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43篇
儿科学   1篇
内科学   4篇
皮肤病学   1篇
综合类   19篇
药学   99篇
中国医学   43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
主要介绍了脉络宁注射液及其相关制剂的化学成分、定性定量分析、质量标准研究工作进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制备羟基喜树碱(HCPT)脂质体,并对其质量进行评价.方法:采用薄膜分散-高压乳匀法制备羟基喜树碱脂质体;用激光粒度分析仪测定其Zeta电位、粒径大小;考察其在0.9%NaCl溶液、水、5%葡萄糖溶液中8 h的稳定性;用凝胶柱层析法考察包封率;采用薄膜透析法考察体外释药性质.结果:羟基喜树碱脂质体Zeta电位为(-33.1±1.3) mV,平均粒径(182.5±5.6) nm,8 h内在水、5%葡萄糖溶液中稳定性良好;包封率(91.2±1.2)%;体外释药曲线符合Higuchi方程Q=1.291 6t1/2 0.309 8,r=0.980 3.结论:本试验制备的羟基喜树碱脂质体稳定性好,大小均匀, 包封率高,并具有延缓药物释放的性质.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探讨香菇多糖氯化钠注射液应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的可行性。方法采用《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附录细菌内毒素法。结果表明香菇多糖氯化钠注射液有一定的干扰作用,但通过稀释可消除干扰。结论香菇多糖氯化钠注射液应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青银注射液中桉油精、蒿酮、樟脑、石竹烯含量的气相色谱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安捷伦6890NGC气相色谱仪,FID检测器,SE—30石英毛细管柱(30 m×0.25 mm,0.25μm),氮气为载气,以十二烷为内标物进行测定。结果:在该色谱条件下,样品中桉油精、蒿酮、樟脑、石竹烯与内标物十二烷能够较好分离,加样回收率桉油精为96.87%(RSD=3.6%);蒿酮为98.34%(RSD=2.1%),樟脑为97.50%(RSD=3.1%);石竹烯为98.62% (RSD=2.5%)。结论:本法灵敏、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青银注射液中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测定盐酸左氧氟沙星葡萄糖注射液中左氧氟沙星的含量。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用外标法计算左氧氟沙星的含量。结果 方法可行,平均含量为98.7%。结论 本法操作方便、结果准确性高、重复性好,可用于盐酸左氧氟沙星葡萄糖注射液中左氧氟沙星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从茜草属植物中分离得到新的醌类、环己肽类和三萜类等化合物以及对该属植物药理作用研究概况,为进一步开展成分和药效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女贞子药材及贞芪利咽颗粒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女贞子(Fructus Ligusm lucidi)系木犀科女贞属植物女贞(Ligustrum lucidum Ait.)的果实,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如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1)、熊果酸(ursolic acid,2)、乙酰齐墩果酸等。1为女贞子中的主要有效成分,含量可达1.1%~14.8%。药理实验结果表明1具有促进淋巴细胞增殖和动物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并与白介素2(IL-2)具协同作用.2在与1相同的剂量下,亦能明显增强正常小鼠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贞芪利咽颗粒为六类中药新药,由女贞子、黄芪、丹参、泽漆四味药材提取加工而成,用于治疗慢性咽炎。其中女贞子为君药,在制剂中应检测其有效成分1、2含量。现行标准中采用TLC法,误差大、重现性差,且难以将二者有效分离。文献采用HPLC法测定女贞子中1、2的含量,但仍未能完全分离,在制剂中会干扰有效成分测定。本研究采用反相HPLC法,以甲醇-水(87:13,含0.2%磷酸和0.04%三乙胺)为流动相,可较好分离女贞子药材及贞芪利咽颗粒中的1、2。  相似文献   
18.
HPLC法测定接骨丹片中丹皮酚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秀丽  陈志春 《海峡药学》2008,20(10):83-84
目的 建立接骨丹片中丹皮酚的含量测定方法 .方法 以甲醇-水(54∶46)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74nm,流速0.8mL·min-1.结果 丹皮酚在12.49~62.45μg·mL-1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为r=0.9995,回收率为99.33%,RSD=0.79%.结论 本法专属性强,操作简便,可作为接骨丹片的质量控制方法 .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新生SD鼠缺氧缺血后大脑皮质谷氨酸和天冬氨酸的变化,观察脑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和c-fos蛋白的表达,探讨脉络宁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O)的保护作用。方法 结扎新生7日龄SD大鼠右侧颈总动脉1h(缺血1h),吸入8%氧和92%氮2h(缺氧2h),建立HIBD模型。用色谱分析仪测定大脑皮质内谷氨酸和天冬氨酸含量,用免疫组化方法动态评价缺氧缺血和脉络宁治疗不同时相c-fos蛋白和nNOS的表达。结果 缺氧缺血后大脑皮质兴奋性氨基酸(ZAA)水平升高,经脉络宁处理后则明显降低。c-fos蛋白表达的高峰期呈现在缺氧缺血6h后,与缺氧缺血组相比,脉络宁处理后c-fos蛋白表达的脑神经元数目增多;与假手术组相比,缺氧缺血可上调nNOS的表达水平,脉络宁处理后则减少了nNOS的表达。结论 脉络宁通过改善神经元功能减少EAA的释放,调节nNOS的免疫活性,对神经元起保护作用。脉络宁可增强和延长神经元内c-fos蛋白的表达,减轻HIBD,推测c-fos参与了缺氧缺血后大脑皮质和海马神经元损伤后的修复、存活与再生。  相似文献   
20.
明胶和吸收性明胶海绵的总蛋白质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测定明胶和吸收性明胶海绵的总蛋白质含量,为控制和提高产品质量提供依据。方法:分别用双缩脲法、联喹啉二羧酸法和考马斯亮蓝法测定了明胶和吸收性明胶海绵的总蛋白质含量。结果:考马斯亮蓝G250与明胶溶液的显色反应不够灵敏,而与吸收性明胶海绵的水解液不显色。双缩脲法和2,2′-联喹啉-4,4′二羧酸法的测定结果分别为70%~78%和51%~64%。采用上述同一种方法分别测定明胶和吸收性明胶海绵的总蛋白质含量,结果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考马斯亮蓝法不适用于明胶和吸收性明胶海绵的总蛋白质含量测定,而双缩脲法和2,2′-联喹啉-4,4′二羧酸法的测定结果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