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58篇
  免费   153篇
  国内免费   74篇
耳鼻咽喉   9篇
儿科学   8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51篇
口腔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149篇
内科学   62篇
皮肤病学   26篇
神经病学   23篇
特种医学   39篇
外科学   78篇
综合类   1106篇
预防医学   181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300篇
  1篇
中国医学   693篇
肿瘤学   43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119篇
  2020年   63篇
  2019年   120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81篇
  2016年   114篇
  2015年   67篇
  2014年   178篇
  2013年   170篇
  2012年   201篇
  2011年   189篇
  2010年   195篇
  2009年   159篇
  2008年   140篇
  2007年   137篇
  2006年   106篇
  2005年   84篇
  2004年   85篇
  2003年   102篇
  2002年   81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81.
中医药名词术语的规范化研究是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的基本任务,对促进中医药学术进步和整体发展意义重大。我们在收集、整理文献,深入研究和总结临床经验的基础上,针对目前瘿病中医名词术语规范化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研究原则和主要方法,研究后进一步明确规范了瘿病概念,确定了瘿气(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Graves病)、瘿病眼病(Graves眼病)、瘿痛(亚急性甲状腺炎)、瘿虚(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等病名,并在此基础上规范了其病因病机及辨证论治,为中医瘿病的规范化诊治和学术水平的提高做了有益的探讨,提出了自己的思路。  相似文献   
82.
郭兴洋  杨娟 《黑龙江医学》2015,39(2):184-185
目的分析人群骨密度变化规律及骨量减少、骨质疏松症患病率,为贵阳市开展骨质疏松症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目的抽样从贵阳某医院随机抽取门诊患者、医务人员共688例,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分析仪进行腰椎正位(L1-4)检测并分析。结果 688例人群中,骨量异常79.94%。其中男性骨量减少与骨质疏松症24例,占男性骨量异常52.17%,女性骨量减少与骨质疏松症526例,占女性骨量异常81.93%。30~39岁年龄段开始出现骨量减少,40~49岁年龄段已经出现骨质疏松患者,50岁以后骨量减少及骨质疏松症比例明显增加。医务工作者共192例,骨量异常者70.83%,与普通人群骨量异常率比较没有降低。结论随着年龄的增加T值呈下降趋势,50岁以后骨量减少及骨质疏松症患病率明显增加,女性高于男性(P<0.05)。贵阳地区人群骨量减少及骨质疏松症患病率有年轻化趋势,提示骨质疏松应从30岁起开始预防,最好的方式即加强锻炼、均衡饮食。在对疾病的认识及重视程度均高于普通人群的情况下,医务工作者的骨量异常率较之普通人群并没有降低,提示医务人员应提高对自身骨健康的关注。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讨细胞学HPV阴性宫颈癌的实验室验证方法及其临床特点。方法:收集2015年9月至2018年10月在贵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病理学诊断为宫颈癌、宫颈脱落细胞凯普21分型(K-21)检测HPV阴性的患者33例,同期HPV阳性宫颈癌患者60例。病理石蜡标本、分子病理学(凯普膜杂交法+PCR)3种试剂盒(K-14、K-18和K-37)进行实验室验证。分析HPV阴性与阳性宫颈癌的临床特点。结果:细胞学阴性宫颈癌33例经组织石蜡切片、分子病理学方法检测,K-14和K-18试剂盒13例阴性,K-37试剂盒9例阴性。分子病理学HPV阴性宫颈癌9例与阳性组84例患者首发临床表现有统计学差异,阴性组接触性出血、不规则阴道流血所占比例小于阳性组(3/9∶41/84,1/9∶33/84; ?字2=12.889,P=0.006);就诊时的FIGO分期有统计学差异,阴性组Ib2期、IIa2期、Ⅲ/Ⅳ期所占比例大于阳性组(3/9∶13/84,1/9∶7/84,2/9∶0/84; ?字2=12.786,P=0.021);病理类型有统计学差异,阴性组腺癌所占比例大于阳性组(3/9∶5/84; ?字2=5.752,P=0.041);手术患者肿瘤浸润深度有统计学差异,阴性组早浸、浸润至宫颈外口、浸润至宫体所占比例大于阳性组(2/7∶6/64,2/7∶14/64,3/7∶11/64; ?字2=8.332,P=0.035)。结论:理论上HPV阴性的宫颈癌是存在的。临床上HPV阴性宫颈癌有首发临床表现不典型、就诊时FIGO分期较晚及腺癌所占比例较大的特点。  相似文献   
84.
85.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蔓延至全球多个国家,疫情期间部分患者表现出肝损伤。为了提高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对COVID-19的认识,加强疫情期间患者的自我防护和疾病管理,针对COVID-19引起肝损伤的致病机制及该类患者合理防疫、规范就医、科学用药等方面进行探讨和建议,以保证病毒性肝炎的常规管理,降低该类人群感染风险。  相似文献   
86.
87.
目的检测心血瘀阻型和气阴两虚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表达,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64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66例,选取60例正常体检成人作为对照组,检测血清hs-CRP和LDL-C含量。结果 UAP和SAP组患者血清hs-CRP和LDL-C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UAP组患者血清hs-CRP和LDL-C表达明显高于SAP组(P<0.05),UAP组和SAP组患者中心血瘀阻型和气阴两虚型患者血清hs-CRP和LDL-C含量均差别显著(P<0.05)。结论 hs-CRP和LDL-C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清中高表达,在疾病发生发展中可能具有一定作用。二者的水平作为中医关于冠心病病机转归的客观指标,为中医同病异治及辨证辨病结合提供客观依据,可作为冠心病病情发展的一种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88.
肝胆外科疾病发病率相对较高、手术难度及创伤较大、操作复杂,涉及到肝脏、胆道系统、胰腺、脾脏等人体多个脏器,故围手术期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相对较多。近年来,人们在对肝胆外科诸多并发症的处理上有了一定的见解,但其术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病死率仍无明显的改善。本文通过分析目前国内外相关领域对肝胆外科围手术期高危并发症的应对策略,并结合我们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介绍应对此类并发症的精准处理方法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89.
目的:建立天麻灵芝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对处方中天麻、淫羊藿、灵芝进行定性鉴别;采用HPLC法测定天麻素和淫羊藿苷的含量。结果:薄层色谱上样品与对照品显相同的斑点,分离效果好,阴性对照无干扰;天麻素在0.0502μg~0.3012μg、淫羊藿苷在8.4480μg~84.4800μg与峰面积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85%和99.78%,RSD分别为0.33%和0.90%(N=9)。结论:该方法简单、可靠、准确,可以作为控制天麻灵芝颗粒的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90.
目的:探讨心衰宁颗粒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卡托普利组、心衰宁大、中、小剂量组,除正常组外,其余组采用阿霉素腹腔注射制作慢性心力衰竭大鼠模型,正常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每周1次,造模6周结束后,分别给予药物干预,正常组及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干预3周。干预结束后,超声心动图检测心功能,大鼠血清学检测pro BNP、TGFβ1水平;qRT-PCR、Western blot检测检测TGFβ1基因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明显增加(P0.01),左室射血分数(LVEF)降低(P0.01),血清TGF-β1、pro BNP明显升高(P0.01),TGF-β1基因及蛋白表达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心衰宁颗粒中、大剂量组能降低LVEDD、LVESD(P0.05),提高慢性心衰大鼠LVEF(P0.01),降低血清TGF-β1、pro BNP水平(P0.01),降低TGF-β1基因及蛋白表达水平(P0.05)。结论:心衰宁颗粒具有改善心功能,干预心肌重塑、抗心肌纤维化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GF-β1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