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52.
目的 探讨采用后路中华长城椎弓根系统和椎间融合术治疗退行性腰椎侧凸的临床效果.方法 总结1999年8月至2005年6月经手术治疗的42例退行性腰椎侧凸的矫正效果、并发症和随访结果.结果 全组病例术后平均随访15个月(6~72个月),侧弯矫正率为55.9%,疼痛缓解率86.5%,无假关节形成,本组围手术期没有出现切口感染,2例术后出现肺部感染症状,4例出现下肢痛症状,经过对症处理后好转.随访期间矫正度数及椎间隙高度无丢失,融合器无移位.结论 中华长城椎弓根系统和椎间融合是治疗退行性腰椎侧凸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3.
快速成型脊柱模型在脊柱外科的初步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快速成型脊柱模型在脊柱外科初步应用的意义.方法 选择8例患者:严重先天性脊柱侧弯4例,退变性腰椎术后翻修3例,腰椎峡部裂1例.应用三维CT断层扫描脊柱,将DICOM数据输入计算机处理,然后进行脊柱病变区域的数字化三维重建和快速成型,并将其应用于临床.结果 8例患者按计划完成手术过程顺利,无手术并发症,术后效果良好,术中所见与术前数字化三维重建模型的形状和测量结果完全一致,术后X线复查显示椎弓根螺钉位置正确.结论 快速成型脊柱模型这种新技术能够使外科医生在手术前精确和直观地了解脊柱畸形情况,从而有助于指导制定手术计划和手术操作. 相似文献
54.
经皮空心椎弓根螺钉AF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 探讨经皮空心椎弓根螺钉AF系统微创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11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后路经皮空心椎弓根螺钉AF系统内固定.切口为4个1.5 cm长的小切口,椎弓根穿刺操作在透视引导下进行.结果 11例患者椎体高度恢复和后凸畸形纠正良好,伤椎高度由术前(65±13)%恢复至术后(92±7)%,局部后凸畸形自术前后凸19°恢复至术后6°.2例发生小切口皮缘坏死伤口延迟愈合,1例伤口积液,1例术后11个月出现内固定松动.随访24~36个月,期间未发现断钉断棒、后凸畸形加重、椎间隙高度丢失等并发症.结论 该方法治疗胸腰椎骨折可恢复椎体高度,矫正后凸畸形,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恢复快.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重度僵硬型脊柱侧凸后路非全椎体截骨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本组男18例,女24例,年龄13~32岁,平均19.2岁。术前冠状面Cobb角80°~135°,平均96.2°,矢状位Cobb角56°~102°,平均73.5°。均采用后路顶椎附近凹侧脊旁软组织、椎板间隙和小关节松解,再用直的短棒连接并强力撑开,矫正部份畸形,再分别在凹侧和凸侧进行双棒进一步矫形和固定。[结果]所有患者均安全完成手术,无神经脊髓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12~60个月,平均36.5个月。术后冠状位Cobb角平均35.3°,矫正63.3%,最后一次随访时平均40.2°,矫正58.2%。术后矢状位Cobb角平均33.4,°矫正54.6%,最后一次随访时平均36.8°,矫正49.9%。[结论]对于椎体间无骨性融合的重度僵硬性脊柱侧凸,在充分松解的基础上,采用直的短棒强力撑开后再矫形,不需要全椎体截骨就能够获得满意的矫形效果,避免了截骨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56.
目的根据伤后颈脊髓MRI不同表现对无骨折脱位颈脊髓损伤(CSCIWFD)采取不同的治疗策略,观察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分析疗效差异原因并探讨治疗方案选择。方法回顾分析接受治疗并获得完整随访的56例中老年CSCIWFD患者的临床资料。对颈椎MRI提示有颈髓受压伴髓内高信号且有神经症状者建议手术,对颈髓无压迫伴或不伴髓内高信号者建议非手术治疗。按治疗建议和患者选择分为3组:建议手术且患者接受手术组(A组,39例),建议手术但患者拒绝手术组(B组,11例),非手术治疗组(C组,6例)。神经功能评估按ASIA分级,对3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的恢复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20~88个月。结果显示,神经功能改善情况A组好于B组,C组神经功能改善满意。结论颈髓MRI表现是中老年CSCIWFD患者是否手术的重要参考依据。颈髓受压或颈髓接触伴髓内高信号,手术治疗效果优于非手术治疗;如颈髓无压迫、无明显失稳,即使有神经症状且髓内有高信号,应采用非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57.
经椎间孔内窥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术的远期随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经椎间孔内窥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术的远期随访结果。方法对行经椎问孔内窥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术治疗的11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平均6.7年随访研究,分析患者的术后症状缓解、恢复工作情况以及影像学检查结果。结果临床疗效优良率86.6%,术后恢复工作时间平均为1月,恢复原工种,占83.9%。影像学结果表明手术节段椎间隙无明显的高度下降或间隙失稳表现。结论经椎间孔内窥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术是一种有效的微创的治疗方法,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其长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8.
重度脊柱侧凸前后路联合矫形术护理60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总结重度脊柱侧凸前后路联合矫形术的护理要点。方法 :对 60例重度脊柱侧凸前后路联合矫形术患者进行术前心理护理、肺功能锻炼、脊柱弹性被动及主动锻炼、术前饮食指导 ,术后病情观察、防止并发症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本组均顺利完成手术 ,手术疗效显著 ,未出现严重护理并发症。结论 :抓住重度脊柱侧凸前后路联合矫形术的每一个环节进行综合护理 ,是安全手术、术后早日康复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59.
60.
目的探讨变频振动对尾吊大鼠失重性骨质疏松模型的防治作用。方法采用目前世界上广泛应用且技术已经成熟的鼠尾悬吊动物模型模拟失重环境,应用电磁振动台将振动强度为0.5 g(g为加速度)在不同频率45 Hz、90 Hz、变频(5~90Hz)振动应力作用于3月龄SD雄性大鼠40只,随机分成5组,每组8只:对照组(非鼠尾悬吊组);45 Hz组、90 Hz组、变频(5~90 Hz)组,鼠尾悬吊非振动组,每次振动10 min,每天1次,每周5次,休息间隔为2天,共4周。所有对照组不进行振动治疗,但置于与振动治疗组相同噪音环境下。实验后用Micro-CT测量股骨远端骨量、自动化分析仪测定血生化指标以及Elisa试剂盒测定骨钙素。结果振动刺激对失重性骨质疏松骨微结构的恢复及骨密度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变频振动对骨微结构的恢复及增加骨密度一定程度上要好于固定频率振动。结论对尾吊大鼠28天的不同频率振动刺激使松质骨骨矿物质以及空间上的结构进行了重构,导致尾吊大鼠骨质疏松模型中骨量的增加,骨密度的提高,对失重性骨质疏松有一定的防治作用,为临床上防治微重力环境下骨丢失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