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2篇
儿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4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56篇
综合类   45篇
预防医学   1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42篇
肿瘤学   2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81.
目的:对比观察动力髋螺钉内固定与带大转子柄的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评价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 方法:对1999-09/2004-06西安市红十字会医院收治的156例高龄(65岁以上)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行手术治疗,其中男93例,女63例;年龄65-87岁,平均(72.7&;#177;10.6)岁;左侧102例,右侧54例;骨折类型:Evans-Jensen Ⅰ型49例,Ⅱ型64例,Ⅲ型43例。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患者随机分成关节置换组76例,采用带大转子柄的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内固定组80例,采用切开复位,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基本情况、手术时间、失血量、总输血量、并发症、下地时间及患肢功能等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参加实验156例患者,关节置换组1例、内固定组2例失访,其余病例均获X射线及临床随访,随访率98.1%,随访期间关节置换组1例死于脑血管意外,1例死于心肌梗死,内固定组1例死于坠积性肺炎,1例死于脑血管意外,1例猝死原因不明。两组患者在失血量、总输血量及手术时间上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在术后并发症、下地时间及患肢功能(优良率)等方面均表现出明显的统计学差异[4,12例;(8.6&;#177;3.6),(73.6&;#177;11.8)d;89.5%,77.5%,(P〈0.05)];最终随访时髋关节的harris’评分关节置换组和内固定组分别为(84.6&;#177;7.4)和(81.3&;#177;5.6)分,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结论:带大转子柄的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人股骨转子间骨折具有卧床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功能恢复好等优点,较动力髋螺钉固定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82.
目的 研究影响骨肉瘤预后的因素。方法 分析 96例骨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骨肉瘤患者多于 3年内死亡。其预后男性较女性差 (P <0 .0 1 ) ;<30岁的患者预后明显比≥ 30岁者差 (P <0 .0 1 ) ;发生于近膝关节及肱骨近端的患者比发生于其他部位者预后差 (P <0 .0 1 ) ;肿瘤直径≥ 1 0cm者比 <1 0cm者预后差 (P <0 .0 5) ;组织学分型与预后间的关系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截肢加化疗、瘤体切除假体置换加术后化疗和瘤段切除灭活再植或断端融合加术后化疗优于单纯截肢。结论 骨肉瘤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发生部位、肿瘤大小及治疗方法与预后有关 ,而骨肉瘤的组织学分型与预后无关。  相似文献   
83.
目的:胚胎脊髓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的实验研究已进行多年,效果并不理想,带蒂大网膜移植可建立及时有效的血供是肯定的,对脊髓损伤的疗效尚无定论。为此探讨采用犬胚胎脊髓和大网膜联合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的效果。方法:选用西北犬24只,雌雄不拘,按随机数字分成4组:单纯损伤组;大网膜移植组;单纯胚髓细胞移植组;胚胎脊髓和大网膜联合移植组。致伤前及治疗后2个月行脊髓体感诱发电位,动作诱发电位检查,观察行为变化,并行电镜及苏木精-伊红染色检查。结果:伤后2个月胚胎脊髓和大网膜联合移植组左后肢脊髓体感诱发电位潜伏期71.65±3.33)ms与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F=3.891,((P=0.037),脊髓体感诱发电位波幅1.04±0.11)μV与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F=5.516,P=0.013),左后肢动作诱发电位潜伏期(6.28±1.45)ms与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F=6.49,P=0.008),行为学有恢复;胚髓细胞在术后2个月可存活。结论:胚胎脊髓与大网膜联合移植治疗脊髓损伤动物从行为学和诱发电位均优于其他组,但尚需进一步研究以确定其功能。  相似文献   
84.
目的:对枢椎骨折的外科治疗原则、治疗指征以及康复方法作一文献综述,为枢椎骨折并脊髓不全损伤的功能恢复提供理论依据。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 1978—05/2004—03的相关文章,检索词“Hangman’s fractures,Recovery of Function”,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http://www.wanfangdata.com.cn,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检索词“枢椎骨折、脊髓不全损伤、功能恢复”。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包括枢椎骨折的损伤机制、分类、诊断、康复方法等方面的文章。纳入标准:①随机对照临床实验。②观察对比研究。排除标准:①综述文献。②Meta分析。③同一研究:资料提炼:共收集到42篇关于枢椎骨折的文献,18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排除的24篇系同一研究、综述和Meta分析等文献资料综合:18篇文献包括1163例患者,分别对枢椎骨折的外科治疗原则、治疗指征以及康复方法作了评估结论:一些新的内固定器材的应用及康复方法在不断完善、对恢复枢椎骨折患者脊柱生物力学稳定性,保存寰枢椎关节运动功能,以及对合并脊髓不全损伤患者的功能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5.
经口咽齿状突显微切除术若干问题初探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经口咽齿状突切除术的麻醉插管方法、脑脊液漏的防治、手术技巧及颈椎稳定问题的解决方法。方法回顾分析经口咽显微镜下齿状突切除的3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例术后发生脑脊液漏,导致颅内感染,经修补,对症治疗治愈。1例齿状突磨除10天行后路植骨,3天后因喝水呛咳突然呼吸停止,四肢瘫痪,立即经气管切开处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颅骨牵引,20天后恢复。1例呼吸困难、心跳加快者术后即恢复正常。出院时所有肌张力增高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肢体麻木明显减轻,12例患者病理征消失。随访12。32个月,平均17.5个月,肌力Ⅳ级8例,Ⅴ级28例,肌萎缩恢复,病理征消失。结论气管切开插管有利于显露。磨钻摆动、硬膜牵拉容易撕裂硬脊膜引起脑脊液漏、脑干损伤,若齿状突后纤维组织增生钙化予以切除。齿状突切除3周后路植骨融合较为安全。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讨颈前路撑开的矫形方式治疗特发性颈椎后凸畸形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对12例特发性颈椎后凸畸形患者均采用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椎间隙植骨融合和前路钛板内固定治疗,其中男性5例,女性7例;年龄18~34岁,平均24.3岁。5例难复性患者术前先行颅骨牵引适当行颈部软组织松解,术中给予颈椎过伸位牵引以帮助恢复正常的颈椎生理曲度。结果手术后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颈椎后凸畸形矫正效果明显;术后随访表明颈椎矫正度数在随访中没有明显丢失,内固定位置良好无松动。所有患者均未发生与手术有关的并发症。结论颈椎前路手术通过延长颈椎前柱,可矫正颈椎的后凸畸形,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和体征,是治疗特发性颈椎后凸畸形的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87.
目的:研究腰椎间盘MRI信号与腰椎节段间不稳定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27例患者依据椎间隙X线检查结果,将其分为:腰椎节段间失稳组与节段间稳定组。测定椎间盘MRI信号强度,依据信号强度将椎间盘退变分为5级。比较两组MRI信号差异,分析节段间不稳定与椎间盘信号改变之间的关联性。结果:腰椎节段间不稳定患者MRI信号为0.40±0.027,腰椎间节段稳定患者MRI信号为0.54±0.033,两者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对两组间MRI信号强度分布行差异分析,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腰椎节段间不稳定患者MRI信号强度较节段间稳定患者更低。由于多方面因素影响,尚无证据表明腰椎间盘MRI信号改变与腰椎间盘节段间不稳定存在等级关联性。  相似文献   
88.
<正>母乳是新生儿最理想的天然食品,母乳喂养是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倡导的科学育儿方法,是保障儿童健康成长的根本措施,而乳头内陷的产妇在住院期间,能得到医务人员的指导和帮助,出院后,由于环境和条件的改变,常导致母乳喂养中断或失败。我们对2003年3月至2010年3月,接受产后访视的326例乳头内陷的产妇,实施健康教育、心理护  相似文献   
89.
血清中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类风湿因子(RF)是临床诊断类风湿疾病的常用指标,其常用检测方法为胶乳凝集定性试验.近来,作者采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对ASO、RF进行定量测定,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0.
目的探讨在严重胸腰椎骨折中应用短节段椎弓根螺钉系统加伤椎固定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了我院2003年5月-2008年1月,对严重胸腰椎骨折采用短节段椎弓根螺钉系统加伤椎固定方法治疗41例。术前骨折椎体前缘高度平均丢失53%(37%-82%),Cobb角平均29.6°(17°-39°),均在伤后2周内手术。结果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9.7个月(6-29个月)。影像学资料显示伤椎前缘高度恢复至92%(87%-96%),术后Cobb角平均为5.6°(3°-10°),植骨均愈合、椎体脱位纠正,复位良好。结论对严重胸腰椎骨折应用伤椎椎弓根螺钉固定可以增强后路短节段内固定系统的牢固性,有利于维持矫正效果、减少后凸畸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