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05篇
  免费   730篇
  国内免费   531篇
耳鼻咽喉   44篇
儿科学   72篇
妇产科学   92篇
基础医学   609篇
口腔科学   44篇
临床医学   3996篇
内科学   1509篇
皮肤病学   137篇
神经病学   607篇
特种医学   783篇
外科学   1392篇
综合类   3509篇
预防医学   739篇
眼科学   99篇
药学   1898篇
  31篇
中国医学   313篇
肿瘤学   692篇
  2025年   1篇
  2024年   150篇
  2023年   516篇
  2022年   512篇
  2021年   424篇
  2020年   411篇
  2019年   445篇
  2018年   402篇
  2017年   305篇
  2016年   362篇
  2015年   363篇
  2014年   674篇
  2013年   856篇
  2012年   1054篇
  2011年   1251篇
  2010年   1176篇
  2009年   1111篇
  2008年   963篇
  2007年   992篇
  2006年   905篇
  2005年   962篇
  2004年   891篇
  2003年   687篇
  2002年   564篇
  2001年   449篇
  2000年   133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后路椎体间融合术后融合器脱出的原因及其翻修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后路椎体间融合术后融合器脱出的原因及其翻修方法。方法:10例后路椎体间融合术后融合器脱出行翻修术的病例,其中腰椎滑脱症5例,腰椎管狭窄症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2例。手术节段为L4/54例,L5/S1 3例,L4/5+L5/S1 3例;融合器应用BAK(旋入型)7例,聚醚醚酮矩形融合器(PEEK)2例,钛金属矩形融合器1例。于首次术后1~90d内行翻修术。就其脱出原因,再次手术方法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融合器脱出的原因:矩形融合器中2例型号太小,1例放置位置偏后;旋入型融合器1例定位错误,其余大都因两枚融合器之间发生碰撞挤压所致。翻修术后获得完整随访资料者8例,随访时间10-36个月,平均17个月,均得到融合,无融合器再次移位或脱出以及内同定的断裂,1例伴有足下垂者遗留患足背伸肌力减弱,其余病例神经症状消除。结论: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后融合器脱出的可能原因有融合器型号偏小导致椎间隙撑开不够,放置位置偏后,两枚融合器不对称或距离太近发生碰撞等。早期、积极的手术翻修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3,自引:4,他引:19  
目的 研究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可行性。方法 取孕龄为12-16天的母鼠,从胎脑中分离神经细胞,进行培养、鉴定。用出生7天的SD大鼠的新生鼠制作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动物模型,7天后接受神经干细胞移植(移植组,n=16只),同时设置对照组,只注射磷酸缓冲液(对照组,n=8只),8-10周后,作Y迷宫实验检测大鼠的学习能力和记忆能力。取脑组织作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结果 从大鼠胎脑中成功培养出神经干细胞,培养条件下呈悬浮状态生长,形成神经球,绝大多数的细胞表达神经干细胞的标志物神经巢蛋白(nestin)。接爱神经干细胞移植组大鼠的学习能力、记忆能力和对照组相比,有明显提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接受神经干细胞移植大鼠组织中可见存活的移植细胞,并和宿主脑组织融合在一起。结论 在体外培养条件下,可从胎脑组织中培养出神经干细胞,移植到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大鼠脑内后,细胞与宿主的脑组织融合在一起,动物的学习、记忆能力有改善。移植神经干细胞是治疗缺氧缺知性脑损伤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
本文阐述了创造性思维在医学研究生培养与成才过程中的作用,列举了目前研究生从入学到毕业后去向整个过程中,创造性思维的缺乏和院方培养力度的不足,提出了四点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4.
膀胱痉挛的相关因素与护理对策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乔美珍 《现代护理》2002,8(12):921-922
目的:分析引起膀胱痉挛的相关因素,寻找其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科1999年12月-2001年8月收治的手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253例、膀胱肿瘤患者193例,于术前、术后分别评估,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间接评估膀胱痉挛。结果:手术创伤、出血、导管刺激、冲洗液刺激、精神因素等可引起膀胱痉挛的发生。结论:护理对策的根本在以评估病人存在的发生膀胱痉挛的相关因素,并对此实施护理措施,把膀胱痉挛控制在萌芽状态。  相似文献   
5.
自 1998年 5月在意大利米兰召开欧洲新生儿听力筛查会议以来 ,该会议每两年召开一次 ,参会者从欧洲扩展到全世界。本次会议于 2 0 0 4年 5月 2 7~ 2 9日举行 ,来自 5 4个国家近 6 0 0名耳鼻咽喉科、听力学、儿科、听力康复和特殊教育工作者参加了会议。本次会议的主题是 :“超越早期听力检测和干预 :婴儿听力科学和临床实践 (Beyondearlyhearingdetectionandintervention :infanthearinginscienceandinclinicalpractice)”。会议就早期听力检测和干预的模式、听力评估 (行为测试、中耳测量、诱发电位 )、声放大与人工耳蜗、干预模式、家庭…  相似文献   
6.
对正常血小板组 15 0例、低血小板组 10 0例分别用手工法、ADVIA 12 0血液分析仪、Coulter JT血液分析仪计数血小板和大血小板。结果 :大血小板比率 (P LCR)的参考范围为 0 .5 %~ 17.1% ,低血小板组 [(15 .2±9.4 ) % ]较正常血小板组 [(9.1± 4 .3) % ]显著增高 (P <0 .0 5 )。正常血小板组 3种方法检测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低血小板组阻抗法与手工法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二维激光散射法与手工法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表明不同实验室P LCR的参考范围相差较大 ,大血小板可致阻抗法血液分析仪血小板计数假性偏低 ,ADVIA 12 0血细胞分析仪为检测血小板的较准确仪器。  相似文献   
7.
回盲部恶性肿瘤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回盲部恶性肿瘤的诊断和治疗过程,总结经验.以期提高早期确诊率和患者生存率。方法:回顾性分析近5年53例住院治疗的回盲部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3例患者中腺癌、黏液腺癌50例,恶性淋巴瘤3例。首次确诊率为75.5%。误诊或延迟诊断的疾病主要为阑尾炎、阑尾脓肿,胆囊炎、胆石症、下消化道出血、贫血待查等。结论: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为回盲部恶性肿瘤的主要人群,肿瘤类型主要为腺癌。尽管首发症状缺乏特异性,但提高警觉性,详细询问病史,通过大便隐血试验、钡灌肠或气钡双重造影、纤维结肠镜检查仍能有效的提高首次确诊率,积极手术冶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8.
回顾性分析23例肝硬化合并胆石症外科治疗的疗效,探讨肝硬化合并胆石症外科治疗的经验.结果:治愈20例,治愈率87%,死亡3例(13%),发生并发症8例(35%).提示要充分认识肝硬化合并胆石症手术的危险性,积极做好围手术期处理,才能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和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9.
胰腺癌诊治中的几个问题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治疗胰腺及壶腹部周围肿瘤的主要手术方式,因其手术切除范围广泛,创伤较大和重建吻合口多,是腹部外科破坏较大、操作极为复杂、难度和风险均较高的手术之一。其手术病死率仍徘徊在3%~5%[1],术后并发症为25%~40%[2]。进一步降低手术病死率和术后并发症是腹部外科医师的关注点,在加强围手术期处理的同时,亦应重视术中有关的一些注意点。一、重视术前、术中胰腺肿瘤根治性切除可能性的判断胰腺肿瘤术前诊断仍以影像学检查为依据,如CT、MR、B超及DSA等。术前应会同放射科医生分析检查结果,了解胰腺肿瘤是否侵犯邻近器官…  相似文献   
10.
目的用动物血栓栓塞模型显像评估99^Tc^m标记人源化抗人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Ⅲa单克隆抗体(简称单抗)F(ab)2片段SZ21F(ab)2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体外抑制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犬血小板聚集实验,评估SZ21F(ab)2与血小板结合的亲和性和特异性。以2-亚氨基噻吩盐酸盐(IT)法修饰SZ21F(ab)2分子的亚氨基,以99^Tc^m-葡庚糖酸钠(GH)转换络合法进行标记。分别用快速薄层层析(ITLC)法和ELISA测定标记物的放化纯及生物活性。对3条肺动脉血栓和8条(包括上述3条)后肢深静脉血栓栓塞比格犬模型进行显像研究。结果SZ21F(ab)2抑制ADP诱导的犬富含血小板血浆(PRP)聚集实验的半数有效剂量(IC50)为(2.49±1.88)μg/ml。ITLC法测得标记物的放化纯为90%~95%,ELISA测定结果表明标记后抗体保留了免疫活性。注射显像剂后1h,肺动脉血栓部位和后肢深静脉血栓部位均出现放射性浓聚。注射后3h,在体显像肺动脉血栓和后肢深静脉血栓栓塞模型的放射性靶/本底(T/B)比值分别为3.03±1.18和3.51±0.62。肺动脉血栓部位和后肢深静脉血栓部位的每克组织百分注射剂量率(%ID/g)分别为0.083%ID/g和0.076%ID/g。体外检测结果表明:肺动脉血栓与正常肺组织的单位质量放射性比值平均为12.8,后肢深静脉血栓与血液的单位质量放射性比值平均为5.2,与肌肉的比值平均为127.0。结论99^Tc^m-SZ21F(ab)2与人血小板具有较高的亲和力,有潜在的血栓显像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