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21篇
综合类   8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11.
重视对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行病学调查表明,下腰痛是在45岁以下人群中引起失能的最常见原因,在45-65岁人群中列第3位,仅次于心脏病和关节炎。全部人口中的75%-85%在一生中的某个阶段会受到腰痛的困扰,15%-20%每年受到腰痛的困扰,1%因腰痛而永久致残。在美国,每年约有1300万人因下腰痛到医院就诊,所花费用约500亿美元。我国虽然没有精确的统计数据,但腰腿痛病人诊治、劳保费用和因丧失劳动力所带来的损失也是巨大的。下腰痛是目前最困惑人类的常见疾病之一,目前能对其作出正确诊断和治疗的仅占15%。临床上,主要强调突出椎间盘的机械压迫在腰腿痛产生中的作用,但机械压迫不能解释许多临床现象。CT或MRI检查发现正常人群中约1/3有椎间盘突出,但无任何临床表现。临床上诊断最困难的情况是,下腰痛病人经影像学检查无椎间盘突出。长期以来,由于腰痛机制不清,给诊断和治疗带来很大困难。深入开展腰痛机制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2.
椎间盘源性下腰痛发病机制是当前研究的热点,椎间盘退变和椎间盘内破裂据认为是发病的主要原因。该文就椎间盘退变、椎间盘内破裂与下腰痛的关系综述了其病理机制。  相似文献   
13.
椎间盘内亚甲蓝注射治疗椎间盘源性下腰痛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慢性下腰痛是骨科临床最常见的疾病。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腰椎间盘突出是下腰痛的主要原因,近来的研究发现下腰痛主要来源于腰椎间盘内部,腰椎间盘外形正常,无腰椎间盘突出,脊髓造影和CT扫描正常。这种由椎间盘内部结构变化引起的腰痛,即椎间盘源性下腰痛(discogenic low backpain),是慢性下腰痛的最多见类型,约占40%。腰椎间盘造影术是目前诊断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的最重要手段和方法。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的发病机制极其复杂,目前还不完全清楚。最近我们的组织学研究发现,  相似文献   
14.
膝关节周围损伤的早期微创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应用微创外科技术早期修复重建膝关节周围损伤的效果及临床意义。方法:85例膝关节周围损伤采用微创外科技术手术治疗。手术分两类:(1)关节镜下组织修复重建手术。(2)关节镜辅助骨折复位固定手术。结果:平均随访16个月。5例剧烈活动后膝部胀痛;膝屈曲100°,其余病例关节屈曲均在130°以上,全部病例都已恢复原工作和运动。结论:微创外科技术应用于膝关节周围的早期修复重建,明显提高治疗效果,避免术后并发症和膝关节继发性损伤,有助于降低膝关节周围损伤患者的伤残率,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外固定器结合植骨治疗尺桡骨骨折内固定术后骨不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单侧外固定器结合植骨治疗尺桡骨骨折内固定术后骨不连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应用单侧外固定器结合植骨治疗29例尺桡骨骨折钢板和三棱针内固定术后骨不连,其中男19例,女10例;年龄18-60岁,平均28岁。尺骨14例,其中近段4例,中段7例,远段3例;桡骨15例,其中近段4例,中段6例,远段5例。开放性骨折8例,闭合性骨折21例。粉碎性骨折14例,斜形骨折6例,横形骨折9例。结果:全部病例随访6-23个月,平均手术后16周(13-24周)骨折愈合。肘关节活动度均超过屈130°、伸0°,腕关节活动度均达掌屈60°、背伸50°以上;22例前臂旋转功能旋前、旋后均达80°以上,1例旋前40°,1例旋后50°,2例旋前、旋后均受限,总活动度仅80°。术后无尺、桡骨间骨性融合。结论:单侧外固定器结合植骨治疗前臂骨折内固定术后骨不连是一种操作简便,创伤小,固定牢固并发症少的有效方法,治疗期间可早期功能活动。  相似文献   
16.
疼痛的椎间盘外层纤维环、内层纤维环和髓核中都有神经纤维分布。体外研究发现椎间盘基质成分中蛋白多糖含量和结构变化,尤其是硫酸软骨素含量变化对神经生长具有明显的调节作用。在退变的椎间盘中,硫酸软骨素含量减少有利于椎间盘外周分布的神经纤维向内层纤维环甚至髓核内生长,从而导致椎间盘源性下腰痛。  相似文献   
17.
椎间盘造影术是目前诊断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的最重要手段。它能明确定位疼痛来源的椎阃盘,对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的临床价值。该文综述了椎间盘造影术的相关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椎间盘源性下腰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腰痛是目前最困惑人类的常见疾病之一,长期以来一直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其主要原因。近来的研究已经发现腰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根引起的下腰痛不到30%,更有学者认为此比例低于1%。大部分腰痛,伴或不伴牵涉痛,通常缺乏客观的神经学体征。这种腰痛症状强烈提示它是一种腰椎肌骨骼组织内的体壁起源(somatic origin)的疼痛。目前已经认为体壁起源的下腰痛主要来源于腰椎问盘内部,腰椎间盘外形正常,无腰椎间盘突出,脊髓造影和CT扫描正常。  相似文献   
19.
外固定器治疗肱骨干骨折不愈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单侧外固定器治疗肱骨干骨折骨不连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应用单侧外固定器治疗44名肱骨干骨折不愈合的患者,其中37例已采用外科手术内固定治疗。结果全部病例平均于术后4.9个月(3.8~7.1个月)骨折愈合,随访6~23个月,患肢随诊肩肘关节功能良好。结论单侧外固定器治疗肱骨骨折骨不连是一种操作简便、创伤小、并发症少的有效方法,治疗期间肩、肘可早期功能活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总结胸腰椎爆裂骨折椎管内骨折块形态分型,并对不同分型的骨折块处理策略进行分析。方法 通过对136例胸腰椎爆裂骨折的CT观察,将突入椎管内的骨折块根据占椎管容积、完整性、部位分为A、B1、B2和C型,并总结不同分型的减压方式。结果 A型利用后纵韧带的弹性张力进行骨折块间接复位,B1型用骨刀切碎分离并去除骨折块,B2型用异形骨冲将骨折块直接冲入椎体后方,C型采用骨折块分离、切碎后取出。本组病例手术前后伤椎椎管狭窄明显改善,椎管减压充分,统计学处理差异显著(P〈0.01),随访时14例ASIA分级A级患者仅有部分神经根功能恢复,其余病例分别提高1-3级。结论 根据不同分型,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