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9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35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5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05篇
内科学   46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0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57篇
眼科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4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
目的 探讨肝移植术后肺部真菌感染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合理应用抗真菌药物,以达到良好治疗目的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肝移植中心1997 年7月至2008年7月实施的156 例肝移植患者发生真菌感染的情况.结果 156 例肝移植患者,有14例发生真菌感染,占9.0%;死亡7例,占50.0%.其中白色念珠菌3例,热带念珠菌2例,曲霉菌8例,毛霉菌1例.感染部位主要为肺部(8 /14,57.1%),血液(5/14,35.7%)和腹腔(1/14,7.1%),泌尿系统少见(0/14,0%).氟康唑治疗有效者占23.1%,伊曲康唑治疗有效者占7.7%,卡泊芬净治疗有效者7.7%,总有效率为53.8%.结论 肝移植术后真菌感染的发生率较高,依据影像学检查和病原学检查等可早期诊断真菌感染,及时选用氟康唑、伊曲康唑及卡泊芬净等药物早期治疗是治愈真菌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92.
目的探讨血尿酸、尿微量白蛋白水平与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2型糖尿病患者97例,依照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成2组:UAER20~200μg/min为A组,63例;UAER≥200μg/min为B组,34例;根据血尿酸水平是否升高分为C组(59例)和D组(38例)。记录比较各组病程、血尿酸(BUA)、空腹血糖(FBG)、甘油三脂(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水平差异,比较血尿酸、尿微量蛋白水平及糖尿病患者颈动脉IMT三者相关性关系。结果四组TG、TC、LDL及HDL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C组病程、UA、UAER、FBG水平及IMT均明显高于B、D组(P<0.05)。A组与C组、B组与D组病程、UA、UAER、FBG水平及IMT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病程、UA、UAER与颈动脉IMT有显著性正相关,UA与UAER呈显著性相关。结论糖尿病患者大血管病变与病程、血UA、UREA水平密切相关,因此血UA、UREA水平可用于早期预测糖尿病大血管...  相似文献   
93.
目的:应用CK及2DE技术对比研究冠心病患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旨在探讨CK技术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对58例经确诊的冠心病患者及30例正常组应用CK及2DE技术检测其室壁运动幅度,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CK技术显示冠心病组异常节段室壁运动幅度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易与正常节段鉴别,检出RWMA的节段数略高于2DE。结论:CK图像较2DE显示直观,测量简单,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可作为对  相似文献   
94.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慢性心衰的短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 2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行双心室再同步起搏治疗,全部患者均经冠状静脉窦植入左心室导线1根至心脏静脉,术后随访13.8±10.4(3~34)个月,观察心功能,患者活动度及夜间心率、QRS波时限,左心室收缩、舒张末内径,左室收缩、舒张末容积,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充盈时间,左室内各室壁收缩期达峰时间等.结果 26例患者中,1例于术后2个月时猝死;25例于术后3个月随访时发现心功能改善,有效率96.2%,心功能NY-HA分级,从Ⅲ-Ⅳ级改善为Ⅱ-Ⅲ级,患者活动度从0.31±0.40h/d增加至2.35±1.20h/d,夜间心率由84.8±15.7/min降低至63.4±4.5/min,心律变异性从47.3±7.1ms提高至96.4±15.1ms,QRS波从158.6±31.8ms缩短至129.5±30.2ms(P<0.05),左心室收缩末内径、舒张末内径分别从67.6±8.2mm、77.0±9.4mm缩小至62.1±12.3mm、71.6±8.7mm(P<0.05),左心室收缩末容积、舒张末容积分别从213±54ml、266±68ml缩小至151±62ml、212±63m1(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从21.2%±4.5%提高至32.5%±6.4%(P<0.05),左室舒张充盈时间从329±140ms提高至423±118ms(P<05),左室12个节段收缩达峰时间标准差(Ts-Sd-12)从48.4±17.9ms减少至33.5±19.7ms(P<0.05).结论 双心室再同步起搏是慢性心力衰竭治疗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5.
背景:实验室前期工作中采用牛心包材料,经去细胞处理,降低其免疫原形,进而进行染料介导的光氧化处理,得到了生物力学特性稳定、优良的生物瓣膜构建材料。 目的:拟参照材料生物学评价标准评价亚甲蓝介导光氧化处理去细胞牛心包的细胞毒性。 设计、时间及地点:以细胞为对象的观察对照实验,于2007-07/2008-03在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心脏外科实验室完成。 材料:L929细胞株由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口腔生物学教研室提供。 方法:①间接接触细胞毒性试验:L929细胞经亚甲蓝介导光氧化处理去细胞牛心包浸提液培养后,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测定其相对增殖率。根据国内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标准评定材料毒性程度。②直接接触细胞毒性试验:将L929细胞与亚甲蓝介导光氧化处理去细胞牛心包直接接触培养,于培养不同时间点观察细胞生长状态。③将L929细胞种植于亚甲蓝介导光氧化处理去细胞牛心包表面,应用扫描电镜观察其生长情况。 主要观察指标:①间接及直接接触细胞毒性试验结果。②扫描电镜观察结果。 结果:①亚甲蓝介导光氧化处理去细胞牛心包性质稳定,细胞毒性程度为0~1级。②L929细胞与心包材料直接接触培养生长良好,形态学无明显改变。 结论:染料亚甲蓝介导光氧化处理去细胞牛心包细胞相容性好。  相似文献   
96.
发汗试验是确定自主神经损害部位、范围及其程度的重要手段之一。硅胶印模技术是一种采用硅胶材料贴敷皮肤以记录皮肤纹理及汗腺分泌情况的非损伤性定量评估泌汗功能的方法。此技术可为某些合并发汗神经纤维损害的疾病提供诊断依据,可以动态观察实验动物的神经损伤及再生情况。本文对硅胶印模技术加以报道,并对其检测人和小鼠泌汗功能的敏感性及可重复性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97.
目的 :分析经皮经肝胆道引流 (PTBD)并药盒系统介入化疗分步治疗巨大胰头癌的效果。方法 :4 0例大胰头癌 ( >6cm ,均伴有黄疸 )患者随机分成 2组 :A组 30例采用综合介入治疗 ,先行B超及X线辅助下的PTBD以减轻黄疸 ,恢复肝功能。 10d~ 1个月后进行胃、十二指肠动脉药盒系统植入介入化疗 ,通过药盒定期给予 5 氟脲嘧啶、丝裂霉素、阿霉素化疗。B组 10例作为对照在PTBD术后 10d~ 1个月采用静脉全身化疗 ,化疗方案同A组。结果 :4 0例患者均行PTBD ,患者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术后 1个月和 3个月分别下降 161± 2 9μmol/L和 2 61± 92cμmol/L ,转氨酶逐渐降至正常 ,A组 30例患者共行局部药盒系统化疗3~ 10次 ,平均 8 2次 ,完全缓解 (CR) 1例 ,部分缓解 (PR) 2 0例 ,有效率 70 % ,生存期 3~ 34个月 ,中位生存时间 13 5个月 ,所有患者症状均有不同程度好转 ,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或者毒副反应。B组完成化疗 1~ 7次 ,平均 3 8次。无完全缓解病例 ,部分缓解 2例 ,有效率为 2 0 % ,生存期 1~ 13个月 ,中位生存时间 6 2个月。两组对比有效率和生存期差异显著。结论 :综合介入治疗大胰头癌效果好 ,患者生存期与生存质量均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98.
刘玉  陈定章  辛晓燕  陈必良  陈静 《医学争鸣》2001,22(16):1535-1535
0 引言 妊娠期子宫动脉、脐动脉的血流速度可间接反应胎盘、胎儿的血流血氧含量 .高原地区由于空气稀薄 ,氧含量低 ,孕妇子宫动脉及胎儿脐动脉血流动力学有其自身的特点 ,最终对胎盘、胎儿血供产生影响 ,并可直接影响妊娠的结局 [1 ] .我们在海拔 2 80 0 m的青海省格尔木地区 ,采用彩色超声多谱勒测定了该地 2 1名孕妇子宫动脉与脐动脉的血管直径及血流速度超声多谱勒频谱 ,并与西安地区 (海拔 60 0 m)孕妇对比 ,初步了解了高原与平原地区孕妇子宫动脉、脐动脉血流收缩期最大流速与舒张期末流速的比值等指标的变化对妊娠的影响 .1 对象和…  相似文献   
99.
前列腺癌p21CIP1/WAF1、Rb及PCNA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p21^CIP1/WAF1、Rb及PCNA在人前列腺癌标本中的表达及三者相关性,阐述它们与前列腺癌病理分级及临床分期的关系。方法收集36例确诊前列腺癌石蜡包埋存档标本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对其p21^CIP1/WAF1、Rb及PCNA进行检测,并应用图象分析仪判定,统计学处理,对前列腺癌的病理分级及临床分期进行了对比分析及相关性研究。结果p21^CIP1/WAF1、Rb及PCNA的免疫组化阳性染色为棕黄色和/或棕褐色,定位于细胞浆或细胞核。所得数据均经统计学处理。在不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之间差异均有显著性,同时还发现PCNA与p21^CIP1/WAF1及Rb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性。但未发现p21^CIP1/WAF1、与Rb有显著相关性。结论p21^CIP1/WAF1、Rb表达与前列腺癌组织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呈负相关性,在发病机制中可能涉及到p21^CIP1/WAF1、Rb和PCNA凋节通路的异常。同时,作为一种检测方法,可用于判定前列腺癌恶性程度及进程的有价值的指标,对诊治康复也可提供有意义的帮助。  相似文献   
100.
目的:对Ro 60变异体1在胃癌多药耐药中的功能进行研究.方法:克隆Ro 60变异体1编码基因,构建Ro60变异体1编码基因的正义真核表达载体,将其转导入SGC7901细胞,应用半定量RT-PCR技术,对基因转染细胞进行鉴定,通过MTT法进行体外药物敏感性分析,借助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蓄积的阿霉素.结果:成功构建Ro 60变异体1正义真核表达载体;应用脂质体介导法将其转导入SGC7901,其表达量明显增加;体外药物敏感性试验提示,与SGC7901和SGC7901-pcDNA3.1细胞相比,转染细胞对长春新碱(IC50:2.87±0.10mg/L vs 0.47±0.07 mg/L,0.63±0.08 mg/L,P<0.01)、5-氟尿嘧啶(IC50:3.89±0.12 mg/L vs0.59±0.17 mg/L,0.92±0.12 mg/L,P<0.01)、丝裂霉素(IC50:1.02±0.06 mg/L vs 0.50±0.04mg/L,0.73±0.09 mg/L,P<0.05)、顺铂(IC50:1.15±0.06 mg/L vs 0.46±0.04 mg/L.0.52±0.05 mg/L,P<0.01)、阿霉素(IC50:0.45±0.03mg/L vs 0.15±0.03 mg/L,0.16±0.02 mg/L,P<0.01)的敏感性减低: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转染细胞内阿霉素的蓄积减少(50.39±2.09 mg/L vs 94.99±4.07 mg/L,88.06±2.67mg/L,P<0.01).结论:Ro 60变异体1真核表达载体转染SGC7901细胞后,显示多药耐药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