(81.75±3.21,89.34±1.97)%;重度组(63.09±7.34,73.19±4.16)%,各组患者治疗前后最低SaO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OSAHS综合治疗策略的治愈率为25.74%,显效率为36.76%,有效率为27.94%,无效率为9.56%。结论:在OSAHS的治疗过程中,应根据病因及病情,综合应用器械、手术、药物和行为治疗等方法,制定综合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