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84篇
  国内免费   1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25篇
内科学   14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40篇
预防医学   5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72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目的评估益气养阴和血方治疗慢性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cITP)8周的疗效变化。方法纳入江苏省中医院血液科收治的cITP患者76例,口服益气养阴和血方治疗8周,比较治疗前后患者血小板(PLT)计数、出血和激素撤减情况;应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量表,包括生理机能(PF)、生理职能(RP)、躯体疼痛(BP)、总体健康(GH)、活力(VT)、社会功能(SF)、情感职能(RE)和精神健康(MH)]、慢性病治疗功能评估疲劳量表(FACIT-F量表)比较健康相关生活质量(HRQoL)和疲劳评分的变化。结果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61.8%(47/76)。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患者PLT计数升高,出血评分及激素用量情况改善(P0.05,P0.01)。其中治疗前PLT30×10~9/L的患者总有效率为59%(23/39);PLT≥30×10~9/L的患者总有效率为64.9%(24/37);单用中药患者总有效率为62.5%(20/32);联用激素总有效率为61.4%(27/44)。治疗后患者激素停用15例,减量23例,加量1例,总激素撤减率为86.4%(38/44)。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cITP患者SF-36量表中GH、VT、RE和MH分值提高,RP分值降低(P0.05,P0.01),FACIT-F量表评分亦升高(P0.01)。患者性别、年龄、分期、合并症、治疗前PLT、出血评分和联用激素与治疗反应率无关(均P0.05)。不良反应为腹泻,发生率为2.6%(2/76)。结论益气养阴和血方治疗cITP有助于激素撤减,改善HRQoL及减轻疾病相关的疲劳。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程氏萆薢分清饮对尿酸性肾病(UAN)患者肾小管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60例湿浊瘀阻型UAN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试验组30例。对照组给予非布司他降尿酸治疗,试验组加用程氏萆薢分清饮治疗,观察4周后2组患者的总有效率,肾功能指标血清尿酸(UA)、尿素氮(BUN)、肌酐(SCr)以及胱抑素C(Cys-C)水平以及肾小管功能指标尿载脂蛋白(NGAL)水平、尿α1微球蛋白(α1-MG)水平、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水平的变化。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后的 BUN及Cys-C水平较对照组治疗后显著降低(P<0.05)。试验组治疗后的NGAL、α1-MG、NAG水平均较对照组治疗后显著降低(P<0.05)。治疗期间2组无明显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程氏萆薢分清饮联合非布司他治疗湿浊瘀阻型UAN,能有效改善患者肾功能及肾小管功能指标,其疗效优于单纯非布司他组,且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43.
目的:选择健康人为受试者,从安全的初始剂量开始,考察人体对试验药物的初步耐受性和安全性,为制定蝉花菌丝体粉胶囊Ⅱ期临床试验给药方案提供安全的剂量范围。方法:依据动物实验结果推算初始及最大剂量,从安全的初始剂量开始,顺序开展单次给药耐受性试验和累积性耐受性试验。试验共纳入46例受试者,其中单次给药耐受性试验34例,6个剂量组分别为3、6、12、18、24、30粒(330 mg/粒);累积性(多次给药)耐受性试验12例,2个剂量组,分别为8粒/次和10粒/次。每天3次,连续给药7 d。观察指标为临床症状、生命体征和理化检查指标等,采用SAS 9.13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46例受试者共有6人发生6例次不良事件,其中2例次判断与试验药物的关系为不可能,4例次判断与试验药物的关系为可疑;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大便隐血弱阳性、尿红细胞相位差(MDI)红细胞计数轻度升高、尿常规红细胞计数轻度升高、面颊部红色丘疹。结论:蝉花菌丝体粉胶囊单次给药最大耐受剂量是30粒/天;多次给药为每次10粒,一天3次。推荐Ⅱ期临床试验的安全剂量范围为每天24~30粒,建议在Ⅱ、Ⅲ期临床试验中注意对不良反应的观察。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中西药联用治疗肛门湿疹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80例肛门湿疹患者随机平均分2组,对照组行西医常规治疗,实验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熏洗。随访1~2月,对比观察两组疗效和中医症征积分表(SSTCM)积分变化。结果:随访期间两组内比较,治疗后患者SSTCM积分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相比,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SSTCM积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中西药联用治疗肛门湿疹,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自然铜及其煅淬品中Fe、Zn、Mg、Cu 等多种金属元素与促进成骨细胞增殖的谱效关系。 方法将雄性SD 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生品组(7.5 g·kg-1)和煅淬品组(7.5 g·kg-1),按照相应剂量灌胃给药。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OES)法测定给药0.5、1、2、3、4、6、8、12 h 后大鼠血清中Fe、Zn、 Mg、Cu 等元素的含量。取新生24 h 内的SD 大鼠,制备成骨细胞,并以不同时间点含药血清进行干预;采用 MTT 法测定成骨细胞的增殖情况。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法对含药血清中的金属元素含量与血清对成骨 细胞的增殖作用进行谱效相关性分析,计算偏回归系数与VIP 值。结果与空白组比较,除12 h 外,其他各 时间点的生品组及煅淬品组的成骨细胞增殖率明显升高(P < 0.01);在3、4 h 2 个时间点,与生品组比较,煅 淬品组的成骨细胞增殖率明显升高(P < 0.01)。自然铜生品组Fe 元素的VIP 值>1,煅淬品组中Fe、Mg 元素 的VIP 值均>1,且Fe 元素VIP 值>Mg 元素VIP 值;自然铜含药血清中Fe 元素与促进成骨细胞增殖作用的 相关性最强,其次为Mg、Zn、Cu 元素。结论自然铜生品与煅淬品均能促进成骨细胞增殖,与其所含Fe、 Zn、Mg、Cu 等金属元素有关,且与Fe 的相关性最大。  相似文献   
46.
目的 评估芍黄安肠汤治疗重度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UC)大肠湿热证患者的疗效,及对肠黏膜屏障、炎症因子和免疫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1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90例重度活动期UC大肠湿热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95例和观察组9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口服美沙拉嗪缓释颗粒配合美沙拉嗪栓剂纳肛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芍黄安肠汤治疗,两组均以4周为1疗程,治疗2疗程。比较两组患者中医临床疗效评分、生存质量评分(IBDQ)、肠黏膜屏障损伤评分、血清D-乳酸、内皮素(ET)和二氨氧化酶(DAO)水平、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和IL-6水平、外周血CD3+、CD4+、CD8+细胞比例和CD4+/CD8+比值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3.7%)显著高于对照组(81.1%)(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评分、肠道症状评分、全身状况评分、社会功能评分及情感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相似文献   
47.
48.
目的对于移位的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设计规范程式化的掌侧接骨板内固定术式,探索新术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共48例,其中男性21例,女性27例;年龄18~65岁,平均年龄63.5岁。随机分为两组,即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23例,其中男性10例,女性13例;年龄58~80岁,平均年龄63.2岁。对照组患者25例,男性11例,女性14例;年龄57~81岁,平均年龄63.8岁。治疗组借助浮筏撬拨技术复位、围旋前方肌双窗口技术暴露和"鱼簖"技术定位实现接骨板掌侧内固定术;对照组使用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腕关节功能。结果治疗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缩短[(39.12±3.04) min vs(46.52±3.53) min;t=1.762,P <0.05]。术后3个月,治疗组腕关节功能减损值为8.9°,对照组腕关节功能减损值为12.7°;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12,P <0.05)。结论基于浮筏撬拨技术的桡骨远端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术式可以实现程式化,缩短手术时间,维护腕部和前臂旋转功能,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49.
50.
目的 比较垂直和水平腹股沟平面入路行髂筋膜腔阻滞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 40 例全身麻醉下行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术前30 min 随机在超声引导下行垂直腹股沟平面入路(实验 组)或水平腹股沟平面入路(对照组)髂筋膜腔阻滞,分别注射0.25% 罗哌卡因30 ml。术后采用静脉患者自 控镇痛(PCA),记录术后2、6、12、24、36 和48 h 静息时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PCA 追加次数及不良反应。 结果 实验组术后2、6、12 和24 h 的VAS 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实验组的PCA 追加次数在6 ~ 12 h 和 12 ~ 24 h,也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垂直腹股 沟平面入路行髂筋膜腔阻滞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镇痛效果优于水平入路,这可能与药液向头端扩散增加,更 充分阻滞了手术区域内股外侧皮神经、股神经的痛觉分布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