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16篇
预防医学   52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91篇
中国医学   13篇
肿瘤学   2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 探究家庭化个体多元复合声治疗对耳鸣伴听力损失患者的有效性,并分析耳鸣伴听力损失患者疗效的影响因素。 方法 利用四川省4家三甲医院的既往电子病历记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22年3月期间接受家庭化个体多元复合声治疗的212例耳鸣患者临床资料,收集耳鸣患者的人口学特征、听力损失相关和治疗前后的耳鸣障碍量表评分等资料。采用多因素二元逻辑回归分析疗效相关影响因素。 结果 家庭化个体多元复合声治疗对耳鸣伴听力损失患者的总有效率为43.87%,治疗周期长于12个月的耳鸣患者的有效改善率(57.43%)显著高于治疗周期短于12个月的耳鸣患者(31.53%),单因素逻辑回归分析比值比(OR)值为2.93(95%CI: 1.67~5.14)。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提示治疗周期为影响家庭化个体多元复合声治疗效果的独立风险因素,OR值为2.23(95%CI: 1.09~5.00),患者年龄与声治疗疗效的OR值为1.03(95%CI: 1.01~1.05)。 结论 研究表明家庭化个体多元复合声治疗可有效改善部分耳鸣患者的临床症状及恼人程度。其中,治疗周期是影响家庭化个体多元复合声治疗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医生应针对不同听力损失和耳鸣特征的耳鸣患者采用家庭化个体多元复合声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62.
在美国,心血管疾病每年造成约一百万人冈心脏病或中风而死亡.长久以来都认为心脏疾病与体内胆同醇的增加有关,但是研究发现约25%的心脏病患者,其体内胆固醇或其它危险因子并没有明显升高的现象.大量资料证实[1,2]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增高是冠心病(CHD)的危险因素,由于我国人民生活方式的改变,高血压、高血脂及高血糖患者均呈上升趋势[3].HCY水平升高,可能引起血脂代谢异常,对HCY与血脂水平及在冠心病中的相关性的研究,对临床的诊断与治疗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3.
李建平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34):138-138,140
目的 探讨胆囊下肝管损伤的临床表现、预防及处理方法。方法 对2000年1月~2011年2月我院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经手术证实的7例胆囊下肝管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7例胆囊下肝管损伤患者分别经穿刺引流后手术引流和直接手术引流后数十天治愈。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可能出现胆囊下肝管漏胆,手术中仔细操作可以预防其发生,一旦发生多须较长时问引流方能治愈。  相似文献   
64.
经鼻内窥镜治疗真菌性蝶窦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经鼻内窥镜治疗真菌性蝶窦炎的手术方法。方法9例真菌性蝶窦炎患者,均采用鼻窦内窥镜手术治疗。结果经6~36个月随访,9例均治愈。结论经鼻内窥镜手术治疗真菌性蝶窦炎具有手术进路安全,患者痛苦小,疗效肯定,术后不易复发等优点。  相似文献   
65.
数字化医疗设备的引进运用、维护与保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蒲斌 《医疗设备信息》2007,22(5):76-77,63
近年来各级医院都先后引进了大量的数字化医疗设备,在引进时要科学论证,正确决策。在临床运用上要充分发挥设备的各项功能,并要依据其特殊性做好维护保养工作。  相似文献   
66.
何玉华  苟昭映  李胜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14):2181-2181
食管多发性癌临床上少见,我院1982~2007年经手术病理证实为食管癌2912例,发现食管有2个以上癌灶24例,占同期确诊病例的0.8%,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早期营养支持治疗和护理干预对食管癌术后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行食管癌根治术的80例患者,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早期营养支持及护理干预。1周后,观察2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情况、治疗前后前白蛋白(PAB)、白蛋白(ALB)、外周血淋巴计数(TLC)水平变化以及治疗过程中所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肛门排便时间、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进食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PAB、TL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营养支持及护理干预可有效促进患者胃肠道功能的恢复,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8.
目的 探讨MR T2* PWI联合DWI对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良恶性病变74例患者,共84个病灶,患者行常规MR平扫、T2* PWI和DWI检查。根据MR T2*首次通过灌注成像绘制时间-信号强度曲线,于ADC图测量病灶的ADC值;计算T2* PWI的最大下降线性斜率(MSD),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算T2* PWI、DWI和两者联合对乳腺恶性病变的诊断效能。结果 乳腺良恶性病变的MSD值、ADC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T2* PWI对乳腺恶性病变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90.57%(48/53)、83.87%(26/31)、90.57%(48/53)、83.87%(26/31)、0.87;DWI分别为84.91%(45/53)、74.19%(23/31)、84.91%(45/53)、74.19%(23/31)、0.83;两者联合分别为94.34%(50/53)、90.32%(28/31)、94.34%(50/53)、90.32%(28/31)、0.91。结论 T2* PWI联合DWI对乳腺良恶性病变具有较高的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9.
苟昭映  李胜  苟鲜  唐敬  张勇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24):3704-3705
目的:分析大肠恶性淋巴瘤临床病理特征及其预后的有关因素.方法:将我院收治的大肠淋巴瘤患者的病史资料及组织切片进行分析.结果:1 036例大肠恶性肿瘤中26例为恶性淋巴瘤占2.51%,男女之比为2.1:1,平均病程4.8个月,临床表现以腹部肿块、腹痛、体质量下降以及血便、腹胀为主要特点,本病少见,临床易误诊为癌.肿瘤位于回盲部15例,升结肠5例,横结肠2例,降结肠3例,直肠1例.病理类型属非霍奇金淋巴瘤22例,霍奇金病4例.治疗采用根治性手术切除为主的综合治疗.结论:诊断应综合临床表现、影像学及内窥镜检查结果,确诊依靠病理检验,治疗采用根治性手术切除为主的综合治疗,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70.
孙瑜 《现代医药卫生》2009,(13):1935-1936
目的:探讨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在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行孤立性肺结节病灶动态增强扫描的6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针对恶性结节、良性结节、炎性结节的情况,对各组之间的动态增强参数进行比较。结果:恶性和炎性结节的强化峰值一般≥20Hu,良性结节的强化峰值一般≤15Hu;多数恶性结节(58.29%)为均匀强化,炎性组中多数病例(66.67%)呈周边环状强化。结论:良、恶性SPN可通过CT动态增强扫描观察PH、CT、强化模式方面的不同来反映其微血管构成的差异,从而对SPN的定性诊断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