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7篇
特种医学   33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股骨颈骨折常见的并发症为,骨折不愈合及股骨头坏死。其主要原因是股骨头血供受到损伤,故治疗重点在于预防骨不连与股骨头坏死,改善股骨头血供,促进坏死骨的修复。我院自2000-05-2009-07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带血管蒂骨瓣移位  相似文献   
52.
我院从2008年3月—2010年10月施行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54例,取得了满意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8年3月—2010年10月,我院共收治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54例。其中男21例30个椎体,女33例45个椎体,年龄57~85岁。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利用动力髋(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采用DHS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129例,其中男87例,女42例,平均61岁。按Evans分类:Ⅲ型51例,Ⅳ型55例,Ⅴ型23例。观察这种内固定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随访10~30个月,平均20个月。死亡1例,128例骨折愈合满意,恢复劳动能力或生活自理能力。结论 DHS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可达到固定牢靠、骨折愈合快、患者早期康复的目的,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一种比较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讨用R FⅡ、Ⅲ型提拉钉复位,减压、植骨、原位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该方法治疗L4或L5滑脱者37例。结果通过平均20个月的随诊,按照侯树勋疗效评定标准,优23例,良9例,可5例。优良率达86.5%,37例病人术后X线示全部骨性愈合。结论对Ⅰ、Ⅱ度腰椎滑脱者,采用R F-Ⅱ、Ⅲ型提拉钉可达到89.2%复位率,是基层医院治疗腰椎滑脱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5.
1 病例资料 男性双胞胎患儿之弟,4岁,汉族。半年前,其母不经意发现其全身多处有数个大小不等之包块,重按压感痛。表面无红肿、发热。随着时间推移,包块逐渐增大,并偶感疼痛。于2006-11—08来院经检查后以“多发性软骨瘤”收住入院。查体:位于双上臂内外侧,双前臂中、远端前侧,右胸肋部,双大腿远端内、外侧,双小腿远、近端内外侧,手掌、手指部位有27处大小不等之包块,质硬,无移动度,边界清楚。局部皮肤无红、肿、热,大部分包块无明显触压痛。  相似文献   
56.
骨盆重建钢板治疗髋臼骨折40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髋臼的解剖位置深在,周围有丰厚的肌肉韧带等软组织包绕,和骨盆骨折一样,其损伤程度严重,而且常常合并其他部位损伤,伤情复杂;其次,髋臼骨折属关节内骨折,处理要求尽量达到解剖复位,恢复髋关节的关节功能,否则将后遗关节功能障碍,甚至关节功能可能完全丧失;再者,由于近年来骨科医师逐步认识到合理的切开复位内固定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优于以往的非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57.
1 病例资料 患者,女,31岁。2006年3月7日以“胸椎包虫病术后复发并瘫痪”收住院治疗。患者1998年曾因“胸椎包虫病”在我院手术治疗。术后病理检验结果明确诊断为“包虫病”。术后1个月,患者双下肢感觉运动功能完全恢复,3个月后开始行走,并能完成一般家务及轻体力工作。  相似文献   
58.
我科从2003—10—2005—12采用上海复升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无柄全髋关节进行10例髋关节置换术。通过1年随访效果满意。初步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9.
患者,女性,31岁,因腰背部疼痛伴会阴部进行性麻木2周于2007—06—22入院。查体:腰背部压痛,会阴部及双下肢触觉、痛温觉减退,双下肢肌力Ⅳ级,肛门反射减弱,双侧膝腱反射、跟腱反射减弱。行腰椎MRI平扫+增强检查示:骶管内可见囊状水样信号影,增强扫描未见明显变化。腰3/4水平椎管内可见异常信号灶,T1W1高信号、T2W1稍高信号,其内可见低信号,上下径约1.8cm,增强扫描未见明显强化,脊髓低位、圆锥形态不明显、马尾成团。MRI诊断:脊髓栓系、终丝脂肪瘤、骶管囊肿。患者在全身麻醉下行全椎板减压肿瘤摘除。术中见脊髓圆锥下端有一大小约3cm×1.8em×1.2cm淡黄色、梭形占位病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