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400篇
  免费   700篇
  国内免费   638篇
耳鼻咽喉   1085篇
儿科学   83篇
妇产科学   116篇
基础医学   851篇
口腔科学   865篇
临床医学   4392篇
内科学   2962篇
皮肤病学   81篇
神经病学   462篇
特种医学   3005篇
外科学   2300篇
综合类   6345篇
预防医学   3118篇
眼科学   336篇
药学   1650篇
  8篇
中国医学   465篇
肿瘤学   614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237篇
  2021年   440篇
  2020年   488篇
  2019年   434篇
  2018年   160篇
  2017年   269篇
  2016年   443篇
  2015年   487篇
  2014年   1101篇
  2013年   1452篇
  2012年   1738篇
  2011年   1979篇
  2010年   2078篇
  2009年   2012篇
  2008年   2192篇
  2007年   2073篇
  2006年   2051篇
  2005年   1852篇
  2004年   1770篇
  2003年   1756篇
  2002年   1297篇
  2001年   417篇
  2000年   842篇
  1999年   453篇
  1998年   132篇
  1997年   131篇
  1996年   87篇
  1995年   101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60篇
  1992年   43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9 毫秒
61.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诊断髂及下肢血管闭塞性病变的价值。材料和方法:185例怀疑髂总动脉及下肢动脉闭塞性病变的患者行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其中大动脉炎6例,外伤4例和动脉粥样硬化175例。采用16层螺旋CT,层厚1.25mm,重建间隔1mm。100mL非离子造影剂(300mgI/mL)以4mL/s的速度经手背静脉或肘静脉注入,注射开始后25~30S进行扫描。在工作站获得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最大密度投影(MIP)和容积重建(VR)图像,并应用血管分析软件测量血管狭窄程度。结果:128例CTA可显示髂及下肢动脉狭窄/闭塞。有7例患者行血管内支架治疗;26例行人工血管架桥或大隐静脉植入手术,31例患者同时进行了MSCTA和DSA检查。MSCTA对腘动脉以上和腘动脉以下狭窄和闭塞显示与DSA一致性好。结论:多层面螺旋CT是下肢血管病变的术前评价和术后复查非常有用的影像手段,可以替代有创的诊断性血管造影检查。  相似文献   
62.
细胞间粘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又称CD54)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粘附分子,属粘附分子中的免疫球蛋白超家族。存在于许多细胞表面,其主要生理作用是调节细胞与细胞间以及细胞与细胞外基质间的粘附作用,此外,还参与细胞的信号转导、细胞的生长移行、肿瘤的转移浸润、免疫炎性反应和血管生长等一系列的生理和病理过程。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是一种常见的妇科良性疾病,但具有类似恶性肿瘤粘附、侵袭和转移的特性。研究发现,ICAM-1对于异位内膜逃避机体免疫系统和自然杀伤细胞的杀伤,侵入腹膜、卵巢等起促进作用。故对近年来ICAM-1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中作用的相关研究及进展进行综述,并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3.
经阴道宫腔声学造影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阴道子宫腔造影技术(Transvaginal sonohysterography,SHG)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对39例有异常阴道出血者行SHG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与经阴道超声(Transvaginal sonography,TVS)、诊断性刮宫或宫腔镜所获得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病理证实的子宫内膜息肉34例,粘膜下子宫肌瘤3例,子宫内膜增生1例。SHG诊断子宫内膜息肉32例,均可清晰地显示宫腔轮廓和病灶的形态,30例与内膜界限清楚,可见病灶附着部位,23例于结节内部或蒂部显示血流信号;TVS诊断子宫内膜息肉26例,均可见子宫内膜稍强回声结节,其中19例边界清楚,6例可见病灶附着部位;8例结节内部或蒂部显示血流。使用TVS34例均未显示宫腔的轮廓。本组子宫内膜病例在宫腔轮廓及病灶附着部位方面SHG和TVS的显示率分别为94.1%、88.2%和0%、17.6%。SHG明显优于TVS(P<0.001)。SHG诊断粘膜下子宫肌瘤3例,回声与基底部的子宫肌层相似,略低于子宫内膜,病灶基底部与子宫肌层无界限,表面可见内膜与造影剂构成的亮线,1例可见蒂部,CDFI显示2例内部血流丰富,1例见肌层血管穿入病灶。TVS诊断粘膜下子宫肌瘤2例,表现为为子宫内膜低回声结节,1例子宫内膜呈非均质改变,CDFI可见内部丰富的血流信号(SHG显示宫腔内为2枚粘膜下子宫肌瘤,已得到HSC证实)。结论:SHG能明显提高病变的显示率,对于子宫内膜息肉的术前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诊断肝孤立性坏死结节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分析了12例肝孤立性坏死结节的超声造影表现。结果:12例病灶造影动脉期、门脉期、实质期均无增强,呈边界清晰的造影剂充盈缺损区。结论:超声造影对诊断肝孤立性坏死结节具有较高的价值。目的:探讨超声造影诊断肝孤立性坏死结节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分析了12例肝孤立性坏死结节的超声造影表现。结果:12例病灶造影动脉期、门脉期、实质期均无增强,呈边界清晰的造影剂充盈缺损区。结论:超声造影对诊断肝孤立性坏死结节具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65.
磁共振尿路成像诊断肾移植输尿管坏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磁共振尿路成像(MRU)诊断肾移植输尿管坏死的价值。材料和方法:12例肾移植术后怀疑输尿管坏死患者,临床表现为移植肾区肿痛、少尿或无尿,B超提示移植肾盂积水,输尿管扩张,移植肾周积液,用重T2WI快速自旋回波序列和脂肪抑制技术行MRU检查。结果:MRU均显示移植肾盂及肾盏扩张,输尿管上段扩张,重T2WI表现为高信号。输尿管连续性消失,其下方为局限性包裹液性区。在渗出的包裹性尿液邻近或下方可见高信号的膀胱影。12例患者均接受手术探查,术中均发现输尿管有坏死,坏死部位与MRU显示输尿管连续性消失部位一致,输尿管坏死下方可见渗出的尿液,与MRU所见局限性包裹液性区相吻合。结论:MRU诊断肾移植后输尿管坏死具有极高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6.
黄芪的药理作用及其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黄芪具有补气、补脾胃、益肺肾的功能,近代医学研究表明,黄芪含有黄芪多糖、氨基酸、皂甙及黄酮类等多种成分,提取黄芪的有效成分制成的黄芪注射液和口服制剂,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多种疾病。笔者就黄芪的药理作用及其在呼吸内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7.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在胸主动脉瘤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血管内修复术创伤性小,可应用于治疗多种主动脉疾病,如动脉瘤和主动脉夹层。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对主动脉疾病很敏感。术前可通过TEE找到撕裂的内膜片、发现内膜破口、区分类型、区分真假腔及了解心脏状况。术中TEE用于引导导管插至正确位置、观察支架放置过程、监测心功能和室壁运动状况、评价手术疗效。术后随诊通过TEE观察支架内血流情况、检出并发症如内漏等。  相似文献   
68.
C—fos癌基因表达法是利用神经元受到兴奋性刺激后C—fos基因的表达剧增和FOS蛋白在胞核内迅速堆积的特点,应用原位杂交或免疫组化的手段对中枢神经系统形态和生理进行研究的方法。本根据国外有关献对其方法的建立加以综述,并着重阐述它在听觉中枢系统(主要是耳蜗核和下丘核)研究中取得的进展。  相似文献   
69.
不同临床和病理分型对肝门部胆管癌切除术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临床和病理分型与肝门部胆管癌切除术疗效的关系。方法总结1993年至2004年在解放军总医院肝胆外科手术切除的肝门部胆管癌198例病例资料。结果临床分型Ⅰ型34例,Ⅱ型60例,Ⅲa型27例,Ⅲb型33例,Ⅳ型19例,Ⅴa型6例。Ⅴb型19例。病理高分化腺癌35例,中分化腺癌52例,低分化腺癌54例,三者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29.5、11、5.5个月;病理切缘阴性者与切缘阳性者生存率有显著性差异(P 〈0.05)。手术并发症出现率41.4%,围手术期死亡1例。结论肝门部胆管癌根据临床分型进行相应的手术治疗;病理切缘阴性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之一;围手术期正确处理,是减少手术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存期的关键。  相似文献   
70.
磺脲类降糖药物的临床应用及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磺脲类降糖药物的临床应用,阐明磺脲类降糖药的作用机制和开发现状。方法:以国内外相关文献为基础进行分析和归纳。结果与结论:目前磺脲类药物仍然是我国使用最广泛的口服降糖药,且无论是单独用药还是联合用药,都是疗效明确、经济适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